CT/磁共振報告上的「腦萎縮」到底是什麼病?腦科醫生為您解答

2021-01-10 網易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及醫療條件的改善,「做個顱腦CT/磁共振查一下腦子有沒有問題」,已經成為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標配」。所以,很多人在選擇健康體檢套餐的時候就要求「拍個腦子的片子」。

  當報告出來後,看著結論上的「腦萎縮/老年性腦萎縮」,很多人就不淡定了。「我平時好好的,沒有任何不舒服,怎麼就『腦萎縮』了呢」、「腦萎縮是不是就是要痴呆了?」、「這個『老年性腦萎縮』是不是老年人都有?一般多大年紀會出現?」


  腦萎縮

  首先,我們平時所說的「腦萎縮」主要是指在CT/磁共振的片子上發現的腦組織的體積變小,腦子裡的空隙(腦室和蛛網膜下腔等)變大。因此它屬於影像學表現。即腦子「變小了」的一個表象。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腦子變小了」都是同一種問題?

  顯然不太可能。就像是所有的發熱都是感冒引起的嗎?腦萎縮也可以由多種原因(下文詳述)導致。

  腦萎縮的「腦子變小了」在片子上的「長相」都一樣嗎?

  也不是。腦萎縮也分為分為漫性腦萎縮(即整個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幹)的萎縮)及局限性腦萎縮(僅限於腦的某個/某些部位的萎縮)。

  腦萎縮一定會有相應的症狀嗎?

  不一定。腦萎縮又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腦萎縮(至少目前大家還都這麼認為),生理性腦萎縮主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加,人腦會生理性的出現體積的縮小及腦部重量的下降,即「老年性腦萎縮」,目前儘管這個說法存在爭議,這部分人中絕大部分是沒有臨床症狀的,且大部分老年人又都存在這種情況。此外,對於這種「萎縮」也沒有證據表明給予什麼藥物或療法能有效減緩它的發展,甚至沒有證據表明它需要去幹預。關於病理性腦萎縮,下文有詳解。


  老年性腦萎縮

  在臨床上,很多老年人的CT/磁共振報告上會有「老年性腦萎縮」的結論。那麼這個老年性腦萎縮是什麼意思呢?

  有研究認為,腦會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化,主要表現為腦的神經元細胞的減少和腦重量的降低,這個變化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可以開始於青壯年,但往往在60-65歲以後CT/磁共振才能發現這種變化。這種腦萎縮多是輕-中度的全腦萎縮(瀰漫性腦萎縮),在CT/磁共振檢查時可見腦部兩側對稱性的空隙(腦室、腦池)輕度擴大和腦溝輕度增寬,腦溝的寬度一般大於5毫米,其中又以大腦上部(額葉、大腦半球縱裂前部和鐮旁頂葉)、兩側小腦中間(小腦扁桃體周圍)較為明顯。全腦萎縮的結果還可以造成大腦的深部的大的腔隙-腦室的擴大,尤以側腦室的前角、下角和第三腦室較為明顯。醫學影像科醫生在讀片的時候,發現上述這些現象,再加上臨床醫生給出的簡要病史(主要是無明顯臨床症狀的病史)並結合年齡(一般在60歲以上),最終會得出「老年性腦萎縮」或『老年腦』這類診斷。

  也就是說:

  1.「老年性腦萎縮」這個診斷是基於CT/磁共振檢查的基礎上發現的全腦的萎縮。首先它僅僅是個「片子」上的表現。其次,如果局部萎縮或者以局部萎縮明顯,則不考慮此診斷。

  2.「老年性腦萎縮」這個診斷需要結合臨床醫生提供的病史以及診斷傾向,「片子」僅僅是個「看圖說話」的基礎,但具體是什麼問題,還需要綜合判斷。一般情況下,「老年性腦萎縮」的診斷基於病人「沒有明顯症狀」的基礎上。

  3.「老年性腦萎縮」需是老年人,一般要求年齡在60-65歲以上。如果年輕人出現這些影像學上的表現,也不考慮是生理性的腦退化,即「老年性腦萎縮」。

  所以,所謂「老年性腦萎縮」並不是一個嚴謹的診斷名詞。它更多的是CT/磁共振檢查發現的影像學的表現。其界定是不清晰的,目前也沒有一個國際/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診斷標準。因為有少數所謂的「老年性腦萎縮」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表現出記憶力、計算力障礙,智能減退等痴呆的症狀。所以,當您體檢發現「老年性腦萎縮/老年腦」的時候,雖然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多數老年人都會存在,但也不可能馬虎大意,建議1-2年複查一次CT/磁共振,動態觀察萎縮程度的變化,並且注意自己的記憶力、反應能力等,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備註】很多人都知道,腦有點像核桃仁,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凹進去的部分就是「腦溝」,突出的部分就是「腦回」,腦利用這種方式增加了腦表面(腦皮質)的總面積,青年人的腦飽滿、體積大,就像新鮮的核桃一樣,腦回寬大、飽滿,相應的空隙-腦溝就要被擠壓的很窄小。而隨著人的老化或其他什麼疾病的出現,會造成腦部主要功能細胞-神經元細胞的不斷減少(從作者以往的科普可知,神經元細胞是不可再生的,死一個少一個),腦的體積就會縮小,變得不再飽滿,腦表面的腦溝就會變得越來越寬大,像是「老核桃」一樣。

  另外,腦也不是「實心」的,中間也是有空隙的,即「腦室」,與腦溝一樣,在腦比較飽滿的時候,腦室相對狹小,當腦部萎縮的時候,腦室也會變大,即腦室擴張。但腦室裡面不是空氣,而是充滿了液體,這些液體與腦表面及脊髓內外空隙中的液體是想通的(所以,這些液體就叫做『腦脊液』),且是不斷循環的,如果因為種種情況,腦室裡的液體過多,就會造成腦室張力性擴張,長此以往,也會把腦壓迫得「萎縮」。

  

關於人腦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作者的相關科普(點擊紅字部分):《人腦使用說明書》,腦科醫生:看看您的腦用對了嗎?


  「小腦萎縮」

  不知從何時起,經常會從病人口中得知其有「小腦萎縮」的病史。但是查看其臨床症狀及相關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可靠的證據證明其有這種可能性。最後反覆詢問,病人所描述的「小腦萎縮」其實就是「腦萎縮」(更多的是『老年性腦萎縮』)。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在醫生的認知概念裡,特別是神經科醫生的思維裡,「小腦萎縮」的定義是明確的以小腦部位萎縮為主的一大類疾病,更多的是指和遺傳因素相關,一般情況下是緩慢起病,進行性加重的。是目前醫療水平下,難以治癒,甚至是難以治療的疾病,是很棘手的臨床問題。雖然小腦梗塞、出血也會造成相應部位的局部腦萎縮,但是作為醫生一般不這麼稱它們為「小腦萎縮」,更不會將「老年性腦萎縮」稱為「小腦萎縮」。


  哪些原因會導致「腦萎縮」?

  除了上述的「老年性腦萎縮」外,還有很多疾病可以導致腦萎縮。常見的有:

  阿爾海默茨病(AD)。很多人也習慣於稱它為「老年性痴呆」(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個病是痴呆的最常見病因,也是老年人群中併發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CT/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腦部的萎縮,主要是以大腦半球(額葉和顳葉)的萎縮較為明顯,這些部位主要是主管記憶、計算、情感等功能的腦區,所以病人常常表現為容易忘事(越是最近發生的事越容易忘記),思維混亂、精神行為異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

  腦血管病。腦梗塞/腦出血是腦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的腦部血流供應異常所導致的腦部疾病,在作者以往的科普中也反覆說明過這個問題,即神經元細胞不可再生,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神經元細胞的丟失,都是無法恢復的,所以,當局部的梗塞、出血造成的神經元損傷後,這個部位就會出現一定體積的腦組織量減少(雖然有膠質細胞的部分增生,但腦細胞總體上是減少的)。腦組織減少了,空間就會被釋放出來,就會出現局部的「腦萎縮」。此外,如果腦子裡反覆出現以小血管為主的遍及全腦的多發性小梗塞(腦小血管病等)的話,也可能會導致整個腦的萎縮。

  腦外傷/損傷/中毒。腦外傷可以導致局部腦組織損傷,與上一條腦血管病同理,局部的損傷導致神經元的死亡,就可能造成局部腦萎縮。還有一種情況,全腦的缺氧,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兒因為生產時間過長過臍帶繞頸等原因造成了腦部的缺血缺氧,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嚴重的時候甚至導致「腦癱」,影響孩子的一生。而這種缺血缺氧造成的腦損傷也是可以造成神經損傷甚至部分死亡的,當然也會造成腦部萎縮(有些孩子因為腦損傷而後續腦發育遲緩,腦殼在長,腦仁卻長得慢,也會造成「腦萎縮」)。某些物質的毒性作用,如一氧化碳中毒等,也會造成腦部的廣泛損傷,最終導致神經細胞的部分死亡,進而有可能導致腦的萎縮。

  腦積水。上文說過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的腦脊液循環受阻、吸收障礙或分泌過多,最終導致腦脊液的量增加,都會導致腦室系統和腦表面(蛛網膜下腔)的壓力增高,繼而對腦組織產生壓迫,時間一久,就會把腦室「壓」萎縮。腦積水根據腦壓分為,高顱壓性腦積水正常顱壓性腦積水。而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常見於老年人,指腰穿測壓時,腦脊液壓力在正常範圍,但是研究表明,儘管測壓時壓力正常範圍,但是這種疾病仍然是由於腦脊液的生成>吸收導致的,在腦室周圍仍然存在壓力效應。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步履艱難、反應遲鈍(認知障礙)、尿失禁等「三大主徵」。根據腦脊液流通情況又分為梗阻性腦積水(腦室內或周圍腦脊液循環通道梗阻,造成腦脊液量增多,壓力升高);交通性腦積水(指腦室以外部分腦脊液循環受阻或者腦脊液生成多於吸收造成的腦脊液增加)。

  某些腦變性性疾病。所謂腦變性性疾病,是指腦部神經細胞(主要是神經元細胞),因為種種原因出現的神經元異常的程序性死亡(凋亡)/丟失等原因造成的一大類疾病。最著名的就是帕金森病。它是腦局部(中腦黑質區域)為主的病理性萎縮導致的,最經典症狀就是手/足不自主的抖動,全身肌肉、關節僵硬。除此之外,還有多系統萎縮也相對常見,與帕金森類似,它也是以小腦、腦幹部位為主的局部性腦萎縮,可以出現類似於帕金森等多種臨床症狀。當然除上述這兩種病之外,還有很多種腦變性性疾病。限於篇幅,就不再展開了。

  某些先天性疾病/遺傳性疾病。某些疾病由於明確的基因問題所導致,可以造成全腦或局部腦組織的萎縮,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遺傳性小腦共濟失調、遺傳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等疾病。因為基因缺陷,導致的廣泛性或局限性腦部的萎縮並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症狀。


  總結

  作者希望大家通過這篇科普能夠簡單了解「腦萎縮」。這其實是很複雜的一大類疾病,說它是疾病其實都不甚準確,應該是很多種疾病的一種「表象」。更多的時候是您在完成CT/磁共振後影像科醫生「看圖說話」的影像學描述性診斷。至於它是不是病?是什麼病?能不能治療?需不需要治療?如何治療?等問題,需要臨床醫生結合影像學報告以及病人的症狀以及其他的相關檢查綜合判斷。

  所以,當您再拿到報告提示「腦萎縮」的時候,一定要放平心態,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很多時候,特別是對於老年人,這種「腦萎縮」是暫時不需要特殊處理的。但也不能太馬虎大意,即使是「老年性腦萎縮」也提示了您的腦功能在逐步退化。這時候呢,您可能需要通過更加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體育鍛鍊以及更多的社會交往和學習來對抗這種退化,以保證您能夠在晚年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並且建議最好能定期做個頭部的CT/磁共振以動態觀察腦萎縮的程度有沒有進一步發展。以便及時幹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CT報告上的「腦萎縮」到底是什麼病
    很多人對頭部CT或MRI(核磁共振)結論中「腦萎縮」的結果不淡定:「我平時好好的,沒有任何不舒服,怎麼就腦萎縮了呢?」「腦萎縮是不是表示要痴呆了?」「腦萎縮不是老年人才會有嗎,我年紀輕輕怎麼會腦萎縮呢?」面對這些疑問,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什麼是腦萎縮,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腦萎縮。
  • 步入老年,該怎樣預防腦萎縮?腦萎縮就是老年痴呆嗎?
    腦萎縮,就是老年痴呆嗎?很多老年朋友,在出現了頻繁的頭痛、睡眠障礙,甚至是記憶力出現障礙後,去醫院做檢查(ct及核磁共振),被醫生提示,腦組織結構體積在縮小,腦重量也減輕了,也就是大腦相較於以前,明顯的「縮水」了。
  • 核磁報告「腦萎縮」就要痴呆了嗎?聽聽「腦醫生」如何解讀?
    醫生雖有些疑惑,仍關心的地問道:「有什麼可以幫到您?」,陳姨立馬把核磁共振MRI的片子拿出來,說道:「大夫,我前些日子經常頭暈就做了頭顱核磁共振,檢測報告上說我腦萎縮,我不放心回到家上網查了一下,腦萎縮是不是就意味著我有老年痴呆啊?而且我最近記性確實有點差,老是丟三落四,昨天在路上遇到朋友也記不起她叫什麼名字。大夫,我這種情況是不是老年痴呆的表現?
  • 為什麼CT報告顯示「腦萎縮」?老年性腦萎縮,就是要得痴呆了嗎?
    最近大家開始關注老人病,尤其是老年痴呆。經常看老年痴呆類科普文章的人就會知道,患有老年痴呆的人通常會有腦萎縮的症狀。於是在大家看見CT報告上顯示腦萎縮的時候,心裡難免開始驚慌,自己是不是就要患上老年痴呆病了?這是大家心裡的首要想法。那麼有腦萎縮的人一定就會患上老年痴呆症嗎?
  • 腦萎縮是痴呆根源!步入老年該怎樣預防腦萎縮?腦科醫生給你解答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身邊上了歲數的人,年紀越大個頭就會變得越矮。其實原因很簡單,上了年紀的人,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老化,骨頭也不例外,隨著大量的鈣流失,骨頭會變得很脆、很軟,彎腰駝背的症狀就顯現出來了,外觀上看就會變矮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的大腦,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小」。
  • 專家解答丨不是所有的腦萎縮 都會發展為老年痴呆
    &nbsp&nbsp&nbsp&nbsp經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鄭光敏主任詳細的檢查及問診,最後確診其母親為阿爾茨海默症,即老年性痴呆,經過治療病情有所好轉。但這個病目前無特效藥,只能延緩發展。那麼這種老年性痴呆是怎麼發展形成的?它又有哪些影響及危害?老年人應如何預防?
  • 蘇大強患上的老年痴呆,會腦萎縮嗎?有人腦萎縮一點不痴呆
    蘇大強患上的老年痴呆,會腦萎縮嗎?很多老年人去醫院檢查,一旦發現腦CT結果有「腦萎縮」便認為自己患了「老年性痴呆」,便會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鬱,盲目求醫,亂服藥物。其實腦萎縮與老年性痴呆是不能完全劃等號的。腦萎縮是一個影像學的診斷,頭顱CT或者磁共振檢查時,發現腦灰質減少,腦溝變深,影像科醫生出報告的時候會報「腦萎縮」。
  • 發現腦萎縮會得老年痴呆嗎?這可不能簡單劃等號
    上了年紀的人往往更重視健康,那麼在檢查頭顱CT或磁共振後,發現或輕或重的腦萎縮,這是痴呆的先兆嗎?大腦是我們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統籌我們機體的運動、感覺、語音、情緒、執行功能。所以正常人到了老年就會出現輕度的腦萎縮。其實我們的大腦在20歲以後就開始了衰老,主要就是腦神經細胞出現減少,雖然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變慢,但是並不會讓人變笨。人的聰明程度還取決於閱歷的增加和知識儲備的增加,所以大腦的智慧還是會不斷增加,即使記憶力的方面成人不如小孩子,但是絕不能說小孩子就一定比一個中年人聰明。
  • 腦萎縮是腦殘的開始嗎-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我是一名22歲的躁狂抑鬱症病人,在醫院照了核磁共振,檢查報告說我"輕度腦萎縮",沒別的問題。我這個年紀就開始腦萎縮,是不是病變造成的?以後會不會越來越腦殘?(讀者小虎)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良平解答:  腦萎縮目前沒有明確的標準,醫生看大腦皮層皺縮的程度進行判斷,如果皮層的溝回明顯增寬增多,變成了核桃的模樣,就說明有萎縮了。正常的年輕人大腦是豐滿的,大多數人到了50歲以後可能開始有輕度腦萎縮。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到了80歲或以上,基本人人都有腦萎縮。
  • 女性40歲得癲癇病及腦萎縮怎麼辦
    核心提示:    女性40歲得癲癇病及腦萎縮怎麼辦?40歲的女性已開始步入中年,此時女性身體的各項機能會開始慢慢下降,這是許多慢性疾病發生率特別高的一個年齡段。臨床上有不少40歲女性患上了癲癇以及腦萎縮,患上了癲癇病以及腦萎縮的40歲女性患者都特別希望能夠儘快恢復好疾病,繼續享受美好的生活。接下來小編就向大家講解女性40歲得癲癇病及腦萎縮怎麼辦?
  • 42歲夫妻相繼查出腦萎縮,醫生怒斥:以前不重視,現在還給你了
    阿爾茨海默氏病是最常見的。 一個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大多數情況下會影響65歲以上的人。但是,專家認為它不是老化過程的自然組成部分。亨廷頓氏病 額顳痴呆 阿爾茨海默氏病 皮克氏病 線粒體腦肌病,這是一組影響神經系統的疾病 白細胞營養不良,是一組影響神經系統的罕見遺傳疾病 診斷
  • 同樣腦萎縮,為啥有人看著沒事,有人不識家人?
    心血管王醫生周一收了一位老人家,80歲了,可是腦子還很清楚,和他交流的時候,他說現在腦子不行了,有點腦萎縮。同屋住著另外一位患者不到70歲,這位患者的兒子說:「您看著真不像80,您不說腦萎縮,根本不會有人覺得您有腦萎縮。您看看我老爹,這才是腦萎縮。」一邊說,一邊指著躺著床上不願說話,不願動彈的父親。我們會發現不少老人都有腦萎縮,腦萎縮是一種影像學表現,也就是通過腦CT我們發現腦組織發生了萎縮,從而引起或不引起一些症狀。
  • 反覆耳鳴、腦鳴是不是因為腦子有病?腦科醫生告訴您可能的原因
    其實,不僅僅是在網絡上,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作者也常常會遇到耳鳴的病人,很多到神經科來看病的人,耳鳴往往不是唯一症狀,常常合併有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有些甚至是腦梗塞、腦出血病人的伴發症狀。所以,很多人也會很關心自己的耳鳴,是否是「腦子病」引起的?
  • 腦萎縮不一定縮短壽命,有人能活幾十年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腦萎縮是一個影像學的診斷,頭顱CT或者磁共振檢查時,發現腦灰質減少,腦溝變深,影像科醫生出報告的時候會報「腦萎縮」。
  • 腦萎縮會有哪些症狀?如果有這些異常,快帶老人去醫院
    40%的老年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萎縮,可以通過做磁核共振或者頭顱ct來作出判斷,只要沒有明顯的症狀,這屬於正常的衰老現象。但是當患者出現記憶力減退、分析能力減退、語言不清楚、走路是不穩定、肢體抖動、頭暈、精神行為的障礙就要引起重視了。
  • 哪些人更容易腦萎縮?哪些表現懷疑腦萎縮?腦萎縮影響壽命嗎?
    周一收了一位老人家,80歲了,可是腦子還很清楚,和他交流的時候,他說現在腦子不行了,有點腦萎縮。同屋住著另外一位患者不到70歲,這位患者的兒子說:「您看著真不像80,您不說腦萎縮,根本不會有人覺得您有腦萎縮。您看看我老爹,這才是腦萎縮。」
  • 腦萎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腦萎縮在中老年人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腦部疾病,該疾病給人們正常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甚至有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患有腦萎縮,那常見的誘發腦萎縮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的話,就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 腦萎縮和老年痴呆有區別嗎?專家:若有這個症狀,多半是腦萎縮!
    池先生的老伴兒被查出腦中風了,醫生通過腦部CT可以看到,池太太的大腦中有三個「血疙瘩」,這些「血疙瘩」會逐漸積聚,最終導致老年痴呆症、腦萎縮等疾病。最可怕的是,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血疙瘩」。這到底是什麼病?
  • 老中醫高允旺告訴你腦萎縮了應該怎麼辦?
    高允旺教授在門診中經常碰到病人拿著CT或核磁單子問:醫生你看,我怎麼就腦萎縮了這病嚴重不?怎麼治?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呀?今天我們就請永旺腦病醫院高允旺主任跟大家談談 「腦萎縮「。 什麼是腦萎縮? 腦萎縮原本是在CT或MRI檢查時,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小和腦室擴大等而命名的,因此,腦萎縮不是一種病,是許多疾病的神經影像學表現。
  • 醫生通俗科普:什麼是腦萎縮?查出腦萎縮還能活多久?
    平時體檢CT時經常會看到檢查報告單上出現腦部萎縮、蛛網膜下腔出現病變幾個大字,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不同原因所導致的大腦結構出現異常的神經性疾病,目前最主要的典型症狀就是痴呆。為什麼會得腦萎縮?那麼腦萎縮具體會有哪些症狀呢?記憶力逐漸退化,如果在某段時間突然出現性格上的改變和記憶力的退化就要注意,可能是大腦萎縮前的預兆,尤其是變得異常沉默、感情淡化、健忘、胡攪蠻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