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中國人一聽就會忍不住流口水的詞彙。無論是哪一個地區的中國人,燒烤絕對能調動人的胃口,從南到北,由西向東,我們把中國簡單劃分成四個區域,你就會發現即便同樣是燒烤,中國就能分出四類燒烤類型。
東北人愛好小燒烤,棒棒魚、烤燒餅、烤米飯、烤鵪鶉都是東北人喜愛的特色。東南地區喜歡烤海鮮,生蠔、海蝦、螃蟹,上了烤架,滿屋子都是海鮮的味道。西北的羊肉和牛肉極好,大塊的肉不需要多餘調味,簡單的鹽和孜然就能烤出美味。西南人的心理素質過高,烤蟲宴絕對是一絕。
而同樣愛吃燒烤的,不僅僅只有中國人,在美國,人們也喜歡吃燒烤,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燒烤的食材花樣不多,幾乎都是牛肉。唯一能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國人的烤肉通常是幾十斤的大塊牛肉直接放上烤架,烤完以後汁水爆炸。這不得不讓我們發出疑問,美國人都不在意肉的價格嗎?
如果要簡單區分中國燒烤和美國烤肉,那麼可以這樣概括。中國燒烤主要是小塊肉串起來,在碳上快烤。美國烤肉則是大塊肉在密封木柴裡慢慢燻烤。大多數美國烤肉都是在「燻烤間」裡用低溫慢慢燻烤20個小時,燻烤的燃料是木柴,有時候也會加入少量甘蔗。
這樣燻烤出來的肉質地會想蟹肉一樣,肉質細嫩,而且肉汁也被完全鎖在牛肉裡。根據加入的不同木柴,牛肉帶上木頭的香味,而少量的甘蔗能為烤肉增添一絲甜味,以及讓肉的外殼呈現誘人的焦糖色。
實際上,美國人烤肉也會根據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特點。我們最常見的烤肉是北美烤肉,慢火低溫將一些大塊的筋膜較多的牛肉慢慢烤熟,例如牛胸肉、牛肋條,肉的體積本來就比較大。
大家要知道,牛胸肉和牛肋條都是位於牛身上活動量很大的部位。由於牛在走路或奔跑的時候,時常牽扯到這部分的肉,所以肌纖維就會變得很強韌,筋膜多,這意味著人類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力氣來處理這些肉,而燻烤無疑是一個最便捷的方法。加上這些肉的價格比較低,大塊的牛肉也就成了美式烤肉的主要食材。
除了烤牛肉以外,烤豬肉和烤羊肉也頗受美國人歡迎。如果說烤牛肉是美國德州人的水平更勝一籌,那麼烤豬肉還要看美國東部的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雖然有個「北」,但卻位於東南方,那裡的烤豬肉也是簡單粗暴,直接把整隻豬架起來烤,再切成塊,澆上醬汁食用。
而烤羊肉是美國肯塔基州的特產,當地人喜歡將燻烤好的羊肉切塊,蘸著黑醬(Worcestershire-based)一起食用,這種黑醬的味道更偏向辣醬油,吃起來味道也偏重口味一些。
如此看來,美國人喜歡烤大塊的肉,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燒烤方式是燻烤,而使用的牛肉屬於價格比較低廉的筋膜較多的牛肉。除了牛肉以外,他們也烤羊肉和豬肉,在烤羊肉和烤豬肉方便,和中國更相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