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祖——《太極》

2021-01-13 東海福祿堂

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文章,會不會有些奇怪這個標題,易經還有祖宗會不會搞錯呢,沒錯今天說的就是易經之來源。開篇之前我跟朋友們說一下為什麼前面我從發表第一篇文章《青囊經》一直到最近的玄空六法,(關於六法的文章本堂已經多次聲明只寫到前面三法就結束,進而這兩天又普及了一下挨星)所以今天開始不在論述六法,平臺上很多朋友講風水知識都是從基礎開始說起,然後易學愛好者一步步跟進學習,從而得到自己喜愛的易學知識。而我本人寫文章第一篇就發表經典傳承最高級別青囊經——到市面少見的玄空六法。無論是從文章(青囊經)由最深遠的寫到今天現在的易學基礎,還是與世所癲倒操作的六法,這都是一種極度反常思維,這也是我的思維吧,不符合常理之處還請朋友們笑納。但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最好的學習層次方式,無論是對一本書的品讀,還是一個人的品鑑或許都需要用時間的看待吧,下面我們進入正題太極之說。

太極本無極,虛涵萬化之根

太極圖說、論混沌初判而生陰陽五行八卦與河圖洛書先天後天體用等事。太極者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稱,形氣未彰而其理無朕之目,混沌未分無聲無臭。周子曰無極而太極。邵子曰道為太極,又心為太極此之謂也,是太極者萬化之根也!

兩儀分陰陽實具五行之本

太極既判始生一奇一偶而為一畫者,二是為兩儀其數則陽一陰二在河圖洛書則陽奇陰偶是也,所謂太極,動而生陽動極復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不就是邵子所說的一分為二者此謂也?也是陰陽一太極也。

四象生而奇偶之數分

看上圖:兩儀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分為二畫者,四為四象其位則太陽一少陰二,三為太陰四其數,則太陽九少陰八少陽七太陰六。以河圖言則六者一而得於五也、七者二而得於五也、八者而三得於五也,九者四而得於五也。以洛書而言則九者十分之餘也,八者十分二之餘也,七者十分三之餘也,六者十分四之餘也。邵子所謂二分為四即此也。

看上圖: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三畫者八,於是三才畧偹而有八卦之名馬其位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河圖則乾坤坎離分居四實,震巽艮兌分居四虛。在洛書則乾坤坎離分居四正,震巽艮兌分居四偶。周子謂上易經卦皆八,邵子謂四分為八即此也——八卦成兩兩相對夫婦配始,天地定位父母生六子,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如此三般皆陰陽爻爻相交八八六十四卦出也、闡述到此是否言明標題謂易經之祖。不知在這寥寥數語的解釋之中有沒有朋友已經感應到無論我說六法還是說太極它們皆相通連貫呢,所謂天地循環皆一理,君知否泰定陰陽,其深入亦淺出,道之理通一切皆自然之法。

相關焦點

  • 起源一畫開天地,無極生太極
    讀易經之前,先了解一下關於這部經典的歷史和淵源。天地初開,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相傳處在天地間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創造了上古人類,伏羲與女媧是一個人,雌雄同體,雙頭蛇身,便誕生了人類。據說,他是古代東夷部落的傑出首領。
  • 易經大智慧:人為何是萬物之靈?太極八卦其實暗藏玄機
    前言:《易經》中的易是什麼,「生生之為易」,生生是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易經》理論不是唯心的神創論,是古時樸素的唯物主義,只是人類對《易經》還只停留在淺顯的認識階段。古代的易經高手有很多,有鬼谷子,京房、諸葛亮、東方朔、劉伯溫、邵雍等等,他們都是古時精通易經的名人。
  • 三陽開泰,太極之喜;五福臨門,太極之福!
    說到上面的這些祝福大家都是耳熟目詳的,但是我們又是否知道,這些裡面的祝福都是中國古老的文化有關,都是來自古老的《易經》寶典,它與太極同生一道,同源同根,同理同脈。「三陽開泰」出自《易經》,一陽生,二陽長,三陽開泰。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
  • 《易經》太極兩儀四象現代天文學解讀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群經之首,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伏羲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五帝,仰觀日月星鬥,俯察山川景物, 「一畫開天,道啟鴻蒙」,道生一,無極變太極;一生二,太極變兩儀;二生三,兩儀變四象;三生萬物,四象旋轉,世界誕生。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七:太極、兩儀與四象
    這種「能力」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易經》中叫做「生生」,它就是「太極」。太極是我們的生命之本,是我們的文明之源,《周易·繫辭》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圖,以表述太極的變化原理。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這是周敦頤對其太極圖形陰陽關係的最簡要的說明。
  • 濮陽首屆人祖伏羲祭祖大典:將《易經》八卦排成了這樣
    濮陽首屆人祖伏羲祭祖大典:將《易經》八卦排成了這樣《易經》文化是古老而又燦爛的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有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稱。幾千年來《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吸引著人們在各個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龐大的易學研究與應用體系。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蒙與起源。無論是老子中的「道,非常道」中的道還是孔子的「吾道一已貫」之中的一,都源自《易經》中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哪怕只記錄幾天, 星辰都按照太極規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生兩儀,一正一反兩股力量,陰陽的高配合性,我們舉一個例子,把一根木頭折斷(為陰),然後沾到一起(為陽)就形成完整的太極。
  • 什麼是「太極」和「兩儀」?
    《易經》認為,人與自然的發展變化,之所以有其內在的規律遵循,那是由於「太極」所決定的。「太極」這個詞,我們聽得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熟到不能再熟了。可「太極」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太,就是最早,最早,最最早的時候說的時間剛剛誕生的那個時間點。
  • 趙會堂易經講座之九:易經與相術
    相術,來源於易經,易經的山醫命卜相,是最後一個術語。相術與易經的四象取象不是一個問題,易經中的四象一般是指幾大技法之一,這裡專業是指相法,相人用的技法。相法取用於易經,是易經的一個支流中的支流,基礎知識來源於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首先取人的整體為一個像,人的頭部,具體說是面部取一個象,一物本質是一身,一身必有一乾坤,一身就是一個太極,一個太極就有一個太極點。
  • 王宗嶽之《太極拳論》是開篇就講方法,有些人卻是背道而馳
    作者/戚海軍王宗嶽是明朝萬曆年間人,據傳其太極拳藝是三豐祖師所傳,造詣精深,以至化境,著有《陰符槍譜》和《太極拳論》流傳於世,尤以《太極拳論》對後人影響最深。太極拳界雖門派眾多,歷代名師輩出,但卻大都尊《太極拳論》為拳中經典理論著述,足見其有很高的地位及影響力。
  • 「易經」什麼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看完你就懂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聽起來挺玄乎的話,那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話是不是聽起來神神忽忽的,覺得很深奧很有意思,但是又不懂事什麼意思。那麼今天在這裡,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究竟說的是什麼吧,相信看完你一定就會知道原來它是這麼一回事。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歷來就是一本頗有爭議的書,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人認為《易經》也是儒家經典,必須跟《詩經》、《尚書》一起燒掉,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等人,認為《易經》只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這才讓《易經》逃過了秦火一劫,可見在那個時候,人們對於《易經》是本什麼樣的書,就已經很有爭議了。
  • 周敦頤《太極圖說》的一種淺讀
    宋代前只有太極一說,並沒有出現太極圖,據傳太極圖出自華山道士陳希夷,然後傳到周敦頤,周敦頤據此了太極圖,創作了周氏太極圖,還作了《太極圖說》一文來解釋太極圖,開宋代理學之宗。不少人認為太極圖可能發源於河圖洛書,因為河圖洛書包含了太極思想。
  • 無極、太極、兩儀:世界從無到有
    無極狀態代表的是宇宙尚未形成之前的一片虛空,相對哲學而言,無極則是太極產生的地方,它無形無相,無味無臭,無聲無色,無始無終,以至於「無名可指」,但卻可以派生出萬物的本體,是萬物的歸屬和依據,它比太極還要原始,可以將它稱為是終極之「道」,相對於精氣學說面言,無極狀態則代表原始、最初的元氣。而風水學極其重視的生氣,也稱為一無之氣,其實正是這太極狀態。
  • 伏羲是如何演化出太極的?什麼是太極?太極圖有什麼含義?
    01什麼是太極?太極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源出於《易經》,後來在宋代理學中被進一步解釋。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易經繫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又說:「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裡的兩面。而它們之間既互相對立鬥爭又相互依存的關係,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規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
  • 「無極生太極」與「道生一」
    假如我是王宗嶽,我要寫太極拳論,我就會想,既然是寫太極拳,太極兩字總要出現吧,既然要出現,太極兩字總不能幹巴巴孤零零的出現吧。辦法是有的,寫上「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這段話就好交代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它的意思之一是,一切事物都有兩面,這兩面既對立又統一。如茶杯,有裡面有外面,如果茶杯沒有外面,那它的裡面還能存在嗎!
  •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在回答《易經》中的「無極」是不是0前,」源易緣「和大家一起先了解"無極「的概念!《易傳·繫辭上傳》的第11章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 如何理解「無極生太極」
    實際上,儒家所說的「無極」和道家所說的「先天」都是一回事,就是天地未生之時,萬物有形之前。有形以後,就是太極,然後生兩儀、三才、四象、八卦等。人的身體也是太極體,與天地可以同參。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宇宙和生命的理念。
  • 無極而太極——中國古代哲學超前的宇宙觀
    在周濓溪的《太極圖說》的第一的話就是「無極而太極」,太極起動後就有陰陽兩儀。隨後,他又加入了水火土金木等五行,於是萬物就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了。但當時的科學並不發達,僅僅用此平淡的描述而將宇宙初始到萬物生長的情況用了一百二十多字簡單地概括而已,他並沒有任何的推測,也沒有捏造出任何的神話故事。
  • 立旭說|簡說太極、陰陽、四象
    一: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周易》又稱《易經》」這樣的字眼,但《周易》並不等同於《易經》,我們通常說的《易經》只是《周易》的經文部分,另一部分是《易傳》。首先,命名用了「經」,何為經?道之常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真理,《易經》是群經之首,更是群經之始。其次,傳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寫的。二:《周易》一書離不開一個「易」字,而易又有變易、簡易和不易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