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層|BDSM:一個自成光譜的情色亞文化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圍爐weiluflame 圍爐 收錄於話題#文化圈層10個

前言

BDSM是一種情色亞文化,也有人認為是一種虐戀亞文化。BDSM四個字母是綁縛與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即B/D)、支配與臣服(Dominance & submission,即D/S)和施虐與受虐(Sadism & Masochism,即S/M)三個概念的籠統概括。

BDSM中有不需藉助性行為但非常情色的活動。例如綁縛和展示,在不涉及兩人的身體接觸與性行為的前提下,也能產生強烈的快感與興奮的體驗。雖然這些行為會被多數人認為是不愉快、不受渴望或不利的行為,但BDSM以參與者們旨在以彼此同意為前提,在安全、理智、知情同意(safe, sane, consensual, SSC),或 「共知風險的兩願實踐」, Risk Aware Consensual Kink, RACK)的基礎上達到彼此歡愉。

(本文為文化圈層完結篇)

一、什麼是BDSM

BDSM是一個」umbrella term」(寬泛/概括概念),其所涵蓋的活動十分多元,也就是標題中「自成光譜」的含義,但她們一般是性喚起或性行為的一部分(Neef et al., 2019)。在參與人群(直、LGBTQ+)、活動程度(痛感、權利讓渡多少)、契約持續時間(全天候/有時間限制)、活動形式(語言/肢體)等都可大不相同。

BDSM和虐待的區別,圖片來自網絡

Clarisse Thorn, The S&M Feminist 向媒體公司 BuzzFeed Life分享她的看法,大多時候,一個人會對在綁縛與調教、支配與臣服和施虐與受虐中的一種或兩種類型感興趣,而非是享受全部。 參與BDSM活動可能會帶來強烈的興奮(exciting)與歡愉感(pleasurable),但並不一定涉及性行為。性治療師(sex therapist) David M.Ortman 的臨床實踐理論中,將性 (the sexual)與 情色 (erotic)兩者區分開。情色是由欲望(desire)而來,與刺激,期待,身心投入等感官相連;而情色的圖像與想像是由原始(primordial)感覺,感動(sensation)和經歷而來,是抽象,主觀並充滿情趣(playful)的。 但性行為(sexuality)是具象的,是一個經歷情色的方式,屬於客觀的,生理性的,身體的範疇。BDSM關係的核心是權利的動態變化(權利交換),雙方自願則是權利交換的基礎,這也是BDSM與奴隸制的根本區別,因為不存在一方對另一方隱瞞的某些特權。某些BDSM行為分支(如露出play等)可能涉及無辜的旁觀者,因此雙方自願上升為多方同意,或不能影響其他未知此行為的人。一般而言,大家在BDSM中不能為所欲為,但可以無條件拒絕不想做的事。

現代BDSM活動也有一些指導規則,其中最通用的就男性同志S/M行動者(GMSMA)在1983年構想的SSC原則,包括安全(Safe)、理智(Sane)、同意(Consensual)。「安全」指不導致外傷或身體損害;「理智「劃定現實與幻想的界限,將「權力交換」被限制在BDSM活動中;「雙方同意」則強調,雙方須在BDSM活動前商討,且在過程中遵守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BDSM能否滿足以上三個條件還是有爭議性的。有人就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理智「其實是一個帶主觀意義的詞,因為一般很難判斷一個人是否處於理智狀態。在此背景下誕生了RACK(Risk-accepted consensual kink)原則,不拘泥於保證100%的安全性。

(需要提醒的是,在法律上,如果造成了身體傷害,對方的同意並不能成為你的辯護詞。)

表情包來自網絡

BDSM中有幾類基本身份:S對應施虐者,M對應受虐者,追求的是生理快感;dom是支配者,sub是臣服者,探討的是精神快感。top是執行動作的人,不一定專指dom或S;bot是接受動作的人,和top的含義相對。除此之外,還有「皮一下」的brat,靈活的switch等。 「支配」是在權力交換的關係中對另一方進行精神或身體控制的狀態。相反的,「臣服」是將個人控制身體與精神的權力讓渡「支配」者。「支配」與「臣服」的權力轉換會在雙方的口頭或紙本契約中約定,確定關係中「權力轉換」的時間長短和激烈程度。

在一般雙方同意的BDSM中,「施虐」指通過施加疼痛或看他人被施加疼痛來獲得快感(pleasure)的途徑。「受虐」指通過被施加疼痛或侮辱來取得快感。施虐與受虐在精神科學與醫學中仍然被用來指代精神疾病與心理病理模型。 但在BDSM社群中,施虐與受虐代表在雙方同意下能帶來強烈歡愉,感官與淨化 (catharsis)的活動。如前文所述,並非一定要包含以上三種模式才是BDSM,如繩縛,就是包含綁縛與調教,但不含「支配」與「臣服」(具體實施上有辯論空間,但總體而言BDSM的範疇與定義有很廣的灰色地帶)。 身份上, 雖然角色扮演會隨著場景不同而改變, 但dom 或 sub的身份認定是更難以改變的。實際的案例中也有享受於不同場景和角色,因此無法認定自己是dom還是sub的情況,因此dom / sub 也可能是交換的(switch), 會改變的身份認定。

Sexual Medicine的一篇2019研究發現,身邊有過BDSM經歷、或BDSM相關的性幻想(捆綁、鞭打等)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多。他們比較了7篇過往研究,總結髮現3%到12%的受訪者過去一年有過BDSM行為,30%-60%的受訪者有BDSM相關的性幻想。當然,因為BDSM話題的特殊性、性羞恥、問卷設計用語不同等緣故,研究結果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五十度灰影片截圖

流行文化中BDSM有多樣的表現形式。五十度灰可能是大眾認知裡最有名的BDSM有關作品, Rhianna的2011年歌曲S&M旨在讓大家對自己的身份充滿自信。其歌詞(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chains and whips excite me )、MV中均包含BDSM元素,如乳膠服飾、動物扮演、鞭打、行動限制(膠帶把人貼在牆上)、捆綁等。

mv截圖

BDSM中性的驅使力來源於權力的情色化,以此獲得性與情慾興奮,而這份情慾誘惑(erotic allure)就來源於權力的差距。在BDSM活動中對性(sexuality)主動觀察,檢查的一方掌握更大的控制與權力,被觀察,被檢查的一方則處於失去權力的狀態。在雙方同意的BDSM活動中,擁有更多權力,主動觀察的一方可以將權力較少的一方物化為情慾與浪漫的對象,權力較少(powerlessness)的一方也因其讓另一方感受到更脆弱(vulnerability),弱小的幻想(illusion)而更能激起對方的欲望。而對權力較小的一方而言,因另一方獲得權力感與雙方間獲得性吸引感的程度來源於自己對另一方的信任感和權力轉交的過程,加上對方對自己的脆弱性的感知,所以權力較少的一方反而獲得了掌控感(in control)和掌權感 (in possession of power)。在雙方履行契約的關係中,"支配者」並非如外界看來是處於完全放棄權力的狀態。雙方關係中一個通過主動的觀察檢視,另一個則通過展示來提升雙方的欲望。鞭打與銬手這些涉及束縛,打擊身體的活動BDSM中,也有涉及人與人間的權力表達與宣洩。支配方可以觸碰,懲罰承受方,但承受方往往沒有同等的權力。但承受方(sub)用耐力承受住支配方(Dom )(在遊戲中或稱「主人」)的打擊時,就像對方證明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與用處,而「痛感 」(pain)是表達權力中的衝擊與宣洩的媒介 (關於用痛苦與疼痛表現個人對權威的屈服,或對精神理想與權威承諾的犧牲此文不詳述)。

而雙方同意下進行的大原則可以將BDSM中的權力情色化與一般性侵犯區分開。權力色情化仍然是有爭議性的,刺激性吸引力本身與權力結構是否有關聯,在與人的關係中用色情化的方式處理,展現權力是否合理,權力的色情化是否等同侵犯他人的身心界限,貶低他人的人格而不能在社會價值觀中被理解,被接受呢?

過去的精神疾病診斷於統計手冊中,BDSM行為和心理疾病之間並沒有明確分界,法院也曾將「參與BDSM活動」作為剝奪孩子監護權的理由之一。因此,人們常將BDSM與許多汙名化印象聯繫在一起,導致僅10%的BDSM參與者會坦誠他們的愛好(2015年,美國)。Green的2001研究發現,性解放程度較低的女性更容易將BDSM與這些汙名化印象聯繫在一起。公共政策更是加劇了這種刻板印象,因為「很多政策制定者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雙方都認可的SM行為」。

現代BDSM是一種愛好,最後從交友到修成正果和過程中被羞辱、不公對待的例子都有很多,這裡因為篇幅原因不具體介紹。應該注意的是,BDSM的交友和其他任何興趣一樣,考慮的更多是「志趣、想法、觀念相合」,因為情色只注重「下體能互相榫卯」則有可能收穫一個騙局和一個拉黑。

二、關於BDSM文化的感受/圈層的思考

Grace | 我一開始接觸「BDSM"是通過文字作品。被其中很誠實的欲望表達和色情化的狀態吸引,和一般小黃文不同,BDSM題材會強調雙方的關係建立與權力欲望的博弈。雖然現在看來中文的BDSM題材文學將視角集中在對Dom的崇拜和理想化(往往社會權力也高),而弱化Dom被sub 吸引,雙方關係的互相建固性。

我本人沒有嘗試過BDSM,但「色情化權力」 的活動方式讓我著迷,一是其中性與個人慾望的連接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探索自我,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二是當下主流不容「為色而性時」時,BDSM給個人慾望,雙方關係和權力流動一個難得的空間。我能感受到一般二元關係下男女關係的權力僵化,女方處於更被動的,在男方看是來更脆弱的,女方自己在關係中也是價值感更少的,但我卻不知道在關係中自己,或對方,或雙方需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滋養性的,有助雙方成長的關係是怎麼樣的。BDSM在一個看似角色僵化的role play中,雙方卻在尋找享受過程並獲得價值感的平衡。我不知道其中純欲望,純發洩和雙方建立關係與信任的比例有多少,但至少提供了一個和平常羞於出口的欲望連接,又在情與權中尋找平衡的可能。同時我非常能理解想嘗試BDSM的行為可能給人很大的羞恥感,讓人回到原先正常的生活。但個人的欲望被喚醒或打開後,有了個人身份Dom, 或Sub 或BDSM愛好者的身份判斷後,回到原來的生活就如謊言一般。BDSM體驗目前難以主流接受的,但我相信人的欲望,身份的探索不應該被簡單的對與錯框定,「正常」 與「病態」也不能簡單按照主流價值界定劃分。

絔冰|可能我自己是個業餘愛好者,而且一向對和性有關的話題不太避諱的緣故吧。如果BDSM的嘗試會給你帶來不適和羞恥感,那之後不再做便是了,不適所有人都要擁有同一項愛好呀。

自己從《五十度灰》開始了解SM文化,後來發現自己對皮具和鞭子的喜愛;買過道具,也和親近的人一起探索過。之所以用「探索」(explore)而非「實踐」(practice)這個詞,是因為我們都只是想一起找點新樂子的人。

之前買過的各種玩意兒��圖源撰稿人

每次嘗試之前,我們都討論雙方的底線,明確什麼是雙方都接受做的,過程中反饋如何實現。可能因為初探索,我們都算是switch(註:可以在dom和sub之間切換的類型),做dom時都會更加關照身為sub的另一方,比如每spank後都會詢問反饋,從而不斷調整力度和位置。

(個人經驗請勿上升群體)其實現在發覺在SSC之外,BDSM要求更高的其實是對彼此的信任。上面的介紹裡涉及了一些和陌生人建立契約(?)的關係,但就自己目前的唯一經歷,一起探索BDSM反而是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包容,因為知道ta不會借BDSM傷害我。其實在BDSM行為中,sub在權利讓渡方面擁有主動權,因為只要有一方不同意,BDSM的行為就不應該繼續進行下去。

我幾乎可以說是自由意志的擁躉,但我認為自由意志也意味著做出選擇的人需要對一切後果承擔責任,在BDSM的例子中,責任應該是共同承擔的。不過有人認為「知情同意」只是理想狀態,「知情」本身就不一定能實現。我也讀到過一些反面的例子:M被誤解、不良對待;S被M的質疑;微博上的乳膠娃娃事件;還有更多本就處於權力不平等的案例,我也覺得很痛心。

但我還是想舉個簡單的例子,希望至少能減少大家對SM的誤解(B/D和D/M並不能想到orz)。食物中的「辣「並不是味覺,而是化學物質刺激細胞,在大腦中產生的灼燒一般的痛覺。對於無辣不歡的人而言,吃辣就是一種愉快的痛覺體驗,所以視痛感為快感並非那麼奇怪。

後記

絔冰|我要衷心向所有看到這裡的讀者們道一句感謝,希望這篇文章能稍稍打破一些圈層的限制,能表達「文學作品中表現的情色活動中的SM,和現實中BDSM行為有出入「的想法就已經很開心了。動筆之前我還在和partner一起討論未來準備進行的嘗試,以及在準備去的BDSM酒吧、party、遊行、表演等活動,所以還有很多可能等待探索,我也還有很多要學習。

Grace | 本文沒有詳述「施虐」與「受虐」的機制和疼痛感更深層的精神意義,一是在我沒有體驗過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用詞句描述是更開放,又保持理性的。二是BDSM需要雙方的信任與遵守承諾,我也曾看過字母圈經歷分享,一個男M不喜歡也不享受某些被認定為M應做的事情,被女S強迫後感受很糟糕的被侮辱,性侵的感受。BDSM在國內還是小眾的活動,也很少被公開討論,希望借著這次圈層稿的機會,能與大家分享我們對BDSM的理解和感受。我和絔冰也是持續的關注這個議題,本文有不周全的麻煩指正或讀者有相關精彩的分享也歡迎告訴我們哦。

Trivia :

維基百科認為BDSM最早的記錄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楔形文字記載了Inanna女神主持的儀式,其中體現了dominatrix(女性作為dom)的元素。

參考資料:

BDSM維基百科

Green, R. (2001). (Serious) sadomasochism: A protected right of privac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orial, 30, pp. 543-550.

Lanciano, T., Soleti, E., Guglielmi, F., et al. (2016). Fifty shades of unsaid: Women’s 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es towards sexual mor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2, pp. 550-556.

Marsh, A. A., Blair, K. S., Jones, M. M., et al. (2009). Dominance and Submission: the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responses to status cue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1(4), pp. 713-724.

Neef, N. D., Coppens, V., Huys, W., and Morrens, M. (2019). BDSM from an integrative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A Systematic Review. Sexual Medicine, 7, pp. 129-144.

Ortmann, D. M., & Sprott, R. A. (2012). Sexual outsiders: Understanding BDSM sexualities and communities, 1, pp. 20-44

Richters, J., de Visser R., O., Rissel, C. E., et al. (2008). Demographic and psychosocial features of participants in bondage and discipline, 『sadomasochism』 or dominance and submission (BDSM): data from a na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5(7), pp. 1660-1668.

S&M (song) 維基百科

Scheel, J. (2020). BDSM: What Is Healthy and What Is Pathological?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sex-is-language/202001/bdsm-what-is-healthy-and-what-is-pathological

Wright, S. (2018). De-pathologization of consenual BDSM.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5(5), pp. 622-624.

繩師48號(字母圈概念百科全書,看完直接畢業;字母圈非典型找m指南等)

撰稿 | Grace 絔冰

審核 | Christina

圖源 | 網絡 撰稿人

原標題:《文化圈層|BDSM:一個自成光譜的情色亞文化》

相關焦點

  • BJD娃娃背後的圈層文化: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這些年輕人引領的小眾圈層文化為當下流行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BJD就是其中一種最近大火的流行文化,它帶給大眾的不僅是美的感受,而且是一種特有的唯一性,甚至可以成為製作者或收藏者心理上的依託。
  • 認真地談談BDSM
    敲黑板:bdsm不是b+d+s+m,而是bd+ds+sm,DS關係更偏重精神層面的依附,sm關係更追求肉體層面的歡愉。這種心態就像以前48號和王鐵柱卿卿我我的時候拍她一下她會說「你好man」,但平時拍她一下她卻會反手一耳刮子是一個道理。
  • 哥哥說學逗唱,相聲文化破圈
    多手段聯合發力,助力相聲文化破圈有街舞、rap的先例,網綜已成為圈層文化走向大眾的重要助力。雖然相聲文化經過郭德綱于謙等著名演員的努力、劇場相聲的厚積薄發,迎來了中興時代。但作為起源於京津地區的地緣性文化,相聲想要煥發新生機,進一步突破地緣限制,就不能只依靠某幾個知名演員或相聲表演團體。
  • 消費者學習機制與「飯圈」文化的利弊
    我們有必要分析「飯圈」文化的利弊,從消費者學習機制對「飯圈」的影響入手,為「飯圈」文化趨利避害探索有效措施。「飯圈」文化的演進德國現代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1887)在其著作《共同體和社會》中提出「社群」的概念,認為社群存在於傳統鄉村,是一個充滿信任、互助友愛的,基於血緣親情和倫理連接的社會團體。
  • 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昌文化
    當時蜀郡是氐羌人的聚居區,還處於原始圖騰信仰的漸進過程中,經歷著一個人獸不分、人神不分的時代,這種原始圖騰崇拜就集中地反映在所祭祀的諸神身上,所以那時對張亞子的崇拜,一會兒是雷神,一會兒是樹神,一會兒是蛇神,一會兒又是人神。
  • 水晶與五行文化
    筆者才疏學淺,很多都是摘抄各位大家的意見,看到網上沒有比較完善的資料,就來做做這個搬運工,如果有所錯漏,還請大家指正。內容較多,我會分段來描述,大家可以收藏了,慢慢評價。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水晶文化,我們就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來談談吧。
  • 古希臘時期的體育文化
    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著名的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Shelley)寫道:「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我們的藝術,皆植根於希臘。」希臘人的文化成就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理性、科學、民主、體育、藝術等。希臘人的文化後來在許多方面被羅馬人所吸收,並被發揚光大(當然也有一些方面被壓抑或揚棄),並隨著羅馬人所建立的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逐漸演變為世界性的文化。
  • 文化在民間傳承與發展的具體表現
    這象徵著民間的藝術也在趨向於娛樂的通俗和世俗化,發展至清朝,中國底層的通俗文化聲勢更為浩大,所涉及的範圍也由戲劇向小說等方面拓展。這時,這樣的"小傳統文化",已經上升至於傳統大文化相提並論的地位。明清的通俗小說文化說唱的表演,當然必須用一般人可以聽得懂的口語來演說,才能達到人人可以接受文化的程度。
  • 復盤2019中國音樂綜藝,我們總結了圈層爆款的方法論
    "曲+人+話題",製造圈層爆款的方法論音樂綜藝在經歷了各種主題、節目模式的創新之後,如何才能誕生下一個爆款?爆款又具有怎樣的特徵?《一起樂隊吧》節目總製片人岑俊義曾對音樂先聲說道:"音樂節目要火就三個事,出一首歌被傳唱,出一個人被大家記住,出一個事件被大家所談論。"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成長史,也是一個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歷史的縮影。難得可貴 今年 81歲 的 劉振發(18世)聽聞聚館老家來人 非常激動 和80歲的劉培林(20世) 參加此次交流會 感受到楊柳莊支派家人們的熱情 團結及凝聚力 點讚 文化交談中族譜圖世界上沒有一種文明能夠像中國這樣崇拜祖先。中國人不是沒有信仰,中國人最大的信仰就是信仰祖先、崇拜祖先。中國人的祭祀文化和拜祖傳統是根深蒂固的。
  • QQ攜手鹿晗願望季 推甲骨文個性字體號召文化傳承
    QQ首次推出漢儀陳體甲骨文字體傳統文化趣味融入現代社交據了解,QQ這次推出甲骨文字體的初衷是在為用戶帶來個性化體驗的同時,增進年輕用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喜愛,用年輕人樂於參與的方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廣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QQ一直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有趣好玩的個性體驗。
  • 文化地標,建一個是一個
    對陳衛新來說,卻是一個可以在自由生長的大樹下喝茶,坐在天井中聽著隔壁鄉音俚語的地方。青果裡是陳衛新繼先鋒書店之後最重要的設計成果,甚至比先鋒書店更能體現他的設計風格。先鋒書店在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書店」,成為了南京的文化地標,變成南京文藝青年的聚集地,而青果正有趕超的趨勢。
  • 從流行語到表情包,從惡搞到鬼畜……「混制文化」主宰流行的時代到了
    混制文化本質上就是二次創作。表情包文化、鬼畜文化、同人文化等很多流行文化都是混制文化的表現方式。 網友不生產素材,也不只是素材的搬運工。什麼叫「混」得有個性,「混」得有技術?2018屆網友給我們做了出色的示範。
  • 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字書法藝術探討
    (4)、水書傳承面臨的困境  我國水族的水書是民族文化的象徵,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因為祖先留下傳承的慣例只傳男不傳女,再加上年輕人不願意接受這種文化的傳承,一些老的傳承人年事已高,他們離世後必然造成水書面臨失傳局面,而且現在世的水書先生已不足200人。  (5 )、提出水字書法傳承創新的責任和擔當.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顯著一個城市的特色風貌。要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
  • 「Mirror頭條」圈層碰撞,「圍攻」肖戰
    伴隨著#王思聰點讚#、#哈文#、#電競圈#、#汪海林#等諸多圈層的共同發聲,這場原本看似源於飯圈常規操作的一次反黑行動,正在牽引來更大面積的反撲。一片烏煙瘴氣之下,肖戰粉、同人粉以及吃瓜路人三股「勢力」糾纏在一起,咒罵、詆毀、嘲諷、抵制,所有的情緒在此刻爆發,事情也迎來了極具象徵意義卻又略顯魔幻的高潮時刻。而所有人皆在其中,再難獨善其身。
  • 靈機文化:網際網路平臺引擎 喚醒傳統文化
    在中華文化促進會指導下由靈機文化創立的中華文化促進會新媒體中心也受邀出席會議,文促會新媒體中心主任、靈機文化CEO劉興東應邀出席會議。,要承擔探索創新網際網路+傳統文化的任務,同時挖掘自媒體和國際媒體的潛力,擴展對外文化傳播窗口,將傳播效果最大化。
  • 倉頡文化:黃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宋、明、清以後的歷史學家、文字學家持之以恆地研究、考證著倉頡造字史實及文化傳承。追根溯源,倉頡首創象形文字,厥功甚偉,所以人們尊他為「文字始祖」。 倉頡,一個與漢字永遠分不開的名字。開封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兵紀,一個與倉頡文化分不開的名字。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_文化_中國西藏網
    西安城牆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只是近年來西安市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眾多活動中的一個案例。近年來,西安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創新文物工作思路,在加強城市考古、大遺址保護、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博物館之城建設、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推進城市建設、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