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元老——球狀星團|星系|蛇夫座|恆星_網易訂閱

2021-01-10 網易

2020-12-17 20:46:52 來源: 姿勢分子knowledge

舉報

  圖中展示的是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 107天體,位於距離我們大約2萬光年的蛇夫座方向。這是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150多個球狀星團中的一個,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1782年的時候,法國天文學家Pierre Méchain首次觀測到了它。次年,英國天文學家William Herschel也發現了這個天體。1947年,加拿大天文學家Helen Sawyer Hogg正式將它加入到著名的梅西耶星表中。

  在這些球狀星團中,通常包含著數十萬顆恆星,而且其中都是非常年老的恆星,有的甚至和銀河系的年齡差不多,是這個星系中最古老的天體。因此,對於科學家來說,這些球狀星團裡的恆星是我們研究銀河系演化史的重要借鑑。目前,科學家們也不知道這些球狀星團對於銀河系的發展和演化有著怎樣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中最大的球狀星團-半人馬座歐米伽星團
    這個星團是我們銀河系光暈下的200個左右已知球狀星團中最大最明亮的一個。雖然大多數星團都是由相同年齡和結構的恆星組成,但是神秘的半人馬座ω星團卻包含具有不同年齡和化學組成的恆星群。    實際上,半人馬座ω星團可能是小星系被銀河系吞併後所殘留的星系核。這幅精彩的影像之所以呈現出如此多的恆星是因為它使用了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並結合不同曝光時間的影像。
  • 新研究發現:球狀星團並非如宇宙般古老
    研究發現,位於英仙座星系團中心巨型星系周邊的球狀星團並非全部都那麼古老,其中幾千個球狀星團的年齡只有10億年左右,可能還有更多球狀星團在宇宙演化的不同時期誕生。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是由數十萬、有時逾千萬顆,而且幾乎是同時誕生的恆星組成的一種天體結構。
  • 星團是什麼,星系又是什麼,原來這麼講究
    星團一恆星集中營金牛座的昴星和畢星被人們比喻為天上的七仙女,深受人們喜愛。一直以來,人們不斷地為它們編織出很多美麗感人的神話故事,然而對更多的人而言,他們對那些神話故事早已耳熟能詳,但是對什麼是星團,卻理解得模糊不清。科學家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才揭開了神秘面紗。天空中,星往往成群分布。
  • 在15800光年外,半人馬座星團中:發現11顆最缺乏金屬的恆星!
    通過分析光譜數據,天文學家觀測了半人馬座歐米茄球狀星團,目的是找到一群金屬豐度非常低的恆星,研究探測到了這個星團中11顆最缺乏金屬的恆星,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對銀河系中球狀星團(GC)的觀測對天文學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宇宙中最古老的物體之一。因此,球狀星團也被認為是研究恆星演化過程的天然實驗室。
  • 七姐妹星團:又名「昴星團」,是距離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疏散星團
    組成星團的恆星數量從十幾顆到幾十萬顆不等,如果組成的星團整體呈圓形,而且中心密集,我們稱為「球狀星團」,目前銀河系中發現的球狀星團數量超過150個以上。球狀星團而有些恆星之間的引力作用較弱,形成的星團結構鬆散,形狀不規則,我們稱為「疏散星團」,與球狀星團相比,疏散星團中的恆星密度要小得多,一般存在於恆星活躍形成的區域,比如旋渦星系的旋臂和不規則星系中,疏散星團一般來說都比較年輕,有些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目前在銀河系內已經發現了一千多個疏散星團
  • 哈勃拍下球狀星團新照片似宇宙雪球(圖)
    >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觀察北部天空一個最明亮而且最著名的球狀星團M13時,發現大約有幾十萬顆恆星在這個星團裡移動
  • 中外學者揭開英仙座球狀星團起源之謎
    紅點標示較古老的球狀星團,這些球狀星團隨機分布在英仙座星系團中心的巨型星系周圍。圖片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揭示了在星系團中心、圍繞巨型星系的球狀星團的起源。研究成果日前刊登於《自然—天文學》。  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可觀測天體之一,每個球狀星團擁有數十萬至數千萬顆同時誕生的恆星。
  • 仔細分析恆星在銀河系空間裡的分布情況,可以描繪出銀河系的結構
    太陽離銀河系中心約33000光年,離銀盤邊緣17000光年,所以是比較靠近邊緣的。太陽很靠近銀河系的對稱面,在對稱面之北離對稱面只有26光年。銀暈是一個以銀河系中心為中心的大致球狀部分,在其內恆星的空間密度(每單位體積內的恆星數)比銀盤裡小得多。事實上,銀暈裡恆星的空間密度是向外逐漸減小的,所以不容易定出銀暈的邊界。
  • 恆星是否只存在於星系或星團之中,它如何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但隨著我們對宇宙空間擁有更多了解,終於意識到太陽也只是一顆特別普通的恆星,只是因為平方反比定律的關係,導致距離更為接近的它顯得更加閃耀。恆星剩餘的生命時間,會隨著它質量的增加而縮短,儘管它的亮度會變得更高,科學家們將恆星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稱為恆星演化。然而,恆星通常不會單獨形成,而往往與星系和星團有關,呈現出大量恆星一起形成的趨勢,它們本身的大部分特徵都取決於其初始質量。
  • 太陽系、銀河系、超星系團,那麼再上一級是什麼
    超星系團跨越5.2億光年,包含大約500個已知的星系團和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宇宙網絡中的一個節點,它看起來像表面上的羽毛。然而,這種「羽毛」的大小是上億光年,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質心距離地球大約兩億光年。
  • 銀河系附近發現巨大超星系團
    原標題:銀河系附近發現巨大超星系團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25日消息稱,一個龐然大物竟藏在銀河系的背後——來自南非、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國際團隊在銀河系附近發現了一個超星系團,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超星系團之一,其質量甚至會影響到銀河系的運動。
  • 天上的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梅西耶和哈勃來告訴你!
    人類對星星的認識歷史古埃及人通過觀測天狼星的運行規律來配合農耕,當天狼星和太陽一起升起時,古埃及人就知道尼羅河又要開始泛濫了,當洪水退去,尼羅河三角洲上都淤積了沃土,古埃及的將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地上,開啟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那麼再一級是什麼?
    我們所處的室女座超新星團,之上是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該超星系團包含10萬多個星系,跨度有5.2億光年。目前人類所處的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的宇宙結構是「宇宙網」,看起來就如一張大網,其中每一條細線和亮斑,都包含了數以萬記的星系,就如星際間的高速路。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五)離我們最近的十萬個星系與本超星系團
    銀河系的恆星大多分布在一個薄薄的中央盤面上,本超星系團裡的絕大多數星系成員也是如此。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恆星匯聚形成星系,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團,星系團進一步結團形成超星系團。而本超星系團的中心就位於室女座方向。 如果把一千個銀河系首尾相接,其總長度將會是1億光年——這正是本超星系團的尺寸。
  • 50億年前銀河系與矮星系的「親密接觸」
    當科學家觀測蓋亞衛星的銀河係數據時,發現大約57億年前、19億年前和10億年前銀河系內3次出現恆星數量驟增,這與人馬座矮星系與銀河系碰撞接觸密切相關。研究人員觀察了太陽周圍6500光年範圍內的恆星亮度、距離和顏色,並將數據與現有恆星演化模型進行了比較,人馬座矮星系由4個直徑大約1萬光年的球狀星團組成,而組成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直徑超過了10萬光年。
  • 夜晚星空看點,今晚一起來了解下英仙座的兩個疏散星團
    雙星團是由兩個開放的星團組成的疏散星團,被稱為「英仙座H」和「英仙座Chi」(也被稱為NGC884和NGC869)。如何找到它們?首先,你所處的夜空需真的漆黑一片,其二,你需要一個雙筒望遠鏡,因為即使在極為漆黑的夜裡,肉眼也只能隱約地看到雙星團。當你在西北方尋找到著名的英仙座,你看見形成的是後向的「3」,或者一個「E」,或者字母「M」,或者反向便是「W」。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關於昴星團的來歷,還有很多動人的神話。中國古代把其中的亮星列為昴星。
  • 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來自其他星系的年輕恆星
    來源:新浪科技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奇特的年輕恆星,很可能它們源自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之前不斷吞噬的結果,最終這對矮星系將被銀河系完全吞噬。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銀河系正在扼殺一些星系,並且此前銀河系已吞噬了這些星系的部分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