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增城80後、90後,都一定在南方衛視上,都看到過這個拿著錘子講新聞的人。
他看起來憨憨的,但評論新聞卻言語犀利。語畢還會敲一下錘子,極具個人辨識度。
他正是前南方衛視的名嘴——彭彭,當他的聲音響起:「你有你觀點,佢有佢睇法」。
不少增城人都會想起這位主持人,這個自稱自己為「全桶型男人」的廣東犀利名嘴。
但就是這麼一位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新聞主持,其實他早在3月底的時候就已經宣布離職。
雖然很久沒有看過電視,但看到這個消息,小編心裡還是有一些難過,感覺就像是一位老朋友離開了我們!
或許很多00後、10後都不認識彭彭,他被稱作「廣東三大名嘴之一」。這個人、這檔節目乃至廣東地區的多個民生新聞,都是老廣們的共同回憶。
妙語連珠的用詞讓《今日最新聞》成了增城人的「下飯神劇」。每一句都那麼鏗鏘有力、振奮人心。
講真,哪怕是循環看了很多遍,依舊覺得很爽。
《今日最新聞》變了,彭彭也不在了,但我今天想聊聊這個播報新聞的男人——彭彭。
01
彭彭:「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人」
彭彭,原名彭維納,取名"維納」是因為他母親在生產期間聽見八音盒的聲音,而音樂之都就是維也納,再加上他的母親是著名的粵劇演員、唱腔設計員。
於是「維納」就這麼誕生了。
因出生在演藝世家,在文藝大院長大,見慣見熟的,左鄰右裡的長輩不是演員就是音樂演奏家、作曲家等等。
對於站在舞臺面對觀眾,對他而言像吃飯一樣簡單。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天賦:「我天生就系一個可以食呢行飯嘅人!而呢個行業根本唔需要特別培訓,要嘅系天分。」
「彭彭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相信不少增城人都有過這種疑惑。
有街坊說,彭彭的名字來自於《獅子王》中體重220磅的「彭彭」。但彭彭自己卻說,名字是自己臨時改的。
「因為當時覺得自己需要一個順口點的名字,所以就臨時改了叫彭彭,後來覺得挺順口的就一直叫了,沒想到這一叫就是十多年。」
| 彭彭和拍檔阿棟
彭彭天性愛玩,做新聞主播之前一直都是玩音樂的。如今仍堅持在廣東發展的著名音樂人也是他當年的搭檔,包括爵士天后王璁、音樂鬼才黃志毅、獲獎專業戶王小淞等等。
除此之外,停不住的他做過酒店管理,酒店投資策劃,拍賣行、律師事務所都有他的身影。以致後來他在《今日最新聞》中敲的錘子,也是來自做拍賣行時的「遺物」。
彭彭:新聞主持人不是一個讀稿機器。
「彭彭第N定律」、「全桶型男人」、「我讀得書少」……這些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彭彭主持節目就像在跟觀眾聊天,對新聞的時評常常一針見血。正是因為彭彭的活躍,《今日最新聞》一開播就受到極高的關注度。
點擊播放 GIF 6.5M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有一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被打。彭彭用了將近15分鐘的時間,來抨擊這個事件。
還在直播過程中扔了通稿,大罵打記者現象背後的所有縱容者。
點擊播放 GIF 3.3M
有一次節目的記者在採訪過程被打,多少人還記得這個經典的「怒甩通稿」場面?
今日最新聞當初的節目slogan是這麼一句話:同聲同氣自己人。彭彭和這檔節目之所以這麼火,就因為敢講真話、敢爆真相,把觀眾當成自己人。
他覺得,作為一個民生新聞主持人,不應該是一部讀稿機器,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輸出的。他堅持在節目中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出自自己本意的。
他說:「第一日開始,就當佢最後一日嚟做。如果唔系我想做嘅,我情願唔做。最多食少啲,反正咁多年又唔系得呢份工。」正是如此,在節目上彭彭一直很放得開,也一直深受觀眾喜愛。
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直至最後一期節目他都還在堅持。
「這十年我始終堅持說真話,我寧願不說也不捂著良心說。」「我說的東西不一定人人都愛聽,甚至可能會得罪人,但那就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和看法。」
| 彭彭最後一期今日最新聞
當知道再也不能聽到彭彭說新聞,馬上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惋惜,不少網友表示彭彭是少有的能保持獨立思考的新聞媒體人之一。
02
熟悉的像家人一樣的名嘴
《新聞日日睇》、《今日最新聞》、《城事特搜》……相信增城人都不陌生,即使沒看過,也都聽過。
而節目裡的評論員,不僅會影響街坊對每個新聞的看法,還會在無形中對作為孩子的觀眾的,三觀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出色,受到市民的認可,是非常了不起的。
《新聞日日睇》是很多增城街坊心目中的新聞節目TOP1。
點擊播放 GIF 4.0M
16年前開播,陳sir、林潔、林頤……主持人們各有特色,但最讓街坊們印象深刻的還是陳sir。
陳揚在電臺當了20多年記者,從一開始就為這檔節目定了調:「站在廣州人的立場上,以廣州人的眼光、表達方式,做真正廣州人想看的新聞。」
這個沒有讀過大學,沒有受過正規的新聞專業培訓,出鏡連妝都懶得化妝的「老頭」。就這樣開啟了廣州民生新聞的先河。
甚至很多聽不懂粵語的外地人,也為了看陳sir而看這個節目。
看過今日關注的,一定都記得,這個戴眼鏡,有點胖胖的,言語犀利的主持人。
節目的主持人鄭達也是一位,得罪人多稱呼人少的「講古佬」。這麼多年來,一直深受增城街坊的喜愛,不少人說鄭達說的話,正是百姓的真心話。
但就在近日的直播中,鄭達也表示近段時間會慢慢退下來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除了陳sir、鄭達,還有穿著迷彩服講新聞的「光頭佬」盧俊宇(廣東公共《DV現場》)
還有同樣是《今日最新聞》主持人,並且是彭彭的「最佳拍檔」——阿棟,在節目中他常常說「我堅信廣州唔系冷漠嘅城市」,更是給了許多觀眾一種正能量。
這些獨樹一幟的「名嘴」們,用嬉皮笑臉、敢怒敢言的腔調,反映著增城人的心聲,成為街坊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
03
像「非主流」一樣的新聞
區別於其他省市臺的新聞節目,廣州的這些社會民生新聞簡直就像是「非主流」一般!
街道爆水管、小區物業亂收費、學校開學堵車等等的各種身邊小事都會進行報導,看起來根本不像其他新聞臺一樣「高大上」。
但每條新聞都是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事,每一條新聞都有與自己息息相關,看起新聞來很有共鳴感。
與其說他們是新聞節目,小編倒覺得這像是一位朋友在用最平民的視角和最親切的口吻向我們講述著廣州人的身邊事,一年365天從不停歇,每天都能見到!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相信街坊們都已經很久沒看電視了,現在的我們都是在手機了解身邊的時事,而那些從小看到大的節目,因為收視率的低迷也慢慢的走向了衰落。
如今,彭彭辭職、鄭達隱退,這些非常熟悉的廣東「名嘴」們一個個地在跟我們慢慢告別...
最後小編想問各位街坊,你是否還記得曾經在電視上看這些節目的日子?
你印象最深的廣東「名嘴」是哪位?歡迎來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
來源:廣州百事通、廣東最生活、羊城網、廣州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