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全有序、逐步恢復我市勞動能力現場鑑定工作,在保障公眾健康和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六個到位」思路,即組織機構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物資用品到位、應急預案到位、管理責任到位、宣傳教育到位,充分做好鑑定前準備。近日,在江門市人民醫院採取「小批量、預約制、分時段」的形式,開展了防疫期間的第一場市級勞動能力現場鑑定。
勞動能力現場鑑定恢復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勞動能力現場鑑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參加勞動能力現場鑑定人員告知書》、《勞動能力鑑定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史問卷》、《勞動能力鑑定工作人員操作指引》、《勞動能力鑑定場所環境清潔消毒規則》和《勞動能力鑑定現場新冠肺炎可疑人員應急處理流程》。在勞動能力鑑定工作開展前,邀請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所所長對全市人社、社保系統幹部職工開展新冠肺炎防控重點環節和應急處置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新冠肺炎防控形勢的認識,掌握疫情防控的相關科學知識和技能。
勞動能力現場鑑定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到市人民醫院就勞動能力鑑定預檢分診、鑑定現場環境、鑑定流程環節以及防護物資配備等進行了檢查與指導,醫院組織工作人員對鑑定流程進行演練和完善,並在鑑定前一天對鑑定現場進行全面消殺、通風換氣。同時,對被鑑定人進行鑑定前有無疫情接觸史等五必問調查,對無疫情接觸史的被鑑定人方可安排現場鑑定,確保實行錯峰、分流、限額鑑定。
鑑定當天,鑑定現場實行分流模式,被鑑定人有序分批經過報到區、等候區進行身份核實、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填寫流行病學史問卷等篩查。被鑑定人均安排在鑑定大廳外等候,確保等候區人與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鑑定過程中,被鑑定人全程佩戴口罩,所有鑑定區域配備消毒酒精。鑑定大廳內嚴格限流,實行隔位隔排就坐,按照一人一號單獨進入鑑定室(無獨立行走能力的限陪人一名),大廳內出一人再進一人,始終保持不超過10人。在做好個人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鑑定專家認真細緻為被鑑定人檢查並填寫鑑定意見,當天完成鑑定45宗,現場鑑定工作順利完成。
下一步,我市將在保證鑑定安全有序的基礎上陸續開展勞動能力鑑定工作。
(工傷保險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