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資出海「水逆期」?看海外產業園區如何開啟「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
印度版「TikTok」Chingari的聯合創始人表示,他的公司將拒絕任何來自中國的投資。此前,印度政府封禁了包括TikTok在內的59款中國App。
近年來,不少國家陸續出臺了各種針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政策,給中資出海造成了一定阻礙。而中資在外投資的產業園區也在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中遇到了挑戰。
7月9日,安永在題為《海外產業園區如何開啟「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的報告中,聚焦「一帶一路」中國海外產業園區(下稱「海外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挑戰和未來趨勢,同時還結合了安永協助過的案例,就海外產業園區如何克服外部環境、合作模式及系統性統籌規劃的挑戰等提供了解決方案。
安永在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沿線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外資流入地,以及僅次於歐盟的全球第二大貿易板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今年疫情席捲全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打擊,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收縮5.2%。但2020年1月份-5月份,中企在「一帶一路」國家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逆勢增長16%,預示著「一帶一路」在中企國際化的道路上將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海外產業園區在沿線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海外產業園區多由中外兩國政府或企業共同推動、合作建設,可為「走出去」的中企在海外小範圍內打造相對較完善的基礎設施,爭取更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和營商環境,提供更完善的要素配套服務,降低企業「走出去」門檻。中企還可通過園區所在市場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拓展更多海外市場,同時持續推動科技和人才的本地化進程,利用中國的優勢產業,促進東道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效帶動東道國的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安永「一帶一路」政府及基礎設施行業主管楊淑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突發的疫情凸顯了沿線各國在醫療、衛生健康和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缺口,這將助推沿線各國大力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中資企業可以在這些領域創造更多新增長點,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新動力。
不過,在安永「一帶一路」諮詢服務主管祁志軍看來,目前中企在外投資建設的大多數園區仍處於建設發展的初級階段,它們面臨著外部環境不穩定、合作模式缺乏保障機制及缺乏系統性統籌規劃等挑戰。
為此,祁志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企業對於初次投資目標國應進行充分的外部環境分析,包括對宏觀環境和行業市場、營商環境的全面分析與評估,並制定相應的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
而在應對東道國政府機構之間存在業務重疊、缺乏協同合作等問題上,祁志軍建議,投資企業可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在東道國選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參與運營,這有利於使中企更高效、快速地摸清東道國市場運行規則,擁有一個在本地市場實力強勁的合作夥伴,也更有利於獲得本地市場的認可,更好地開展後續的經營發展。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