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豬肉嗎?盤點古代關於豬肉的古詩

2021-01-15 張生曉月

最近這段時間最火的莫過於豬肉了,隨著豬肉價格的瘋漲,豬儼然成了網紅一般,網上關於豬肉的段子層出不窮,大家開心之餘,也不得不為豬肉漲價買單,紛紛吐槽如今不僅要吃不起豬肉了,連豬跑都要見不著了,這是為何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豬肉價格的瘋漲也逃脫不了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現在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價格自然會漲,隨著非洲豬瘟的蔓延,國內生豬產量急劇下降,部分地區甚至直接沒有,這就導致了豬肉產量大幅減少,豬肉的價格自然就漲了上來。而作為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葷菜,豬肉自然是關乎民生大計的,相信政府會很快調整好供求關係,穩定住市場價格,我等升鬥小民大可不必擔心!

那麼作為國民葷菜,古人又是怎麼對待吃豬肉這件事情的呢,相信跟我一樣好奇的小夥伴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根據幾首古詩來一窺究竟。

豬肉頌

作者:蘇東坡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首詩出自大文豪蘇東坡先生之手,由詩可以看出,古時的豬肉價格便宜且上不得臺面,但大詩人卻不計較,不僅吃而且還吃出了方法,吃出了味道,也為後人留下了」東坡肉」這道菜,傳為佳話。

其實從故事中也可以看出豬肉在中國的餐桌上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了。

在北朝民歌《木蘭詩》中,就有木蘭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回到老家,「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宋代陸遊在《秋詞》中,描寫了秋天豐收的場景,鄉裡老少歡慶豐收,「鄉閭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豬羊烹。」

豬肉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這裡的「豕」即指的就是豬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小夥伴們對豬肉的歷史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了,那麼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做法的豬肉呢,吃貨們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哈!

相關焦點

  • 古人喜歡吃豬肉嗎?——飛天神豬背後的故事
    說起貼秋膘怎麼能少得了豬肉呢?眾所周知,今年的豬肉價格一路飆升,我們憨態可掬的二師兄都快成飛天神豬了。即便國家幾次向市場投放儲備肉、各個部門相繼表態全力保障豬價穩定,豬肉價格仍舊在高位運行。所以呢,為了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含著淚也要吃夠豬肉。既然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豬肉了,那麼古人喜歡吃豬肉嗎?
  • 蘇軾真是個段子手,吃塊豬肉也要寫一首古詩,10個字扎心了
    我們國家向來有吃豬肉的文化傳統,這是長期以來歷史的選擇。圍繞著吃豬肉也產生了很多的歷史故事,甚至也產生了很多的詩篇。北上的蘇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雖然人生仕途不太如意,但是卻也從來沒有虧待過自己的肚子和胃口。
  • 明朝人還敢吃豬肉嗎?
    豬是我國五畜(牛、犬、羊、豬、雞)之一,也是中華十二生肖之一,在古代經常用豬代表財富和生育,豬不像牛、羊、狗那樣適合遊牧遷徙,在遊牧民族的畜牧經濟中,豬是難養的動物,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農耕民族卻是天然的肉食提供者,因此豬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具有重要地位,甚至是古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問題來了,在封建社會是需要避諱的,也就是在帝制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為尊者諱,
  • 古代的豬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這麼多宗教認為豬肉不純潔?
    可是在古代,豬肉似乎沒有像今天這樣流行。那麼,古代的豬有什麼不一樣嗎?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在古代,古人們最常吃的肉類食物一般都是狗肉和羊肉。在宴會上主人會燒上幾道美味的狗、羊肉來款待賓客,但是很少會使用豬肉。
  • 非得吃豬肉?雞肉和小龍蝦不也挺好?
    去年年底開始的豬肉價格飆漲,讓去年十月份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直接跳漲至3.8%,創下七年來的新高。可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再加上此次疫情影響,CPI在後來一路上漲至一月份的最高點5.1%後,如今一直維持在4%,雖然物價上漲並不全是豬肉的功勞,但在消費者眼中,豬肉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豬肉了呢?
  • 冬天,少吃豬肉羊肉多吃它,價格是豬肉的一半,但鈣含量比豬肉高
    冬天,少吃豬肉羊肉多吃它,價格是豬肉的一半,但鈣含量比豬肉高現在已經是數九寒冬了,北方最冷的小寒已經來了,南方最冷的大寒還要再等上一等了。冬天除了要做好防寒保暖之外,我們大家的飲食也要注意,畢竟藥補補一時,食補補一生。冬天大家吃的最多的就是豬肉羊肉。
  • 豬肉是什麼時候成為中國人餐桌上主要肉食的?古代人們吃什麼肉?
    豬肉價格為什麼這麼貴,原因很多,比如非洲豬瘟,豬周期,禁止散戶養豬,飼養成本上漲等,今天我們不探究價格為什麼貴的問題,我們看下中國人是從什麼開始大規模吃豬肉的。如果一種食物要大規模推廣,要至少具備:一是這種食物數量足夠多,能夠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二是加工的方式簡單且做出來的大多數人喜歡。
  • 春節前豬肉價格又上漲了!漲價背後原因是什麼?還能吃上臘肉嗎?
    國內豬肉的價格近期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上漲之路,這還能讓老百姓們在2021年的春節好好地吃上一頓豬肉麼?在短短的時間內,由原來好不容易回落到的26元/斤,又猛竄漲到了30元/斤以上,看來今年過年的臘肉又無望了。春節前豬肉價格又上漲了!漲價背後原因是什麼?還能吃臘豬肉嗎?
  • 詩中豬肉香,看看哪些詩句中寫了豬肉?
    今年是豬年,中國人吃豬肉世界排第一。吃豬肉常常被文人們寫入詩中。最早吃豬肉的詩句,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這裡的「豕」就是豬,這句詩描繪的是人們殺豬飲酒吃吃喝喝的生活場景。
  • 明年豬肉會降價嗎?如果用古人的經驗來推算,是什麼結果?
    如果把2020年用幾個詞語來總結,豬肉絕對是其中最亮眼的詞語之一。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斤豬肉三四十塊錢,絕大多數人還是捨不得吃。一會兒說肉價跌了,一會兒又說漲了,但不管漲與跌,總感覺超市裡的肉價沒啥變化,那麼2021年的豬肉會不會回到往年的水平?
  • 黑豬肉與白豬肉有區別嗎?肉販子:區別很大,難怪黑豬肉那麼貴
    豬肉一直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類食品,幾乎所有人都吃過豬肉。民間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即使沒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跑」,說明了豬肉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必不可少而又十分常見的普通肉類。儘管去年全國豬價猛漲,仍然阻止不了人們吃豬肉的習慣和熱情,豬肉市場一樣是人聲鼎沸,火爆如常。我也同樣是一位豬肉的忠實消費者,一年四季天天吃豬肉,都感覺吃不膩。
  • 雙十一,去詩詞裡吃東坡肉。千年後,豬肉,把我與蘇軾連在了一起
    因了豬肉太貴,最近一直沒有吃過東坡肉。這個雙十一閒暇的上午,我把五花肉、紅糖、大料、蔥、姜、蒜一一準備齊全,準備做一道東坡肉在午間解解饞。切肉時,一不小心切破了手,不免停下刀,聯想開來。難道是菜刀也知道我買的豬肉少,切下我的一塊肉來濫竽充數嗎?
  • 明朝百姓忌諱「朱」字,為避免如此稱呼豬,此皇帝還下令禁吃豬肉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他也是歷史上,少有的通過農民起義,登基當上了皇帝的人,古代是封建等級社會,地位高的人,就是有那麼一些特殊,作為皇帝,更是如此。朱元璋姓朱,在當時的社會,一度朱是個高貴的姓,古人們通常會對,上位者的名字有所忌諱,不能讀出來,否則就是大不敬,但是豬肉,又是人們常吃的肉類之一,兩個字又是同音字,難免百姓會說,要是有人不小心說了要殺豬,一個倒黴,就會被認為這人要造反了。誰敢光明正大的造反?那不是等著被砍腦袋嗎。
  • 2019年是豬年,豬肉該不該吃?能不能吃?
    該病毒耐低溫,對高溫敏感,不同溫度條件下存活時間不同:25-37℃可存活數周,56℃可存活70分鐘,60℃可存活20分鐘,在4℃條件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冷凍豬肉中可存活數年,高溫條件下可有效殺死病毒。2、非洲豬瘟感染人嗎?非洲豬瘟雖然對豬具有高致病性,但該病不是人獸共患傳染病,迄今沒有感染人的報導,對人不存在感染的風險。
  • 煮豬肉,切記「3放2不放」,放錯了,豬肉腥柴不入味,吃如嚼蠟
    四季中,大多時候是以菜肉相配,或者是只蔬不肉,唯有冬天,很多人都喜歡吃點肉,給身體補充更多的能量。尤其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不管是做紅燒肉,還是煮著吃,都很有特色。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豬肉,做法都是一致的,其實,這樣說是不對的,雖同為豬肉,但部位不同,所採用的做法,都會有所不同。煮五花肉一般來說都是先冷水下鍋,撇去浮沫後下入佐料和調料,小火燉煮。
  • 煮豬肉時,牢記「3要」口訣,豬肉鮮嫩無腥味,營養滋補又美味
    導讀:煮豬肉時,牢記「3要」口訣,豬肉鮮嫩無腥味,營養滋補又美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主食和蔬菜之外,肉類應該就是吃得最多的食物了。肉類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大家吃得最多的就只有一種,那就是豬肉。豬肉是最普及的肉類,也是大家最常吃的肉類。
  • 豬肉別凍進冰箱了,農村奶奶教我4個土方法,不解凍,和鮮肉一樣
    其實,2斤肉最多夠一家三口吃4頓,平時買了肉都是直接放冰箱裡冷凍起來,吃的時候解凍一下就行了。不過,凍肉的口感和新鮮肉相比還是差一些,所以家庭吃肉最好是現吃現買,不要冷凍。不過,有時候遇上豬肉做活動,大多數人都會多買一些,能省下不少錢。肉買回家後,大家都是直接放進冰箱裡了。沒吃完的肉,一定不能放在冷藏室,會發粘、變味,必須放在冷凍室冷凍才能保鮮。
  • 豬肉漲價吃不起,不妨跟著我讀一讀關於「豬」的詩詞,解解饞吧?
    近日,豬肉單斤市場價突破30元大關直逼40元,我們家的餐桌見你一面已從「一天三頓」,變成「三天一頓」,我那點微薄的工資實在追不上你坐火箭的速度。我的乖乖,你還是那個平易近人的「二師兄」嗎?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現在吃的起豬肉的朋友,都被大家戲稱為「土豪」。我一朋友往年都會在農戶家提前購買一頭豬,備年貨。
  • 買豬肉,挑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不懂的人,這麼多年豬肉白吃了!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不論是做炒菜、還是包餃子都非常美味,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買到的豬肉總感覺味道不一樣,有的人說可能是有時候買到的豬肉不新鮮吧,所以吃起來感覺味道不一樣,但是今天小編想說,其實這跟挑選哪個部位的豬肉大有關係。
  • 豬價大漲,豬肉突破45元,過年還能吃上便宜肉嗎?
    但是也許有一些朋友不知道,除了鐵礦,最近還有一種商品的漲價現象非常明顯,那就是我們生活中極其常見的豬肉食品。據1月9日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儘管在2020年第四季度期間,豬肉餡、腔骨等部分豬肉產品的價格已跌至20元以下,但看起來我國的豬肉價格已經開始下滑。但是,進入2021年後,我國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卻在短短一周內,狂漲到了每公斤45.92元,一下子突破了45元大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