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談讀書,領會這幾首詩,終身受益

2021-01-09 騰訊網

古人談讀書的詩詞夠多的,最著名的恐怕要算詩聖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詩是強調多讀書,讀多了才能融會貫通,到時候寫起文章來才會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談到讀書的作用,又不能不說到宋真宗趙恆,他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又有多少人不知道。雖然詩中說得太功利,但是也確實給了那些十年寒窗的學子不少動力。

還有荀子是專門寫過《勸學篇》的,但那不是詩。我們今天就要專門來說說宋朝的理學家朱熹,他不但自己勤奮好學,還寫了很多的哲理詩,來勸導世人用功讀書。

《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這首詩是勸人珍惜時間的,因為讀書做學問第一就是要時間,而人的生命又短暫,匆匆幾十年又能學到多少知識呢?學以致用,如果人到中年還不能有所作為,那不是腹內空空,就是成了兩腳書櫥。

所以朱熹就說「少年易老」,不知不覺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時期就會過去,然而學問是很難學得的。有的人皓首窮經,有可能大器晚成。而更多的人,畢其一生也是兩手空空。

「一寸光陰」是多少呢?古代沒有鐘錶,就是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我們讀書的人都不能放棄。因為時間都是由一分一秒積攢起來的。

當我們還在欣賞春天的美景,還陶醉在它的美夢中沒有覺醒時,臺階上的梧桐樹已在秋風中瑟瑟作響,那些葉子紛紛飄落。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轉瞬之間一年過去。

不知不覺人的一生很快就老了,就像李白所說的「朝如青絲暮成雪」。到時候我們才醒悟過來,但是老天已不給我們時間了。這不是正應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句話嗎。

《觀書有感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說是「觀書」,就是暗示了主題,所以我們不能按照字面來理解,要深入進去揣摩它的含義。實際上我認為這就是朱熹在給讀書打比方。

「方塘」又叫半畝塘,它不是虛構的,還真有這麼個地方,它就在福建尤溪的南溪書院內。就是這個只有半畝面積的四方形池塘,它就像鏡子一樣平靜清澈。

天上的陽光和雲彩倒映在水面,還能夠看到它們來回移動和微微蕩漾的模樣。為什麼這個池塘它是如此地清澈呢?「渠」是一種方言,是代詞「它」的意思,不是指溝渠。

那是因為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了源頭活水,方塘才不會渾濁,才會照見天光雲影出來。

池塘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是有情感有思維的人類,更應該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地接受新事物,掌握新動態,這樣才能應對各種複雜情況,才能有所建樹。這就是方塘裡源頭活水的象徵意義。

《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這是「觀書」的第二首,講的是泛舟和水的浮力問題。由於昨天夜裡下了大雨,春江都漲水了,這樣蒙衝戰艦等大船就變得像羽毛一樣輕,從水裡漂浮了起來。

從前要開動這樣的大船,不知道要耗費人們多少推拉移動的力氣。現在呢,它漂浮了起來,自由自在地在江心行駛。

這裡用「春水」來比喻知識,人們只有通過讀書積累了足夠多的知識,才能產生創作靈感,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才能夠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舉重若輕。而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還有我們很熟悉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它並不是寫的踏青春遊,它也是寫的讀書學習,寫的鑽研孔孟之道。人們懂得了這些道理,才會催發生機而變得萬紫千紅,無限美好。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讀書工

讀書點亮生活。讀經典

讀唐詩宋詞,讀紅樓夢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相關焦點

  • 朱熹的一首詩流傳久遠,看似歌詠春天,卻暗含深意和哲理
    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是描寫春天的好詩,不僅流傳久遠,而且詩感強烈,讀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詩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同時哲理性也很強。原文:《春日》 宋代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是宋朝人,從小聰慧過人,十九歲就考中進士。
  • 學習《易經》終身受益
    《易經》對於很多人來說晦澀難懂,也有人覺得這是封建迷信。但它為什麼會被稱為群經之首?古人為什麼說不說易不足以為相,近現代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說《易經》是與每個人相關,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學問。《易經》在中國文化裡就是這樣一種謎一般的角色。
  • 「宋詩欣賞」朱熹.香界
    次標題是「香界」,總共有十五首詩,主標題都一樣,但都有次標題。雙引號中加粗字的標點符號是筆者添加的,以便讀者理解此詩創作的緣由。「伏讀」的意思是恭敬地拜讀;「秀野劉丈」意即「秀野劉老先生」。劉韞,字仲固,崇安縣(今屬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南宋官員,官至朝散大夫(從五品下)辭官歸隱於崇安縣南,所居有臺榭花木之勝,自號秀野;與朱熹唱酬詩較多。
  • 關於讀書的詩句 形容多讀書有益的詩句
    ——杜荀鶴《書齋即事》 (四) 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岑參《送薛弁歸河東》 (五)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六) 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
  • 朱熹《訓學齋規》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自 · 然 · 童 · 音 童音親吻耳朵 自然觸動心靈 誦 讀 開 啟 心 智 思 考 奠 基 人 生 訓學齋規·讀書三到 作者:【南宋】朱熹
  • 關於讀書的詩句古詩大全,帶白話文意思翻譯
    1、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朱熹白話文意思:讀書之樂何處找尋?唯有那點點梅花能代表我一顆赤熱的讀書心!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二首》白話文意思: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3、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 朱熹飽含哲理的一首詩,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春天裡雨水較多,三月的雨密得像牛毛,淅淅瀝瀝地灑在田野和樹林,那些在冬天裡快要枯竭的溪流河汊,經過幾場春雨,立刻都變得豐盈起來。河邊的楊柳似乎也歡樂地迎接這難得的景象,扭動著腰肢快樂地起舞。宋代一位詩人正要出行,一場春雨助力,讓他暢遊無助。
  • 六年級作文:心中的那首詩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這是什麼聲音啊?哦,原來,廣播站裡正播放《雪梅》呀!《雪梅》是詩人盧鉞在外觀景時寫下的千古佳作,多年來,久久在我心中流淌。「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匯總
    式詞語:念念不忘 默默無聞 惺惺相惜 滔滔不絕十、課文重點內容匯總(一)第25課《古人談讀書》重點內容匯總1、《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2、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中國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稱「朱文公」,儒家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其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資治通鑑綱目》《楚辭集注》《朱文公文集等》。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 關於勸學的六句古詩詞,讀書原來可以這麼美!
    把勸學說得如此飽含意蘊,能把讀書描述得這麼美,也就只有古詩詞了。為什麼讀書?為什麼努力?說了許多道理之後,不如選一句,做為自己的座右銘吧!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是唐朝詩人顏真卿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
  • 吟詩作聯勵讀書: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古往今來,不少學有建樹者,每每圍繞讀書治學「吟詩作聯」,用以自勉,或鼓勵他人。讀書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樂趣。宋末元初的學者翁森在《四時讀書樂》中對「春時」讀書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 宋詩中最遺憾的一首詩,僅僅四句,卻寫盡人生遺憾!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雖說歷來唐詩為尊,但其他朝代的詩歌即便總體成就有所不如,但佳作名片也是不勝枚舉的。譬如宋詩,宋詩承襲唐詩發展而來,但宋詩更側重於語言的深入挖掘和理趣哲理的表達。宋詩的成就實際上不亞於唐詩,後世詩壇曾數次掀起唐宋之爭,一直到近代才確立了詩尊盛唐的統一。
  • 這幾首關於愛情的現代詩,希望你喜歡!
    《平凡的世界》一書可謂是膾炙人口,沒讀過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名著奧!小編作為古典詩詞的愛好者,曾在了解現代詩之前,對這些現代詩嗤之以鼻,特別厭惡,覺得遠遠不及古人的詩句。我以前沒怎麼讀過現代詩,有所了解也是網絡上盛傳的惡搞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人與人之間的成見,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
  • 蘇軾的洗兒詩
    這些詩中提到的「香水」「蘭湯」「畫盆」和「彩繃」,無不反映出古人對「洗三」的重視。而「蘭湯」和「香水」,還表明古人在「洗三」時於清水中添加了藥材輔料。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稱:「兒生三日,宜用桃根湯浴,桃根、梅根、李根各二兩,枝亦得。咀,以水三鬥煮二十沸,去滓,浴兒,良,去不祥,令兒終身無瘡疥。」由此看來,「洗三」時水中添加藥材,不但可以去不祥,還可以祛皮膚病。
  • 4.23世界讀書日,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有人讀「火」了一生?
    唐朝的張籍也常讀書,因其終身不見長進,於是焚杜甫之詩取其灰而飲之,期望脫胎換骨變成為杜甫那樣的詩聖,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不能叫做讀書,就是稱其為書蟲,書奴,書痴也都不配。讀書人先要讀一本「奇特」的書,這本書就是「把握自身」,讀書人自己就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你是否先讀懂自己這本「書」。
  • 五首唯美明月詩:時光清淺,許你安然,相思款款,不負流年!
    古人說「讀書如逢故人」,當時光輕輕悄悄地逝去,當明月再一次為人間圓滿時,重讀這些早已熟識的詩句,或許更有「風雨故人來」的溫馨吧!五首唯美明月詩,贈與離家在外的你,時光清淺,許你一世安然,唯有相思款款,不負流年!月夜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是唐天寶年間的詩人,在歷史上並不出名。
  • 幾首詼諧幽默的打油詩,比不上正規詩,卻很受歡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首詼諧幽默的打油詩,雖比不上正規詩的意境,卻很受歡迎。1. 《分肉詩》東方朔東方東方,你太魯莽,肉還沒分,怎能領賞?拔劍割肉,舉止豪爽,割肉不多,還算謙讓。拿給殿軍,情義難忘,皇上寬大,謝過皇上。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
  • 最近熱出了天際,但這5首詩卻可以讓你如沐春風,酣暢淋漓
    這可能是一年之中最難熬的季節。雖然外面的世界花紅柳綠,但人們只能呆在能找到的最涼快的地方,儘管也難以完全消暑。悶熱難耐,人們的心情也會變得煩躁。不過,讀完下面這5首詩,也許能讓你平靜下來。鵝湖書院4《鵝湖寺》 宋 喻良能長松夾道搖蒼煙,十裡絕如靈隱前。不見素鵝青嶂裡,空餘碧水白雲邊。
  • 有什麼讓人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
    #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讓人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有許多,但讓我們受益匪淺、深入人心的人生哲理有下面這三條:一、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不必太在意結果,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有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從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