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3萬年前,臺灣原住民的祖先「左鎮人」從大陸東南沿海到達臺灣.
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3000年,臺灣臺東縣出現標誌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徵的長濱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新石器時代為特徵的臺灣大坌坑文化出現.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臺中縣出現牛馬頭文化.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臺灣屏東出現鵝鑾鼻文化.
公元前2500年,臺灣地區出現與大陸文化有密切淵源的新石器文化「鳳鼻頭文化」.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年,新店溪、淡水河、臺北盆地出現園山文化.
200年,從苗慄到彰化的海岸地區出現標誌進入鐵器時代番仔園文化.
230年,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朝將軍朱寬兩次橫渡臺灣海峽,到達流求(臺灣).
610年,隋煬帝派將領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領兵萬餘人到達了臺灣.
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起200間房屋,派水軍長期駐守.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徵討日本,途經臺灣和澎湖.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員到臺灣「宣撫」.
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於晉江縣.
1297年,元政府派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二人率軍前往流求招諭.
1335年,元正式在澎湖設立了政府管理機構――「巡檢司」.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撤消澎湖巡檢司,將在澎湖居民盡遷內地。後澎湖巡檢司又恢復.
1403―1424年(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率領船隊曾在臺灣停留.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