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老牌房企「資金劫」:拆借25億難收回,日售18億資產也堵不上...

2021-01-15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鄧雅蔓|廣州報導

作為廣州市成立最早的房地產綜合開發企業之一,珠江實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江實業」)近期遭遇的資金缺口問題,受到來自監管層和投資者們的雙重關注。

1月11日晚,珠江實業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對外資金拆借投資餘額為25.4億元,這些資金分別投向4家公司,其中3家公司已出現資金佔用費逾期支付、委託貸款逾期或即將逾期的情況,應收未收回資金佔用費約7.75億元。

這意味著,上述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公告發布後,珠江實業的股價迅速受到牽連,1月12日和1月13日領跌眾上市房企。

截至1月13日收盤時,珠江實業的股價跌近5%,報2.49元/股,總市值跌至21.25億元。

同日,有投資者向珠江實業發問,質疑珠江實業管理層在近期股價一路下跌背景下,是否注重市值管理和考慮中小投資人的感受。

對此,珠江實業回復稱,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要事項,並提醒二級市場的股票價格受到宏觀環境、市場估值、經營業績、二級市場整體走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個股的階段性波動屬於正常現象。

創立於1985年的珠江實業,當下的資金問題到底如何?未來還能打「翻身戰」嗎?是什麼讓這個知名的老牌粵系房企陷入股價領跌的境地?

拆借、上訴和出售資產回攏資金,珠江實業到底有多缺錢?

珠江實業的拆藉資金出現逾期乃至無法清償等風險,與自身表現不無關係。

2020年8月12日,珠江實業披露上交所下發的紀律處分決定書。決定書稱,珠江實業在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發現無法對東湛公司實現實質性控制,又不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導致相關信息披露前後不一致。

對此,上交所下發監管函,對珠江實業時任董事長鄭暑平予以監管關注,並對該珠江實業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也就是說,最遲在2020年三季度,珠江實業拆藉資金可能違約的風險隱患就已經出現苗頭。

而珠江實業自身在2021年1月發布公告前,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2020年12月16日,珠江實業披露了一個借款訴訟案件獲得立案受理的事項,涉及9個被告方,合計本金19.44億元及利息、逾期利息、罰息、違約金及相關維權費用。其中,25.4億元拆借金額投向的4家公司皆在其列。

這並不是珠江實業首次因信披不及時而被監管層關注。2020年11月16日,珠江實業曾發布公告稱,因被證監會查明存有信披不及時的情況,即補繳稅款滯納金合計的3514.4萬元,未及時計入2020年當期損益,減少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3530.18萬元未能體現在其財報中。

珠江實業的資金壓力,不僅體現在其「涉險」拆借業務方面,出售項目資產也是表現之一。

2020年9月23日,珠江實業在這一日內發布了兩則資產出售公告。一是擬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向控股股東珠實集團(持有珠江實業31.1%股權)轉讓頤德大廈所有權,轉讓價16.22億元;二是擬通過廣州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廣州天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9%股權,掛牌底價不低於2.13億元,而且,受讓方須同意向出售公司提供金額為9億元的借款。

而在奮力回攏資金的同時,珠江實業也在斥資入局新項目。1月7日,珠江實業經過半小時10輪競價,以總價16.6億元、樓面價9722元/平方米的價格,拿下了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塔崗村、公安村地塊。

珠江實業能否走出資金問題的「陰霾」,與接下來新項目的收益不無關係。

在1月13日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珠江實業表示,2021年,公司將繼續優化管理、激發活力,做好在建項目開發和存量項目銷售,持續關注土拍市場機會,合理拓展新項目、增加土地儲備。

老牌粵系房企為何走至今日?

1993年10月28日,珠江實業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交易,是廣州市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

近兩年來,珠江實業在主營業務——房地產銷售業務方面的表現難以令人滿意。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珠江實業的營業收入19.79億元,同比減少4.98%;淨利潤為—1313.34萬元,2019年同期淨利潤4630.96萬元。迄今為止,珠江實業在營業收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由淨利轉向淨虧。

在整個房地產行業普遍回暖的趨勢下,珠江實業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領域卻走了「下坡路」。2020年第三季度,珠江實業的房地產項目實現銷售面積2.5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53.74%;實現銷售金額5.59億元,同比下降26.16%。

珠江實業主營業務的乏力,並不是從2020年才開始的。2019年,珠江實業歸母淨利潤1.7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35.5%。

此外,珠江實業還屢次被監管層指出借款和稅收問題。2020年8月22日,珠江實業發布公告稱,2012年至2016年,公司存在未按稅法規定對銷售珠江璟園項目取得的收入申報繳納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預徵土地增值稅等情況。

根據《稅務處理決定書》,珠江實業最終補繳的滯納金約3500萬元。而公告中提及的2012年至2016年籤署的21份借款合同也顯示,珠江實業並不是一個「拆借新手」了。

36年前,珠江實業成立於廣州市,註冊資本約為1.87億元。在上世紀90年代,珠江實業連續多次榮獲國家、省、市和有關行業頒發的各種榮譽和獎項,包括「省級先進企業」稱號;「全國房地產開發先進企業」稱號等。

責編:周琦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高壓下,TOP100房企單季出售資產641億,紅檔房企最積極
    「需要回籠資金滿足三道紅線要求,否則房企面臨生死存亡。」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直言,2021年房企降槓桿的動作肯定會持續下去。Top100房企出售資產641億據時代財經了解,「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具體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住房租賃ABS必讀:房企融資的三種模式對比,大中型房企成主要玩家
    天順(2016)61號魔方公寓信託貸款單一資金信託」,用於向魔方中國、魔方北京、魔方上海、魔方廣州發放信託貸款。首期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為18年(3+3+3+3+3+3),其中優先級規模19.90億元,次級0.10億元,募集資金將優先用於長租公寓的發展及運營。
  • 「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新規不光設下「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房企踩線多少將直接影響融資額度。此外,監管部門還對融資新規進行「打補丁」完善。   9月13日,招商蛇口旗下招商廣州擬以5.27億元向關聯方仁和養投整售物業,交易標的物為包括5棟辦公樓及1棟酒店的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及上蓋物,共計260戶約3.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以及268個地下車位。
  • 2017中國房企重大新聞事件點評(10月23日—30日)
    中航國際:出售中航萬科獲初步批准10月23日,中航國際公告稱,有關建議中航萬科出售事項的評估報告草稿已獲上級公司批准。公告披露,中航萬科合計60%權益最終評估值為人民幣38.47億元,據此,出售的最低標價定為人民幣18.13億元。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昨天(1月5日),一則消息被很多人遺漏,但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一周70億美元!房企集中發債背後暗藏玄機
    除了沉浸在新年的計劃和總結上一年的得失外,房企們也陸續開始忙活這一年的融資動作。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1月8日,中資美元債的一級市場中共有19家上市房企擬發行20筆美元債,合計發行規模超過70億美元,平均融資利率為6.75%。
  • 三條紅線下超三成房企「斷臂求生」 百家房企四季度已...
    2020年8月以來,房地產融資持續收緊,「三條紅線」落地、債券監管趨嚴、非標融資收緊、房貸集中度管理辦法出臺……在此背景下,資產出售成為房企盤活資產、緩解融資壓力、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途徑,2020Q4以來房企資產出售事件日益增多。
  • 捨得酒業收回4.84億被佔用資金,實控權落入郭廣昌手中!
    1月8日晚間,捨得酒業發布了《關於天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資金佔用事項的進展公告》,這意味著壓在捨得酒業身上的一個「重大包袱」,基本得到了解決。 捨得酒業方面表示,目前,就公司關聯方資金佔用事項,捨得營銷與天洋控股及其關聯方的借款糾紛案尚未審結,公安機關仍在偵辦中,公司已收回上述資金的歸屬權仍存一定不確定性,不過,上述法院先予執行事項有利於解決公司關聯方資金佔用問題。
  • ...未出現實質性改善 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
    現就相關事項進展公告如下:一、不能償還大額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中信銀行」)於2020年6月30日為公司新增綜合授信不超過1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期限1年。公司於2020年6月30日取得本次新增貸款59985.48萬元人民幣,用於向TalisonLithium Pty Ltd支付鋰精礦採購貨款。
  • 山東房企天泰國際赴港IPO 資產負債率兩度超200%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潔)訊,起家於山東青島的房企天泰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泰國際」)日前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成為2021年首個赴港IPO的房企。據天泰國際公布的數據,公司銷售額還未過百億元,只能算是一家小型房企。
  • 三條紅線」下的房企眾生相:扎堆融資 抱團「保價」
    9月17日,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會長閉門會在鄭州召開,商會副會長、鄭州萬科總經理許沈波在會上表示。這次會議討論了「疫情影響、政策收緊、打折促銷、企業發展」等多個問題,對「打折促銷」的話題,大家觀點普遍一致:對行業弊大於利。會上,兩家本地房企代表——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和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都表示,不帶頭降價。
  • 拿地周報丨北京2020第一拍收金71億 融創34億拿下石景山不限價宅地
    融創34億競得北京石景山不限價宅地 土地面積2.33萬平米1月3日下午,北京出讓石景山兩宗不限價地,十餘家房企參拍。最終,融創以34億元拿下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1612-757地塊。該地塊在開拍前獲得5次報價,包括招商、融創、中海、首開+華潤+建工、綠城、金茂+保利、旭輝+首創、電建在內的12家房企參與。
  • 拿地周報|房企三巨頭同臺爭奪蘇州百億土拍,成龍拍賣的北京豪宅涉...
    保利31.9億摘長沙嶽麓商住地 住宅銷售均價不超1.38萬元/平9月1日,長沙嶽麓區一宗商住地入市競拍,經6輪競價後,由湖南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31.93億元摘得,成交樓面價6825元/平方米,溢價率5%。該宗地起始出讓價304112萬元,起始樓面價6500元/平方米。
  • 廣州浪奇債務「爆雷」追蹤:39個銀行帳戶遭凍結 多名高管被出具...
    )繼自曝5.72億元存貨離奇消失、逾26億元壞帳風險之後,老牌日化企業廣州浪奇(SZ:000523)財務「黑洞」事件持續發酵。公司17日晚間披露公告稱,因資金狀況緊張,公司及子公司7.04億元債務已逾期,同時公司被銀行凍結帳戶新增11個至39個,已凍結資金合計0.98億元。
  • 房企困境與演變:2020年行路難,未來「敢問路在何方」?
    如上圖表1所示,港股34家內房股中,資產負債率高於80%的企業有14家,這14家企業2020年漲跌幅平均值為-21.91%,跌幅遠超資產負債率低於80%以下的22家企業漲跌幅平均值的-2.41%;如上圖表2所示,在108家A股房企中,資產負債率高於80%的企業有32家,這32家企業2020年漲跌幅平均值為-16.63%,跌幅遠超資產負債率低於80%以下的76家企業漲跌幅平均值的-2.08%。
  • 3天320億!房企開年境外融資井噴
    投實消息:1月5-7日,14家房企宣布發行境外債券,金額49.73億美元,約合320.91億元人民幣。公司已就票據於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及報價獲得新加坡交易所原則上批准。 8、1月5日,寶龍地產(01238.HK)發布公告,擬額外發行1億美元票據,票據利率5.95%,將於2025年到期。該票據將與早前一宗2025年到期的2億美元票據合併發行。公司擬將新票據的所得款項用作為其現有中長期債務(一年內將到期)進行再融資。
  • 外行看眼淚內行看規模 融創為何長著房企前三甲面相
    截至2017年8月25日,融創總土地儲備達到1.01億平方米,按照公司管理層的介紹,這些土儲有41%處於開發狀態,預計有超過1.5萬億的貨值。另外,前述土儲不包含13個萬達文旅項目帶來的新增土儲,如果把這一塊的土儲計算進來,再加上約有5000萬平米的舊改項目,融創的土儲量將達到2億平米,貨值超過2.5萬億元。  同一時期,同行的土儲是何水平?
  • 六問地王:誰給了房企揮金如土的底氣
    積聚了眾多人氣的一、二線城市量價齊升,而人口相對稀疏的三、四線城市卻面臨著庫存積壓、資金難收回的局面。於是,一、二線城市開始考慮收緊限購政策,而三、四線城市則開始試探著新一輪微調,打著政策擦邊球,希望吸引人口加快住宅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