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各位的關注,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西洋參的栽培需要的條件,西洋參要求的適宜土壤條件,土壤能充分地滿足西洋參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礦質營養、空氣,土壤中含有有益微生物而不會有引起西洋參病害的病原菌。還有就是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是西洋參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氣中所含的氧氣是西洋參進行有氧呼吸的原料;空氣中所含的臭氧和二氧化硫對西洋參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
一、土壤
(一)土壤類型
外國研究指出,適宜西洋參生長的主要土壤類型為粉砂壤土、礫質壤土、粉砂壤土、粉砂壤土、砂質土。一般來說,這些土壤含有較多的腐殖質,土壤質地從粉砂壤土到砂質壤土,床土疏鬆多孔,有良好的排水性。我國目前栽培西洋參的土壤可粗略地分為腐殖土和農田土(一般都經過改良)兩大類。腐殖土的有機質含量、微生物總量、孔隙度均高於農田土。
(二)有機質
有機質含量是評價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有機質對土壤保溫性、持水性、養分供應及微生物活動均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認為,西洋參宜種植於中等肥力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上。一些研究資料表明,美國一些西洋參種植區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接近4%。我國栽培西洋參的兩類土壤中,農田土中有機質含量為1~3%,腐殖土中有機質含量為10~15%。農田土中有機質含量較低,一般需施肥改土。
(三)pH值
一般認為,栽培西洋參土壤適宜的pH值為5~6.5,超過此範圍容易發生病害。土壤pH值為4.7時,西洋參菌核病嚴重擴展,土壤pH值為6.5~7.5時,爛根病大流行。但也有不同意見,外國研究人員調查發現栽培西洋參土壤的pH值較寬,為4.8~6.8,發現適宜西洋參生長的pH值範圍更寬,為4.55~7.44。
土壤pH值對植物營養的有效性有較大的影響。pH值影響組成細胞膜的蛋白質的帶電性質,從而影響對礦質子的吸附。在酸性及弱酸性環境中,胺基酸帶陽電荷,易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陰離子;在鹼性環境中,胺基酸帶陰電荷,易吸附外界溶液中的陽離子。以上是pH值對礦質營養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比直接影響大得多。當鹼性反應加強時,鐵、磷酸、鈣、鎂、銅、鋅形成不溶解狀態,能被植物利用量減少。酸性環境中磷酸、鉀、鈣、鎂的溶解度加大,易淋溶,強酸環境時,錳、鐵、鋁活性增加,易對參根發生毒害作用。此外,pH值對微生物的活動也有較大的影響。
(四)比重、容重和孔隙度
西洋參為多年生宿根植物,根系弱,吸收水分和礦質營養的能力較差,易損傷,易染病。因此,要求栽培西洋參的土壤質地疏鬆,通氣性良好。
二、空氣
(一)二氧化碳
西洋參具有較高的二氧化碳補償點,西洋參對含不同碳同位素二氧化碳的同化顯示出一定特徵。一般認為,定植後的西洋參或露地育苗的西洋參二氧化。碳不會成為限制因子,但當種植密度較大或光合作用較強的季節有可能造成二氧化碳缺乏,應加強通風和增施有機肥料。
(二)氧氣、臭氧和二氧化硫
1.氧氣
氧氣對西洋參生長發育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植株本身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氣;另一方面,土壤中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及一些養分的轉化和利用需要氧氣,而微生物活動與病害相關,養分的供應狀況與植株生長發育有關。西洋參植株地上部氧氣的供應是難以調節的,地下部氧氣的供應狀況與土壤孔隙度明顯相關。當土壤孔隙度適宜,西洋參根進行有氧呼吸,呼吸商較小,能量的轉化效率較高。西洋參以根部積累的物質為呼吸基質,進行呼吸利用,產生能量,推動根系吸收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推動有機物質的合成、運輸和細胞的建造。當缺氧時,根部部分組織進行無氧呼吸,呼吸商較高,能量轉化率較低,僅為有氧呼吸的1/26。這樣就要消耗大量的乾物質來滿足植物體對能量的需要,從而影響到根的產量。與此同時,根部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對根細胞有毒害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呼吸有抑制作用。
2.臭氧和二氧化硫
外國研究人員將3年生西洋參、小蘿蔔、菸草放入70立方釐米的璃燻氣室,光照為300~400微愛因斯坦/二次方米·秒,溫度為22±2℃,相對溼度為50±5%,每天暗12小時,光照12小時,並用臭氧、二氧化硫及兩者的混會氣燻6小時,連續4天,觀察受害情況得出,西洋參對二氧化硫較小蘿蔔敏感,面小蘿蔔被認為是二氧化硫的敏感植物,因此可將西洋參列為二氧化硫的敏感植物。二氧化硫對西洋參的危害是從小葉開始的,葉片損害從輕度缺綠到小葉邊緣的不整枯斑。
臭氧對西洋參也有一定的傷害作用,表現為西洋參葉片上表面葉脈出現斷續斑點,大多數斑點聚在小葉基部,5個小葉的受害狀況相似。在臭氧和二氧化硫的複合處理中,傷害程度比單一處理嚴重,其特徵是小葉基部特殊的臭氧斑點伴隨有不整齊的萎縮斑。鑑於臭氧和二氧化硫的傷害作用,在選擇西洋參栽培地帶時要考慮這些有害氣體的濃度,這一點在大城市和工礦區尤為重要。
對於西洋參栽培需要的土壤和空氣的一些知識大家有所掌握了嗎?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欣賞,有自己見解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出來哦,讓更多人的人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