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0年,每個中國人都該了解的歷史

2021-01-18 歷史心發現


這是一套關於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書











全面、真實、幽默解讀1840~1945的百年歷史!













江城。工科碩士,世界知名IT公司高管。自幼便喜歷史,尤對民國史特別感興趣。多年來研讀國內外民國史名家著作無數,對民國史頗有獨到見解和解析。



曾赴美國矽谷工作多年,在此期間,開始在業餘時間寫作《歷史深處的民國》。作品在完成第一部之後,便在美國同事之間傳閱,得到了大部分美籍華人的高度讚賞。尤其是美國知名軟體公司TechExcel的CEO周鐵人博士,對這個作品十分喜愛,積極勸說筆者爭取出版。






















全景勾勒了從1840到1911前後近七十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重點描述了清王朝內部改革力量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清朝統治者慈禧、光緒,在野力量革命派、立憲派三方,圍繞該挽救清朝還是推倒清朝重來而展開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著重描述了1911到1925年前後,以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張作霖、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為代表的北洋勢力和以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為首的革命勢力為推動中國走向何方而先合作後鬥爭的故事。





重點關注了辛亥革命為什麼可以成功、宋教仁被刺案的真相、推動清王朝倒掉的北洋勢力從內鬥走向滅亡以及革命派為理想中的共和國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從不同的角度還原了不同群體在那個時代的不同政治追求與愛恨情仇,被蓄意掩蓋的歷史隱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以國共合作北伐為開端,描述了近代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由統一再度分裂,最終走向統一的錯綜複雜的歷史。





重點突出了1931 到1945 年十四年間英勇抗戰、抵禦外辱的歷史風雲人物,以激越悲壯的語調講述了以黃埔軍人、地方熱血軍閥為主體的鐵血軍人們的英雄豪情,以幽默深沉的筆法還原了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吳佩孚、張作霖、馮玉祥、張學良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





猶如一部恢宏的畫卷,再現了中華民族兒女在民族危急存亡關頭奮起自救的精彩往事。











●唐繼堯在得知孫中山病危的消息後,就沒能按捺住自己騷動的心:機會來也!環顧四方,試問天下英雄,誰比我唐繼堯更有資格接過孫中山的大旗!





●權力,堪稱悠悠五千年天下第一的絕世武尊。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所以幾千年來,人們似乎在重複著同一種遊戲——權力與利益的遊戲。人人都希望自己成為遊戲的最終獲勝者。但他們不知道,在權力的遊戲中,絕不會有永遠的勝者。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腦袋空不要緊,但千萬不要進水!不幸的是,這位韓復榘,就是一個腦袋愛進水的神人。這老小子還以為現在的情勢是自己人玩內戰,連基本的職業操守都沒有,在日軍殺將過來時居然違抗軍令,放棄黃河天險,不戰而退,轉瞬間山東大部失守。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依靠屢敗屢戰的勇氣、長達八年的堅持,付出高昂代價換來的。正因為中國人素來弱小,正因為中國人素來不團結,才使得抗戰最後的勝利顯得那麼彌足珍貴!





驀然回首,已是六十載的滄桑,是非恩怨早已隨風吹雨打遠去。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雙雄逐鹿背後其實是各自追尋的家國夢想,理想實現者固然偉大,金陵夢碎者亦不失為英豪。





●老百姓真正盼望的是國泰民安,豐衣足食。整部民國史,充滿了老百姓的血淚和呻吟。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華大地能就此不見兵戎,不動幹戈,才真正是民族之幸、蒼生之幸!













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由於新疆、西藏運費較貴,每套需補收30元運費差,請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單。







相關焦點

  • 歷史!那些《八佰》沒有告訴你的事!這才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的!
    從2011年劇本初稿到今天上映,這部華語戰爭大片整整醞釀了9年—— 豆瓣開分8.3,點映票房1400萬。 一切,都要從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說起。 中國軍隊傷亡30多萬,而日軍僅僅傷亡6萬。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
    原標題:九一八事變88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1931年9月18日 農曆八月初七,距離中秋佳節還有8天,也就是那一晚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一聲巨響傳來,驚天一爆,炸碎了無數個家庭,正翹首盼望的團圓……那天夜裡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了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可他們卻反過來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
  • 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38年的山東濟南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濟南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濟南,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
  • 民國「最後的閨秀」,和丈夫相愛70年,打破算命先生「短命」預言
    民國「最後的閨秀」,和丈夫相愛70年,打破算命先生「短命」預言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封建迷信這樣的事情是非常流行的,不管是生活中發生的什麼事情,幾乎在大戶人家或者是皇宮中都會請來一些算命之人來預言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江西發現民國34年糧食部護照(圖) 2015-03-05 11:09: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江西省新幹縣檔案館在整理館藏民國檔案時,發現一張中華民國34年(公元1945年)籤發的糧食部護照。
  • 中國人非常重視姓氏,每個姓都有自己的大神,你了解自己的姓嗎?
    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姓氏非常重視,現在提起來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百家姓》,它裡面記載了大部分中國的姓氏,但是對於中國的姓氏文化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我們今天的而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想要弄清楚這些,我們必須要先從姓氏起源說起。
  • 70年的民國老宅成了「違建」?
    投訴人:70歲的李鍵強老人  投訴時間:昨日上午  投訴內容:南京下關區熱河路127號的三幢民國老樓,是我父輩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至今保存完好。既然沒有記載,也無產權證,這民國閣樓不就成為違章建築了嗎?  記者核實:這三幢民國老宅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儼然成為一個整體;走進內間,三幢小樓結構、用料、高度都是一模一樣,根本不可能分開而建。附近80歲高齡的王大爺稱,日本鬼子尚未打進南京城時,這三幢小樓就存在了,一直是李家的住宅樓。  那麼三幢古老的民國民宅,為何中間一幢成了「不合法」的身份呢?
  • 該如何了解我們身邊那些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而相處的前提,是溝通和理解,了解彼此的思維方式,則是達成理解的一個重要內容。往往一個群體、一個民族由於歷史的原因,會形成趨同的思維方式,而這些共同點,也被秘密的寫入了文化基因當中。就如一直被拿來作比較的東西方文化差異,本質上是歷史積澱之下的思維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導致東西方溝通失效和現實摩擦。
  • 50年曲折《民國史》:如今完全停滯(三)
    氣氛似暖還寒 1984年,官修《中華民國史》剛剛出版了第二本,南京大學已經開始率先在全國高校裡招收民國史的研究生,但是苦於沒有教材,不能靠一些零星的資料維持教學。
  • 今天,在這裡聽「70年,留在歷史記憶中的聲音」
    70年披荊斬棘 70年砥礪奮進70年風雨兼程 70年波瀾壯闊70年時光的故事,有多少留存於你的記憶?荔枝新聞訊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8月2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70年,留在歷史記憶中的聲音」網絡主題活動在江蘇廣電總臺共享大廳啟動。
  • 江西瑞昌發現民國時期的居住證 7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2018年8月22日,江西省瑞昌市收藏愛好者曹先生近日公開了一張民國時期的居住證。該居住證上顯示的時間是「民國三十三年」,距今已有70多年,但居住證依然保存完好,證件上的照片、指紋及文字均清晰可見。該居住證為紙質長方形,有常見的香菸盒大小。居住證共2頁,單面對摺印製,整體白底黑字。
  • 【歷史】民國共38年,就鬧了38年饑荒,無一日不饑荒,餓死2億人
    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期間極端糟糕的經濟與民生,是其喪失大陸政權的最主要原因,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軍事因素也只是客觀作用,喪失民心天怒人怨才是最根本的
  • 70年多前的教材是啥樣 民國老課本重現揚州
    陳堅收藏的民國老課本「高小第一冊」。微博網友「獅子山下是我家」發微博稱,在朋友家見到了一套民國時期在揚州用於教學的老課本,寓教學說理於簡單之中,清新大氣。 淺顯易懂繪生活點滴網友「獅子山下是我家」近日在新浪微博發文稱:「#清新民國老課本# :一、我吃東西細細地嚼碎了再咽下去;二、我不多吃糖食;三、我在應當吃東西的時間吃東西;四、我不用衣袖揩嘴臉;五、我的頭髮要梳得整齊;六、我對人家要常常面帶笑容;七、我不說謊話不騙人。」該網友還評價稱:「寓教學說理於簡單之中,清新大氣。」
  • 臺灣商業大佬:兩岸分隔70年,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上根本不算什麼
    兩岸關係高度緊繃,大陸釋出「臺獨」必「武統」訊息,全臺商業總會副理事長許舒博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歷史五千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岸分隔70年,在五千年歷史上根本不算什麼。邁入21世紀,兩岸中國人難道不能運用智慧創造史上首次的和平統一嗎?
  • 中國人過春節,為啥說只過了106年?以前的都不這麼稱呼!
    春節過年的風俗已久,但是古代人不叫春節,過年的日期也不相同。秦朝以前,我們會發現中國人過年的日期是不同的。夏朝與今天一樣,正月初一過年。商朝則是農曆十二月初一過年、周朝是十一月初一,秦朝則是十月初一。當然,這些朝代雖然過年的日子不同,但是過年的風俗大致相同。
  • 鐵骨錚錚長達38年的民國時期,為何不能算作一個歷史朝代?
    文/煮酒論史君我們都知道泱泱華夏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湧現很多的朝代,例如我們所知道的唐宋元明清朝代,但是我們也知道近現代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也就是從1912年到1949年期間這長達38年的時間,我國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民國時期
  • 「問答70年」,為何《我的祖國》成為最感人的歌?
    新華社發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問題後,網友們在知乎的分享,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情懷力量——回答總字數達到187萬,總贊同數7.8萬,7500餘個評論的總字數達到了36萬。很多網友的回答,都是一篇上千字的好文。
  • 洛南縣一村民收藏民國時期榨油機 已有76年歷史
    近日,洛南縣保安鎮魚龍村的溫學輝收藏了一個民國時期的榨油機,距今已有76年的歷史。這臺榨油機是用國槐樹製作而成,長4米、大頭直徑1.35米,重約1噸,其中主件保存完整,部分輔件已腐爛或丟失。主件的小頭一端刻有二十七年等字樣,據推測應是1938年前後製作的榨油機。
  • 《婚姻法》70年 帶您了解它的歷史變遷
    1950年5月1日,首都20多萬群眾參加了慶祝勞動節的遊行。伴隨著激昂的口號、飄揚的紅旗,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根本大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正式實施,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法律。  1950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婚姻法》歷經70載,已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
  • 「春節」歷史才100多年?民國時還曾被禁止,這是為什麼?
    可以說從這時起,中國人春節的習俗就基本上和近代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了。所以類似慶祝新年的習俗就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末年。但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和次年初民國的建立,農曆新年在中國卻突然成為了一個問題。而大家知道,民國的建立是中國社會一次重大轉型的開端,所以民國初年其實是實行了相當數量非常有革命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