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就是性功命功合煉共養。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養神為上。命即指物質,這裡是指人體形體。命功,指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就是說養形次之。
網絡配圖
性功、命功二者為不能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依存。性功多從心理而言,命功多從身體而言。所謂修身養性,是指靜以養心,靜以養氣。靜是前提:清心絕欲,洗心滌慮,使萬念不生,這就是守靜。老子說:」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太平經》中也說:「『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求道之法靜為根」』。丹道經書中談到的「坐忘」、「止念」、「內視」、「心齋」、「入靖」等,都是為了求得人之天然本性——好靜。氣,人生命運動的能量,有氣則生、無氣則死。《雲笈七籤》五六《元氣論》中說:「人與物類皆稟一元之氣而得生成,生成長養,最尊最貴者莫過於人之氣也。」』故須靜以行氣。
如何行氣?《服氣經》卷三十三「行氣」中說:「行氣之法,密室閉戶,瞑目偃臥,枕高二寸,無聞無見無思,不動喜怒憂患,閉氣數息。初時三息五息九息,……至於千則近乎仙矣。」現代叫數數法。行氣於室,而服氣則於室外。
《太清調氣經》講得較為詳細:「鼻長引氣,口滿即咽,然後吐,少吐多吸。服氣應注意:(1)鼻納氣,口吐氣,呼吸要細、長、深、勻;(2)服氣宜選擇環境幽靜,空氣新鮮之處,宜於早上林間行之;(3)服氣可與導引按摩內外結合;(4)服氣宜節食,不應過飽;(5)服氣要注意意念活動,排除一切雜念,使心情安適、心靜守一、凝神聚氣,使心氣平和、神氣合一。」行氣又叫「食氣」、「含氣」、「鍊氣」、「服氣」等。內丹家採先天元精之氣為丹田,與後天呼吸之氣內外結合,結成還丹,而達性命雙修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