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權」有望寫入消法 冷靜期內可無條件退貨

2021-01-10 搜狐網

  本報記者 劉湧 北京報導

  在落地實施的第20個年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稱「消法」)終於面臨修改。消法修正案等法律草案將在4月23日-25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提交審議。

  實際上,消法的修改在5年前已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並且在2010年已經形成了修訂草案初稿。但這部主要調整消費者和經營者關係,特別是重點為消費者提供保護的法律,勢必面臨來自經營者一方的挑戰。

  以討論多年的反悔權制度為例,這項制度將賦予消費者「冷靜期」,期間可無條件退貨。

  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會長楊立新透露,在消法的修改過程中,很多專家都提出應當增加規定反悔權,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但這個修改建議受到較多經營者的反對,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汽車銷售商的反對。

  不能忽視的是,20年來,消法與實踐脫節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尤為典型。不僅垃圾簡訊、郵件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的是出現盜刷信用卡等直接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的現象。

  「加強信息保護,是本次修法的亮點之一。」楊立新表示,消法修正草案將新增規定,消費者享有個人信息受保護的權利,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遵循合法、正當等原則,且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發送商業性信息。對構成騷擾的經營者,應當追求其侵犯消費者人格權益的責任。

  在追責機制方面,現行消法的規定也不盡完善。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指出,我國當前存在著消費者維權收益與維權成本之間的嚴重失衡現象,廣大消費者「為追回一隻雞,就要殺掉一頭牛」。「為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建議立法者明確消費者支付的合理律師費由敗訴的失信方承擔。」劉俊海說。

  同時,對於消費者舉證門檻過高的問題,學界多年來呼籲強化舉證責任倒置,增加經營者的舉證責任,以此來降低消費者維權的門檻。

  不過,在過往的經驗中可以看到,一旦經營者侵權涉及眾多消費者,由於集體行動成本較高,維權的過程也往往較為困難。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已經規定,針對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組織可以提起訴訟。我認為,未來新的消法中應該對消協代表消費者履行公益訴訟職能做出更具體的規定。」劉俊海說。

  據楊立新透露,消法修正案草案已經賦予了消費者組織一些新的職能,包括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諮詢服務,按照消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起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的民事訴訟等。

相關焦點

  • 新消法擬規定「冷靜期」 大額消費期內可反悔
    「後悔權」有望寫入新消法今日上午,記者從全國人大了解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於4月23日至25日舉行,會議期間,將首次審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下稱「消法」),飽受爭議的「後悔權」制度有望入法。
  • 滬消保委解讀"新消法" "冷靜期"內消費者可後悔
    實施近20年來首次大修,新《消法》將為消費領域注入怎樣的「新風」?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昨天進行了解讀。   網購投訴爆增給消費者「冷靜期」   新《消法》被業內稱讚是一次有智慧的修改,因為與時俱進地針對爆發式增長的網購投訴制定了對策。
  • 消法修改冷靜期引熱議 消費者最不滿意是醫療
    消法修改進行中 冷靜期引起熱議  我們想要的新消法  ■本報記者 周明傑  「給予買房者冷靜期,購房人可以退房」 這是最近幾天網上討論的焦點話題,這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修改自去年
  • "消法"頒布十五年迎重大修改 買房或將有"冷靜期"
    已實施15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消法」)即將迎來第一次「大修」。去年10月,修改「消法」列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5年立法規劃,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教授透露,「消法」修改將進一步拓寬「消法」適用範圍,囊括各類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建議建立產品召回制度和對「網上交易」等三類產品建立消費者「冷靜期」制度;建議政府公權預防審查格式合同。
  • 消法修正案草案一審 擬建網購「冷靜期」制度
    在本次消法修正案草案一審稿中,專門增加了第二十八條:「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但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除外。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貨物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價款。」對此,多位參與分組審議的委員表示了贊同。「第28條中有在7天內退貨的規定,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冷靜期或後悔權。
  • 網購或設"冷靜期" 消費者在期間可無理由退貨
    網購後悔了可以退貨在前日由商務部發布的服務規範中,從平臺設立與基本行為規範、平臺經營者對站內經營者的管理與引導、平臺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保護等5個方面對第三方平臺經營與管理作出規範。基於不少網購者頭腦一時衝動就下單的狀況,服務規範鼓勵平臺經營者設立「冷靜期」,允許消費者在購物後有一段時間冷靜思考,如果後悔了,可以無理由退貨,以此減少交易糾紛,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冷靜期 七日無理由退貨
    原標題: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冷靜期 七日無理由退貨   編者按:在實施20年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迎來首次大修!2013年10月25日,備受關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實施。
  • 商務部發網絡購物新規 顧客「冷靜期」內可無條件退貨
    允許消費者一段時間內無理由取消訂單,第三方交易平臺先行賠付消費者……12日,商務部發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範》,提出一套交易糾紛解決機制。服務規範從平臺設立與基本行為規範、平臺經營者對站內經營者的管理與引導、平臺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保護等5個方面對第三方平臺經營與管理作出規範。
  • 網購退貨難 商務部鼓勵商家設「冷靜期」制度
    網上買的東西拿到手卻後悔了,能否取消交易退貨還款?日前,商務部發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範》,針對近年來網上消費中易發生的多種糾紛提出解決機制,其中鼓勵設立「冷靜期」制度,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內無理由取消訂單。  記者了解到,在《規範》出臺前後,網上部分商家已在嘗試 「冷靜期」制度。
  • 讓「冷靜期」保障消費「後悔權」
    近日,上海、深圳等多地試點健身房預付卡消費「冷靜期」。如果衝動辦卡後悔了,消費者可以在7天冷靜期內要求退款。從網絡購物的7天無理由退款,到體驗式消費的7天冷靜期,消費領域的「後悔權」邊界得到進一步擴展,這是一種進步。下一步需要通過完善法規配套建設,把「衝動後的冷靜」這一短期「後悔藥」煉成整治行業亂象的「長效藥」。
  • 網購新規發布:消費者冷靜期內可無理由取消訂單
    頭腦一熱從網上購買了商品,想退貨卻難上加難。這種局面有望得到改觀。在昨日舉行的2011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高峰論壇上,商務部發布了《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範》,鼓勵網購企業設立冷靜期制度,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內吃「後悔藥」。
  • 消費需要「冷靜期」嗎
    健身行業有了「七天冷靜期」,這一新鮮事物自然會引發社會關注。對於這一新規大家也看法不一,有網友呼籲美容美髮行業也要如此,還有網友聯繫到離婚冷靜期,覺得會鼓勵顧客來打卡拍照就走。  仔細研讀上海這一新規,其實類似於網購的「七天無條件退貨」,消費者在付款一周內解約,可以全額退款,當然前提是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
  • ■議論紛生 消費需要「冷靜期」嗎
    健身行業有了「七天冷靜期」,這一新鮮事物自然會引發社會關注。對於這一新規大家也看法不一,有網友呼籲美容美髮行業也要如此,還有網友聯繫到離婚冷靜期,覺得會鼓勵顧客來打卡拍照就走。仔細研讀上海這一新規,其實類似於網購的「七天無條件退貨」,消費者在付款一周內解約,可以全額退款,當然前提是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
  • 南京:消費者實體店購物有了「後悔權」
    7天內可無理由退貨南京新百中心店的服務諮詢臺,昨天起豎立了「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放心消費在江蘇的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公示牌。新百客戶服務中心經理胡斌介紹,最新的新百客服中心服務公約也已經在製作中,近期就會上牆公示,服務公約包括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的指引、注意事項等。
  • 網購「冷靜期」:給消費者的「後悔藥」
    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商務部前天發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範》(簡稱《規範》),其中鼓勵平臺經營者設立「冷靜期」制度,被媒體稱為送給消費者的「後悔藥」。冷靜期制度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內無理由取消訂單,但冷鮮產品、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除外,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
  • 」後悔藥」來了!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設置打賞冷靜期,不如賦予消費者「後悔權」
    據悉,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出臺的主要目標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未來將限制高額打賞,對激情打賞設置冷靜期。(10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導》)在直播平臺上,觀眾可以給自己鍾愛的主播進行打賞,這是一種自願消費行為。可是,並非每一位觀眾都能做到理性消費,往往有人一時衝動,出手不凡,動輒上千,甚至幾十萬元、上百萬。
  • 冷靜期賦予消費者「後悔權」
    近日,上海、深圳等多地試點健身房預付卡消費「冷靜期」。如果衝動辦卡後悔了,或者遭遇健身房跑路,消費者可以在7天冷靜期內要求退款。不少網友對此感同身受,紛紛點讚。(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從網絡購物的7天無理由退款,到體驗式消費的7天冷靜期,消費領域的「後悔權」邊界得到進一步擴展,這是一種進步。
  • 保健品會銷連哄帶騙 冷靜期制度專治你情我願式欺詐
    江蘇省日前出臺的消費者保護條例,率先將「冷靜期」制度引入「會銷」保健品領域,讓消費者享有「7日後悔權」,有望遏制保健品「會銷」亂象。  為了打擊此類現象,7月1日施行的《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在全國率先將「冷靜期」制度引入會銷保健品,讓買家享「7日後悔權」:消費者可以在7日內無因、單方解除合同;要求經營者履行真實信息告知、7日無理由退貨的義務;對不宜退貨的商品,進行「一對一」的提示與確認。  記者了解到,「冷靜期」制度的重要內容為:在規定期限內消費者可以退貨,而不受任何補償性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