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投生人間,記不記得自己的前世和使命?

2020-11-24 騰訊網

輪迴的終結,須以佛性的覺醒為前提,須要皈依三寶,聽經聞法,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終結輪迴是理性的追求,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終結的。

很多人對前世、輪迴的話題很感興趣,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並不像流星般剎那划過夜空就消失不見了。人死之後,只是脫掉肉身這個色殼子,神識將隨業受報、或者往生淨土、或者六道輪轉。

本期「煩惱總會少一點」,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

-01-

請問師父,幾地菩薩以上投生人世會沒有胎障?為什麼一些大德前面幾十年不知道自己前世是誰以及今生的使命,過著和凡夫一樣的生活,也造一樣的業?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前世一樣的證量和果位呢?

法師開示:菩薩的願力就是要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因此需要過和凡夫一樣的生活,體會凡夫一模一樣的痛苦,要與凡夫同業、同念、同行,才能像背負眾生業力重擔的火車頭一樣帶著眾生進步。

菩薩背負著所有眾生的業力,體會所有眾生的痛苦,每進一步,徵服自己的習氣和無明業障一分,就帶著所有眾生前進了一步。越是證量高的菩薩,背負眾生的業力和痛苦越多。只有這樣菩薩才能帶領眾生解脫。

但是菩薩和眾生不同,菩薩雖然開始過著凡夫一樣的生活,但內心裡有一種光明的力量會指引著他,讓他從小就有與眾不同的慈悲和智慧,並且這種力量會引導菩薩,到因緣和合的一個時機,就能讓菩薩了悟自己的使命並皈依佛門,證悟本心並投入弘法利生的菩薩道事業中去。

-02-

世間有個詞叫「前世今生」,佛教有個詞叫「轉世輪迴」,請問師父,作為一個普通人,有沒有可能或者方便法門,可以照見到自己的前世和後世?

法師開示:佛教有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想了解你自己前世是什麼樣的,你就看我們這一世的外在相貌和內在品德,很多是受潛意識的影響,而我們未來的生命將由今天來決定。

雖然講今生來世,但強調的是因果。佛教不是宿命論,今生來世都是自己決定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是自己說了算的,我們可以修戒定慧來改變今天和明天。

-03-

請問師父,我們為什麼會輪迴,有沒有辦法能終止輪迴?佛說人人皆有佛性,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擺脫輪迴?

法師開示:每個人各自的業力創造了自己的輪迴,不停地迷惑——造業——輪迴,自己導演著自己的輪迴。人人皆有佛性,當輪迴中的人覺悟到自己的佛性,能夠懺悔業障,戒惡修善,積功累德,就可以福慧圓滿終至成佛。

然而,雖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不能說有佛性就一定能夠不輪迴,如果不覺醒,不能去惡向善,只能流轉生死輪迴不息。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清晰地告訴我們:不能說一闡提不能成佛,也不能說一個人有佛性就一定能成佛。

輪迴的終結,須以佛性的覺醒為前提,須要皈依三寶,聽經聞法,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終結輪迴是理性的追求,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終結的。

文章來源:月明天心文化傳播

免費結緣

相關焦點

  •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
    第二位菩薩是地藏王菩薩,從以往地藏菩薩前世為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救母,為我們展現了偉大的「大孝」。有一世是一個小國王,他和鄰國的國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共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一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薩。
  • 佛說:今生的遇見,皆是前世的債
    誓言的場景,還沒有片刻忘記,你卻告訴我緣分已盡,是前世的回眸不夠多,還是今夕的你,心易變,不勝當初。前世的緣,今世的劫,何去何從,山水不相逢佛說:所有的遇見,皆是前世的緣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的盡頭,都要度過忘川河,穿過奈何橋,再喝孟婆湯,喝下了孟婆湯,是與前世告別,消除所有的記憶,在慌亂中,打入了來世,帶著前世太多的執念。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貪慾時 對佛菩薩也會生起嗔恨
    很多人都見過以下這段話: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莫是塵埃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 佛若不貪,為何要世人供奉?佛不愛慕虛榮,為何要世人跪拜?我心有佛,佛卻無我。受盡世間苦難,問佛。佛說:一切皆有定數。我笑:既然幫不到我,我拜你何用? 佛曰:普度眾生,可沒見過渡了誰。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自古以來,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並以蓮花為聖花。佛教經典中,有諸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舌燦蓮花、天女散花、天花亂墜等。比如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嘆、供養。
  • 佛經中說的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完全知道
    皆仁讀過《法華經》的大家也許對「授記」一詞不會感到陌生,那麼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又分為幾種呢?授記和懸記又有什麼差別呢?上回在聲聞、闢支佛、菩薩和佛的十地分別是什麼?了解一下?一文中也曾提及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說明一下關於授記的含義。所以,大家別著急,下面我們一一分別來了解一下。一、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
  • 持誦諸佛菩薩讚頌的功德,具加持力之祈請文和釋迦牟尼佛讚頌
    他們認為婆羅門中極高權威難勝黑也唾棄了自己的教義而歸入佛教,必定是佛法特別希有,由此因緣,僅在吉祥那爛陀出家的婆羅門就有一千多人,外道出家的人數也差不多。因這位阿闍梨具有大福德的緣故,每天到城市乞食都得到很多食物,使修禪定的二百五十人、誦經的二百五十人、共計五百比丘不因生活而忙碌。這位阿闍梨所造讚頌幾乎與佛語相等,加持很大,因為是由佛親自授記使造讚頌的緣故。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
    10、妄說他人,諂曲不實(很會亂講別人的不是,構造不實是非,且諂眛,心彎彎曲曲,很不實在不可靠)。11、喜歡謀取他人的財物,且常愛抵債(債務想辦法賴掉)。12、此人見善不能發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惡之罪。
  • 這個念佛人前世一念之差與淨土失之交臂,做天人後,又回到人間
    他就是個再生人,但他前世還不是人。我把這個詳細地跟大家說一下啊,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他還記得他前前世。前前世是個出家師父,還是一個寺院的住持,在寺院裡呢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徒弟。他這個修行修得很好,也是念佛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的時候預知時至。他修得很好,能預知時至,而且臨走的時候是打盤腿走的,打坐走的。他現在都還記得,當時,他打坐的時候,身邊有很多人給他助念。
  • 佛教梵唄:大勢至菩薩真言和大勢至菩薩心咒
    持誦大勢至菩薩真言和大勢至菩薩心咒,貴在真誠無疑,對佛法生大信心,發普利群生之菩提心而持誦之,則必有感應。願發菩提心,以祈願世界和平,不起刀兵,自己及一切有情能斷除諸障、成就佛果之心來持誦,則功德甚巨、速獲感應。 農曆七月十三是大勢至菩薩聖誕日。
  • 觀音為啥成不了佛?你看他前世是誰,如來都忌憚三分
    觀世音菩薩,在人們心中一直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的形象也常常出現於各類神話中,尤其是《西遊記》。在《西遊記》中,觀世音菩薩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她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些情節的轉變。但是很多地方都沒有解釋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成不了佛?
  • 法華經:佛對三位尊者的成佛授記,從中你能領悟出什麼(36)
    聖者尚且如此,更何況究竟覺悟的佛呢?如何理解無生法忍?就好比凡夫看平面鏡和哈哈鏡。凡夫分別念中認為平面鏡中是自己的真實影像,故而臉部有一個小黑點就會不爽,要馬上擦掉。凡夫分別念中又認為哈哈鏡中是自己的虛幻影像,因此無論臉部無論如何扭曲,都不會在意,反而哈哈一樂中頗有菩薩遊戲神通的味道。這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既然如此,怎麼會墮落在哈哈鏡的幻境中去呢?
  • 佛前供花、供果、供燈有何功德利益?
    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佛為天人師(天道與人道眾生的導師),佛經上記載了許多天人或天王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所以,後世的人,都知道要以花供佛。
  • 乘願再來的佛菩薩,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樣子
    乘願再來的佛菩薩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樣子眾生因以何身得度,佛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會變成我們看得到的樣子,來到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佛不一定顯示成很智慧,神通無礙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一隻豬,佛也要順應眾生,不能顯得太奇異。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佛說:父母,夫妻,孩子前世是你的什麼人
    佛有前世佛,今生佛,來世佛。前世佛即過去佛,指燃燈古佛。時比丘阿梨蜜羅日日燃燈供養彼佛。今生佛是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來世佛是未來佛,即彌勒佛。佛教中說:未來佛自今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出世。彌勒要到第十小劫降生人間成佛,那時人的壽命是八萬四千歲,世界豐美和樂。土地豐熟,街道香淨,氣候宜人,疾病很少。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
    或謂其為實在人物,如文殊師利般涅盤經謂,此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脅出生,後至釋迦牟尼佛所出家學道。此外,亦有說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諸佛之母。據《法華經·序品》中說:無量劫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於世:其中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在出家之前,膝下有七個王子,後來聽聞父王出家修佛,全部都捨棄王位,出家修行。
  • 妙印法師:拜佛時突然佛菩薩顯身,拜嗎?若拜,是魔變的怎麼辦?
    學 佛 答 疑釋迦稚子:小僧有一問題,需大德解答,關於相的問題。比如突然佛菩薩顯身,拜嗎?若不拜是傲慢?若拜,若是魔變的怎麼辦?《金剛經》一切相皆是虛妄,《地藏經》有光目女拜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如來不就也空中顯身了嗎?既然一切相不要執著不要信,以音聲求是行邪道,那光目女案例如何解釋?
  • 佛說:病有3種類型,很多人不知道,無病亂投醫
    從生來,沒有生就沒有死。生又從何來呢?佛教講,由業力的牽引,從貪慾而來。人之所以有貪慾,就是不了解世間的真相,真相就是苦、空、無常、無我。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六祖壇經》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由於欲望和業力牽引,再加上與父母的因緣,來到這個世界,就要承受欲望和業力所帶給自己的苦痛。
  • 李世民作為一個凡人,為何見了觀音卻不下跪,你看看他前世是誰!
    在《西遊記》中,想必大家都有一個疑問,就是在觀世音菩薩出現的時候,不管是凡人還是神仙,大多都會對他行跪拜之禮,但唯獨李世民卻從來沒有拜見過他。那麼,李世民只是人間的皇帝,為何他見了觀音不跪拜?你看看他前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