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上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 河北日報-11版:地方新聞·保定-2020年11...
實施舊村改造 ——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走進金家井鄉北牛欄村,只見小山村乾淨整潔,白牆灰瓦的新民居錯落有致。不遠處的山坡上,成群的牛在悠閒地吃草。處處是祥和安寧的景象。 「這樣的日子真是做夢都想不到!」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齊心換得滿村芳 秀美田園入畫來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齊心換得滿村芳 秀美田園入畫來——綿竹「十三五」期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2021年01月14日 09:41:11 來源:四川新聞網
-
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美
本報記者曹圓媛 「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就是我新年最大的心願。」2020年12月31日,記者問到劉亮2021年的新年願望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劉亮在桃江縣農業農村局工作,在下鄉調研和與當地村民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制約農民增收一個大問題是農民對市場供求信息的獲取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各經營環節信息滯後。信息的嚴重不對稱,也使得農產品價格穩定性差、波動幅度大,還經常出現滯銷。他認為,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和物流不便利問題,對農民來說是創造更多收入、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
-
徐建賢:「讓農民得到更樸實的幸福」
帶頭發展立體種養,幫助60多戶貧困群眾脫貧徐建賢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儘管是村民眼中的「能人」,但徐建賢依舊保持著農民的質樸本色,整天戴著草帽,穿著解放鞋。因常年在田間地頭幹活,36歲的徐建賢被曬得皮膚黝黑。
-
從「窮棒子互助組」到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的歷史跨越
負責技術指導的西藏農科院的周強說:「第一茬新菜已陸續上市,賣得很好,我們給群眾承諾,一個棚一年收入超萬元。」 結巴鄉是西藏最早實行民主改革的鄉之一,48年前,為了種好地、多打糧,西藏第一個「朗生(最下等的奴隸)互助組」在這裡誕生。如今,為了種好菜、多增收,多如村37戶農民又成立了蔬菜協會,走上了發展現代農業之路。
-
每天都是豐收日:農民評說 「中國農民豐收節」
真心幫助農民,農民就會記得你。土地上的故事,總是這樣溫暖。 「技能豐收」,生活便有了盼頭。我們羅家村裡,日子也紅火起來。我張羅組織了一個社火隊,男女老少100多人參加,讓春節年味兒更濃了。眼下,大伙兒就等著「農民豐收節」呢。自己的節日,更得熱鬧一回!
-
雲南龍陵穩住糧食「壓艙石」豐盈農民糧囤子
為了從根本上穩定糧食生產解決農民既有糧吃又有錢花的問題,實施龍頭公司牽農民、專業合作社聯農戶、大戶帶小戶的舉措,建設「四個一」工程,即發展優質稻(細紅軟)1萬畝,稻(花)田養魚1萬畝,林下經濟1萬畝,充實農民的糧囤子和「錢袋子」。 龍江鄉探索出「優質稻+稻田魚+烤菸」的內涵增值模式,使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
-
夢見住新房子
夢見住新房子1.夢見住新房今天的你容易被改頭換面的人或事矇騙住呢,不羈浪子今天換個造型出現在你面前
-
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天津武清脫貧攻堅「時代答卷」
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天津武清脫貧攻堅「時代答卷」市場信息網 2020-11-30 08:34:53 來源: 中國網視窗 評論: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才算富;一個村經濟實力強不算強,全區各村經濟實力都強才算真的強。
-
浙江龍泉深耕千年文化 劍瓷合璧生色增輝
劍瓷文化合璧,讓龍泉這座青山綠水中的城市更具風情。 秉承匠人之心 傳承千年劍瓷文化 一劍一瓷是龍泉特有的文化符號和代名詞。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堅韌鋒利、剛柔並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特色而成為「中華第一劍」;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盛於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寧靜似深海」的哥窯、弟窯瓷器享譽海內外,其中「哥窯」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宋代五大名窯。
-
通水修路、發展產業、易地搬遷等多措並舉——多彩貴州 奔向新未來
過去受制於基礎設施、思想觀念等諸多因素,貴州農業長期處於「小散弱」的局面,農產品要麼「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要麼「樣樣都有,但樣樣不成規模」。 如何匯聚起強農興農力量,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事關脫貧攻堅成色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崆峒:易地扶貧搬遷 新移民的幸福生活
為了讓窮了幾輩的頡嶺人儘快搬出窮窩窩,工程隊加班加點、連續作業,大幹365天,終於趕在2015年11月隆冬到來之前,讓分散居住在13個溝壑梁峁上的76戶貧困群眾,一戶不落地搬進了新家,住上了新房子。 入住那天,鞭炮聲、鑼鼓聲、歌舞聲、歡笑聲,整個頡嶺村沸騰了似的。
-
住進新房子移來好日子!臺江縣移民群眾慶端午頌黨恩
6月6日,記者走進臺江縣萃文街道方黎灣社區,一幢幢高聳林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樓房十分惹眼。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移民的心更踏實了。臺江縣萃文街道方黎灣社區,一幢幢高聳林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樓房十分惹眼。當天,一場以「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在方黎灣社區舉行。
-
金塔:「訂單農業」種出農民紅火日子
辣椒豐收(資料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劉雅雯「今年我種了五畝辣椒,賣了兩萬多元,明年我準備多種些,種上七八畝地,行情好些,估計能賣四萬多元。」日前,金塔縣金塔鎮中傑村會議室裡熱鬧非凡,種植戶們正與興農辣椒開發有限公司籤訂2021年的訂單合同,村民寧豔梅有著多年辣椒種植經驗,這已經是她第五年籤訂辣椒種植訂單,辣椒種植的收益越來越好,這讓她對辣椒種植有了更大的信心。
-
同樓層同戶型的房子買東戶還是西戶?聽聽售樓處的閨蜜怎麼說?
許多人在買房子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很多因素,從小區的地段、周邊配套、物業服務再到房子本身所在樓層、戶型、朝向每個都是必須要考慮的點,但不少購房者經常買房時遇到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同地段、同配套、同樓層甚至是同戶型的房子該怎麼取捨呢?看了這麼多的選房知識,很少有提到」買東「還是」買西「的問題,為什麼許多懂行的人更傾向於」買東「?
-
2017年以來33430戶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讓冰城...
「以前的房子,夏天滲雨,冬天漏風;現在的新房,又安全又敞亮。」受益於危房改造的村民孫大娘對記者說,她家的房子被鑑定為D級危房,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獲得補助後建起新房。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農村危房改造使哈爾濱市3.34萬戶農民的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其中建立卡貧困戶15429戶,低保戶10210戶,農村分散供特困戶2179戶,貧困殘疾人家庭5612戶。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眼下,許多農民進入冬閒,平定縣東回鎮南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呂懷元也不用回村裡幹活兒了。閒下來的他,有時間就在小區裡遛彎,看看鄰居們下棋,打打撲克,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前幾天的一場降雪讓天氣變得越發寒冷。「這要是在村裡,我有事出門還惦記著家裡的火爐,如果滅了房子就變成冰窖啦。」
-
農民:我家9個人,太擠了!這麼多人算一戶嗎?多大面積算一宅?
「一戶一宅」這個詞,讓農民看起來明白,細想起來卻糊塗,為啥這麼說呢?就有農民直接說,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家庭又一個住宅,那我家人多啊,我上面有哥哥嫂嫂還有孩子,下面有還沒出嫁的妹妹,父母在世,祖母也在,加上我總共8口人,因為嫂子肚子裡還有沒出生的孩子,再過幾個月就是9口人了,這麼多人算一戶嗎?換句話說,就是多少人算一戶呢?又多大面積算一宅呢?
-
鄉村的土牆房子
80年代以前,版築技術在陝南農村廣泛應用,絕大多數農戶住房為土木結構房子。我從小長大在大集體時期的農村。印象中,那時的農民,家家戶戶缺吃少穿,日子艱難。但房子又不能不蓋,樹大分杈,兄弟大了分家,自然要建新房成家立業。於是,作為家長,自然帶領全家提前一兩年作準備,省吃儉用,積攢點存糧和餘錢。夏天開始買木料或放自己房前屋後樹木做立柱、檁子、椽子,買瓦,鐵釘等。
-
多種產業興旺 農民幹勁十足
阿卜杜克熱木曾是墨玉縣烏爾其鄉希凱爾庫木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5月經過培訓後來到美比特集團有限公司打工,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已經從學徒成長為負責肉雞分割業務的車間負責人。像阿卜杜克熱木一樣,在美比特集團有限公司工作的貧困戶還有3000多名,這家企業已經成了墨玉縣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