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於惠州博羅橫嶺山的文物——西周水晶塊

2021-01-15 騰訊網

惠州博羅橫嶺山墓地共發掘面積約8500平方米,共清理302座商周時期墓,出土各類文物1000多件,200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橫嶺山出土那麼多有趣的東西,這對研究惠州地區先秦歷史文化及社會文明狀況是非常有意義的。

2000年在惠州博羅橫嶺山墓地出土的這組水晶玦,質地細膩,光澤感強。其中6件外徑從小到大分別是1.57釐米,1.6釐米、1.7釐米、1.76釐米、1.86釐米、2.00釐米,厚0.21~0.66釐米不等,質量約0.8~1.8克。這組水晶玦中兩件一面為平底,一面中間扁平,外緣呈斜坡狀,其它二面均為中間扁平,環壁兩面坡,中間略起稜,缺處斷面呈不規則多邊形,打磨極為精緻,呈玻璃光澤透明狀。水晶玦出土時質地純淨、光澤誘人,形態優美,雖有一件斷兩截,另一件外環也略有殘缺,但整體保存狀況較好,經廣東省文物專家鑑定為西周中晚期水晶玦,現藏惠州市博物館。

西周水晶塊

水晶即石英石,我們常把透明的石英石稱之為水晶。何為玦?《說文》曰:玦,佩之金玦,《漢書·五行志》曰:佩玉也(注:"半環曰玦)。《禮記·內則》載:右佩玦(次李調元補註:玦,半環也,即今之扳)。由此可知,玦是指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種,是帶豁口的水晶環,環形,有缺口。有關玦的史料記載也很多,如《荀子.大略》:"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鴻門宴上範增對項羽"舉所。

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決斷。三國魏曹丕《與鍾繇書》:"鄴騎既到,寶玦初至,捧匣跪發,五內震駭,繩穿匣開,燦然滿目。這裡面還有個典故:據說古代兩個國家鏖戰,雙方先互派使者談判,談判失敗使者會帶回一枚豁口的水晶環。若談判成功,會帶回完整的水晶環,表示戰爭將會和平解決。目前,在惠州博羅橫嶺山墓地共出土水晶玦12件,這組水晶玦在M056號墓葬出土,該墓葬出土文物較為豐富,除水晶玦外,另有青銅、陶豆、瓷豆等文物。有研究者認為,博羅橫嶺山商周墓地的水晶玦形成於較高溫度的條件下,成因類型和珠三角洲附近花崗偉晶巖型的脈水晶基本一致,這不僅表明西周時期手工製作技術不斷進步,惠州與珠三角地區已有密切聯繫。水晶玦的發現,也表明西周時期已有一部分人擁有更多財富、社會地位及身份等級明顯較高,社會有了分化等現象。

水晶自古就傳有鎮宅、避邪、供佛靈修、百福千祥的功能,也可使人心靈平靜,和諧純潔。古人認為,白水晶的磁場可攻破不良的氣流,淨化全身,使人體恢復而健康,負性能量消散後,即是好運的開始。惠州市博物館藏這組水晶玦,做工精湛,保存完好,不僅見證了西周時期惠州先民生活習俗和社會生產發展情況,也為佐證西周時期惠州與周邊地區文明交往提供了實物資料,在橫嶺山墓地出土稀缺的古代水晶,顯得十分珍貴,具有極高的文物研究和歷史收藏、展示價值。

來源:最美惠州

相關焦點

  • 古代水晶——西周水晶玦
    2000年在惠州博羅橫嶺山墓地出土的這組水晶玦(見上圖),質地細膩,光澤感強。其中6件外徑從小到大分別是1.57釐米、1.6釐米、1.7釐米、1.76釐米、1.86釐米、2.00釐米,厚0.21~0.66釐米不等,質量約0.8~1.8克。
  • 為什麼西周文物上也有篆書體「漢」字?
    籀書產生在西周周宣王時期。西周文物上有篆字,很正常,如果有ABC在上面,才會很奇怪。我們現在把秦小篆以前的字都稱為大篆。甲骨文是近代才出土發現的,在有關於漢字發展的記述中,古代人並不知道還有甲骨文這種文字。這個也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話題,暫且放下不提。中國的文字,產生於黃帝時期。史官倉頡,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黃帝之時,距今大約四千多年。
  •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中國商朝時期的青銅器製作工藝已然非常成熟,青銅器在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這段時間發展迅速,器種變得多種多樣,銘文也逐漸加長,花紋複雜華麗。商朝時期的青銅器物除了用來盛物,還被貴族們用來祭祀。
  • 【陝西文物探探探】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記錄音樂...
    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王建玲介紹,陝西音樂文物的出土比較分散,陝南、陝北、關中地區等地都多有發現出土,其中陝西中部地區出土的比較集中且數量比較大。從史前音樂文物看,主要出土於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高陵楊官寨遺址、神木石峁遺址,出土有陶壎、陶鼓、陶響器、陶號角、骨哨、骨口弦等,種類豐富,是目前保留下來的陝西最早的樂器實物。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6期: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
    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  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  王建玲介紹,陝西音樂文物的出土比較分散,陝南、陝北、關中地區等地都多有發現出土,其中陝西中部地區出土的比較集中且數量比較大。
  • 2020年惠州樓市大事記盤點
    2025年前,新增23個通用機場布點,包括新增廣州南沙、東莞、肇慶高要、肇慶懷集、惠州惠東、江門恩平、江門臺山、汕頭等22個通用機場布點。2026-2035年,新增25個通用機場布點,包括廣州黃埔、廣州從化、東莞水鄉、惠州博羅、惠州龍門等25個通用機場布點。
  • 災害突如其來,你身邊的惠州「安全港」在哪?
    據悉,惠州地處東南沿海及地震相對活躍區,且屬全國24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之一,有5條斷裂帶(即羅浮山斷裂帶、紫金-博羅斷裂帶、惠州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和濱海斷裂帶),全市受到颱風、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及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
  • 新疆出土數十件屬猴文物:馬上封侯萌萌噠
    原標題:新疆出土數十件屬猴文物:馬上封侯萌萌噠眼下,「猴年大吉」「猴福無窮」「金猴報喜」「發猴財」等猴年春節祝福語正在朋友圈流行,但與千年前古人使用的「馬上封侯」「輩輩封侯」等祝福相比,無疑成了「浮雲」。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了解到,由於猴子活潑機靈、惹人喜愛,自古就受到新疆居民的喜歡。
  • 惠州五大飲用水源地四個水質較好
    全市四區三縣中,用水量「前三甲」分別是博羅、惠東、惠城。不過,全市人均綜合用水量最高的是龍門,其次是博羅,最低的是惠陽。水質方面,去年5個市界河流斷面中,東江幹流(河源至惠州、惠州至東莞)和增江(惠州至廣州)3個市界斷面水質為II—III類;淡水河和坪山河(深圳至惠州)2個界斷面汙染嚴重,水質為劣V類,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市界水質與前年基本持平。
  • 1982年甘肅出土17塊「石板」,30年後專家痛哭,是我們犯了大錯
    在文物考古領域,這一條法則也同樣適用。雖然考古專家們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這些人。在文物剛出土時所做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實際上他們有很多最初判斷都非常不準確,只有在深入研究過文物之後,他們才能做出最終正確的判斷。
  • 惠州2020年都經歷了啥?房價如此暴漲?
    2025年前,新增23個通用機場布點,包括新增廣州南沙、東莞、肇慶高要、肇慶懷集、惠州惠東、江門恩平、江門臺山、汕頭等22個通用機場布點。2026-2035年,新增25個通用機場布點,包括廣州黃埔、廣州從化、東莞水鄉、惠州博羅、惠州龍門等25個通用機場布點。
  • 考古出土的5把逆天寶劍,一把看似「廢鐵」,一把科學未解
    在考古挖掘中,考古家出土了各種各樣的文物,這些文物都是中華文明歷史傳承的象徵。每一次考古挖掘的大型古墓,都會有「寶劍」的出土,墓中出土的逆天神劍在冷兵器時代不僅是武器而且還是禮器。雖說古墓中出土的古代寶劍有很多,但能夠稱得上是「逆天寶劍」的卻寥寥無幾,越王勾踐劍就是其中一把;可以說,我國考古出土的包括越王勾踐劍在內的這5把寶劍是非常逆天的,因而被世人譽為「逆天寶劍」。玉柄鐵劍這是我國河南的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的一西周古墓中挖出來的,目前藏於河南博物院,並且是該院的鎮館之寶之一。
  • 3000多年的文物出土,專家卻面面相覷:是車軲轆還是方向盤
    所以,在已經發現的一號祭祀坑和二號祭祀坑中,文物琳琅滿目,非常奇特。比如青銅大立人、青銅古樹、青銅面具等等,都非常神秘和特別。但是,它們出土時,帶給專家們的震撼力,都不及青銅太陽輪來得多。在探測挖掘二號祭祀坑時,就出土了兩件這樣的青銅太陽輪。毫無疑問,剛剛面世時,現場工作人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兩件文物,一眼看上去,就像是車軲轆或者方向盤。
  • 廣陵王劉荊的陵墓中,出土一個嵌水晶金圈,竟是歷史上首個眼鏡
    其實,古人也有特殊的眼鏡,比如廣陵王墓中出土的一件嵌水晶金圈就是古人的「眼鏡」。究竟嵌水晶金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吧:(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考古專家們在江蘇邗江縣甘泉鎮一帶考察,發現了大量的漢代古墓群,其中有兩座漢墓規模較大,分別位於東西兩個方位。
  • 追跡攻略|陝西寶雞市2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這一帶是周的發祥地,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數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出土數量多、銘文多、考古價值高著稱,這裡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1976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西北大學、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聯合在此進行一系列規模較大的發掘。
  • 「四化並舉」促建智慧法院防疫期間充分釋放紅利——博羅法院在...
    數據顯示,開年至7月,博羅法院網上立案6550件,網上開庭449件,網上調解案件2003件。而這些成果,得益於近年來,博羅法院以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重要載體,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陽光化「四化並舉」,全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
  • 德安周氏墓出土一個銀盒子,裡面裝著鉛粉,如今成了博物館的文物
    在江西德安縣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專家們出土了一件神秘的銀盒,它裡面裝的東西也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並且還揭開了古人美白的秘密。究竟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吧。(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88年9月,江西省德安縣的義峰羽絨廠準備擴建,並且還準備在後山修一座水塔。
  • 1件西周文物上刻9個字給出答案
    但嚴謹的歷史研究態度,向來是本著文字材料與相關歷史文物互相印證的基本態度,僅有口頭傳說或者文字資料,都顯得說服力不夠。但遺憾的是,由於大禹治水的年代過於久遠,還在夏商周之前,使得相關文物的留存十分罕見。幸運的是,最終考古學界終於找到一件無比珍貴的文物,使得這個謎團迎刃而解。本世紀初,京城某博物館,意外得到一件西周青銅器:豳公盨,又稱燹公盨、遂公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