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在韓國日本盛行的星曜制,為何中國古人卻堅持不採用?

2021-01-08 鹹魚道長

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們所有人幾乎都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今天是星期幾?並且可以預見的,人這一生中還要反覆提很多次這個問題。因為這關係到我們的作息時間,眾所周知,七天一個輪迴。

那麼這個星期計時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古老的多,現代公認星期計時最早是2700多年前的巴比倫人發明的。之後過了1000年左右逐漸傳播到歐洲各國,然後沿用至今,成為全世界通用標準。

那麼巴比倫人是怎麼發明這玩意的呢?其實星期這個制度,一直都跟神話信仰方面的活動有關,巴比倫人信仰七位星神,翻譯過來就是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每位神主管一天,每天就要祭祀一位。

所以巴比倫人用星期計時,就是方便祭祀活動。它本質上是以神話、宗教活動為內涵的一種制度。傳到西方之後同樣如此,只不過大家信仰不同,賦予了星期不同的內涵罷了。

比如羅馬人就用羅馬神話中的神,來分別對應七天的名稱,當然也沿用著不同神靈對應不同行星的規律。而英語中的名稱自然是英國人發明的,據說是一個叫盎格魯·撒克遜人,結合了北歐、古希臘等神話人物給七天命名。

還有就是基督教的說法,傳說上帝用了六天創造世界,第七天休息,所以星期日又叫禮拜日。這是基督教賦予星期新的內涵,我們現代有些地區也習慣稱星期為禮拜,就是受基督教的影響。

所以說,七天為一周循環的星期計時,歷史非常悠久,起碼在一千多千年,就已經在世界上廣泛應用了。這個時候中國處於唐朝時期,星期的概念也已經早早傳入中國,當時我們稱之為七曜。

七曜即日、月、金、木、水、火、土。這個概念又從唐朝傳入日本、韓國等地,直到現在日本、韓國仍然採用一周七曜日的說法。但有趣的是,唐朝或者說中國古代卻基本都沒有用七曜來計時。

也就是說,星期的概念差不多同時期傳入西方和中國。而日本韓國也間接地,把從唐朝引進的七曜概念發揚光大。一千多年前星期制在世界大行其道,為何中國古人卻堅持不採用?

其實這個七天星期制,無論從科學還是玄學上來說,都有一定意義,所以說能迅速地在世界上形成主流。而它在中國受阻的原因,大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研究。首先,前邊說了,星期計時本質上具有宗教、神話的內核。

人們基本只要挑七個神仙填上去,就能得到信徒的廣泛支持。但在唐朝時期這似乎不行,唐朝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宗教信仰方面也非常自由,同樣也有競爭,比如佛教、道教的競爭就很激烈。

所以無論挑七位佛主,還是七位神仙來代表星期,都很難同時得到兩教的認可。主要就是宗教、神話信仰不統一。那麼純粹的以日月星天文概念來命名不行嗎?比如韓國日本一直用的七曜日。

這個恐怕也行不通,因為唐朝時期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天文曆法了,也有類似星期的輪換休息制度,十天一休,叫做旬休。以十天幹代表的十天為一旬,一個月有三旬,上旬、中旬和下旬,實際上我們現代也在沿用這個說法。

用七天一個星期來替換大家習慣的十天一旬,沒有太大意義,因此星期的概念傳人中國的時候,人們並不感冒。而這背後其實也是有強大的歷史、文化底蘊為獨立支撐的。所以我們直至民國時期才開始採用公曆和星期計時。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中國往返日本航班一周逾1130個 超韓國創歷史新高
    中國往返日本航班一周逾1130個 超韓國創歷史新高
  • 二戰日本投降,全世界歡呼雀躍,可唯獨韓國悲痛欲絕,數萬人自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時,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歡呼雀躍,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在韓國,卻有很多人悲痛欲絕,仿佛自己祖國戰敗了,甚至有數萬韓國人自殺「殉國」。有一位赴韓國的美國這樣記載:「我來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在這裡,看不見一絲被解放的高興氣息,卻猶如置身在日本,處處是哀號、自殺。」
  • 韓國在古墓中發現了1500年前星座圖 大大小小一共125顆星星
    韓國在古墓中發現了1500年前星座圖 大大小小一共125顆星星時間:2018-12-20 08:07   來源: 愛星座的小女巫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在古墓中發現了1500年前星座圖 大大小小一共125顆星星 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鹹安郡的一座王室古墓中,發現了1500年左右的星座圖
  • 韓國古墓中發現1500年前的天文圖?這3件中國天文圖比得過嗎
    據報導韓國文物部門在韓國慶尚南道鹹安郡的末伊山古墳群中一座伽倻時代的古墓裡,發現了大約1500年前的星座圖。韓媒據此就說,這是首次在伽倻時代的古墓裡發現星座圖,墓主極有可能是伽倻王。據韓媒報導,韓國已經開始了對末伊山古墳群的申遺工作。伽倻可以說是一千多年前半島上一個部落聯盟,據史書記載,可能有十多個不同的小伽倻國組成,並互有戰爭。
  • 一千多年來,日本年號均取自中國古籍,如今「令和」為何打破舊規
    提到日本更換新年號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這一次,日本的年號選擇了"令和"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出自日本典籍《萬葉集》。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日本的年號都會在我國的典籍中挑選,而這次日本打破了舊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安倍有著其他的目的嗎?
  • 為鼓勵生育,韓國生娃發現金,日本「分配」對象,中國放開三胎?
    21世紀的今天,隨著思想的開放,文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生孩子了!如今人口生育率過低,已大部分國家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情況下,鼓勵生育就成為很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畢竟只有鼓勵生育,擁有人口紅利,才能促進國家各方面的發展。
  • 中國日本韓國打起來了
    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東亞中國、日本、韓國三國的媒體上都會出現櫻花原產地之爭。今年中國的專家和媒體似乎格外高調。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榮寶提交了呼籲國家支持櫻花產業發展的提案。有媒體在報導時就提到櫻花「源自中國喜馬拉雅山脈」,「自秦漢時期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而後才傳入日本」。
  • 揭秘: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筷子其實是不一樣的,沒想到區別這麼大
    揭秘: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筷子其實是不一樣的,沒想到區別這麼大,俗話說,人們的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人們每天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一日三餐了。說到中國人吃飯要用筷子,其實在亞洲一些國家吃飯的時候也是喜歡用筷子的,就像是韓國和日本。
  • 決定國運的一戰,日本斷供韓國半導體一年後,如今是誰勝誰負?
    ,就是美國不願意讓中國發展出半導體的產業鏈,從而塑造起龐大的經濟帝國,但也不僅僅中美在競爭,放眼全球,還有兩個國家也在死磕,那就是韓國和日本。,這對於每年半導體出口,佔據出口總額25%的韓國,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因此在消息公布後,三星太子爺李在鎔,和海力士CEO李錫熙更是推掉行程,專門前往日本解決原料問題,但依舊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不過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日本如今正尋求刺激經濟的發展道路,為何要在這個關頭,對每年向它進口大量原料的韓國發起攻擊,事實上 這其實是一場,日本遲了30年的復仇之戰,更是一場決定國運的生死之戰。
  • 日本沿用了幾百年的春節,為何與公曆元旦,變成了同一天?
    不管怎麼說,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的人們都渴望團圓。其實在世界各國中,除了中國以外,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也過春節。可是日本的春節非常特殊,因為日本的春節不是大年初一,而是元月一號,也就是元旦的那天。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日本曾經沿用了幾百年的農曆春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周邊各國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各方面都有中華文化的印記。
  • 東亞杯男足積分榜:日本第一,韓國第二,中國第三,中國香港墊底
    東亞杯目前已經結束了第二輪的較量,兩輪比賽具體賽果如下:首輪比賽:中國隊1:2日本韓國2:0中國香港第二輪比賽:日本5:0中國香港韓國1:0中國隊賽果兩輪結束之後,積分榜情況是這樣的:日本、韓國都取得了兩連勝,日本隊以淨勝球優勢領先,韓國隊第二位,中國隊0分排在第三位,中國香港0分排名墊底(淨勝球劣勢)。
  • 韓國與日本軍事實力對比:風水輪流轉,如今的日本不是韓國的對手
    日本這個國家,在二戰的時候曾不可一世,侵略中國,攻打朝鮮,在太平洋偷襲美國珍珠港,幾乎沒有什麼事事日本不敢做的。但是這個世界是變化的,據日韓兩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可以發現現在的日本軍事實力是比不上韓國的,不管是陸軍實力還是空軍實力,或者是海軍實力。
  • 5個國家「最美蘿莉」,日本有小千代,韓國有金奎麗,中國是她!
    日本最美蘿莉「小千代」在《藝伎回憶錄》裡,飾演小千代的演員,真名其實叫做大後壽壽花。十二歲的時候憑藉小千代這個角色,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滿眼星辰的她,是當之無愧的日本最美蘿莉。4. 韓國最美蘿莉金奎麗金奎麗是很多韓國民眾看著長大的,小小年紀已經在娛樂圈有了名氣,廣告代言也是接到手軟。在「人造美女」盛行的韓國,金奎麗從小就漂亮的孩子,自然很受歡迎。
  • 米其林餐廳開瓶費一瓶200元 霸王條款為何還盛行?
    原標題:米其林餐廳開瓶費一瓶200元,霸王條款為何還盛行?最近跟家人聚餐的市民張女士發現,如果預訂包間,多家餐廳或酒店都設置了包間最低消費、開瓶費等。「多年前包間最低消費、開瓶費就屬於霸王條款,為什麼現在還盛行?」張女士有些無奈。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日媒:中國有錢人爆買日本錦鯉
    日本《現代商務》3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富人們開始爆買錦鯉錦鯉深受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富人的喜愛。據說如今很多人高價購買日本的錦鯉,買主中80%是外國人。去年一個拍賣會上,一名中國買家以2億日元(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下一條錦鯉。在日本,養錦鯉原是身份象徵,這種觀賞魚因價格不菲被稱為「泳動的寶石」。
  • (揭秘)125年前的甲午戰爭究竟因何而起?
    125年前的1894年,中日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即中日甲午戰爭。獲得戰爭勝利的日本野心爆棚,從此徹底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之路。而這場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卻是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也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那麼,甲午戰爭因何而起?日本挑起戰爭的藉口是什麼?
  • 日本也有七夕:跟中國完全不同!-七夕,情人節,日本,天文,織女星...
    左上方是牛郎星(河鼓二),右上方是天津四,底部是織女星在中國古代,農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被稱為「乞巧」節,是女孩子向上天祈禱能夠心靈手巧的日子。而在日本,每年「第七個月份的第七天」,也被稱為七夕(Tanabata)。這是一個重要的夏季節日。在日本傳說中, 織女不但能賜予女孩子一雙巧手,還能夠滿足各種願望。
  • 現場丨韓國海域撈出900年前中國商船碇石及北宋古幣
    打撈碇石現場海外網11月24日消息, 據韓聯社24日報導,今年5月底至7月,韓國在濟州新昌裏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時,打撈出約900年前中國商船的大型碇石。石體長3.1米,重586公斤。打撈瓷器碎片現場報導說,韓國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和國立濟州博物館參與了這次調查,據其介紹,碇石被發現時已斷成兩塊。石體呈菱形,正中部厚,左右兩端漸細。
  • 為什麼韓國日本有中國卻沒有
    文/敏 隨著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們對其它國家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韓國輸入我國的主要有韓劇,日本則以動漫為主,那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和這兩個國家有關,那就是,韓國人和日本人嘴裡的"八方美人"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