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要遷都洛陽?一說為享樂,二說為避鬼,原來如此

2020-11-27 騰訊網

隋末唐高祖李淵拿下長安後,立國號為唐,建都長安。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 對洛陽的有點偏愛。顯慶二年,李治把東都立為洛陽,李治就經常在洛陽和長安之間來往,唐朝的雙城記在高宗時上演,李治最終也死在洛陽。

光宅元年,武則天把洛陽稱之為神都並搬遷至此。 武則天掌權的二十餘年間,除了有兩年(長安元年、三年)短期住在長安外,一直住在洛陽。為了定都洛陽,武則天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洛陽城內大興土木。垂拱四年,武則天委派白馬寺主持面首薛懷義負責,以《禮記》中的記載為藍本,在洛陽興建了一座明堂。

此外,武則天稱帝後,在洛陽建立武氏七廟,四時八節祭祀;又於天授二年將關內雍州、同州等九個州的數十萬百姓遷至洛陽。凡此種種都是古代帝王建都的慣用手法。武則天對洛陽情有獨鍾,武周一朝的政治中心就是洛陽。以至反武人士都看到了這一點。 光宅元年,徐敬業等人在揚州起兵時,有人勸徐敬業首先要拿下洛陽,「則天下之公志在秦王,四面響應矣」。可惜徐敬業並未聽從這一建議,最終兵敗身死。

為什麼武則天把洛陽作為新都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有個說法。由於王皇后和蕭淑妃都慘死在武則天手裡,冤魂不散,時常作祟。據說武則天「數見王、蕭為祟,被發瀝血如死時狀。後徙居蓬萊宮,復見之」。對此《舊唐書》中也有相同的記載。鬼神之事姑且不論,王皇后和蕭淑妃死於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兩人死了十九年後才遷都洛陽。因此,這一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隋唐史大家陳寅恪認為,武則天遷都洛陽有政治、經濟和娛樂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經濟原因為重。但另一位唐史專家岑仲勉卻不同意陳寅恪的意見,他認為 武則天本意就是為了方便「縱情荒淫享樂」。從今人的角度看來,結合武則天的政績,岑先生的話未免有失公平。倒是陳寅恪先生的看法,頗有些道理。應該說,武則天遷都洛陽,乃是由於初唐時的政治經濟情況和洛陽得天獨厚的地理形勢決定的,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在歷史上,關中盆地雖然號稱易守難攻,但隨著唐代建國後,太宗、 高宗兩朝的不斷擴張,唐帝國的疆土不斷擴大。根據史料記載,公元668年, 唐朝的疆域東到沿海,西至蔥嶺以西,南包越南,北至貝加爾湖一帶。在如此大的範圍內考察,長安與江南尚有一定距離,更遑論遙遠的嶺南了,這並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宇宙觀。

與長安相比,洛陽地理位置更適合做都城。通過運河可北通幽燕,南抵江淮,西接隴蜀,東達海岱, 其距離基本相等,有著「居中而攝天下」的優越條件。而且,洛陽的軍事條件也並不次於長安,洛陽北有黃河,對岸的太行、王屋二山可為屏障,南有伊闕之險,還有熊耳山與少室山。西有崎函之險,東戰虎牢關,而伊洛平原土壤豐饒,物產豐富,為重要的糧食產地,因此古人稱其「控以三河,固以四塞」。

從政治上考慮,武則天另立皇統的考慮。武則天雖然通過政治鬥爭,一步步地登上了最高權力的寶座,但這只是她的個人行為,並不能說明整個傳統社會中男權主義的格局被扭轉過來。對於大多數的唐朝舊臣來說,武則天的繼位之所以具有合法性,乃是由於她是李唐皇室的媳婦兒。這一點,從武周后期立儲風波中看得很清楚。

顯然,這並不是武則天的本意。武則天實際想要的乃是改朝換代式的變革,也就是以武氏取代李氏,另立天下的嶄新王朝,使武氏家族成為新的皇族。出於這種打算,武則天掌握實際權力後,一方面極力提升武氏家族的地位和勢力,又為武氏列祖列宗創設太廟;另一方面也極力打壓李唐皇族的地位和影響力。另起爐灶,遷都洛陽就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手段。

隋唐時的統治者,曾為振興關中地區的農業經濟想過不少辦法,但都收效甚微。首先, 關中地區地處黃土高原,其生態結構較為脆弱,極易遭到破壞,經過漢末以來的戰亂,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黃土沙化,河流含沙量日益增高,逐漸失去了灌溉能力。

其次, 初唐時期人口增長極其迅速,根據史料記載,從貞觀十三年到神龍元年的短短六十多年間, 全國戶數和人口數居然分別增長了一倍和三倍,而關中地區作為北方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 人口爆炸的情形更為嚴重,糧食的增長速度早就被人口增長的速度所抵消。

再次,長安地區的富商大賈、王侯權貴為了經濟利益,在水道邊建設大量碾硝,對水利灌溉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這樣一來,隋唐統治者就不得不考慮將糧食運入關中地區,以緩解緊張的局面,但此亦非易事。

三門峽一帶黃河水文情況惡劣,河道狹窄,水勢湍急,水底暗礁極多,運輸量十分有限,漕運成本卻極大,有「用鬥錢運鬥米」的說法。為了克服這一困難, 隋唐政府或是繞路而行,或是開鑿棧道,但都效果極差。

反觀洛陽所在的關東地區的經濟情況則非常發達。它東部緊鄰華北平原,西部則是伊、洛、河、濟四水交匯之處,土壤豐沃;河南、河內、河東地區都是全國最發達的農業地區,「太原蓄巨萬之倉,洛口積天下之粟」。在洛陽建都,既能夠解決糧食供給不足的問題,又能夠節省一大筆漕運開支,可謂是一個相當務實的選擇。

由此看來,武則天遷都洛陽,就並不僅僅是出於享樂或者避鬼之類的原因。從宏觀的歷史來看,這一決定體現了中國經濟中心不斷向東南移動的歷史必然性;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它也符合武則天改朝換代另立皇統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女皇武則天和她的時代(洛陽紫微城往事)
    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公元684年秋,武則天大赦天下,改東都為神都,稱紫微城為太初宮。她要告訴世人,在神都洛陽,她將開啟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  紫微城的正殿本為乾陽殿,因太過奢華,唐初曾遭毀壞。唐高宗將其規模縮小,改建成乾元殿。武則天決定將乾元殿拆除,在其舊址上建明堂。  自古以來,明堂被稱為天子之廟,是朝廷宣明政教、舉行祭祀等大典的地方,地位非常重要。
  • 武則天痴迷算命,為拯救武周命運,此人說了八個字,她馬上照辦
    眾所周知武士彠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之父,但這時媚娘還只是個吃奶的孩子。袁天罡看到武士彠的老婆後大驚,這可是龍母之命啊!於是讓武士彠快把孩子領出來看看。兩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來到袁天罡面前,他看過之後連連搖頭,說道:「這三個孩子雖也是大富大貴之命,將來能當高官,但不是我所看到的,你是否還有一個孩子?」
  • 「名人百科」讓男性為之汗顏的女皇帝——武則天
    今天,我們就給您講講在洛陽的一處與武則天有關的遺蹟,堪稱國寶。據說,這處遺蹟在發現時,不少當地人都說,它是武則天的「洗澡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著什麼樣的傳奇故事呢?據傳說,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對沐浴甚為喜愛,經常在溫泉中一泡。
  • 女皇武則天長什麼樣?龍門石窟這尊佛像就是她的原型,你去看過嗎
    武則天長什麼樣?看看這尊佛像就知道了,據說是按照她形象塑造的。一代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人會好奇她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呢,想知道的話就要去洛陽龍門石窟,那裡有一尊佛像據說就是武則天自己,你去看過沒有啊?
  • 隋煬帝諡號為「煬」是否有失公允,他有什麼功績,做了什麼天怒人怨...
    一、荒淫無度 唐代史官說他弒父淫庶母,描寫的繪聲繪色。 三,為了享樂建新都洛陽 建立東都洛陽,隋朝時期人口增長非常快,關中的糧食已經養不活那麼多人了,遇到荒年皇帝都要去洛陽就食
  • 武則天為上位幹了哪些六親不認的事?
    王皇后跟蕭淑妃一看,這還得了,這不是要搶我們兩個人的飯碗麼,於是決定一起對付武則天。武則天可不是吃素的,她決定用一個狠招。由於皇帝的頻繁寵幸,武則天生了個女兒。作為後宮的老大王皇后怎麼也得意思一下去看看,於是王皇后就去武則天那兒看了看新生兒。待王皇后走後,武則天捂死了她的女兒,等到皇上來看他閨女時,一看他女兒死了,勃然大怒啊!周圍的人說剛才王皇后來了。
  • 武則天登位後想殺袁天罡,但袁天罡只說了這八字,武則天便放了他
    並不是,相反的,李世民跟武則天並沒有多少感情,而是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找來了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風算了一卦,卦象顯示武則天確實會奪走李氏的江山,但是之後還會還回來,因此李世民才沒有殺掉武則天。後來李治的身體每日愈下,便把事務都交給武則天來打理,李治死後,武則天篡位當上了皇上。在等位之後,她便派人去找來袁天罡,武則天知道這個人料事如神,如果是能為己用,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他不肯的話,那麼也不能讓他為別人所用,只好殺了他。
  • 無聲的講述,去洛陽感受大唐盛世,以及對古人油然而生的敬意!
    一、龍門石窟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從北魏到北宋延續了大約400年之久,龍門石窟藝術表現出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特點,它是北魏王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地區先進而深厚的漢文化相融合、碰撞開鑿而成。和雲岡、莫高等比起來,龍門最大的特色應該算是唐代皇家石窟了吧。
  • 五鳳樓前明月新(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 1932年,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為行都,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
    ,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  嚴格意義上來講,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義的為行都,而非陪都。就當時而言,法律意義上的陪都是西安,又被稱之為「西京」。那麼,陪都和行都究竟有何區別?西安為何是陪  1932年3月5日,日軍停戰後,國民黨中央大會通過《確定行都與陪都地點決議案》,決定:  「一、長安為陪都,定名為
  • 現代「武則天」謝才萍:同時坐擁16名年輕男子,只為一時享樂
    以前經常聽到很多關於娛樂圈的一些新聞,有些藝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或者說為了一些難以言喻的理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甚至有些本來前途無量的,結果卻一手毀掉了自己大好的前途。 在這些劣跡藝人中,有很多還是星二代。
  • 袁天罡為武則天看面相稱:「龍睛鳳頸,貴之極也」
    因無實證,只能存說立此。但是,她在叫做媚娘即十四歲之前還有一個名字的說法,應該說是有道理的。「所生女暴卒」之謎武則天為唐高宗生產四子、二女。其中,長女死於襁褓。對於這個嬰兒之死,武則天與王皇后都曾背上了「殺人」的罪名。然而,究其真相如何,眾說紛紜。
  • 初唐「大師」袁天罡曾為襁褓中的武則天相面
    《舊唐書》裡說,隋末天下將亂,袁天罡曾在洛陽巧遇杜淹、王珪、韋挺三人,主動提出為他們相面,預言杜淹將以文章顯貴,王珪不出十年將官至五品,韋挺面相如虎,將出任武官,並預言三人為官後都要挨貶,屆時大家還會見面。後來果然如他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杜淹以侍御史入選天策學士,王珪被太子李建成舉薦當上五品太子中允,韋挺則出任武官左衛率。
  • 宰相寫下「青鵝」二字,武則天:殺了,百官不解,皇帝說:拆開念
    比如秦朝的焚書坑儒,明清時期的文字獄,僅僅只是在文字上都不容許有反動之意,在統治者眼中,容不得任何的紕漏,就說女皇武則天,她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手段必然不簡單,可以稱為鐵血手腕,如此才能鎮得住滿朝的男子官員。
  • 武則天留給世人的七大謎團是什麼?武則天晚年為什麼鍾情三陽開泰?
    但韓國夫人兩個女兒為武則天所害是實,而其中一女賀蘭氏之死,又與武則天「屠兄」一事有直接的關聯。 武則天「屠兄」是成立的,只是在情節上略有分歧。例如,毒死賀蘭氏的場合,《舊唐書》說是在武則天母親的府邸;而《通鑑》依據《則天實錄》說是在紀念封禪泰山的宴會上。 武則天大姐魏國夫人死後,其女賀蘭氏被封為魏國夫人,居於宮中,服侍唐高宗。
  • 洛陽的隋唐洛陽城國家級文物公園,投資兩百億,只為重現紫微宮!
    中國幅員遼闊,旅遊資源豐富,同時,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在中國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如兵馬俑、長城等,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有名氣的,除了這些景點,中國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如千年古都西安、洛陽等。在洛陽有一個「巨無霸」公園,已投資兩百多億還未停止,只為重現過去。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
    糖妞到大唐實地走了一遭。奇珍異寶見怪不怪?還是囤點胡椒麵實在!在玄宗時代,運河系統不僅可以滿足漕運、運送絲絹,同時也能夠運送外國來的奢侈品。沿著大運河遊歷,大運河與長江接合部的揚州宛若一顆明珠,社會中流行著「揚一益二」之說,連素以殷實繁華支撐的成都也得屈居次席。
  • 因為吹牛說大話,丟了小命:劉仁軌為何挖坑計殺姜嗣宗?
    寶島學者徐培根說他「獨具文武兼備之才」;抗日戰爭期間,歷史學家傅斯年,為紀念劉仁軌白江口大破日軍,遂將自己剛出生的兒子起名為「傅仁軌」。然而,人無完人,唐睿宗光宅年間,劉仁軌設計挖坑「表陷姜嗣宗」,被後世學者認為是其人生汙點。
  • 晚年的袁天罡,為武則天算了一命,是什麼結果?
    接著,武士彠讓奶媽抱來一個剛滿一歲的穿著男嬰衣服的幼兒給袁天罡看。袁天罡尋思半晌,神秘地說:「此子龍睛鳳頂,貴之極也!」接著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是個女孩,將來當為天下之主!」雖說《舊唐書》裡的《袁天罡傳》與《大唐新語》所記相同,好似鐵證如山。但縱觀歷史,你只能看作這是武則天一次成功的自我炒作罷了!
  • 武則天都很器重的大將軍,曾默默地為大唐付出一生!
    導語:本文小編將為大家講述就連武則天都很看重的唐朝大將,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唐朝,為唐朝的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在晚年都受到武則天的器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強漢盛唐的說法,唐朝的恢弘繁華有很多的因素,是離不開曾經為國家付出的眾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