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腳僧開示:修行得念佛、修忍辱、下苦功、放下才能成就

2021-01-13 淨土釋疑網


鐵腳僧——演強法師的開示 2014年11月15日



  咱修行沒下苦功啊!沒下苦功。下苦功,苦功自到,心裡的妄想慢慢慢慢都緩解了。你的苦功下不到,有一個名利纏繞著,你都放不下、解不開啊。

  修行,好(容易)修,就是咱的苦功沒下到。認為自己沒錯、認為外緣有錯,給障著哩。

  外緣的錯,都是咱自己前生造過了,你得情願還這個帳、承認咱自己錯,你得承認、磕頭頂禮是咱指導師、咱的善知識,那才承認了、還帳了,慢慢你的心裡就放下了。你放不下,你前生造的錯、無量劫造的錯都纏著哩。你想成佛,你不承認自己的錯你怎樣能成佛作祖啊?到了菩薩位上找著還命帳,換一次還轉胎,還轉到娑婆世界還修行;修到菩薩位上還找著還命帳。

  這命帳、錢帳、殺人、攔路截卡,哪一世都做過。咱修行人,還沒修到圓滿正覺這個光明上。還得承認自己的錯、明白自己造的業力。外緣的沒的纏繞,都是自心的給纏繞著的,自心的雜念、妄想給蒙蔽著的。修行、修行,修行是去各人的妄想雜念,去「行」的啊

  你再起眾因、再分別,道場,「鐵打叢林流水僧」,修行這也是緣分,你得成就修行人,參禪打坐、老實念佛,都不要名利的纏著,接、管、應、照都有緣給纏哩。

  住山、住茅蓬,要要佛法興,那僧贊僧。再說住茅蓬、住山洞,那個聚住了,那慢慢佛法就興起來了。證的有開悟的法師,有證果位的菩薩,這能跟父母合到一起啊,慢慢把父母都轉到佛的善念上,佛果啊,才國泰民安,平等心才能修出來。

  有文化,看佛經,佛經是咱的路啊,應該看、應該學。

  修行人想修行都得下苦功啊,打般舟七一百天都不睡瞌睡,句句念彌陀。瞌睡了,拽著繩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昏沉過去了,還轉念,九十天啊,這是般舟七,果祥是都打幾次了。這個九月間可能要回來了吧?

  般舟七就是念阿彌陀佛,不管能傻念都念阿彌陀佛,念少念多都是自己的收穫啊,自己想了脫生死必須下功夫。咱這個生死苦海沒邊啊,光這生老病死、這八苦,咱都受不住。這業身想證個佛身,很得堅持、很得受千般萬苦才能得個佛身。你明心見性了脫生死還得到娑婆世界度父母兄弟。惡的、善的都是在一堆裡纏繞著的。到了這娑婆世界,惡的、善的都是父母兄弟,你得承認自己惡,你別承認人家惡了。他惡,就是咱自己在惡,造了惡因了。

  想修行,得修忍辱,承認自己的錯。你別說我念佛了,人家噘(罵)我、罵我哩,這個層次你別絲絞這,就是還帳、就是找著還帳,咱情願還,這才能斷凡心、證聖果。你不是這樣修行、不認為自己錯,你多晚也淨不了心。

  修行人,都是慢慢成心念佛,這個時間關,黑(夜)了白天念、勞動念佛。外緣的啥事情你別執著人家不對,只管念佛這就對了。

  培養福慧雙修,得孝順父母啊。第一孝順父母,第二得尊敬國法。你能尊敬國法,你就能尊敬佛法,就能了脫生死。阿彌陀佛!

  修行,國法因為啥哩你尊敬他?他要是國家的國王、不管是大臣,養國養民,他的一念善念跟世界上和諧、和平,能免去戰爭,咱學佛人也安生了、也泰樂了,這都是學佛的根基,這多自在啊!

  在過去,你瞅瞅,這打哩、那亂哩,你知道有多忙張啊!學佛的,你(遇到)跑的、搶的、躲的、打的,多苦!這會兒多好、多享受!

  念佛,無論咋念,國家也不支持、也不反對,多公平啊!

  念佛首先,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錯;別承認外錯,你這是你心裡非錯上加錯。不管惡善都會成佛。

  那老德(老德是一個出家師父,很像濟公,瘋瘋癲癲的,帶個帽子很像濟公的帽子,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據村民講,老德和尚說臘八上天,結果臘八真走了。後來有人在其他地方又看到老德和尚了。所以,老德和尚有點像濟公一樣遊戲神通),行住坐臥念彌陀,念了幾十年了不說,人家到臘八告假往生。

  「多晚(啥時候)臘八?」

  「明(天)。」

  「明(天)我就上天哩。」

  他說他「上天」,「天」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他不知道是上西方極樂世界。問月把子(一月有餘),人家真臘八走了。你別看他傻(傻在此處方言音是xìn),你看這傻,他心裡聰明,念佛老實。無論誰用坷垃鑿(打)也好、啥也好,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明了!到功德、功德了,畫圓了、畫個圓,不到二十裡地畫個圓。那是程店,離俺那裡有不到二十裡。王局長,這老德是王局長的舅,宗教局的。他問:「你知道老德是誰嗎」?

  我說:「老德是誰?」

  「老德是俺舅。」

  「怨不得你當王局長(宗教局局長)!你可真有善根。」

  主要是培養福根。不管你到寺院、家庭、勞動、孝順父母,不管(是)學生,你總調和他的心願,你別惹他的煩惱。他說的重言重語的,咱學佛的帶動他,慢慢叫他發善心,慢慢叫他扭轉,也種的佛因,結佛果。

  所有眾生都是菩薩,都在迷惑造那沉濁的因緣給障著,你不叫他開開惑、你不叫他修下去、你不叫他斷下去,想上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很慢了、很慢了。有快、有慢,不是平等的。

  這個層次,因為啥?回去了,咱只要知道念佛,誠心誠意的念佛,再沉濁的因緣、外緣,噘(罵)咱一句、罵咱一句,心裡不平。噘(罵)咱就是給咱消咱的業哩,還帳!這個方向只要扭轉了,這都能斷煩惱、能明心見性。

  心裡是個道場,心裡妄想不出,外頭妄想不進,達到清涼,心裡自清。清涼達到平等心,心裡的道場慢慢穩當了。外道場是躲風躲雨的,合著大眾薰修的。

  你學他的修行,他的動靜起來了,咱聽見了,咱也不反對、也不計較。他有這個煩惱了,慢慢叫他更改,咱不能絲絞人家的煩惱。不能說啊、講啊,煩惱咋的、咋的,情願不講,個人能消下去、能息下去,自己消。你強加持,你沒到果位上,你撈不出來他;到果位上也不是給他講的,以功帶功,慢慢地他這個行持,他生歡喜,慢慢他能扭轉,那就行了

  修行,不管咋著,只要念佛有這個誠心,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空過。

  你不知道有個小學生就知道念阿彌陀佛!那一個小學生,你看!念阿彌陀佛、還拜,兩歲半了,會說話,就俺那兒唐縣的,那就是菩薩應世下來的。

  所謂菩薩、佛,還擱(在)咱這娑婆世界裡,成就度,來往轉、來往行、來往度。咱們認為的方向認為不到,咱修行的層次加持的慢。

  其實佛應世(一天)吃一頓飯,咱(一天)還三頓齋、五頓茶,有的還說不如法。有些啥事,做工的我給他們說說,我說吃飯吶,勞動人必定油鹽大點,能吃飽飯,出力流汗了,得照顧你們身體。你們互相尊敬,好不容易。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道場,你遇到道場了,你不知道念佛,東跑跑、西跑跑,你連佛因都種不上啊。

  有的到寺院了,拜拜佛、燒燒香,這個因緣就成熟了,這就是成佛的根基,所以是一念之差。一念是佛,一念是眾生。惡念起來了,這個眾因起來就是眾生;善念起來了,知道念佛,這就是佛,是後來佛的根基,一定能會紮實,還能了脫生死,修行真不空過。

  六祖講了,破相,有相的都是虛妄的。有的說看見佛了,看見這了、那了,都是虛妄的。只要你心裡不亂,一心不亂,達到一心不亂、達到自心平等

無論哪個修行,不管坐禪啊,不管是楞嚴咒啊、大悲咒啊,都是叫你一心不亂。打禪七,這個慢慢地、慢慢地扭轉,互相參學。

  到哪個寺院裡了,別瞅有修行的、沒修行的,別思念這些事情;思念這些事情,福啊、慧啊都淺了

  我講這個層次,我也是不靠格啊,咋說哩?沒(mò)的文化,佛經我連一句都不會。

  修行人,逢善奉行、逢惡莫作,這都對了。逢惡事咱不做它;逢著善了,不管咋著,能行持一點是一點,善因廣大,你能修這佛根啊。你福慧具足了,佛有三德,福德具足,善德具足,舍德具足。

  佛修十世修的忍辱仙人,他的肉割完都沒的嗔恨心吶,他修十世啊。那歌利王,到了後來歌利王墮地獄,大菩薩們你去問問,看他墮地獄苦不苦?你問他吧,(他說)我墮地獄可得勁兒。他就起傲心了,(其實)是佛的無量壽的光明(照著他不受苦)一收回去,他就受不住了。佛慈悲啊。

  因為咱修行人,千難萬苦,總是得受。受點兒,你明(智慧)一點兒;受點兒,明一點兒;受點兒,明一點兒。你要不受點兒苦,你心裡咋會能放下、能度自己、能達到平等心?你就得受點。苦中修,甜中斷。你修到聖賢上了,煩惱自然就斷了。

  煩惱就是護法,有煩惱才有生死,才修行啊,合理合法。你得認為了脫生死的根機,得慢慢慢慢加持。加持自己的煩惱、承認自己的錯,這就是修行,慢慢才培養佛的根機,都是修行。就是光修自己的錯;外緣的錯,咱前生造過了,人家要帳哩,人家也(擱在)苦地方哩。

  這娑婆世界,佛經《楞嚴經》、《華嚴經》、《地藏經》、這些經典祖師們修的、菩薩們修的。可是也不叫你「著法」。你著法,不能了脫生死

  不過,佛法裡頭也是一個路,主要還是把心裡這個煩惱修下去,這你才是修著佛法了、修著正法。你心裡煩惱修不去了,你光說佛法,你沒行持到,都不解脫、不了脫。

  互相尊敬,互相忍讓,不管咋著的,人家惡,咱別發惡,你要學佛人你要發惡,你錯上加錯,又造苦業了。苦業是誰造的?都是咱自己造的。那地獄也是咱自己造的,不是閻王天子造的。閻王天子也是跟那主持一樣,他掌握著你造的那個罪了,你,你罪受盡,到哪層地獄你去哪層地獄。你求的福自己享,造業的也自己受。

  你說哎呀,我受不住了。你受不住了也得受。你在陽間了,你好好地修行、好好地尊敬國法、尊敬父母、孝順父母,你咋會造恁重的業啊!

居士們互相有佛經看,好好念念佛,人家紡幾十年線了,馬五田紡線,起五更打黃昏紡,紡一根,(念)南無阿彌陀佛;紡一根,(念)南無阿彌陀佛;紡一根,(念)南無阿彌陀佛,紡幾十年線了,你看人家到走的時候了。他說兒啊。大官,倆兒,駐馬店的大官。你只怕是燒了吧,上醫院裡看看!她說我不燒啊。到醫院住了三天:你叫大夫光給我打針,給我號號脈吧!大夫問你燒不燒啊?大夫一號脈,也不燒啊。我沒病啊,給你大夫找忙啊,我要回去。給她兒說:回去,沒病,我也不燒、也不冷的。回去後給她兒子說:「我坐缸啊,你給我念七天佛,找幾個師父給念七天阿彌陀佛,你可別弄棺材!她兒老早都給她操持棺材了,大秋樹,土漆油得紅明、紅明的。請了喇叭吹哩:「你這樣吧,你吹阿彌陀佛中不中啊?」吹喇叭的說「中中中」,吹阿彌陀佛,合到一起。你看人家上西方極樂世界。

  不管是居士,不管是出家人,同行的都能了脫生死,佛性平等,只要念佛誠心。念一句佛還消八十萬種罪業,念的多,你消的業多。你消業多你自然的到時間了身無病苦,明心見性,走的時候輕鬆自在,身無病苦了。

  一個打鐵漢都能成佛,這都是說一個打鐵匠都能成功。問師父:「我也想修行。」

  「修行,你做啥活啊?」

  「我打鐵的,師父」

  「打鐵中,打一錘,一錘上去了,(念)南無阿彌陀佛,一錘下去了,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打三年鐵,人家站著走的。

  他妻子說:「你上哪兒回家啊?咱這不是家啊?」

  「哎!恁不念佛,恁回不去啊,我是走了。」那生著火了,那一錘上去了,「南無阿彌陀佛」,人家站那兒走了,這多輕鬆啊!他媳婦說他站那兒怎不動彈了,上去摸摸,氣消了。「哦!這都是回家了?念阿彌陀佛這是回家哩!」

  這修行非得下苦功夫不可,這是你自救,自己得度自己,別等外緣度了。佛在世,你沒想想他苦行,苦行三年,擱到雪山,吃一把燕麥,天人送供養都不收那供養,天人的福大,每天捋一把燕麥,餓得孤寡如柴的,後來牧女給他喝點羊奶喝過來勁了,下山,那不是坐到菩提樹底下開的才大徹大悟!他觀眾生,跟他都是如來面目啊,不少一點,不多一點;(眾生)就是一個沒放下,走不了。

  佛修十世,忍辱仙人,忍辱是第一關,只要你能忍辱,不管吃虧耐勞的,忍辱是波羅蜜啊,是一種最高的層次、成佛的根機


  淨土釋疑網(www.foxdw.com)微信號: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輸入「amtbedu」,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微信所有文章,請打開「淨土釋疑網」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臺已發所有文章。本微信內容是淨空老法師每天最新講經菁華、學佛答問以及印光大師文鈔(生僻字加注音、註解)、選網友們的學佛體會等文章,分享給大家。

  淨宗經教(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是幫助初入佛門的網友確立正確的學佛方法,介紹如何學佛和學佛次第,參與本網學佛,保準你學佛不走彎路。本網【網上共修註冊】,願與志同道合、正知正見的同修一塊共修!

  淨土釋疑網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有疑問,可發郵箱:foxdw_01@163.com。

相關焦點

  • 修行要忍辱,這個太重要了!
    1:怎麼才能成就?忍就能成就1 我們學佛修什麼?無非是去「貪嗔痴」而已。《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金剛經》上六波羅蜜,它是教誡初學先修兩樣,一個布施、一個忍辱。2 布施是放下,絕對不是說我有錢趕快拿去布施做好事情,那你可把佛的意思全搞錯了,這個不是布施的真正意義。
  • 廣欽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16個方法教你如何修
    忍辱是修行之本,16個方法教你如何修。(圖片來源:資料圖片)1、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佔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 修忍辱有五個層次,這是在逆境中修行,見性成佛
    怎麼樣才能心量廣大?就要從忍辱下工夫。每個人都有嗔心,必須用忍辱來對治。不但佛法講忍辱,以世間法來說,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也必須要忍耐。能夠忍心不動,我們的定力、智慧就會產生出來,就能以靜制動;六波羅蜜當中的忍辱波羅蜜,目的就是度瞋恚,所以忍辱有很深的道理。忍辱有五個層次:第一是「伏忍」,勉強調伏,把心當中的煩惱降伏下去。
  • 行直何用修禪?」六祖開示如何在家修行
    學佛修行的在家佛弟子越來越多,因為條件所限,不可能都去寺院修行。因此在家如何修行就成為學佛人的一個大問題,好多人糾結如此,就會形成新的煩惱,把本來學佛修行的快樂有趨於了煩惱無明之中。印光大師說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這也是對在家學佛的一種開示。修行,其實是很簡單的事,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只不過把心念轉一下就行了,怎麼轉呢?
  • 洛桑陀美上師開示:怨敵是修忍辱的對境,是修福德的因
    意思是,如果沒有怨敵的損害,就無法修忍辱,也就不能產生忍辱的福德;只有在怨敵作損害的時候,才能夠修忍辱,從而產生忍辱的福德。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我們想一想:如果沒有人損害你,那麼怎麼修忍辱呢?必須得有一個修忍辱的對境才行,所以有怨敵才能夠修忍辱、修福德。我們的福報從哪裡來?是修忍辱而產生的。那麼忍辱是從哪裡來?是怨敵給的。由此可見,怨敵就是修福德的因。
  • 忍字心頭一把刀,修行人為什麼要修忍辱?
    在尚未成佛前,他有一世身處「歌利王」(暴虐之意)的時代,作為一位修行人身份偶遇歌利王,身邊妃嬪宮女都被修行人精彩的講法吸引而去,歌利王心生不快。當得知修行人正在修忍辱,歌利王便挑釁地以寶劍割下他的耳、鼻......甚至將他節節支解。但是,修行人依然不動瞋心,反而發自內心地憐憫歌利王不懂因緣果報的道理,才會出此噁心。
  • 修忍辱波羅蜜,沒了嗔恚心,得大自在
    真正的修行在於觀照發心和行為表現上。如果沒有這些只是具足念經持咒的功德罷了,毫無精進可言。修忍辱波羅蜜是第一大功夫,目的是放下「我執」,得到智慧。何為我執?舉個簡單的例子,凡人都是利己的,看重自身的名譽,地位,利益,都有自尊心,好面子,腦子裡存在的這些觀念就是對自我的執著,而對我執深的人,煩惱必然就多。殊不知我執其實就是虛妄幻想,是幻化出來的,不是真相。
  • 南懷瑾的告誡:忍辱,不是忍氣吞聲,答案截然不同
    那為什麼說忍辱是六度的中心點呢?對此南師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南師認為,學佛要先從布施學起,布施就等同於捨棄,捨棄什麼?簡單來講就是捨棄外緣俗物,如財富、不必要的情執等等。從高層面來理解,那就是要捨棄一切在世俗中修來的習氣陋習,要改變自身,轉化自身,放下財富施捨給別人就是外布施。而萬緣放下,清空內心,成全自己,那就是內布施,受惠的人也就是自己。
  • 修「念佛法門」與「開悟」是什麼關係?
    這首回向偈,相信是所有修學念佛法門,而且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內心中最普遍的願望;因為念佛的菩薩,在累積功德、福德之後,就會藉由這首回向偈,希望回向成就往生極樂世界,同時也希望回向能夠證悟無生。因此由這首回向偈來看,我們可以相信,所有求生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希望不僅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並且也都希望能夠花開見佛悟無生。
  • 佛學:金剛經告訴我們,修行忍辱波羅密的成就
    第一個問題是須菩提請教佛陀,為了便於後世之人依照佛陀所說的教義而修行悟道,弟子們將佛陀所開示的內容整理成經書,那麼這部經書該給他取個什麼名字,才能更好的符合佛陀的真實教義。第二個問題是須菩提請教佛陀,既然世尊已經給這部經書取了名,那麼後世之人又應該如何奉行這部經書而修行悟道。
  • 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佚名
    說多有修行,沒有人會相信的。16.瞋心的過患就是讓以前的善行減小,後來投生三惡道,所以要想一想。多修忍辱,否則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划不來的。17.當敵人受到別人讚嘆時,不必要嫉妒與心不快樂;或許敵人被讚嘆的時候,你還要加入讚嘆敵人的行列,這樣就容易修四攝善法,易成度他的方便,問題是我們有這樣的心量嗎?當下你講得出來嗎?
  • 修忍辱功德增長快,也是成就的根本
    然而,一心念佛的虛雲老和尚,唯悟是求,在禪堂中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二十餘日後,諸病頓愈。有人送衣物來欲供養虛雲老和尚,乃說起落水一事,寺眾個個欽嘆不已。於是,寺中決定虛雲老和尚無需輪值禪堂中大小執事,因此得以一心用功,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不久後就開悟了。修行人行忍辱,忍身忍境,忍順忍逆,最後道業成就,利益眾生。
  • 勤修忍辱波羅蜜,是成就八正道的善因
    宗喀巴大師,曾勤修忍辱波羅蜜修學佛法,需要有慈悲濟世的寬容,思惟空性的智慧,精進有為的進取,也要有安忍的修為。正是由於我執,一旦人們遭受譏諷、謾罵、冤枉的時候,就會十分忿怒,甚至恨不得對攻擊自己的人進行惡意報復,因為這樣才能「解恨」,但靜下來想一想,真正「解恨」的方法,不是惡意報復,而是用智慧來對治。
  • 萬行開示:你是在修法還是在修道
    修法不是修道,切莫把手段當目的。誦經、拜佛是為了培養一心不亂,藉助不斷地念佛、誦經、禮佛,使我們的雜念生不起來。許多人不明白這才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而是誤把手段當目的了。甚至有些人會說誦經才是最高的修行法門,也有的人會說念佛、拜佛才是最高的法門,還有一些人會說參禪、打坐、觀想才是最高的法門。
  • 南懷瑾:關於一門深入與先修準提法門消業障的開示
    關於一門深入與先修準提法門消業障的問題(南公懷瑾上師開示)摘自《花雨滿天維摩說法》入不二法門品第九這裡有同學提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問,修行要一門深入,或持咒或念佛或觀想,那密宗三密瑜伽怎麼說?第二個問,修淨土法門,可以為了消業障先修準提法門,再回頭念佛嗎?  第一個問題,對,修行要一門深入沒有錯。這是佛法鼓勵你的話,而且不止修行,讀書作學問也要如此。這個道理有個比方,譬如挖井,第一天挖五尺深,挑出來二十擔泥,第二天又挖了五尺,可是只挑出來十五擔泥,因為深了比較難把泥挑出來。你挖到十丈深的時候,可能一天只挑一擔泥上來。一口井挖到見了水,就成功了。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從大處來說就為自己樹立人生的目標,就可以理順散亂心,把精力放到佛法修學上,精進修學後智慧得開,理智得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就都成了小問題,不但可以智慧處理,更可以利用世事為修學助緣,成為歷事煉心的最佳道場。制心一處就會「處順境,隨善緣,不生貪痴;處逆境,隨惡緣,不起瞋恚。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明證法師開示:碰到境界如何修忍辱?沉不住氣時怎麼辦
    請問師父,碰到境界如何修忍辱,沉不住氣的時候怎麼辦?  師父開示:碰到境界如何修呢?——把自己看作是死屍,沒反應,隨便罵,隨便打,這是虛雲老和尚的方法,叫活死屍。  你把自己當死屍,叫死屍法,非常有用,非常好,死人還會起反應嗎?不會的。你看大地,挖個坑它也這樣,蓋個樓房它也不叫,壓死我了,太重了!它都不管,你隨便吧!願意怎麼著就怎麼著。
  • 你知道修忍辱者是福報最大的人嗎?
    忍辱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福報人!清淨心是由戒定中來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最妙法門,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贊則洗,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式修來的。
  • 修忍辱|不為迎合別人,最終受益的是自己
    難行莫過忍,修忍辱,是世間修行當中最難修的。特別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容易受傷,點滴事情都會讓人覺得受到傷害。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我執,有一個頑固不化的「我」,這個「我」以自己為中心,喜歡強詞奪理,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 要成就佛道,念佛法門是最殊勝最方便的行持(印光法師嘉言錄)1
    我們當下一念念佛,當下能念佛的心即是佛心,那些經歷三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經歷五十三位次,圓滿佛道的修行人,更應該尊仰淨土法門的高超風格。淨土法門普利眾生各種根機,上智、下愚,中間普通人,都可以念佛得利益,律宗、禪宗、天台、華嚴等宗統統含攝,最終都歸向淨土。比如及時雨滋潤萬物,象大海容納百川一樣。偏、圓、頓、漸一切大乘教法,無一不是從淨土法門流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