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姓呂名尚,後因封於姜地,號為姜太公。他是西周文武兩代君主的軍師。當初周文王訪太公於渭水時,還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周文王名叫姫昌,是商紂王屬下的西伯侯,封地在岐山一帶。他見紂王無道,決心起兵造反。但是,他覺得身邊缺乏一個深謀遠慮、運籌指揮的助手,於是是悉心查訪,搜羅人才。
正是春光明媚的早春,周文王帶了文武隨從到渭水邊遊玩。花紅柳綠,春草萌生,景色宜人。文王正在高興的時候,忽然聽見了遠遠傳來的清晰的歌聲,歌聲唱道:
「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鬥垂孤釣。孤釣不如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聽那歌詞,包含了商朝將要滅亡,乾坤必定更替,隱者避世逍遙的意思。文王大為驚異,命左右把唱歌的人找來,只見那幾個人是打漁的,就問道:「你們唱的是什麼歌,誰編的?」
漁民回答道:「我們是打漁的,不識字,哪會編歌呢?這是一個叫呂尚的老翁,天天在渭水邊垂竿釣魚唱的,他每天唱這些歌,我們們聽熟了,也都會唱了。」
文王聽了,心裡暗暗佩服那位釣魚的老翁,決定親自拜訪。
文王一行順著溪走了一裡多路,看見一個白髮老翁正穩坐河邊釣魚,文王已經走到他跟前,只見老翁仍然專心垂的,旁若無人。文王看那老翁的魚竿,真是有點奇怪:一根長線上繫著一個直鉤;鉤上也沒有魚餌,更奇怪的是,那那魚竿向上翅起,魚鉤離水面懸空三尺,這樣釣魚,哪能釣得著呢?
文王欠身向老翁施了一禮。呂尚才握著釣竿說:「來者何人?」文王說:「我是西伯姫昌,今日出外遊獵,聽說你是一位賢才,特來拜訪。」呂尚頭也不扭,說道:「你是出獵遊玩,賞玩風景,並不是真的為了訪賢而來。況且,我只不過是一個釣魚的老朽,年紀已經八十歲了,還妄想取什麼功名?我恐怕會妨礙你的遊興,請你回去吧!」說完,收起起魚竿,走進了蘆葦叢中。
文王見老翁在自己面前高傲自尊,更覺得呂尚是個氣度不凡的人,心想,怪我還不夠恭敬。我應該鄭重嚴肅地請他,哪能借遊獵之機把他帶走呢!於是,文王回去齋戒了三天。第四天,特地帶著文武官員和車駕來到了溪。
這時候,呂尚仍然坐在河邊,唱著自己編的歌,那歌聲唱道:「短竿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那個知,只釣當朝君與臣,何嘗意在水中魚?」原來,呂尚已經看清文王禮賢下士,極有風度,本想出來輔佐他。現在,文王二次又來了,呂尚的雄心壯志就要實現了。
文王見了呂尚,連忙施禮問候,呂尚慌忙答了禮,兩人來到呂尚的茅屋,討論起天下大事。裡,生文王問:「現在紂王無道,民聲沸騰,我有心興兵伐紂,安邦立國,您您能助我一臂之力嗎?」
呂尚說:「老臣不才,但已經看透了天下形勢,有心為天下人民做些好事。我在渭水垂釣,並非釣魚,只是想釣賢明君主。大王不嫌老臣年老貧寒,兩次相訪,老臣一定捨生忘死,為大王效力。」呂尚接著分析了天下形勢,勸文王再進步積蓄力量,爭取民心,以待時機。文王聽後十分高興於是請呂尚上車,接回府中。此後,呂尚先後為文王和武王當軍師,武王伐紂的勝利和平定天下建立西周,呂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