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出來混要講義氣,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2021-01-09 易道專業委員會

王陽明有個著名的故事,就是「守仁格竹」。

守仁是王陽明的名字,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別號陽明先生。

王陽明為什麼要格竹子呢?

因為他要窮盡天地萬物之理。

王陽明從小就立下了「讀書做聖人」的志向,並且在大儒婁一齋的鼓勵下,認為「聖人必可學而至也」。志向有了,決心也堅定了,剩下的就是怎麼付諸實踐的問題了。

怎麼付諸實踐呢?很難。

小小的王陽明,也沒有頭緒。

不過既然要學做聖人,那就不妨先讀幾本聖賢書吧。

當時的聖賢是誰呢?是朱熹。於是王陽明找來幾本朱熹的著作來讀。

大家知道,朱熹有個著名的思想論斷,就是「格物致知」。

這句話,涵義深厚,遠遠沒有後世批判的那樣淺顯,朱熹不是那麼膚淺的人。

但普通人理解,都是從字面上的含義去理解的。再加上朱熹水平雖高,但畢竟沒有孔孟高,比於老莊,更是不如,所以,也很少有人為他翻案。

王陽明當時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也是從字面上去理解的。

什麼是「格物致知」呢?從字面上看,就是通過探尋事物之理,來最後溯源到大道的本來面目。

「物」就是萬物,「知」就是大道。「格物」,就是探尋萬物的道理,「致知」,就是通往大道。

這個路子,原則上是對的。

但天下萬物,可有窮乎?

無窮。

天下之理,可有盡乎?

無盡。

天下之物無窮,天下之理無盡。夫知也無涯,而吾生也有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用我有限的生命,去探尋那無窮的外物,就算把我的生命耗盡,我也不過是在沙灘上撿了幾枚貝殼,在大海裡舀了幾瓢水,怎麼能光復大道之理呢?就算是窮盡我的生命,窮盡億億萬萬個我的生命,也做不到啊!

就是說,這條路,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踐上,行不通。

為什麼?因為理論上,人類認識了天地間一切事物,探究了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一切道理,然後把這些歸納、總和、整理、分析,加起來,就可以觸摸到那個大道。

但那只是理論上。天地,是無限的。萬物,是無窮的。就算是一瓢水、一朵花、一棵草的道理,都是無窮的,無限的。無限的事物,每一個事物,又有著無限的道理,兩個無限相乘,更是無限的無限,你那短暫的一生,怎麼能探究得完呢?就算億萬個你加起來,在無限面前,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怎麼能成功呢?

所以,這是死路一條,殆矣!

所以老子才要「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走的是向內的路子。

但王陽明那時候還年輕,不知道命運所贈與的每一份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比如說,命運贈與了他這本朱熹和呂祖謙合編的《近思錄》,讓他接觸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卻直接導致他在自家後院裡格了七天七夜竹子,整整格到吐血。

吐完血之後,王陽明變得很冷靜。

「他奶奶的!朱熹!」

推翻朱熹思想大旗的叛逆種子,便在幼小的王陽明心中,深深地種下了。

要知道,王陽明格竹子,不是一個人格的。他剛開始,找了個朋友一起格,抱著「有福大家享、有罪大家受」的心態,結果格到了第三天,那個朋友就撐不住了,心想我不是被這熊小子給耍了吧,但看著王陽明發黑的熊貓眼和執著得有些發狂的眼神,卻又不像,於是找了個藉口,悄悄離開了。

朋友離開了,王陽明會離開嗎?當然不會,出來混的,面子上掛不住啊。

於是大佬,哦不,小佬王陽明,發飆了,在竹子面前狠狠滋了一泡尿,讓家裡人送來生活用品,繼續格。

家人們表示很擔憂,看這娃子,怕不是瘋了吧?

有一種人,生下來,就有一股一往無前的勇氣。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底。

說一生一世,就一生一世,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做男人,要講信用,明不明白?

對女人,說一生一世,就一生一世。

對敵人,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轟轟烈烈,這才活得痛快。

很顯然,王陽明就是這種男人。

在他還不是個男人,呃,這麼說好像不太恰當,在他還是個男孩的時候,他便體現出了這種一往無前的決心和意志。

重要的不是格竹子,明白嗎?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這件事中體現出的決心和意志。

男人,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決心和意志。而這,也是最能夠令女人怦然心動的地方。

同樣的事情,別人退縮了,但王陽明沒有。同樣的嘗試,別人淺嘗輒止,但王陽明一定要試出個結論、試出個結果來。走錯了,沒關係,最起碼我走到了這條路的盡頭,看到了前面的那堵牆,知道此路不通,以後走過這個路口,我看都不會向裡面再看一眼,而不是像一些軟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怯怯懦懦,猶猶豫豫,往裡走吧,又不敢走到盡頭,嫌累;離開吧,又患得患失,想著萬一這真是一條捷徑呢?

是不是捷徑,你試試不就知道了?

是不是坦途,你走走不就知道了?

女孩喜不喜歡你,你聊聊不就知道了?

願不願意跟你一起看電影,你約約不就知道了?

這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患得患失,猶猶豫豫,左顧右盼,前瞻後望,軟蛋行為!

王陽明可不軟蛋,於是他格了物,就要一次性格到底,格到死心塌地為止,終於,他覺得,他的努力盡到了,他的嘗試足夠了,格物這條路,走不通。

這是一次失敗嗎?不,這是一次進步。

因為這使他,從程朱理學的深淵中走了出來,決定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全新的道路。

這條路也許充滿艱險,這條路也許還不確定,這條路也許八字還沒一撇,但這是一條屬於王陽明的、全新的、有很大希望通往天下大道的道路。

在那個時代,在所有的同齡人乃至成年人、七老八十的人,都被程朱理學困住,遮蔽住雙眼,麻痺住雙腿的時代,小小的王陽明,年輕的王陽明,就已經通過一次頭破血流的嘗試,一次徹徹底底的進攻,從程朱理學的泥潭中,衝殺出來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相關焦點

  • 小人物出來混,到底要不要講義氣?宋江:不講義氣的人,走不遠!
    道德不夠,義氣來湊。這其實是有說頭的,套用一個流行的句式:我喝酒,我賭博,我尋花問柳,我偷雞摸狗,我坑蒙拐騙,我殺人不眨眼,但是我對兄弟講義氣,所以,我是好漢。三諸如,我們經常說要講仁義。這個仁義是有說法的,孔子曰仁,孟子曰義,兩人加起來才是仁義。
  • 官殺可混與不可混,根據日主意向而定
    命理經典《滴天髓》言:「官殺混雜來問我,可混可不混」,就是說有的八字官殺可混,有的則不可混。下面用實例淺釋之。兩乾造均生於1958年正月十四,時辰不同,一個寅生,一個辰時生。八字如下:甲:戊 甲 己 丙戌 寅 卯 寅 甲令(農民)乙:戊 甲 己 戊戌 寅 卯 辰 甲令(高官)兩造都是局吉增勢,唯一時辰不同,到底哪個八字官殺可混,哪個不可混呢?甲造寅卯寅,混;乙造寅卯辰,不混。
  • 瓦崗結義眾多弟兄中,究竟誰最講義氣,誰人品最差呢?
    義氣深重的瓦崗英雄論最重義氣,綠林總瓢把子、青龍星臨凡的單通單雄信位列第一可謂當仁不讓。秦瓊落難潞州,礙於情面不好去找神交已久的單雄信,只好當街賣馬,結果馬還是賣給了單雄信。當單雄信得知當面錯過秦瓊時,懊悔不已,要親自出馬尋找,卻趕上兄長單道被李淵誤殺,故而只好派人代為找尋。
  • 混「江湖」講「義氣」 把作案當兒戲
    闖「江湖」,幾個輟學的未成年人整天混在一起;講「義氣」,夜色下他們竟然舉起了打人的作案工具;耍「聰明」,事發之後「哥幾個」東躲西藏逃避打擊;發視頻,幾人終於露出了蛛絲馬跡暴露行蹤。天網恢恢,疏而不漏,7月12日,南票區一起故意傷害案正式宣布告破,未成年人李某、魏某、張某被警方依法處理。
  • 《水滸傳》中最講義氣的人,你知道是誰嗎?
    大家好,今天又到了跟大家分享歷史的時間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在《水滸傳》中誰是最講義氣的?說起《水滸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是想到梁山的108位好漢吧,雖然這108位好漢都相當於是結拜過的兄弟,但是其中一些人,雖然在表面上稱兄道弟,但是他們有的人在背後做的事情,都不是作為結拜兄弟應該做出來的,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是不講義氣的,在他們看來,那些兄弟都是用來出賣的,但是,在著108位好漢中,還是有人非常講義氣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 麗江反殺案退伍女兵首發聲:事發時他說要翻牆殺我全家,沒想故意傷害
    案發當日,醉酒男子深夜持刀砍砸唐雪家的大門唐雪家屬表示,事發時,醉酒男子李某在凌晨1時許砸門時,唐雪認為「聽到他說要翻牆殺我全家,聽砸門的聲音,我判斷對方有工具,不像赤手空拳。因此,我去廚房拿了刀具。」「我打開了走廊的燈,燈光不強,在我走到大門附近時,周圍的情況不太好判斷,不太好判斷他手上是否還拿著工具。」
  • 價值50億的會員生意 全家便利店把絕招全亮出來了
    朱宏濤舉例說,當一個消費者買了22塊錢的時候,當店員對顧客說「滿25塊錢送1000積分,即送10塊錢」的時候,超過90%的客戶都會回去找商品湊齊25元再結帳。  在2016年推出尊享會員的同時,全家也上線了會員運營第三式——Online and Offline(線上加線下)。通過「甄會選」線上商城,專為會員提供更低價、更多樣的線上商品。
  • 全家便利「+網際網路」戰略解密
    「鮮食」也是令全家最津津樂道的差異化商品,甚至打出了「全民三餐在全家」的口號。全家便利的銷售數據顯示,盒飯、飯糰等泛鮮食類產品在單店銷售中的佔比已經達到40%。如今全家一天的盒飯、飯糰等泛鮮食類產品的產量達到30萬份,相當於每家便利店每天要銷售300份左右,堪稱內地最大的「小食堂」。就連魏應行自己也表示出乎意料。
  • 神仙師姐命理:真從殺格的千萬富翁的八字
    癸水無根真從殺,喜財生殺。最忌比劫食傷大運。」壬癸生人戊己多,無根何處受折磨,格中有財當大貴,不喜水木破局多。「從殺格見財星有文氣,但巳醜拱金為印星為忌神,故而失了文氣。殺多殺旺,脾氣火爆,為人講誠信。但火炎土燥,日支食傷庫,風流多情。早運癸酉壬申,比劫印運,破從格。命主出生於地主世家,因新中國成立後打土豪,家道中落,輾轉流離失所。
  • 官殺混雜
    命理經典《滴天髓》是這樣描述的:八字年月兩幹透一殺,年月支中有財,時遇官星無根,此官從殺勢,非混也;稱為弱官見強殺。年月兩幹透一官,年月支中有財,時遇殺星無根,此殺從官勢,非混也;稱為弱殺從強威。一官而印綬重逢,官星洩氣,見殺則助官,非混也。一殺而食傷並見,制殺太過,見官則助殺,非混也。
  • 人生在世難免被人暗算詆毀,王陽明寫出的一句話解開你心結
    行合一,一個是致良知,讓眾人尊崇自己的內心,用心去體悟世間來大徹大悟,很多人都說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心理學,這樣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可以說在儒家的歷史上,王陽明不僅繼承了儒家的道統,而也是儒家的創新者和推動者,更是儒家的一個新裡程碑。其實說起來王陽明的致良知比起知行合一高一個層次,致良知也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
  • 向全家學習會員設計
    前面看了一篇文章,全家尊享卡會員收入一年7個億,每張100元,有700萬會員。會員體系對全家價值很大,他們對外數據是:尊享會員客單價已達 24 元,是非會員的兩倍; 到店頻次較普通會員 5.6 次 / 月的基礎上也提升了 2.33 倍。
  • 2019年春節:殺年豬祭灶神,大年三十必洗澡,最後1張幸福滿滿!
    白駒過隙鬥轉星移,來不及和2018說再見;2019又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各位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呢?或者還是在回家的路上呢?我想不管是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也不管是再苦再累和路途遙遠,都不能阻擋我們回家的腳步,因此小編向你們說一聲辛苦了,提前祝福大家豬年快樂,心想事成!
  • 什麼是「官殺混雜」 | 八字命理
    不是你去管著別人,就是別人要管著你,不管你是否願意,你都擺脫不了。這就體現出貴賤之分、貧富之別,吉兇禍福也就由此而生。同時,論命要分格局與清濁。清者,純粹明理,自然多能顯貴;濁者,混雜愚笨,是非不清,故此,不賢難貴。因此,有了官殺混雜一說。原因就是正官有情,為清、為良、為善;殺者無義,逞兇、霸道、無理、無情。
  • 王陽明遭宦官追殺跌人生低谷 因一個卦象直面命途
    王陽明17歲那年去江西南昌迎娶妻子,新婚之夜他逃離酒席外出閒逛,在一座名為鐵柱宮的道觀裡,認識了這位年過九旬的道士。兩人相談甚歡,王陽明連洞房之夜都忘了,第二天才被嶽父家的人找回去。沒想到,十幾年後兩人又在另一個地方重逢了。老道士說,我在等你。王陽明大驚,地球人都知道我跳江死了,你怎麼知道我會來這兒?道士說:二十年前曾見君,近來消息我先聞。王陽明續了兩句話:移家便住煙霞壑,綠水青山長對吟。
  • 人人都說山東人講義氣,這個流傳2000多年的故事,山東人知道嗎
    他們為了一個義字而死,非常悲壯,這也說明山東人自古就很講義氣。一群山東人為什麼會淪落到江蘇的一個小島上,為何都不願意活著呢?視線轉回到2000多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如果這時候田橫豁達一些忘記仇恨,肯定能在漢朝混個一官半職的。但是田橫又選擇了流亡,他帶著500個出生入死的山東爺們流亡到了連雲港的小島上,當時還不叫連雲港,就是一個無名海島而已。 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2000多年前,小島上是無法解決500人吃喝問題的。夏天好辦花果山的野果足夠他們食用,如果冬天該怎麼辦呢,總不能喝鹹海水度日吧!
  • 王陽明遭宦官追殺跌人生低谷 因一個卦象直面命途(圖)
    宦官劉瑾趁機專擅朝政,排擠異己,許多上書進諫的正直官員或被殺,或下獄。次年,王陽明站出來仗義執言,為諫官撐腰,直接撞在了劉瑾的槍口上,被杖四十,隨後貶到了貴州龍場做驛丞。  王陽明走到杭州,遇見了自己的弟弟王守文,就寫詩云:攜汝耕樵應有日,好移茅屋傍雲山。意思是等我熬過這幾年,咱就一起回家種田去。言辭中頗有灰心和歸隱之意。
  • 殘唐故事:一僧夢見黃巢要殺自己,黃巢說我不認識你,然後殺了他
    按照民間傳說,黃巢在起義一年後,部隊出現了動蕩,按照古人的習慣,為了穩定軍心,總是要殺人祭天的,這才殺了法明。這種行徑當然很野蠻,所以在五代殘唐小說整理成書以後,作為正面人物,被唐僖宗逼反的黃巢,他斬殺法明長老的故事,也必須要有非常戲劇化的處理。
  • 一家六個兒子名字全帶「土」字旁,康熙震怒,下令全家斬立決
    朱元璋想要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朱元璋,那就看看這本書吧~02、金木水火土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由於出身貧苦,曾經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要過飯的經歷是他不願意提起的,哪怕已經執掌天下,做了皇帝,心底還是十分沒有底氣,總想著給自己妝點的有點文化,上點檔次。
  • 男人多數講義氣,真心朋友更是推心置腹地講義氣
    倒不是不能說,而是不想說出來,這與女人的優柔寡斷截然不同。也許女人會覺得這有什麼呢?推脫掉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允諾下來?但男人往往是不會這麼做的。這其實就是男人所謂的義氣。男人看重義氣、講義氣的另一種考慮,就是不願意被人看成是「膽小鬼」,或者不願被看成缺乏敢做敢為的男子漢氣魄。所以,一旦朋友相託,男人不管自己能不能夠勝任,往往都會先滿口答應下來,這是關乎男人「義氣」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