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把尿」盛行,容易影響孩子排尿系統,年輕家長還沾沾自喜

2021-01-11 是黑爸爸育兒經

只有帶過孩子的人才知道究竟有多麼不容易,再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出來的,想要寶寶健康平安的成長真的是一項技術活,需要父母們不斷地探索、改進。

最近非常流行一種「新型把尿」的方法,就是給寶寶上廁所排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一到時間就給孩子把尿,不管寶寶有沒有尿意,直到寶寶尿出來為止。

朋友小君就很喜歡這種方法,一天她總是要給孩子固定把幾次尿。她還沾沾自喜地說,在臨睡前給孩子把尿不僅晚上不用起床了,還可以節省紙尿褲的錢,這樣何樂而不為呢?其實這種方法未必科學,這其中的弊端有很多,很大可能會給寶寶帶來身心上的傷害。

新型把尿對孩子的影響

1. 給孩子頻繁把尿容易引起疾病

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把尿,容易造成孩子肛部出現疾病。孩子排尿本是一件沒有規律的事情,強制孩子排尿容易使膀胱的儲尿能力減弱,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尿頻的現象,並影響孩子的排尿系統。

2.骨骼變形、移位

父母在給孩子把尿的時候會託著下半身,這種姿勢容易擠壓孩子的髖骨,孩子小的時候骨骼又比較軟,受到擠壓以後容易變形。長此以往髖骨移位、變形不僅難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走路姿勢。

3.孩子會有排斥心理

孩子明明沒有尿意,家長還非要逼著孩子尿,這會讓孩子對上廁所產生恐懼,嚴重的還會有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自主排尿的能力也會比其他孩子低。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上廁所

1. 鼓勵孩子自己上廁所

父母要善於引導孩子自己上廁所,首先要從心理上讓孩子過了這關。可以用鼓勵、誇獎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進步,給他們準備屬於自己的專屬馬桶,告訴他們自己上廁所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2.要有耐心

當然家長也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尿褲子就責罵他們,避免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感覺到恐懼,就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些試錯的機會。

3.給孩子模仿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早教動畫片或者繪本都會有這方面的訓練,可以用趣味、易接受的方式讓孩子明白道理。家長也需要耐心教會寶寶正確的步驟和動作,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

照顧孩子雖然麻煩,但家長不能為了圖省事,而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就比如上廁所這件事,雖然大人們可能會形成規律,有基本固定的事情,但那也是不斷養成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養成的過程,不要一開始就強制固定時間,這樣反而會給寶寶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畢竟誰都不喜歡被「強迫」,大家說對嗎?

相關焦點

  • 線上學習讓家長崩潰,家長對線上學習的態度,影響孩子學習的效果
    老同學向我訴苦:因為疫情影響,這兩三個月以來,他找不到事做,全家沒有經濟收入,全靠吃老本。去前才貸款蓋了房,家裡沒有積蓄,還欠了銀行的貸款,成天無所事事呆在家裡,心裡直發毛。二月底孩子又吵著要用手機上課,只好把大人的手機給孩子,用了兩天,卡得聽不了課,流量費倒花了100多,只好去移動公司交錢拉了網線。
  • 中國人帶孩子,不該這麼難
    而在「老人和年輕人各自精彩」的歐美,除了有高度發達的託兒所系統,一對年輕夫妻帶多個孩子也很常見:孩子的媽媽一邊背著(用嬰兒背帶)一個小嬰兒,一邊拿著吸塵器打掃衛生,家裡還有兩個三五歲的小孩在客廳裡玩耍(用嬰兒圍欄)。而僅僅是嬰兒背帶和嬰兒圍欄這兩樣最常見的育嬰用品,在中國都還遠遠沒有普及。
  • 《流金歲月》道出當代年輕家長痛點,瓜瓜龍啟蒙讓孩子"有興趣、更...
    精準捕捉家長痛點,助力趣味家庭啟蒙如今,年輕父母們工作壓力繁重,"如何找尋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如何更高效地陪伴孩子成長"等問題都成為了困擾年輕家長的頭號難題。在《流金歲月》小劇場中,範秘書一句"忙工作,顧不上孩子"的吐槽,精準捕捉到了當下年輕家長的共同痛點。而範秘書所推薦的瓜瓜龍啟蒙,正是依託於家庭教育場景,以興趣入手打造孩子主動愛學的啟蒙課程,助力年輕父母尋找到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目前,瓜瓜龍啟蒙擁有包括英語、思維、語文三大基礎學科在內的系列產品矩陣,根據孩子的年齡段規劃學習任務,打造高效學習閉環,提升學習效率。
  • 7歲女孩在校被糟蹋,校方稱:尿褲子感染?家長校門口下跪討說法
    孩子的家長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將孩子送到當地的一所「全託」幼兒園,在事發之前,家長還經常跟學校的老師進行視頻,並詢問孩子的情況,當時了解到的是:孩子除了學習成績差一點,身體還是非常好的。而在前不久,孩子家長突然被告知孩子身體不好,可能需要手術,在得到消息之後,孩子的家長在第一時間回到了家裡,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發現孩子睡覺不脫褲子,還用手捂著下體,家長就趕緊查看,發現孩子下體紅腫,並且還流出不明液體,還有疼痛和發癢。
  • 這3種行為的家長,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父母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
    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孩子活潑開朗,而有的孩子叛逆任性,還有的孩子因為自卑而做什麼都會畏手畏腳的,家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大多數具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身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家長的這幾種行為的家長會導致孩子自卑,一定要改正過來,不然等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了,再後悔就已經晚了,心理問題往往比健康問題影響更大,卻更難解決,家長一定要重視。
  • 小孩街上尿急 家長該怎麼做?(圖)
    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能憋著,所以,當街應當小便;但是,也有人認為,此舉不衛生,且影響市容。  有市民認為,家長可以採取一些比較妥當的做法,化解孩子尿急帶來的尷尬。比如,出門時,可以帶個空瓶子;或者,孩子尿急時,可以找個偏僻處。【觀點交鋒】孩子小,可以當街撒尿  孩子年紀小,由父母帶出去玩,有時,難免會尿急。這樣的現象,不少父母都會遇到。
  • 沒有一點點防備孩子就尿了 地鐵車廂裡流了一地的尷尬
    ……  對於地鐵中的各種不文明行為來說,把尿早已是一個司空見慣的關鍵詞——早在2012年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前免費試乘體驗的第一天,就有大媽抱著孩子在地鐵車廂裡把尿。  昨天該網友把照片和事情經過@了杭州地鐵官方,隨後杭州地鐵官方也轉發回應:  如果小朋友想要便溺,請家長帶領小朋友就近下車解決;從照片上看得出小朋友不小了,控制便溺的能力是有的,車廂內的公共環境需要每一個人維護,在車廂內解決便溺問題實屬不合適,如果是沒有控制能力的小朋友請家長自帶尿片,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為地鐵車廂的環境衛生奉獻一份力。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還在沾沾自喜嗎?
    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也希望孩子可以有禮貌,往往這樣的孩子是最討人喜歡的。但我國存在著一些傳統的中國式禮貌,雖然已經流傳多年,其實對孩子並沒有好處。不過有些家長還把這些禮貌當成真理,最終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案例有位學生以前是班裡的中等生,但在期末考試時卻考了第一,家長會上,很多家長都向這位同學的媽媽請教,為什麼孩子會進步得這麼快。
  • 照顧新生兒時,這4種人要抱孩子,家長要拒絕,避免影響孩子健康
    寶寶出生四個月,這段時間一因為孩子生病家裡都忙得焦頭爛額的。產後妻子的身體還很虛弱,於是我就請了一名保姆來家裡照顧孩子和妻子的產後生活,才過不久就發現孩子開始經常生病。有時候就感冒發燒,有時候甚至還會拉肚子,看著孩子頻繁生病,日漸消瘦,我帶孩子去醫院專門找兒科專家去檢查諮詢。
  • 孩子掌握了小技能,方可在幼兒園「順風順水」,老師和家長都省心
    幼兒園畢竟是陌生的環境,老師不一定會像家裡人那樣對待孩子,於是娃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還特意挑了帶監控的園區,就是為了隨時觀察孩子的動態。
  • 還在把屎把尿嗎?你不是在愛他是在害他!
    「把尿」會讓孩子喪失根據尿意排尿的能力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有些寶寶在把尿的時候能尿出來了,更多的原因是一種條件的反射。久而久之這種條件反射會限制了寶寶大腦發育去控制排便的功能,於是有可能會讓膀胱功能無法發育成熟,再有,頻繁地把尿更是會影響膀胱儲存功能的健全。2.
  • 家長你知道嗎?你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發脾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影響到跟你親近的人,特別是家長,你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愛發脾氣,那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容易出現叛逆心理,敏感多疑,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當孩子長大後,脾氣也會暴躁,對別人苛刻。當孩子越來越大,為人父母的時候,父母的壞脾氣,也會被他們所繼承,出現發洩暴力等問題。那麼,下一代的孩子又成了受害者。
  • 孩子情緒容易失控?家長善用「淬火效應」,幫助孩子降降溫
    原本孩子很是配合,孩子也確實專注地學習了,但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還是超過了規定的時間,並不能獲得獎勵的硬幣。小雨一看到自己做作業的時間超過規定時間,就開始情緒失控,先是突然哭了起來,接著邊哭邊把手頭上的鉛筆直接摔在地板上,直到最後把書桌上的書,連同計時器一起推倒在地上,小雨媽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孩子突然的情緒失控,毫無徵兆,讓小雨媽都還來不及反應。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然而具有樂觀心態的孩子會先發現自身以外的原因,比如考試沒考好,孩子會覺得老師這次出的題比較難,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等以後好好學習,下次一定會考好。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悲觀情緒的時候,說明孩子在之前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響,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情緒,而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悲觀情緒的。
  • 三歲孩子靠「髒話」建立友誼?背後的奧秘家長要早知道
    喜歡說屎尿屁背後的兩大原因太多的家長都疑問為什麼三四歲的孩子對於屎尿屁這樣的感興趣,難道僅僅是因為到了「調皮搗蛋」的階段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種行為的發生有兩個原因造成。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性別意識,並對生殖器充滿幻想。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喜歡憋屎憋尿,為此不少家長也是頭疼不已。這是因為孩子在體會排洩糞便的快感,並且意識到屎尿屁是他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 書單|為什麼孩子都喜歡「屎尿屁」?哈哈哈哈哈
    家長經常被孩子追問一些難以講清楚的問題:人一天會放多少次屁?人為什麼會拉便便,便便從哪裡來?為什麼打嗝的時候會發出聲音?為什麼幼兒園的男生和女生上廁所的地方不同?全世界的孩子對「屎尿屁」的話題都樂此不疲。帶有「屎尿屁」的話本身簡短犀利,孩子說的時候,潛意識裡會帶有一種排洩時的快感,所以很容易被孩子們用來表達激烈的情緒和感受。那麼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汙言穢語」敏感期呢?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家長們在生活中照顧寶寶往往會出現一些現象和問題,最近後臺私信也收到一些家長的問題,我家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路,智力不會有問題吧?寶寶5個月了 ,還不會目光追隨,正常嗎?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
  • 眼科專家許江濤:家長要警惕孩子水汪汪的大眼睛
    (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人民網昆明11月4日電 (李發興)「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家長切不可沾沾自喜,可能患有先天性青光眼,應儘早到醫院檢查,儘早治療。」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近日在接受人民網雲南頻道專訪時,給家長們支招如何發現孩子的眼部異常。 兒童時期的眼病對兒童視力發育危害極大,這一階段眼部的發育,對兒童的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許江濤說,由於幼年兒童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覺,許多眼病要靠家長細心觀察。
  • 孩子老尿褲子怎麼辦?怎麼教會孩子自主如廁?
    孩子老尿褲子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自主如廁,又該怎麼訓練呢?今天果媽來給大家支幾招。 一般孩子15個月左右尿道括約肌發育成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尿意,所以家長可以從15個月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了。 1.培養寶寶使用便盆。
  • 「備戰新高考·心理課堂」——家長篇 家長陪考比孩子還緊張,別急...
    「我怕說多話、說錯話,影響孩子備考;可是不說,又怕孩子以為我不關心他。」「陪考的每天都小心翼翼,唯恐那句話惹孩子不高興」……在陪考過程中,一些家長往往比孩子還緊張。那麼,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幫孩子戰勝高考?在陪考過程中,哪些話宜說,哪些話不宜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