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羅森:為何不顧食品安全「紅線」?是否僅為個例?

2021-01-16 鋅財經

文/爾曼

編輯/大風

食品安全歷來是餐飲行業的一道紅線。近日,一則「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引發公眾持續關注。

起因是1月4日,網曝有羅森便利店員工將掉在地上的關東煮撿起來,用水衝一衝後又放回鍋裡。視頻裡,面對顧客的質疑,店員竟稱「地面每天都擦」。後據媒體採訪,拍攝視頻的當事人在表示要結帳把東西帶走時,店員拒絕結帳,並繼續出言不遜稱「別拿了,怕毒死你」。

事發後,該店店長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食物沒有掉在地上,而是掉在了通體的桌子上。提及相關涉事店員時,她稱「(這個店員)就是一個新入職的,她也不太懂這些」,並強調羅森便利店有專業流程,遇到類似情況有規定不予售賣。

採訪中,涉事店長稱食物只是「掉在了桌子上」

很顯然,涉事店長此番言論並未能說服大眾,甚至讓羅森便利店再次倒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1月5日凌晨, 「羅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森」)官方微博緊急發布了一份道歉聲明。

事件發生後,羅森次日凌晨進行道歉

在聲明裡,羅森稱就此表示「誠摯歉意」,並已「暫停該門店關東煮的銷售」,也將就此事「進行徹底調查」,待事件查清楚後「會給予大家全面的答覆」。

「感謝顧客朋友對羅森便利店的關心與監督,會一定徹底調查整改到位,不辜負廣大消費者對羅森的信任和支持。」羅森還稱。

「羅森關東煮事件」連續數日在熱搜榜單上

儘管羅森出面道歉,但個例的出現還是會引發一個思考:對於在中國門店數超過3100家、想要繼續拓展的羅森來說,羅森中國其他門店是否有類似行為?為什麼日本羅森從沒曝出這樣的事,但卻在中國發生?瘋狂擴張的背後,羅森的價值觀有沒有發生改變?

或者,也可以換句話:對於羅森來說,現在最為重要的是如何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在全國範圍內保證門店的自查自檢工作,以及保障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基本訴求。

這是為整個餐飲行業再次強調食品衛生的紅線,也是為了從源頭更好地避免食品安全事件。

一問: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又大於天。

看到視頻中羅森工作人員「洗乾淨了」的回應及後面對消費者「不賣你了,怕毒死你!」的回懟,不得不發出一個疑問:羅森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

微博上「羅森關東煮事件」話題閱讀量達4億

《食品安全法》第四條明確表示,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同時,《食品安全法》也要求商家做到「誠信自律」。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稱: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這些情景就包括:「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也就是說,羅森門店後續不排除面臨進一步的追責。

另外,也有不少人關心「食品掉在地上,是否涉及食品安全問題」。

據報導,2014年,美國新澤西州的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類似的實驗。他們選擇了4種地板材質、4類食物,外加4個接觸時間(1秒、5秒、30秒和300秒),得出了總計2560個測量值。實際上,為了搞清吃下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是否是個壞主意,這些學者花了整整兩年。

研究結論為:地毯轉移細菌最少,鋼製品轉移細菌最多;表面潮溼的食物(如水果)最容易被汙染,細菌「搬家」的速度極快,食物停留的時間越長,情況越不樂觀。

掉在地上的食品,確實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

二問:羅森是否對員工有培訓?有相關考核嗎?

羅森門店此次的衛生事件,本質上是店員服務意識沒有到位。站在服務的角度,對羅森發出的進一步疑問是:是否對員工有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訓?是否進行過服務理念相關的培訓?

視頻中,涉事店員如此回答顧客的質疑

從視頻呈現的店員狀態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無論是在食品安全,還是服務方面,都不會感覺到他們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痕跡。

微博上網友的評論

可是,服務是生意立足的根本。零售行業的「戰國時代」,「服務為王」的思路其實永不會過時。無論是去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服務好還是不好永遠是消費者評價一家店的重要標準。

「經營之神」、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也說:「不要為客戶著想,而是站在客戶立場考慮。前者居高臨下的感覺容易服務走樣,後面的態度才是真正的以顧客為本的思維。」

如今,羅森除了道歉,更應該切實思考如何「站在客戶立場考慮」。

三問:是否為個例?羅森其他門店有類似現象嗎?

據了解,事發地是羅森便利店的高碑店。但大眾不禁會議論,上述現象是否為個例?

微博上網友的評論

截止到目前,羅森未發布任何關於其他門店的自查情況。從可查的資料情況看,羅森其他門店未發生上述食品安全相關的問題。但是,羅森中國區總裁三宅示修卻一直強調「食品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檢索新浪黑貓投訴,近幾個月,與羅森相關的部分投訴也與食品相關,比如,異物問題。

新浪黑貓上與羅森相關的投訴

因此,無論「關東煮是掉在了哪兒」、「羅森有沒有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羅森需要做的,是發布自查報告,避免再出現食品安全相關的問題。

四問:為何羅森在日本的店面沒出現類似現象?

羅森便利店來自日本,說到日本的便利店,絕大多數評價都是「讚美」。

比如,日本的便利店內會提供免費Wifi能讓遊客免費上網,遊客需要的所有門票,都可以在便利店一站買全:飛機票、火車票、遊樂園門票…

甚至,在人口稀少的廣島縣鄉下,羅森有行動販賣車行駛各區域,變成「外出送貨店」。

但溢美之詞的背後,卻不得不讓人發問:難道羅森進軍中國後,標準不一樣了?為什麼日本的羅森便利店可以成為各種高質量服務的代表,而中國的羅森便利店卻各種負面層出不窮。

實際上,日本的羅森便利店並不是完全沒有負面事件發生,但是日本羅森官方的處理態度和處理方法都和中國羅森官方的此次事件完全不同。

2013年7月,一男子躺在日本羅森便利商店的冰櫃裡「乘涼」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事後發現該男子是這間加盟店老闆的兒子。這件事情導致許多日本人因此對全日本羅森便利商店的信任感大大降低,更有網友稱「這輩子再也不去羅森買東西了」。

此次事件在日本引發軒然大波

彼時,日本羅森總公司官方的反應非常迅速:立刻公開道歉、銷毀全部冰品、收回加盟權。至此,風波才告一段落。

而反觀此次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的關東煮事件,在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店家仍舊無視自己的問題、多番狡辯。不知道在羅森的眼裡,服務標準是否還能維持不變。

五問:繼續瘋狂擴張?還是以價值觀為首要條件?

為什麼同樣是出了問題,羅森中國店面與其本土店面的服務與處罰標準會有差別?

這個問題可以從日本羅森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定位上找到答案。

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社長竹增貞信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稱,到2025年,計劃把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至1萬家。竹增貞信指出:「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開店機會很大。」

也就是說:羅森在中國的首要目標是「快速擴展」。

一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公開報導,中百羅森(中百集團與日本羅森合作打造的便利店品牌)保持著每年新增 150 家以上門店的節奏,2019 年底門店數量達到 450 家,年銷售規模超過 10 億元。

當一個品牌一味的將所有注意力都用在擴張上面,那麼勢必有一些東西會被忽略,比如和本土一樣水準的優質服務,又比如說食品安全這樣的底線。

711的創始人鈴木敏文說過的一句話在此時或許更加值得羅森借鑑:成功的關鍵在于敏銳的「問題意識」。只有發現問題,才可以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

六問:如何管控加盟商?加盟便利店還能吃嗎?

除了羅森品牌片面追求發展速度之外,此次關東煮時間也揭開了便利店行業產業鏈的一個普遍問題:加盟模式,以及該模式下的管控問題。

在現代化標準供應鏈的運作下,我們有理由相信羅森自營便利店不會發生類似的現象,但是品牌能否對加盟商進行有效管控?相信會有人「打一個問號」。

不僅僅是便利店,傳統的餐飲、快遞等行業大多會採用加盟模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以讓企業的加快拓展速度,更易形成群聚或山頭效應和表面上的品牌推廣效應。但是同時,加盟商為了逐利擅自破壞經營要求的事件也層出不窮。

2020年7月,漢堡王江西的加盟店就被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相關部門用過期食材的問題。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吃上一口放心的熱餐,或買到一片保質期內的麵包是最基本的訴求。

「羅森關東煮事件」後,微博上的投票

但是在商家眼裡,嚴格壓製成本、無限擴大收益才是擺在第一位。事實勝於雄辯,在食品安全這個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原則前,部分加盟商的確會更趨向於從收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行業專家賴陽早前提出過:加盟店在食品安全和品牌品質上的管理風險很大,比如,便利店售賣的很多都是鮮食類的短保商品,如果有加盟商為了利益不嚴格按時間廢棄過期食品,或者是為了減少浪費少訂貨,導致消費者進店買不到想要的東西,都會損傷品牌信譽。

那麼要如何平衡加盟模式和品牌效應之間的關係呢?

餐飲連鎖品牌戰略顧問王冬明提出過一個觀點:一旦加盟門店超過直營店數量時,企業就應該提高警惕。餐飲企業要實現品牌的長久發展,首先要控制加盟店的開店速度,以防管控能力跟不上;其次要提高加盟門檻,加強對加盟商的考察。

相比之下,在食品行業當中直營模式擁有著比加盟模式更加強力有效的管理能力。這是對品牌價值的保障,也是對消費者的負責。畢竟,企業不止是創造利潤,更要創造社會價值。

目前看來,羅森並沒有控制好這中間的平衡,才會讓無良的加盟商肆意傷害消費者的權益、破壞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這何曾不是某種層面的咎由自取呢?

羅森「關東煮事件」仍在發酵,無論生意或大或小,都不該觸碰食品安全的紅線

相關焦點

  • 羅森不顧食品安全「紅線」,關東煮掉地上後衝水接著賣
    不過,就在近兩天,知名連鎖便利店羅森就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質疑。1月4日,一則「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的視頻迅速在網絡上熱傳。視頻顯示,在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有消費者看到關東煮中的腊味香腸掉地上後,門店工作人員將其用水衝洗之後再次放回鍋裡繼續售賣的行為。
  • 因「地面每天都擦」,羅森便利店就可以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
    有網友爆料,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員工把掉在地上的關東煮撿起來,用水衝一衝後又放回鍋裡。面對顧客質疑,店員稱地面每天都擦。當顧客表示要結帳把東西帶走時,店員稱怕毒死顧客,拒絕結帳。對此,該羅森便利店店長回應稱:沒有掉在地上,是掉在了小桌上。對於掉出來的食物按流程都應直接扔掉,該店員剛來不太了解,目前已經將整鍋關東煮扔掉。01 究竟誰的問題?
  • 老鼠爬上食品櫃,火鍋漏勺掏下水道 海底撈為什麼過不了食品安全關?
    這也能夠解釋為何每個海底撈的員工都如此熱情,充滿激情。  說完它的好,我們再來聊聊本次所發生的海底撈的食品安全問題。  就像引言所引用的狄德羅的名言一樣,海底撈確實能夠依靠它獨特的招牌服務所向披靡,卻也能被」視而不見」的食品安全打個踉蹌。  這種「視而不見」不是說海底撈不注重食品安全。
  • 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
    接觸了冷鏈食品如何消毒?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重點回應。 為何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計超過5890萬人感染。與此同時,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近30天,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
  • 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中國食品安全網中國食品安全網2019年11月27日
    剛剛結束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其中專門在健全公共安全體制制度方面指出,加強和改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要求。
  • 保障安全生產,牢記這33條紅線,請勿觸碰!
    保障安全生產,牢記這33條紅線,請勿觸碰!保障安全生產牢記這33條紅線,請勿觸碰!看富閻新區黨員幹部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二)籤約項目15個!總投資約165.1億元!富閻新區招強引優、招才引智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2020,我們的富閻夢原標題:《保障安全生產,牢記這33條紅線,請勿觸碰!》
  • 關東煮掉地上接著賣 食品安全紅線緣何屢遭觸碰?
    食品安全問題是大眾非常關心的民生問題。疫情之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但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企業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去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某連鎖快餐店一門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加工製作食品以及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問題。去年8月,某知名連鎖餐企被爆出,該餐企一門店後廚工作人員經常食用即將端給客人的菜品。
  • bilibili攜手羅森推出的首家主題便利店在滬迎客
    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運營部部長吳琰、市場部部長吉田凉平、建設部部長阮崢與bilibili的代表角色「小電視」作為雙方代表為開業剪彩。 店堂的整體設計以B站用戶熟悉的藍白色調呈現,亮麗、青春。 開張首日生意興隆。
  • 落實五個必須,智慧食堂築牢「防疫+食品安全」線
    今日「黑龍江新增43+68,一地升級為高風險!全省進入應急狀態」衝上熱搜,(新增確診43例,無症狀感染者68例 ),國內衛生形勢的緊張,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行業的發展不會因外部因素而停止,而是應該變革。
  • ...評鴻茅藥酒案:企業緣何敢置法律於不顧?執法必須加一道監督緊箍咒
    (央視評論摘選)相關閱讀鴻茅藥酒事件四問:企業緣何敢置法律於不顧?企業在營商過程中長期存在不良經營行為,第一個原因是違法成本低,違法收益高於違法成本;第二個原因是執法確實存在監管漏洞、監管盲區。政府部門要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合法創新。
  • 買到核酸陽性食品是否會被傳染
    買到核酸陽性食品是否會被傳染?隨著冬季的到來,海外疫情逐漸加重,國內也有部分地區疫情捲土重來,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1日0時34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110651例,累計死亡病例1680395例。
  • 兩大食品安全事件敲山鎮虎
    本報記者楊濱實習生傅洋  從蘇丹紅到轉基因,從辣椒醬、肯德基到樂之餅乾,幾天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聞,讓消費者又為自己的健康捏了一把汗。  食品安全問題極大損害企業形象  蘇丹紅事件對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有何啟示?出了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後果如何?
  • 築牢疫情防控「紅線」、守好交通安全「底線」
    築牢疫情防控「紅線」、守好交通安全「底線」 2020-05-28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品安全標準檢測難度大成本高 成消費者維權障礙
    在法律懲罰食品安全違法者的嚴厲態勢下,民眾最關切的食品安全領域中潛藏的種種危機,是否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防範呢?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投訴舉報中心統計:2013年,該中心共接到全國各地27萬件投訴舉報,其中涉及食品問題的投訴佔17萬件左右。
  • 曹廟鎮20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及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今年我鎮針對工作人員變動情況,年中調整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雙主任、分管領導為副主任,市場監督管理所、衛生院、派出所、司法所、衛計辦、民政辦、財政所、中心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鎮食品安全宣傳員由衛生院院長擔任,明確了12個村各有一名信息員和一名安全員,按季度進行「四員」培訓,制定了工作計劃,落實了責任機制,保證了我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實施。
  • 明日方舟羅森聯動活動攻略大全 超多活動等你參加
    明日方舟羅森聯動活動攻略大全,超多活動等你參加。羅森聯動活動就要來啦,今天帶大家梳理一下明日方舟羅森聯動的所有活動和攻略,一起來看看明日方舟羅森聯動活動攻略大全,超多活動等你參加。
  • 舞陽縣嚴把「四個關口」保障養老機構食品安全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鄭浩 通訊員 陳新民為加強全縣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管理,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舞陽縣嚴把「四個關口」,切實保障機構養老群體的食品安全,去年春節疫情發生以來全縣未發生養老機構食品安全事故。嚴把責任關。
  • 食品安全歸根到底要靠法治
    近日,以「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北京召開,相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當前食品安全法治治理的新形勢展開對話、交流,進一步總結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新經驗、新模式,共同致力於食品供應保障,創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法治之道,推進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蔬菜配送市場,食品安全為根本
    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蔬菜配送市場,食品安全為根本。【康隆膳食管理公司】在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持續不斷的出現,人們愈發懷疑食品的真實程度。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生活中吃到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做成的呢?時間越長,這樣的問題越顯得迫切。
  • 【年度工作計劃】霍邱縣花園鎮2021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計劃
    為進一步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有關要求,認真落實食品安全法,做好轄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確保全鎮人民群眾的飲食衛生安全,現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2021年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