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必背歌賦之十二經井滎輸原經合歌

2021-01-12 網易

2020-08-02 14:44:08 來源: 李白山愛娛樂

舉報

  【出處】

  本歌原載於《醫經小學》,後《針灸大成》亦刊載。五輸穴是臨床常用的重要腧穴,十二經都有自己的井、滎、輸、經、合穴,共60個腧穴。陰經第三穴為輸,輸、原同一穴,陽經每經多一個原穴,一般是第四個穴位,位於輸之後,所以共66穴。古人把氣血的流注以水流的從小到大作比喻,《靈樞經·九針十二原》說:"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難經·六十八難》云:"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洩。"五腧穴是十二經經氣出入之所,其次序是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臟腑有病,都可用五輸穴治療。五輸穴還是子午流注和子母補瀉配穴法的選穴基礎,應背誦熟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歌訣】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厲兌內庭陷谷胃,衝陽解溪三裡隨,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

  少衝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後溪腕,陽穀小海小腸經。

  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知,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

  中衝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關衝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大敦行間太衝看,中封曲泉屬於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白話解】

  肺經的五輸穴是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大腸經的6個腧穴依次是商陽、二間、三間、合谷(原穴)、陽溪、曲池;厲兌、內庭、陷谷、衝陽(原穴)、解溪、足三裡是胃經的6個腧穴;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是脾經的五輸穴:心經的五輸穴依次是少衝、少府、神門、靈道、少海;小腸經的6個腧穴依次是少澤、前谷、後溪、腕骨(原穴)、陽穀、小海;至陰、足通谷、束骨、京骨(原穴)、崑崙、委中是膀胱經的6個腧穴;湧泉、然谷、太溪、復溜、陰谷是腎經的五腧穴;心包經的五輸穴依次是中衝、勞宮、大陵、間使、曲澤;三焦經的6個腧穴依次是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原穴)、支溝、天井;足竅陰、俠溪、足臨泣、丘墟(原穴)、陽輔、陽陵泉是膽經的6個腧穴;大敦、行間、太衝、中封、曲泉是肝經的五輸穴。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歌穴位陰經按井、滎、輸(即原)、經、合的順序排列,陽經按井、滎、輸、原、經、合的順序排列。

  以上節自谷世喆老師主編的《針灸經絡腧穴歌訣白話解一書》,明天給大家介紹《十二經子母穴補瀉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經絡|五輸穴之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
    手太陰肺經五輸穴名出處手太陰肺經五輸穴的名稱及五輸穴所在位置的描述,最早見於《靈樞·本輸》: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流)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輸(腧);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
  • 針灸大成調神穴位總結
    而是出現在手厥陰「是主脈所生病者」中,這是因為「心為君主之官」,心包在外代其受邪,大陵為心包經的原穴,故《考正穴法>中記載大陵可主治「善笑不休,煩心」、「喜悲泣驚恐」、「狂言不樂」等神志疾患,勞宮為滎穴。「滎主身熱」,故可清心瀉火而奏效,可見心火亢盛是心煩易怒的重要病機之一,心火常下移於小腸,瀉小腸經之井穴少澤,原穴腕骨可瀉心經之熱。
  • 艾灸養生之「五輸穴」應用十二:心包經的五輸穴詳解
    具體來說,五輸穴就是井、滎、輸、經、合穴的總稱,我們身上的12條正經都有各自的五輸穴,這些穴位都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在我們身上總共有60個這樣的穴位。那麼,艾灸選穴時,這個5個穴位應該如何選呢?這個在著名的中醫典籍《難經》上說的就比較詳細,書上是這樣描述五輸穴的:「井穴專主心下滿, 滎穴瀉火主身熱,輸治體重與節痛,經主喘咳並寒熱,合當逆氣而下洩。」
  • 肝 經
    足厥陰肝經《內經》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 《周易.坎》丨初六習坎/五穴之道,氣化形
    五輸穴,為經穴分類名。指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俞、經、合五個特定穴位。《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古人把經氣運行過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變化來形容,把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 師出有名,從中醫五運六氣談人體手太陰肺經井穴為何叫少商
    少商穴是少太陰肺經的井穴,也是臨床經常會用到的穴位,這個穴位是在手拇指末節橈側,關於它的準確定位,《醫宗金鑑》裡是這麼描述的:去爪甲角如韭葉許白肉際。我們現在一般是手拇指爪甲橈側緣和基底部各作一線,相交處取穴就可以。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大腸經穴位定位及主治
    大腸經20穴(左右各20穴):大腸--傳導之官,變化出焉。1、商陽:又名絕陽。井穴,點刺放血,也是治療退燒的要穴。(穴位名解:本穴為手陽明之始,承肺金清肅之氣,遞接而來。借少商商金之氣,由陰側轉入陽側,故名「商陽」。「陽明司四時之秋令,而太陰主四時之清秋」。則少商為秋商之初,商陽為秋商之正也。商,金也。陽明之氣令也。故名本穴為「商陽」。體此秋商涼肅之意,則其治症之用,可想而知矣。又以本穴為手陽明之井,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滿(井滎輸經合五穴有特殊作用)從本經循行部位來看,則本穴又能治頸項喉齒諸疾。)
  • 朱燕中 | 三陽經之根詳解
    而從經文中所敘述的三陽經都是陰中之陽,說明三陽經都是長出地面的,或者說是根於地下而長在地上;三陰經又都是陰中之陰、少陰、厥陰,說明三陰經都是沒有長出地面的,還在地下,或者說是根於地下,長在地下。釋字:根者,《說文解字》:「木株也。」《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又《博雅》:「始也。」結者,《說文解字》:「締也。」《注》:「結,謂收斂之也。」
  • 關於井字的甲骨文
    有地才有井,佛雲:風在空中,水在風上,地在水裡。世人觀井,只見井水,不見大地。 卦曰: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象曰:木上有水,君子以勞民勸相。 所謂改邑不改井,就是講地方可以變化,但規律和法度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地方變了,增加一點,減少一點,不增不減!就像陽光雨露之於生命,是必須的。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可以說我們祖國的中醫理論,時刻離不開陰陽五行,不能嫻熟運用五行理論推斷身體的病理病機就不可能入上古中醫之門。按照五行學說,在我們的五臟六腑中,肺和大腸的五行是屬金的,小腸和心相表裡是屬火的,肝膽皆屬木,脾胃都屬土,腎和膀胱屬水,心包和三焦也屬火。同時,上述的人體十二經絡的每一條經絡都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理論各自構成五個特定穴 (井、滎、俞、經、合),叫"五輸穴"。"
  •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圖解(針灸)
    【本經穴】 關衝(井)、液門(滎)、中渚(輸)、陽池(原)、外關(絡)、支溝(經)、會宗(郄)、三陽絡、四瀆、天井(合)、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髎、絲竹空。     【交會穴】 秉風、顴髎、聽宮(手太陽),瞳子髎、上關、頷厭、懸釐、肩井(足少陽),大椎(督脈)。
  • 中醫針灸基礎-【手陽明大腸經】經絡循行;疾病主治;操作要點
    《中醫針灸基礎》 分支從缺盆經頸部入下齒,淺出夾口,過人中溝,止於對側鼻旁(迎香)。 【附】《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夾鼻孔。
  • 人有十二井穴,艾灸井穴會有特殊的作用!
    人體的十二井穴定義及作用眾所周知,人體主要有十二條經絡,這些經絡各有一個井穴,合起來就是「十二井穴」。井穴是針灸調理中常用的穴位,對調節人體健康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1.井穴的定義:古人將經脈比作河流,血液便如河水一樣流淌其中。體表的經脈是地面部分的河流,體內的經脈就像是地下的暗流。井穴便是溝通這兩條河流的「井口」。
  • 回看心包經的主要穴位,開啟三焦經的第一穴,關衝穴,治頭面疾患
    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一段時間了,今天就來回顧一下。並開始學習手少陽三焦經。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六個,分別是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曲澤。中衝是心包經的井穴,溝通厥陰心包經與少陽膽經,針刺它可以調通陰陽,急救催醒,治療昏迷、中暑等。具體可以看此文:《路上遇到有人倒地,你要怎麼救?中醫急救穴中衝穴用在什麼時候?》
  • 一個大腸經上的穴位,你知道它有哪些養生妙用嗎?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還有奇經八脈,這些經脈上都有各自的穴位,除此之外還有經外奇穴,這些穴位平時可以用於養生保健,生病時可以用以治癒疾病,每一個穴位都有其對應的部位、器官,和善於應對的疾病。而有的穴位,在臨床治療使用中,人們逐漸發現,它們作用廣泛,所以用之也多,比如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合谷穴。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歷代高僧對《楞嚴經》之評價
    唐·玄沙大師之引悟:  《宋高僧傳·卷十二》載:「玄沙乘《楞嚴》而入道,識見天珠」。《景德傳燈錄·卷十八》載:「福州玄沙宗一大師,法名師備……閱《楞嚴經》發明心地,由是應機敏捷,與修多羅冥契。諸方玄學有所未決定,必從之請益。至若與雪峰和尚徵詰,亦當仁不讓。雪峰和尚贊曰:『備頭陀(玄沙大師)其再來人也』」。
  • 輸、原一體,補後天之本的特效穴!
    太白穴,太同大,是廣大,高大的意思,白代表肺金,也有明亮的意思,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從五行上看,脾屬土,所以脾經又稱土經,作為脾經上的穴位,太白穴也屬土,說到太白穴的位置你肯定不陌生,它的位置也很好找,將一隻腳擱在另一隻腳上,就會看到腳部的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形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