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20-12-01 嶽陽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設立和登記

    第三章 成 員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五章 財務管理

    第六章 合併、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七章 扶持政策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一章

    第一條為了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成員以農民為主體;

    (二)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

    (三)入社自願、退社自由;

    (四)成員地位平等,實行民主管理;

    (五)盈餘主要按照成員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

    第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由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並以上述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

    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其帳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

    第六條國家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

    第八條國家通過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產業政策引導等措施,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國家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力量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服務。

    第九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有關組織,依照本法規定,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

第二章設立和登記

    第十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本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成員;

    (二)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組織機構;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名稱和章程確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規定的成員出資。

    第十一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召開由全體設立人參加的設立大會。設立時自願成為該社成員的人為設立人。

    設立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通過本社章程,章程應當由全體設立人一致通過;

    (二)選舉產生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

    (三)審議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和住所;

    (二)業務範圍;

    (三)成員資格及入社、退社和除名;

    (四)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五)組織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任期、議事規則;

    (六)成員的出資方式、出資額;

    (七)財務管理和盈餘分配、虧損處理;

    (八)章程修改程序;

    (九)解散事由和清算辦法;

    (十)公告事項及發布方式;

    (十一)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一)登記申請書;

    (二)全體設立人籤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

    (三)全體設立人籤名、蓋章的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

    (五)出資成員籤名、蓋章的出資清單;

    (六)住所使用證明;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

    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辦理完畢,向符合登記條件的申請者頒發營業執照。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申請變更登記。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辦理登記不得收取費用。

第三章

    第十四條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以及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能夠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承認並遵守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規定的入社手續的,可以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置備成員名冊,並報登記機關。

    第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中,農民至少應當佔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成員總數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個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成員;成員總數超過二十人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成員不得超過成員總數的百分之五。

    第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

    (二)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

    (三)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

    (四)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帳簿;

    (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選舉和表決,實行一人一票制,成員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決權。

    出資額或者與本社交易量(額)較大的成員按照章程規定,可以享有附加表決權。本社的附加表決權總票數,不得超過本社成員基本表決權總票數的百分之二十。享有附加表決權的成員及其享有的附加表決權數,應當在每次成員大會召開時告知出席會議的成員。

    章程可以限制附加表決權行使的範圍。

    第十八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承擔下列義務:

    (一)執行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二)按照章程規定向本社出資;

    (三)按照章程規定與本社進行交易;

    (四)按照章程規定承擔虧損;

    (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要求退社的,應當在財務年度終了的三個月前向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提出;其中,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成員退社,應當在財務年度終了的六個月前提出;章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退社成員的成員資格自財務年度終了時終止。

    第二十條成員在其資格終止前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已訂立的合同,應當繼續履行;章程另有規定或者與本社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成員資格終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章程規定的方式和期限,退還記載在該成員帳戶內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對成員資格終止前的可分配盈餘,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其返還。

    資格終止的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分攤資格終止前本社的虧損及債務。

第四章組織機構

    第二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由全體成員組成,是本社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

    (三)決定重大財產處置、對外投資、對外擔保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四)批准年度業務報告、盈餘分配方案、虧損處理方案;

    (五)對合併、分立、解散、清算作出決議;

    (六)決定聘用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資格和任期;

    (七)聽取理事長或者理事會關於成員變動情況的報告;

    (八)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召開成員大會,出席人數應當達到成員總數三分之二以上。

    成員大會選舉或者作出決議,應當由本社成員表決權總數過半數通過;作出修改章程或者合併、分立、解散的決議應當由本社成員表決權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章程對表決權數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的召集由章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二十日內召開臨時成員大會:

    (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成員提議;

    (二)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提議;

    (三)章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超過一百五十人的,可以按照章程規定設立成員代表大會。成員代表大會按照章程規定可以行使成員大會的部分或者全部職權。

    第二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理事長一名,可以設理事會。理事長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理事長、理事、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由成員大會從本社成員中選舉產生,依照本法和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對成員大會負責。

    理事會會議、監事會會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

    第二十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應當將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成員、理事、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八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或者理事會可以按照成員大會的決定聘任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理事長或者理事可以兼任經理。經理按照章程規定或者理事會的決定,可以聘任其他人員。

    經理按照章程規定和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授權,負責具體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理事和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侵佔、挪用或者私分本社資產;

    (二)違反章程規定或者未經成員大會同意,將本社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本社資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三)接受他人與本社交易的佣金歸為己有;

    (四)從事損害本社經濟利益的其他活動。

    理事長、理事和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本社所有;給本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理事、經理不得兼任業務性質相同的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理事、監事、經理。

    第三十一條執行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有關公務的人員,不得擔任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理事、監事、經理或者財務會計人員。

    第五章 財務管理

    第三十二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

    第三十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應當按照章程規定,組織編制年度業務報告、盈餘分配方案、虧損處理方案以及財務會計報告,於成員大會召開的十五日前,置備於辦公地點,供成員查閱。

    第三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其成員的交易、與利用其提供的服務的非成員的交易,應當分別核算。

    第三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從當年盈餘中提取公積金。公積金用於彌補虧損、擴大生產經營或者轉為成員出資。

    每年提取的公積金按照章程規定量化為每個成員的份額。

    第三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為每個成員設立成員帳戶,主要記載下列內容:

    (一)該成員的出資額;

    (二)量化為該成員的公積金份額;

    (三)該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

    第三十七條在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後的當年盈餘,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可分配盈餘。

    可分配盈餘按照下列規定返還或者分配給成員,具體分配辦法按照章程規定或者經成員大會決議確定:

    (一)按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項規定返還後的剩餘部分,以成員帳戶中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以及本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形成的財產平均量化到成員的份額,按比例分配給本社成員。

    第三十八條設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由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負責對本社的財務進行內部審計,審計結果應當向成員大會報告。

    成員大會也可以委託審計機構對本社的財務進行審計

第六章合併、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三十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併,應當自合併決議作出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合併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併後存續或者新設的組織承繼。

    第四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分立,其財產作相應的分割,並應當自分立決議作出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後的組織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二)成員大會決議解散;

    (三)因合併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被撤銷。

    因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原因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由成員大會推舉成員組成清算組,開始解散清算。逾期不能組成清算組的,成員、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指定成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四十二條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處理與清算有關未了結業務,清理財產和債權、債務,分配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代表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訴訟、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並在清算結束時辦理註銷登記。

    第四十三條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和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如果在規定期間內全部成員、債權人均已收到通知,免除清算組的公告義務。

    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並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

    在申報債權期間,清算組不得對債權人進行清償。

    第四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原因解散,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不能辦理成員退社手續。

    第四十五條清算組負責制定包括清償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的工資及社會保險費用,清償所欠稅款和其他各項債務,以及分配剩餘財產在內的清算方案,經成員大會通過或者申請人民法院確認後實施。

    清算組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第四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在解散、破產清算時,不得作為可分配剩餘資產分配給成員,處置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七條清算組成員應當忠於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及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八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破產適用企業破產法的有關規定。但是,破產財產在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應當優先清償破產前與農民成員已發生交易但尚未結清的款項。

第七章扶持政策

    第四十九條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可以委託和安排有條件的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

    第五十條中央和地方財政應當分別安排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對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國家與社會急需的重要農產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優先扶持。

    第五十一條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採取多種形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具體支持政策由國務院規定。

    國家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採取多種形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務。

    第五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享受國家規定的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和其他涉農經濟活動相應的稅收優惠。

    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其他稅收優惠政策,由國務院規定。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三條侵佔、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財產,非法幹預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生產經營活動,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攤派,強迫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接受有償服務,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損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向登記機關提供虛假登記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登記的,由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第五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報告等材料中,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九章

    第五十六條本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完)

相關焦點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託,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的有關問題作說明。    一、修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必要性    現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自2007年施行以來,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範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法律保障,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實踐證明,合作社這一組織形式,對於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現代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 解讀《新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
    入社自願退社自由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解讀《新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
  • 公告|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全文公布!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2號《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20年3月1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主要內容
    編者按: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由第83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總社法制辦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供各級供銷合作社和廣大幹部職工及社員學習參考,做好法律的貫徹實施。
  • 權威解讀: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解讀
    2017年6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光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的全體會議上,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託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說明,施行十年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迎來了首次修改。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如何被農民所知和所用
    關鍵詞:普法 法律下鄉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合作社法人的互助性質,決定了在合作社法中應規定國家對其提供財政、信貸和稅收的支持。全市掛宣傳條幅607幅,張帖標語7645條,製作宣傳版面430塊,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知識培訓1093人次,出動宣傳車輛111臺次。為進一步掀起學法用法高潮,該局還在鄭州市電視臺舉辦了專題知識競賽。《河南日報》等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先後150餘次對鄭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情況進行了宣傳報導。
  • 新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 江蘇農民"抱團"致富更有底氣
    原標題:修訂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7月起施行 農民「抱團」致富更有底氣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7月1日起施行,這是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後的首次修訂。   江蘇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力量,但也面臨市場地位弱、服務範圍窄、規範機制不完善、聯合發展缺乏法律認可等「成長的煩惱」。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終於修了 名稱不改
    【財新網】(記者 黃姝倫)隨著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農民合作社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對其的法律規範和保障嚴重滯後。現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下稱現行法),只給予基於同類農產品生產經營或者服務的專業合作社法人地位,然而,實踐中,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早就超越了這一限定,開展綜合性服務的、以及合作社聯合成立的聯合社等形式不斷湧現。  6月22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初審,這是現行法自2007年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
  • 省人大常委會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執法檢查
    日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衛國、宋衛平分別率執法檢查組赴阜陽市、亳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及所轄部分縣(市、區),就貫徹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安徽省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情況開展執法檢查。
  • 重慶農民專業合作社3.56萬個 帶動農戶增收效果明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9日15時訊(記者 闕影)今(29)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我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情況的報告。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於2006年10月通過,2007年7月1日起實施;2017年12月修訂,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 新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解讀 你不可不知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一、發展方向更明確1、發展目標明確舊版《農民專業合作法》的重點是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予以規範提高,目標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新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重點是規範,要求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實現規範化發展,在規範的基礎上提高
  • 上海立法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何這位人大代表由衷高興?
    上海立法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何這位人大代表由衷高興?她在議案中列舉了本市農民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兩大突出問題:一是掛名社、「空殼社」大量出現,正在運行的合作社也存在財務管理不規範的情況,合作社的專業化、規範化管理亟待加強;二是有關部門和組織在指導、扶持、服務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規模、提升水平方面未能完全適應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新要求,職責有待進一步明晰。
  • 每日一詞∣農民專業合作社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的全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介紹,目前,全國90%以上的貧困村都有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832個貧困縣累計發展合作社68.2萬家,直接帶動近2200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 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清理?農業農村部回應了!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03號(農業水利類035號)提案答覆的函 民進中央: 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清理的提案收悉。經商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現答覆如下。
  • 農民專業合作社,建冷庫是個不錯的選擇,建有補貼,申請簡單
    通過一些地方的成功試點,實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瓜果蔬菜類專業合作社面臨的發展難題。下面,小編就和相關的農民朋友一道分享一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保鮮冷庫有沒有政策補貼、政策補貼怎麼申請這個問題。補貼對象為項目實施區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個專業合作社當年享受的補助設施建設不得超過五座,補貼一般採用先建後補的方式,有意建設保鮮冷庫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及早立項建設。
  • 如何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清理?農業農村部給出了最新答覆
    近日,針對民進中央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清理的提案,農業農村部經商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現答覆如下。 當前農民合作社蓬勃發展,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21.8萬家。農民合作社通過組織、服務農民「抱團」參與市場競爭,在建設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專業合作社拓寬農民致富路
    近年來,阿克蘇市把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擺在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培育典型、示範推廣、全面發展」的總體思路,建成了一批帶動力較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全面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河北新聞聯播]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就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改來我...
    [河北新聞聯播]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就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改來我省調研
  • 【村居法律顧問】村級黨組織領辦農民合作社法律指引
    為進一步落實法律保障工作,我們所組織村居法律顧問對韓廟鎮大屯村擬辦農業合作社進行了現場調研,並結合所服務的韓廟鎮大屯村、亓家寨村、聶家營村農業合作社發展的實際狀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制訂了本法律指引,僅供鎮政府、司法所及各村委會、合作社參考。
  • 解讀文本:江門市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評定及監測辦法
    >圖解:江門市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評定及監測辦法規範性文件解讀:《江門市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評定及監測辦法》一、什麼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示範社?市級示範社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在江門市內登記成立,達到本辦法規定標準,並經市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門間聯席會議(以下簡稱「市聯席會議」)評定或監測合格的農民合作社或農民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聯合社」)。二、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必須滿足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