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歷紅塵,緣何淨土?看洛陽巨蛇事件中的密教祖師善無畏軼事

2021-01-13 梵觀點

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而今天梵君不講西遊記,道說一個千裡送經的故事,也是歷史上卻有奇人其事。這個人就是善無畏。

國王出家耄耋之年萬裡送經

從佛教在中原的發展歷史來看,唐代時期是中印宗教交往最為密切和重要的一個時期,其中一個重要人物玄奘,在貞觀三年西出玉門關去天竺取經的時候還是一個27歲年輕帥氣的小夥子(不然也不會被留宿女兒國被女王PUA)而在開元四年東赴大唐的送經人善無畏。卻是一位80高齡的耄耋老人,一路風塵僕僕來到大唐想想也是不易。

善無畏

善無畏(637~735,梵名ubhakara-simha),曾是東印度烏荼國的國王。善無畏是甘露王的後裔,十三歲繼承烏荼國王位,後出家,向達磨掬多學習密法。乃唐密開山祖師、開元三大士之首。 出生於東印度烏荼國(今 Orissa),剎帝利種姓。為釋尊的叔父甘露淨王的後裔。善無畏祖師傳授以胎藏界為主的密法,是為中國密教正式傳授之始,故亦稱其為漢地密教初祖。

棄位出家

善無畏生有神姿,宿積德藝,父王對他十分賞識,經常給他歷練的機會。他10歲就統領軍隊,13歲就繼王位,施行仁政,深得軍民愛戴。(有點巴霍巴利王的內味)

後來,他的兄弟為爭王位,起兵作亂。善無畏率軍親討,取得勝利。按照軍法,爭位的兄弟應判死罪,可是,善無畏不忍天倫兄弟遭誅,特「忍而曲赦」。(善無畏勇猛鎮暴,曾被流箭所傷,但仍大赦其兄,並讓出王位。)

經過這次內亂,善無畏看透了人心的惡,厭惡了爭權奪利的王室(這就是,不歷紅塵,緣何淨土啊!),決意讓位出家。他向母后表明心跡,又向群臣宣明決意,願讓位給兄長。母后哀而許之,秘密賜給他傳國寶珠,然後他便出宮而去。

投師達摩鞠多

善無畏在姨母的幫助下來到了那蘭陀(Nālandā)寺。他將母后賜的傳國寶珠,飾在那蘭陀寺大佛像的額上,佛像分外光彩奪目。這顯示出善無畏投身那蘭陀寺的決心。(雖然沙門不敬王,但是當時眾僧侶一看傳國寶珠就已經知道了善無畏的身份非同凡人)

當時那蘭陀寺,是密法眾聖雲集的地方。有聖僧達摩鞠多住持,達摩鞠多是如來的弟子,(不是禪宗的那個達摩祖師)佩如來之密印,看上去只有四十幾歲的樣子,但是據說已經八百歲了,昔日玄奘到那蘭陀寺時便拜見過他。(善無畏入那蘭陀寺時玄奘已經返回了長安)善無畏乃頂禮其足,投師達摩鞠多。

師父一日雲遊萬裡震驚眾人

有一天,寺內眾僧看見師父缽中的食物,不是印度本土的,就讓旁邊一位大唐國僧人來看。這僧人一看,缽中正是大唐國的食物,而且飯菜新鮮,那油餅還溫溫的,粟飯仍熱熱的,不禁驚愕道:「大唐國離這裡十萬多裡,這缽中食物是早上做好的,而中午就到這裡來了,太神速了!」眾人聽聞,都震驚不己,惟有善無畏默然。達摩鞠多秘密對善無畏說:「大唐國的白馬寺,重閣新近竣工,我剛到白馬寺受供回來。大家都吃驚了,只有你不動聲色,你真的可以學習大法了。」(梵君覺得師父一定是下單時候勾選了超時賠付)

獲三藏法號遊學大寶

隨後,達磨鞠多授予善無畏總持瑜伽三密教。傳法之時,龍神圍繞,森在目前;無量印契,一時頓受;即日灌頂,為天人師,稱曰三藏。得三藏稱號後,善無畏又勤奮修學,前後五年,通達了密教的全部奧義。

之後,無畏三藏周行大荒,遍禮聖跡,不懼艱險。又入雞足山為迦葉剃頭,受觀音摩頂。嘗結夏於靈鷲山,有猛獸為其前導;又曾深入山洞,洞中忽然光明如晝,現釋迦像,左右侍者栩栩如生。

經過多年艱苦遊學善無畏技能樹全滿,開始在印度地區傳教和廣施神跡,廣度眾生,傳授密法,教人以念制狂,即身觀佛。

善無畏在80歲高齡時,己是五印度大名鼎鼎的密教上師。一日,師父達磨鞠多對他說:「善男子,你與震旦(中國大陸的別稱)有緣,弘揚大教,今可行矣。」無畏三藏乃接足頂禮,辭別恩師,踏上前往大唐的路途。

一路降妖除魔受加持,東遊記開始

無畏三藏行至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時,天色已晚,前有一河,卻無橋梁舟楫,於是他乾脆就飛了過去。(畢竟年紀大了,能座扶梯何必走樓梯,畢竟趕到大唐傳教是目的)

至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善無畏遇到一隻白鼠,圍著他轉圈,還每天獻給他金錢。(這是赤裸裸的行賄求發達啊)

到了突厥國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善無畏應突厥王之邀,宣講密教經典《大日經》,又應王妃之請布壇講法。

離開碎葉城後,善無畏折東而行,半途遭遇賊寇,他被連砍三劍,但絲毫無傷,揮劍賊寇只聽到鐵碰銅的聲音而已。隨後棄劍拜倒請罪求度。

行至雪山大池(今崑崙山地區),善無畏感到有些不適(可能是高反了)這時師傅達磨鞠多從天而降,對他說:「菩薩身同世間,不捨生死。你久已離相,怎會有病?」說罷沖天而去。善無畏頓覺身心如得洗滌,不藥而愈。

路經吐蕃(今青海省),與商旅同行,遇胡人合圍搶貨,無畏三藏密運心印,劫匪乃悔悟請罪。

行至大唐西境,夜晚有神人對善無畏說:「再向東就不是弟子我的轄界了。守護神州的是文殊師利菩薩。」說罷頂禮善無畏雙足,然後消失不見。(看來神界對人間也是分片區管理的)

途經西州時,善無畏以駱駝負經卷過河,被龍王請入龍宮三日。無畏三藏就在龍宮中宣揚法化,開悟甚眾。到他牽駱駝上岸時,衣服經卷都沒被打溼。(這裡的龍王應該是蘭州附近的黃河龍王)

善無畏東行線路

開元初,唐玄宗夢見一僧,姿狀異乎常人,醒來記憶猶新,便拿起畫筆在宮牆上畫了下來,這個形象烙印在不少人的記憶中。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善無畏攜帶梵文經卷,到達長安,唐玄宗親自接見。一見面,發現善無畏與夢中所見高僧一模一樣,玄宗極為歡欣,立即禮善無畏為國師,並大設梵筵為善無畏接風洗塵。然後,玄宗又特設內道場,尊善無畏為教主,玄宗之子寧王、薛王等皆跪席捧器,從其灌頂受法,一時轟動朝野。毘盧大教,巍巍法門,由此興盛。

圓寂洛陽

開元二十年(公732年),善無畏上奏玄宗,請求回國,玄宗優詔不許。開元二十三年(公735年)十一月七日,善無畏祖師右脅累足而臥,示寂於洛陽大聖善寺禪室,時齡99歲,僧臘80。玄宗親自參加追悼大會,追封其為鴻臚卿,派鴻臚丞李峴、威儀僧定賓律師作監護,於開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將其葬於洛陽龍門西山廣化寺內庭。出殯之時,悲泣傾城,山河變色,法界悽涼。弟子李華為其刻碑立於寺內,二弟子寶畏、明畏為其撰刻偈頌,亦樹於院內。

關於洛陽巨蛇事件中時間錯位的疑問

《舊唐書·志·卷十七》:「天寶中,洛陽有巨蛇,高丈餘,長百尺,出於芒山下。胡僧無畏見之,嘆曰: 「此欲決水注洛城。」即以天竺法咒之,數日蛇死。祿山陷洛之兆也。」

《新唐書·志·卷二十六》:「天寶中,洛陽有巨蛇,高丈餘,長百尺,出芒山下,胡僧無畏見之曰:「此欲 決水瀦洛城。」即以天竺法咒之,數日蛇死。」

巨蛇出山

唐玄宗天寶(742—756)年間,洛陽邙山出現一頭巨蛇,高丈餘,長百尺。如果按照唐代一尺=31.209cm計算,則邙山巨蛇高3米多,長度為100*0.31209≈31.209米。 這比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已知最大的蛇類泰坦巨蟒(長約15米)還要大整整出1倍,震驚整個大唐。

泰坦巨蟒化石

水漫洛陽城

天竺高僧善無畏見到後感嘆道:「這條巨蛇準備引水漫洛城。」於是用天竺法咒對其進行攻擊。巨蛇被善無畏攻擊後幾日而死。

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評價該事件為安祿山攻陷洛陽的徵兆。

有學者指出,洛陽巨蛇事件可能為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的來源之一。故事中的「水漫金山」一事,極有可能來源於邙山巨蛇「水漫洛城」事件。天竺高僧善無畏施法降服巨蛇之事,也被加工搬運到白蛇傳中高僧法海身上。

這裡有沒有發現一個時間上的錯位?善無畏在公元735年就在洛陽圓寂了,怎麼又會在幾十年後的天寶年間出來咒殺巨蛇呢?(誰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可以在文後評價)

梵觀點:不管巨蛇事件是否是真的,但是善無畏高齡遠行的精神還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相關焦點

  • 佛學的真面目46:也談禪、密、淨
    密教經中之有義理,亦猶顯教經中之有咒一樣,說明顯密本是一家。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仿佛是修密不過是報了兩個志願,第一是即身成佛,第二個往生淨土(包括西方淨士)。而修淨土是只報一個志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無論怎樣,到最後都是為了成佛。  密宗中的「理具成佛」,與顯教亦無二致。如密宗所云:「諸佛理智,於凡夫身中,圓滿具足。」而禪宗馬祖道一禪師也說:「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者,是名正信。」
  • 中唐榆林25窟密法「毗盧遮那」與佛頂尊勝系造像的形成
    [關鍵詞]榆林25窟;毗盧遮那佛;八大菩薩;佛頂尊勝系;善無畏;不空  [中圖分類號]J329=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557(X)(2007)04-0018-06  敦煌石窟位居北傳佛教的要衝,本身除了有以華嚴思想為主的北傳密法外,亦為南傳中印密法進入中國的孔道,敦煌石窟保留早期中印度密法的造像資料,及南、北傳密法的交會與互動,為敦煌石窟內涵的一大特色
  • 佛教:普賢菩薩留下的五道密咒,願您常持念,功德無量
    01《紅塵說禪》系列第298篇《普賢菩薩行願品》各位師兄應該不陌生,這本來是大乘佛法第一經《華嚴經》的最後一品,後來又被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把它單獨抽出,加入到「淨土五經」中,成為了學淨土的師兄也必須要誦讀奉行的經典。
  • 中國佛教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生平簡介
    善導大師(613-681)是唐代盛弘淨土教的一代宗師。(安徽泗州人)。(一說臨淄(今山東臨淄縣)人)。俗姓朱,十歲時即跟從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的明勝法師出家,歸心向佛。初時學習三論宗的經典,間中常有讀誦《法華》、《維摩》諸經。如是經歷數年的靜心修學後,佛學修養漸見提升。
  • 紅塵滾滾,你真的看破了嗎?
    家道中落,工作受挫 情場失意 只聽大師緩緩問到: 「紅塵滾滾,你真的看破了嗎?」 紅塵滾滾,緣淺緣深,生活中不少人因為種種緣起緣滅的無常示現而飽受煩惱,在歷經一番無果的抗爭後,便選擇在朋友圈「看破紅塵」,開啟「佛系生活」。 然而「紅塵」究竟為何物?「看破紅塵」是逃避現實的藉口?
  • 鬥破蒼穹電視劇:玄重尺居然是由巨蛇所化,而且還是魂殿的武器?
    對於沒有看過小說、漫畫和動畫的人來說,看鬥破蒼穹電視劇也只是看個熱鬧,但如果你是中國足球的忠實讀者,將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劇情和小說的劇情完全不同,除名字相同以外,很難將他們兩個聯想到一起。其中無論是何種強者,都擁有坐騎,那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馬,於是就有那句「魂天帝,可敢下馬一戰?」,要知道小說中到達鬥皇級別就已經可以鬥氣化翼,馬實在是太low了。
  • 蓮師的顯密「書單」
    而後者所謂《班瑪瓜唐》,也稱為《蓮花遺教》,乃是蓮師法系中極其著名的特大型蓮師本生傳記伏藏品。這部共計108章,記錄了蓮花生大師的殊勝誕生、精進修行、調伏外道、弘揚佛法、隨類教化、降妖伏魔、興建桑耶、譯經傳法、培養法才、伏藏法教、傳承法脈、囑託授記、去往淨土等事跡和功德的傳記,詳細而忠實的記錄了寧瑪派初期的歷史,保存了蓮師留給後人的諸多珍稀修行竅訣。
  • 洛美牡丹景:洛陽的美,牡丹的香,洛陽的牡丹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複色九大色系、十種花型、一千多個品種。花開時節,洛陽城花海人潮,為睹牡丹倩姿芳容。牡丹原產中國,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之地。「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古人云:「種植好牡丹,必取洛陽土。」
  • 打殺巨蛇後,蛇靈的兇狠報復,一個也不放過!
    (一)兩位殺蛇者慘死,見死不救者也遭殃  2012年8月下旬的一天,胡老師講述了他親歷的一樁現世因果報應事件:  1995年,我(胡老師)在科左後旗甘旗卡鎮當地外貿局下屬的一個牧場擔任場長。  1995年7月份的一天清早,我還在睡夢中,就被外邊一片叫喊聲驚醒了。
  • 道教:龜蛇二將、周公、桃花女、天蓬、天猷,與玄武大帝關係密切
    02龜蛇二將龜蛇本為玄武的形象,玄武既然已經成為大帝,自然不能蛇頭龜腦,於是他自己的本相反而降為自己的部將了。在《北遊記》中,龜蛇是武當巖水火洞中生出的兩個妖怪,因為搶了林員外之女做壓寨夫人,城隍爺奈何不得,便請來玄武降伏。
  • 圖說淨土宗十三代祖師,建議收藏!
    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台宗以外,兼及禪宗、華嚴、法相、密宗、律宗五宗。淨土不立宗而以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延壽大師、省常大師為蓮社七祖。
  • 河南偃師這座千年古城,存有中州第一巨碑,因近鄰洛陽而被人忽略
    偃師是一座容易被遺忘的小城,說起這座城市,很多人都會一臉茫然,因為它東臨旅遊勝地登封,西接千年名城洛陽,偃師有什麼呢?或許在你跟他提起商城遺址時,他可能會含糊其辭道,那就是偃師啊!這就是偃師多麼容易被忽略。
  •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的善與惡)
    愛爾維修有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環境的產物人一出生時,猶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才區分出我們在白紙上畫出的是《蒙娜麗莎》還是《最後的晚餐》在《聖經.舊約》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最初居住在上帝的伊甸園中,本不明善惡,只因受到蛇的引誘偷吃了園中善惡樹上的果子才使眼睛明亮,生出了羞恥之心,也辯明了善惡,美醜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一吃,穿,住,愛。
  • 生肖屬蛇的人:有頭腦,善言辭
       蛇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六位,方向為「南南東」。以「巳」為代表,巳有振奮的意思和火般的性格。時間是9:00~11:00為巳時,是一切生物開始敏捷活動中最具活力的時間。肖蛇人的性格優點是聰明,有同情心,有吸引力,直覺力強,隨和,風趣,有教養,善言辭,性格缺點是浮華不適,佔有欲強,情緒緊張,報復心強。善變。見異思遷。蛇年出生的人秉承著蛇的原體素,身上散發著一種誘人的吸引力,和他們相處在一起會令人產生愉快的觸覺。
  • 夢見被蛇追是什麼意思 是丟失財物還是暗財多多?
    夢見被蛇追趕意味著,容易獲得暗財!對於做生意的你來說,這兩天的狀況不錯,你往往能夠以自己的經營方式致富。小小的賭上一把,也是有好運氣的。此外,你也容易因為自己的某個優點而得到意外的饋贈!    夢見被蛇追是什麼意思,這兩天午後運勢大幅上升,尤其是愛情運勢會越來越旺盛,希望愛情有所進展的你,最好善加把握本日的好運,否則機會可是不會等人的哦!
  •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皆仁法師今天有居士留言問:「師父,到底什麼是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的標準是什麼呢?」從字面上看,善男子是指良家的男子,而善女人是指良家的女子。在佛經中,一般是用於代指在家的信男信女。
  • 從"宗教、歷史、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
    一、從宗教維度看東林寺淨土宗祖庭文化價值意蘊慧遠法師在廬山東林寺倡導念佛彌陀淨土法門信仰,這是佛教中國化最有代表標誌成果。 淨宗文化是佛教中國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文化代表,中國佛教徒要結合印度佛教的精神,在中國文化基因、社會文化土壤、文化民眾氛圍中將印度佛教發展成有中國特色的佛教中國化的理論、文化和制度成果。
  • 請看看這三大善因是否具足
    而且佛法中的時間觀也絕非只有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公平,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每個人的業報不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什麼都沒種自然也就什麼都沒有。而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再去看佛教中極其重要的八字真言就不會覺得高深莫測,而是理所當然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
  • 外柔內剛的花中之王「洛陽牡丹」
    自古牡丹就被認為是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代表,也一直都是富貴、吉祥的象徵,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溫庭筠在《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中寫道:「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依夢難成,背窗燈半明。」在《夜看牡丹》中寫道:「高低深淺一闌紅,把火殷勤繞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