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重性精神病患者超120萬 多為接受治療(圖)

2021-01-18 搜狐網

用刺繡醫治精神疾病。 攝影:記者汪萬裡

  昨日是第20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承擔共同責任,促進精神健康」。廣州市衛生局、市殘聯、市精神病醫院上午在越秀區農林街舉辦大型精神衛生宣傳諮詢活動。有精神衛生專家指出,幻聽是重性精神病的經典表現,但不能輕易診斷為精神分裂,因為很多情況是情感障礙所致。

  文/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 伍展虹

  幻聽的病人會發呆,好像出神地傾聽某種聲音;

  幻聽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假性幻聽和真性幻聽;

  幻聽是焦慮的結果,例如常見的「手機鈴聲幻覺症」,老覺得自己的手機在響。 

 現狀  廣州在冊精神病患者4.6萬

  市衛生局疾控處處長周端華介紹,廣州目前登記在冊的精神病患者4.6萬,根據2006年對廣州地區15歲及以上人群進行的精神障礙現場抽樣調查,心境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15.76%。其中,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的高發群體以青壯年為主。

  周端華稱介紹,廣州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了「廣州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電話(020—81899120),開展心理衛生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對重大災難事故提供心理救援,對遭受嚴重心理應激的個人和團體提供諮詢,實施幹預;建成精防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市12個區(縣級市),初步建立報病制度,實現了與國家精神疾病基本數據分析系統的對接;開展精神衛生規範化培訓工作,自2006年建立了廣州市精神衛生培訓基地,至今已舉辦十期精神衛生和精神病防治技術培訓班,共培訓學員461人;開展了農村居民重性精神病篩查和規範治療工作。由於表現突出,廣州今年被納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國家示範區。  

幻聽現象解讀  症狀 對空謾罵或為幻聽表現

  在精神障礙中,精神分裂症是最受關注的重性精神病,70%以上的精神分裂病人有幻聽的症狀,因此,一旦發現一個人出現幻聽,家屬甚至一些醫生都輕易地給他貼上「精神分裂」的標籤。廣州市精神病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苗國棟教授在活動現場表示,幻聽的病人會發呆,好像出神地傾聽某種聲音。他們常常會告訴親人,稱有人老說自己壞話,感覺「好煩」。有時聽多了,病人會表現得很憤怒,於是開始和「聲音」對罵,特別是對空謾罵,或者對著家對面的陽臺罵,甚至對隔壁鄰居興師問罪,拿著棒子、菜刀等過去實施暴力襲擊其實是他們聽到有人想害自己,決定「先下手為強」,因此幻聽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妄想。

  幻聽不是聽錯,因為聽錯不會頻頻出現。幻聽也不是耳鳴,後者是一種生理性現象,是耳朵感覺神經元和神經通路出了問題,只是產生聽覺,但沒有具體的說話內容,而幻聽則明確聽到說的就是自己。  

界定 失去理性的幻聽屬精神病

  苗國棟介紹,幻聽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假性幻聽覺得腦子裡有聲音,自己能知道這個聲音不是外界真實存在的;真性幻聽覺得外部有人跟自己講話,或者有個喇叭對著自己廣播,自己已經喪失了對現實的理性檢驗,例如病人說有人在幾公裡外,甚至是千裡之外的老家跟自己說話,意味著失去了理性思考能力,病情已經發展到精神病的程度,病人常會採取相應的行為,例如聽從聲音的指示,把潛在的「敵人」、「仇人」幹掉,或者不堪聲音的羞辱而自殺。

  幻聽在內容上又分為「倒黴蛋幻聽」那個「聲音」說病人長得醜等貶損性的評價;「幸運兒幻聽」,病人老聽到讚揚的聲音。兩者共同的地方,是借「聲音」進行投射。此外,幻聽還有爭論性幻聽聽到幾個人在爭論,有人表揚自己,有人指責自己偷窺女性,還有人說偷窺是出於好奇,無可厚非。 

 病因 幻聽是過度焦慮的結果

  過去學術界推測,幻聽是大腦中存在著一個精神病的病灶所致。然而,這個病灶一直未被證實。廣州市精神病醫院近幾年研究發現,幻聽是焦慮的結果。最早腦子出現了類似回聲的聲音,緊張焦慮的人就對聲音產生關注,覺得似是而非,例如常見的「手機鈴聲幻覺症」,老覺得自己的手機在響這是很多人都會偶爾碰到的現象。隨著內心焦慮的加劇,病人對「聲音」越來越關注,幻聽的聲音就會越來越頻繁出現,聽得越來越清晰,病人逐漸給聲音賦予意義,信以為真便做出精神病性的反應和行為。

  苗國棟認為,幻聽不一定是精神分裂,相當多是情感障礙。心理治療能讓幻聽減少和消失,例如,一位17歲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的女孩,應用大劑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兩年,還是幻聽,後來用抗焦慮藥卻把幻聽治好了。「人類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幻聽也會越來越多見。」他說。  

粵重性精神病患者超120萬  八成五以上「不在服務區」

  又訊 (記者莫冠婷、任珊珊 通訊員郝黎、靳婷)昨天,廣東省衛生廳、省殘聯、省精神衛生中心及東莞衛生部門聯合舉辦「廣東省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據專家估算,廣東省各類重性精神病患者超過120萬人,但全省每年僅能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5萬人次,高達85%以上的患者「不在服務區」。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學生、公務員等人群自殺事件,引發輿論對精神疾病的高度關注。記者從省精神衛生中心獲悉,由於投入不足,目前全省精神衛生機構普遍存在房屋破舊、業務用房緊缺、檢查儀器設備落後等問題,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突出。 

 精神病院床位嚴重短缺

  數據顯示,全省隸屬衛生系統管理的精神衛生機構現有業務用房20萬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積高達12%。由於醫療設備匱乏,全省90%的精神衛生機構不達標。經費投入不足,且大部分投入在珠三角地區,非珠三角地區縣級精神衛生機構平均年財政補助僅7萬元。

  全省精神衛生機構設置、床位編制和專業人員嚴重短缺。珠海、河源、汕尾、陽江、清遠、揭陽和雲浮等7個地級市沒有市級精神病專科醫院,全省縣一級精神衛生資源非常缺乏。目前,廣東每萬人口精神科床位數為1.29張,比北京、上海、江蘇等國內經濟發達省份落後10年。全省平均每10萬人口精神科醫師約1.83人,精神科護士3.04人。

  記者獲悉,根據《廣東省精神衛生工作體系發展實施意見(2009~2015年)》,全省將堅持「醫院、社區一體化」防治康復模式,以社區鄉鎮衛生服務機構為平臺,全面推進精神衛生服務均等化。 

 產業工人心理健康需關注

  又訊 (記者汪萬裡) 東莞是製造業城市,產業工人眾多。針對企業員工的心理幹預,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林勇強教授表示,目前正在深圳、東莞的個別企業進行試點,但專家太少,企業配合不夠,推進艱難。 

 工人心理幹預在試點

  東莞是製造業城市,擁有超過800萬產業工人。深圳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之後,企業員工的心理問題得到重視。據了解,位於寮步橫坑的東莞三星電機公司多年前就已經在廠內開設了心理諮詢室,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問題,都可以到心理諮詢室向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傾訴。

  不過,能在廠區內開設心理諮詢室的,在東莞仍然屈指可數。林勇強教授表示,目前對企業員工日常的心理幹預工作還在探索一種能跟企業合作的方式。 

 防治工作下沉到社區

  東莞市新湧醫院院長陳德添表示,東莞登記在冊的重性精神病人為9503人,小部分是在東莞打工的、非戶籍人口。兩年前,東莞將精神衛生防治工作下沉到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東莞32個鎮街,有27個鎮街已經能開展精神衛生防治工作,約有1600名精神病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 

 案例  「假期症候群」或為  心理精神問題被誘發  出現「假期症候群」要認真對待

  本報訊 (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崔豔玲)國慶長假結束,近日人們回歸生活的軌道,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儘管帶著些許不情願,儘管節後要連上9天班,大多數人還是能調整身心加以適應。極少數人出現「假期症候群」,一般認為是放假放鬆了身心不適應學習與工作壓力。但是,一位廣州心理醫生提醒,這很可能是平時就積存的心理、精神問題,甚至是嚴重的精神障礙,只不過在假期末的生活轉變中爆發而已。  

上班突發精神病

  海珠區一名30歲的外企女職員平日工作忙碌,今年請了一個月假去澳大利亞參加親戚的婚禮。從沒出過國的她在異國盡享悠閒舒適,遍嘗海鮮西點,回國後滔滔不絕地和家人講述假期的精彩,夜裡也興奮得失眠。她上班後開始出現胡言亂語,懷疑有人跟蹤自己,覺得同事們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似乎嫉妒自己有機會去澳大利亞,甚至出現了幻聽,有個聲音說她出國旅遊是虛榮心的表現……

  她的姑姑帶她找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理保健門診主治醫師黃全。黃全詳細詢問了她的情況,未發現有精神病家族史,但追溯到休假之前的半年,她所在的外企進行了人員精簡,結果她的任務量暴增,連續超負荷工作半年,一直抱怨很疲勞。 

 「一起不爽」緩解症狀

  黃全認為,假期中人們充分放鬆,休閒旅遊,一上班又重新面臨老闆和老師,承擔工作和學習的壓力,在生活轉換的過程中可產生牴觸和厭惡的情緒,做事沒有衝勁。

  黃全建議,這時需要調整心態,多與同事和同學溝通,就會發現出現不適的人原來不只是自己,而是大家都有同感,通過交流可緩解厭惡情緒,心態自然放鬆。感到嚴重不適的人,應警惕是否有精神和心理疾病,最好找醫生做心理檢查。而對於假期後嚴重牴觸上學的學生,黃全認為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鼓起勇氣面對學習,同時積極和學校老師溝通。 

 高校教師持假槍  路上逼停來往車輛  尖子生、「白骨精」易患「雙相抑鬱」

  本報訊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溫志勤)昨天是第20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廣州多家醫院舉行義診。近年來,抑鬱症患者自殺事件頻頻發生,觸動人們的神經。心理醫生稱,如今,越來越多的尖子生、「白骨精」(即白領、骨幹、精英)、高校教師和公務員被一種叫做「雙相抑鬱」的疾病伏擊,發病時情緒如同「坐過山車」忽高忽低,比單純抑鬱症更容易引發自殺。

  專家呼籲,如果上述人群平時情緒經常劇烈波動、抑鬱狀態持續兩周且亢奮狀態持續一周,很有可能是患有「雙相抑鬱」,應儘快到心理科進行排查。 

 高校教師「雙相抑鬱」

  昨天上午,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義診現場,40歲的前高校教師趙先生向醫生諮詢「雙相抑鬱」。

  「我一段時間抑鬱,一段時間躁狂,簡直"冰火兩重天"。」趙先生說,他最早因工作壓力和情感受挫陷入抑鬱,經過治療情況好轉。然而,從7年前開始,他突然發覺自己處於兩種病態情緒的反覆交替折磨之中。情緒低落時,他整天閉門不出,一心求死。而情緒亢奮時,他又變成「購物狂」。

  最瘋狂的時候,他竟然舉著仿真手槍上街,嚇唬來往的司機減速行駛或者停車。 

 女大學生情緒驟變

  19歲的女大學生阿梅畫了一張曲線變化圖來說明自己一個月之內的情緒波動。先是一周左右的興奮,然後在3晚之內喜怒哀樂瞬間驟變,繼而陷入持續低迷。

  「和情緒一直低落的單純抑鬱患者不同,雙相抑鬱患者會一時沮喪、無心工作,一時亢奮、精力充沛,對患者的危害更大。」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陽教授說,現在來就診的這類患者越來越多,約佔抑鬱症患者的兩成,但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病情的特殊性。  

少年厭學或因此症

  「很多家長常把適應性障礙和雙向抑鬱相混淆,實際上前者往往發生在孩子轉學、升學階段,情緒低落、失眠一般不會超過3個月。」潘集陽指出,由於雙相抑鬱的患者表現「時好時壞」,比單純的抑鬱症更具有欺騙性,導致延誤治療。如果孩子狀態反覆且持續半年以上,很有可能屬於雙相抑鬱。

  作者:莫冠婷 任珊珊 郝黎 靳婷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UN008)

相關焦點

  • 廣東精神病醫院排名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廣東精神病醫院排名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時間:2020-09-21 14:31 廣藥三院精神科 精神科的病因很複雜。醫學醫生認為,精神科主要與患者自身經歷、遺傳、心理社會等因素有關。如何治療精神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 精神病患者家屬眼中的「病好了」,進一步造成了疾病的「難治性」
    像我們曾在《精分患者妄想、幻覺症狀緩解,為何不願與父母多交流?》一文中也有所提及,部分家屬見患者妄想、幻覺等陽性症狀緩解了認為患者病好了,把如社交退縮、意志缺乏、逃避、自發性缺失、快感缺乏、言語貧乏和行為遲鈍等陰性症狀誤認為是正常現象。殊不知這種看似正常的現象背後正潛伏著危險的信號。
  • 偏執性精神病症狀及治療方法介紹
    偏執性精神病症狀及治療方法介紹 時間:2020-11-05 16:35 南寧精神科醫院 說到精神病,很多人想到的多的可能就是瘋瘋癲癲的神經病。神經病也算是精神病的一種。但是精神病的種類卻又是很多的。一系列和精神方面有關的疾病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精神病。
  • 「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所以也就有了那個荒謬的笑話:在精神病鑑定、治療都缺乏專業性和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任何說法和努力,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精神病症狀之一。1973年,羅森漢恩實驗讓8個正常人假裝有幻聽,去精神科掛號就診,結果有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1人被診斷為躁鬱症,全部送院治療。
  • 成都精神病醫院門診排名?成都精神病都有哪些比較好?
    必須大伙兒高度重視的便是精神病的治療一定要有據可查,下邊就精神病的治療難題為大伙兒詳解。   成都精神病醫院門診排名?成都棕南精神病醫院的專家講解說治療精神病一定要留意下列好多個層面:  一、精神病的治療必須高度重視某些心理治療:需看患者的詳細情況、解決工作能力及其患者本身的念頭,選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性,對患者開展心理治療幹涉,以降低發作,降低社會發展應激反應,提高社會發展及崗位作用。  二、藥品治療不可或缺:儘量要在專科醫生的具體指導下開展藥品治療,切勿擅自服藥,以防病況加劇。
  • 廣東省 十大精神病醫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精神科
    廣東省 十大精神病醫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精神科 時間:2020-07-28 16:25 廣藥三院精神科 焦慮失眠是一種由於心情煩躁或者莫名的緊張不安,從而無法睡著的現象,通常被稱之為焦慮性失眠,屬於一種病症。
  • 【話險危夷】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早期輔助治療:一項多...
    接受肺部輔助治療的患者和未接受肺部輔助治療的患者,其患者或醫院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地域,國家收入,合併症或疾病嚴重程度之間沒有差異。 接受iNO的患者比未接受iNO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初始PRISM IV(p = 0.004)和PELOD 2(p = 0.001)得分,並且與潛在的合併症相關(p = 0.042)。具體而言,早產兒(26%vs 17%,p = 0.040)和先天性心臟病患者(21%vs 10%,p = 0.004)更多接受iNO的治療。地理區域和收入與iNO使用無關(圖3)
  • 精分患者妄想、幻覺症狀緩解,為何不願與父母多交流?
    特點1:陰性症狀發生率高 一項橫斷面回顧性多中心研究分析了 1452 名符合 DSM-IV 精神分裂症、分裂樣精神病或精神分裂情感障礙診斷標準的患者(男性 863 名),結果顯示,其中有 57.6% 患者至少存在一種陰性症狀,報告最多的陰性症狀為社交退縮(45.8%)、情感退縮(39.1%)、
  • 揭秘同性戀扭轉治療鬧劇:微創手術驅鬼畫符(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10月16日,菜市口附近胡同一民宅內,自稱「仲主任」的男子,用「驅魂療法」為陳偉(化名)進行同性戀扭轉治療,稱陳偉中了邪。請看這樣一組畫面:自稱大師男子點香、拜佛,口中低念咒語,雙手不斷比劃奇怪的姿勢,或隔空推向患者,或用手掌在患者的背部大力拍打。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如何治療間歇性精神病1、手術治療精神病近幾年這個手術治療精神病的治療技術,在廣大的醫院都在進行運用,很多患者通過這個治療技術使病情康復。但是費用很高,患者治療精神病要謹慎。3、日常活動治療精神病患者也是有自理生活能力的,同時也具備參加一些活動的能力,當患者有所特長或是處於康復期的患者,精神病護理是可安排較為複雜的工娛活動,如排練文藝節目、繪畫、球類比賽、縫紉、編結、製作精細的工藝品等。4、心理治療所謂的心理治療就是,患者通過和心裡醫生進行交流,採用有些有創意的心裡療法進行治療。
  • 精神病人跟蹤治療太難 「失控靈魂」脫韁引發思考
    「如果缺乏良好的跟蹤治療,放出去難保他不再傷人。」柳州市福利醫院院長胡日柱坦言,該院收治的380個精神病患者,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在「超期治療」,「醫療成本、壓力很大,但醫院不敢中途放棄。」作為柳州市精神病患者的定點救助機構,該醫院的困惑,僅是監管、收治精神病患者難題的冰山一角。
  • 因稱「中國有1.4億陽痿患者」,常山藥業被罰120萬!
    網上有段子調侃:好朋友就像內褲,就算你大起大落他也永遠包含著你 ;非常好的朋友就像保險套,永遠為你安全著想 ;更好的朋友就像「偉哥」,當你抬不起頭時他給予你力量。關於性,關於男人不行,關於「陽痿」,關於「偉哥」,最早用藝術形式直露表達出來的,是臺灣寶島的一個人。
  • 精神病患者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犯病時候什麼樣,信了你就輸了
    精神病患者最可怕的,從來不是患者犯病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而是你當清醒的時候,怎麼也不相信:你會有精神病!當你深知自己患有精神病,你也不會相信,自己有可能會被治癒。就仿佛,有天你一覺醒來,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你敢相信嗎?信了你就輸了有個特別好的朋友,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 榆林二院成功為腦卒中患者取栓
    2020年12月14日上午9點左右,59歲的胡某在家中突然昏迷,由120送至榆林二院急診,入院時患者神志模糊,四肢無法活動,不能言語。
  • 醫療保障怎樣做到不僅關心你的身體,還關心你的「靈魂」|心理治療|...
    對精神疾病的社會文化因素缺乏重視,生物醫學觀導致精神病臨床和科研工作有失偏頗。我國對精神疾病的重視較晚,在精神病學研究領域投入經費較少,多學科交叉意識較薄弱,人才培養相對單一,並且既往研究多為小樣本、單中心為主的傳統研究模式。由於經費不足,造成精神心理學科的研究投入明顯滯後於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所需,學科建設所需的樣本存儲、數據存儲與分析等等都受到影響。
  • 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療91萬餘例 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46個
    本報訊 (記者王瀟雨)4月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副主席霍勇教授代表國家心血管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發布最新冠心病介入治療情況:2018年,我國全年冠心病介入例數為915256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數為1.46
  • 我國約有3萬名多發性硬化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標準...
    2019年,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治團隊發布了《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多發性硬化診療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標準治療。  女性患者比例較高   資料顯示,我國預計約有3萬名多發性硬化患者。
  • 專家:強迫型人格是精神病嗎?精神病的三大特點
    專家:強迫型人格是精神病嗎?精神病的三大特點一般人心目中的「精神病」,實際上是醫學上所指的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的嚴重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有三大特點。(1)常有一些幻覺等病態體驗,且不能把病態體驗與現實區分開來,把病態體驗當成現實。
  • 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 小心這些因素導致精神病
    逐漸或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這是精神病的前期症狀之一。4、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5、行為詭異。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呆、獨來獨往,精神病的前期症狀導致患者很難與別人交流。6、情感紊亂。
  • 衛計委:精神分裂等六種重性精神疾病應實行發病報告
    《辦法》規定,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重性精神疾病,應當實行發病報告。 據了解,《辦法》將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的範圍界定為符合《精神衛生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即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險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主要涉及的疾病種類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