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人第三講:生神降炁調理五臟混合百神,聚其陽精消陰累鍊度受化更生成自然人

2021-01-21 隨方設教
經過前面的分析,想必已經能理解自然生人之旨。今天的文章的尚德繼續分享自然生人章第三講。《救苦經》指出: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前面說到,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幽魂,自然天上混無分。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自然天炁歸一身。《救苦經》指出: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元始初生以混洞太無元天寶玉皇之一炁以生三炁,三生九炁以至萬炁,成天立地,開物成務,使天地鬼神各有攸司,井井不紊。人和罪魂,也是如此。

天炁者,起於太易之先,超乎萬象之外,應清明以出入,佇神機以卷舒,澄清碧於高天,淡輕紅於落日,不幹風雨,不犯塵埃,呼吸玄牝之門,澡雪希夷之域,止饑渴,除滓穢,去三屍,消百病,此乃清虛有道之炁也。人自一炁生三炁,至萬炁備萬神具然後乃生。自幼嬰兒至長,自老至暮年,歸根復命,仍如一嬰兒,修此嬰兒,復歸於一,這也是《救苦經》的始終,因此造就了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易》曰:同炁相求。可見,炁之相類者必然混合,所謂天上混無分即是說炁,與後面的「天炁歸一身」相呼應。經此鍊度自然生人,那麼什麼是自然人呢?為何自然生人後卻有別體和何為別體的問題。

自然人,不同民法典中的定義,是道教常用詞彙,不僅出現在鍊度,而且在丹功中也常使用。道經曰:上玄虛化混無分,聚攝陽光致法身。永契道機無別體,化成仙骨自然人。

《度人經》指出:真中有神,長生大君,無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桃康合延,執符把籙,保命生根。上遊上清,出入華房。八冥之內,細微之中,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炁,混合百神。

長生大君、太一、桃康、無英、白元,執符定籙、保人形命,主生化之根。上則遊行上清高虛之表,出入丹華之房,周極八冥,目至細微造化之內。下則鎮人身宅,或居泥丸,或住絳宮。中則調理五運之炁混合百神。

《北鬥神咒》指出:元皇正氣 ,來合我身 ,天罡所指,晝夜常輪。俗居小人,好道求靈,願見尊儀,永保長生。天炁歸於人身,則為內景精光,長生主心,白元治肺,元英居肝,太一司命住腎,合延桃康主脾。

符籙以喻氣血斡旋,以保生根。居臍則調理五炁,升腦則混合百神。五行顛倒,三田返復,陽神上升,出為真人。

《玉皇神用秘訣》指出:知至道者天不殺,服元炁者地不滅。能明吐納之理,自然餐飲日精月華,自然元皇正炁來合我身。所謂元皇正炁,此皆天炁。

魂氣飄蕩,從迷入迷,見其形體毀傷惡疾困苦,不悟形體雖有傷殘,元神本無欠缺。殊不知生有身以有患,身滅而疾復何存?妄念不除,尚若形之有虧,病之在體。

《救苦經》指出:是諸罪魂,既浣塵已,形像不全,肢體未俱,或在盲聾,或在跛躃,無頭無手,無聲無音,六根壞一,難入聖垣。

道教鍊度,需仗鍊度高功內運玄化,行天醫科等法事,以聚其陽精,消其陰累,然後使就冶煉,受化更生,所謂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非直如以土木造人,而逐一成其幻體。

溫馨提示:本文涉及修行功法,請在師父指導下完成,切莫盲修瞎煉。本文系尚德原創稿件,僅代表作者觀點,圖源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如果您覺得有用,歡迎點在看、轉發。如有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福生無量天尊。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從紙錢附身鍊度開始,盡說玄門鬼事破迷正道!
    據《女青鬼律》載,天地初生,元炁施行,萬神布炁,無有醜逆妖邪不正之鬼,男孝女貞,君禮臣忠,六合如一,無有患害。自後天皇元年以來,轉生百巧,不信大道,五方逆殺,疫氣漸興,虎狼萬獸,受氣長大,百蟲蛇魅,與日滋甚。天有六十日,日有一神。神直一日,日有千鬼飛行,不可禁止。大道不禁,天師不勑,放縱天下,兇兇相逐。唯任殺中民,死者千億。
  • 南鬥降神即是人魂,結合北鬥東井說南鬥度人事
    南北二鬥,為太微垣、紫微垣兩極都曹,共理三才六合八卦九宮,上系十二分次天真靈神,下統十二分野地祇主者,四瀆五嶽、九州八紘、名山大川、城隍社廟,中及人民群類萬物,無不系其簿籍掌握。南北二鬥不僅延壽解厄於眾生,更以廣大神力垂度亡魂。
  • 八識是感知傳遞存儲意識的心王,積精累炁成真自然吐出六根毒害
    本文摘自 大道文明公眾號,作者為天台桐柏山 張鍊師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身中有三部九宮神,又金樓重門十二亭長。身外有一萬八千陽神,身內有一萬八千陰神,共三萬六千神。八識,又稱絳霄宮心王,能虛靈知覺,作止任滅,隨機應境,千變萬化,瞬息千裡,夢寐百般。又能逆料未來,推測禍福。大而天下國家,小而僻陋罅隙,無所不至。善藏喜怒哀樂,慈愛惡欲,又能隨人。其人表正,其神亦正。其人諂曲,神亦邪佞。人若絕欲忘情,精炁壯盛,神亦發旺明麗,形容美好。
  • 什麼是識神、元精、元炁、元神
    什麼是識神、元精、元炁、元神?識神,就是人的思想意識,愈用愈靈,後天的智慧,全是識神所出。它依靠魄而存在的,是一個有形的凡心,它作為整個身體的主要核心,飢餓、睏倦、乃至生氣、厭煩、悲傷等,都是由識神感受到這些負面的情緒。元炁為鉛,元精為汞,元神為性。
  • 道家上清派完整修煉成仙功法《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內名經》
    此經主要講述修誦《上清大洞真經》之法,經文分三篇,其一為《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內名經》。內載「百神名」詩一首,謂修道者「行回元五通八間十二願之事既畢,讀百神名一過,以續行事之後也」。五通八間十二願是誦讀《大洞真經》之道法。以誦經思神為行道要訣,第二篇為《太上說智慧消魔唱》。內載「消魔唱」詩一首,謂修道者「讀《大洞真經》十過。輒當讀此消魔唱一過,以闢九天之毒氣,禳北帝大魔王之來試也」。
  • 道家修煉的精、炁、神
    道家修煉,歸根結柢是要修煉內在的精、炁、神三寶.修煉過和程中只求能夠做到頭脊正直、舒適自然,即是最大原則.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練功之道也是做人之道,記得點「關注」哦。也可以發信息給我交流
  •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三境三寶天尊,道寶經寶師寶,無極而化生三界
    大道,莫窮其根本,莫測其津涯,而有大聖人稟之而於其間。故謂之「無始」者,即「太上」也。太上生乎「無始」,起手「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宗無緒,無師無上,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太上老君(大道)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 道教至高尊神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
    生成萬類,總領群生。起死回骸而沾恩離枯,飛符走籙而滅跡邪魔。顯蜀都於青牛,度函谷於紫炁。還淳返樸,談道德五千言;校罪定功,為洞神十二部。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九天生神章經·三寶大有金書》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
  • 五臟有好惡:肝怕堵,心怕累,脾怕冷……
    就如各人都有好惡一樣,我們看一下對於五臟,他們的功能、好惡如何,怎樣才能更好地保養以達到養生的目的。中醫上講的脾,實際包括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並經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食物要靠脾的運化才能化為精微,從而化生為精、氣等滋養五臟六腑。 傷脾的壞習慣主要和飲食有關: 吃得太生、太冷、太撐。生冷的食物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容易傷及脾胃。而飢一頓,飽一頓也對它傷害很大。
  • 知精者可為常醫,識炁者可為良醫,達神者則為神醫!
    由於道醫 學是內功修真 者在世間「廣施方便,救死扶傷,德化眾生,積行累功」的重要工具,所以古往今來,道醫 學可以說是最接近人民大眾的一門醫學,民間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道家人物布施醫道、起死回生的膾炙人口的故事。道醫 學以藥物便易、方法簡便、療效可靠而著稱於世,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國流傳幾千年而不頹,逐步發展成獨立的醫學體系。
  • 以炁言道:道教神化的宇宙觀
    這是將老子神化為「道」的化身,稱之為宇宙萬物的起源。《老子想爾注》繼承了這種神話老子的餘緒,《老子想爾注》:「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長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道」散而為「氣」,聚而為「太上老君」,「道」就是「氣」,就是「太上老君」的不同的存在狀態,也是世界的本源。一言以蔽之,「氣」是「道」的顯化,「神」是「氣」的神格化。
  • 道教信仰中的正能量——炁
    除了義理層面外,道教正能量的代表之一便是炁。何為炁?黃元吉真人這樣解釋: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點靈光藏於胞胎之內,先天元性化為離之陰汞,先天元命化為坎之陽鉛,是謂元炁。即炁為先天元氣,與後天之氣分開而論,先天元炁,為生命之源,可謂十月懷胎,母腹中帶出。
  • 炁和體內諸神在道法中的作用
(一)
    即是在理論上言,神完氣足者靈,雖具形體卻氣弊神喪者,枉有形式,卻不能奏效。因此,在具體的行持中,實際顯示出力量的是人的神、氣。若稍廣一點便是精、神、氣源三者。    道教中說的炁,內涵相當豐富。若談宇宙的根源,氣與道可以等同使用。所以宇宙演化論中稱"梵黑彌羅,萬範開張",源是一切事物原型出現的根苗、動力。而在神性論中,又稱道散為炁,聚為太上老君。
  • 人體五臟 心肝脾肺腎的養護方法
    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髒。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心主血脈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心通過血脈將氣血運送於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肝主疏洩,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