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流傳於世間,是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契合時機的教法。「五戒十善」即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條,它至今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五戒十善的內涵
戒,有所不應為也。所謂「五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將五戒中的「不妄語」分解為不兩舌、不妄言、不惡口、不綺語,將「不飲酒」擴展為不念、不、不痴,加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而成,稱作「十善戒法」,或稱「十善業道」。五戒是十善的基礎,十善是對五戒的擴張和加深,其內容並沒有多少差別,只是五戒側重於身的修為,而十善兼明心的動態。
由於佛教徒修持的層次不同,分有在家的(居士)五戒十善或八戒,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大乘的菩薩戒,但都是以上述五戒十善為基礎作些升格或詳析,大同小異。
五戒十善的內涵相當豐富。
不殺生而慈心生仁——無論是人,還是飛禽走獸、昆蟲蟻螻,凡是有生命的動物,佛教認為都不可以殺害。也不論是親自操持刀槍或用手足傷殺對方的生命,還是指使他人去殺害,甚至看到他人傷害物命而心中竊喜,都是不許可的。佛教主張佛性平等,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切勿殘殺加害,這就是僧人食素的原因。釋迦牟尼提倡慈悲救世,他以平等慈悲的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這與孔子的「仁者愛人」是相通的。不殺生的重點是講不殺人。在釋氏看來,人類能夠慈心於仁,不相互殘殺,各種生靈能夠安順天然,世間免去爭鬥仇恨,天下便可太平無憂。所以佛教時有祈禱世界和平法會。
不偷盜而義利節用——偷盜包括詐騙潛竊和強劫豪奪。佛教認為,凡是不與而取,非分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行為,為人所不齒。他們主張致利須合宜,利己要利人,利人與利己相統一稱作義利。如果人人都行義利,「君子生財,取之有道」,並且節儉日用,精打細算,奉養父母,撫育子女,與朋友同事金錢往來以及經貿活動中也能恪守信用,那麼就不會發生偷盜欺詐瞞騙行為和不履行合同的行為,社會即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不邪淫而貞良守禮——除了正式結合的夫妻以外,不能發生性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承認的男女關係,都稱為邪淫。即使夫妻之間的性愛,也不能非時、非處和變態。成年男女能做到這一點,便是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這是佛陀教導居士結婚後,要夫婦相敬如賓,不與妻子以外的女子苟合,互相尊重,和睦相處,使家庭美滿。
不妄言而誠實無欺——就是做人要誠實,不說謊話、大話、虛偽的話,不作欺騙他人的事。佛教認為,說謊固然是妄言,有時以眼色、手勢、點頭默認或暗示的做法,蓄意使對方受騙,也是妄言。如果人人遠離妄言,大家以誠相待,童叟無欺,互相信賴,那麼這個世界就成為得道樂土了。
不兩舌而無爭是非——「兩舌」指搬弄是非,離間他人的感情。人際接觸中能夠遠離兩舌,說正直話,做正直事,同事鄰裡和氣相待,感情融洽,就不會有是非煩惱纏身了。
不惡口而出言慈和——不惡口指語言文明,不用惡言毒語咒詛他人,不說粗言穢語有辱於人的話。「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美語三冬暖」。佛教認為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善,為人敬愛。
不綺語而言說有禮——所謂「綺語」,包括花言巧語,戲弄人的言詞和導人生諸邪念的不正經語言。佛教認為綺語者輕浮無禮,是輕賤之人。人若不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為他人所敬仰。
不慳貪而慈心舍施——慳貪之人在順境中追求名、色、財、食、睡五欲而不知足,便會產生種種罪孽,比如貪髒枉法,中飽私囊,等等。故佛教極力勸人慈心舍施,對自己正當的收入,除了用於自己的家族日常開支外,還應資濟貧病孤苦,或捐助給社會福利事業。
不恚而慈忍積福——「恚」指在逆境中憎惡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釋迦牟尼常常教導人們勤修慈悲,養成忍辱負重和堅韌不拔的品格,以對治恚,這樣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業。
不愚痴而多聞增智——愚痴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對是非不能辨別,固執邪見,胡作非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痴,教人多學習,明事理,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增添才幹,做遠離邪見的善人。
以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身三善業;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是口四善業;不慳貪、不恚、不愚痴,是意三善業。其中意三善業最重要。「意」即是心,就是人的思想品德。意業清淨,思想純潔,品德高尚,情操清貞,則身口舉動言說便能端正,所作所為都會向善。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