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可怕?明明為孩子驕傲,話一出口全是貶低

2021-01-18 荷葉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中國有這麼一種父母,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永遠都得不到他們的誇獎。前一秒還在別人面前為自家孩子驕傲,到了孩子身邊卻總是板著一張臉,總是不斷的貶低孩子,孩子似乎怎麼做都不對。這樣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01

明明為孩子驕傲,話一說出口全是貶低,「毒舌」父母對孩子影響很大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可怕?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媽媽就是這一類型的父母。齊明月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不但長得漂亮,成績還優異,可這樣的孩子卻一直得不到媽媽的一句誇獎。

在一次家長會上,齊明月考了全班第二,齊媽媽侃侃而談,為女兒優異的成績感到驕傲,可一旦和女兒相處,那份驕傲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明明為孩子驕傲,話一出口全是貶低:「你的數學有點差,做錯了一道大題。」這是齊媽媽對女兒的評價,沒有一句鼓勵與誇獎。

媽媽的話就像一盆冷水,讓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難過。更讓人無奈的是,在這樣「毒舌」媽媽的影響下,齊明月也變成了一個和媽媽類似的人,為人處世不考慮他人感受。

分析

像齊媽媽這樣的父母生活中並不少見,仿佛孩子做什麼都是不對的,孩子永遠也得不到他們的誇獎。即使內心想誇獎,要說出的話在肚子裡繞了一圈變成了傷人的刀子,他們還美其名曰:這是為孩子好,怕孩子驕傲。這真是為了孩子好嗎?真心誇獎孩子一句就那麼難嗎?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自信在家長的「毒舌」下被碾碎了,甚至長大之後活了當初最厭惡的模樣,和父母當年如出一轍。

02

「毒舌」父母經常貶低孩子對孩子影響多大?

1.容易自卑

有的家長無論孩子做什麼,都喜歡打擊、否定孩子,剛開始孩子也許會認為自己只是某些方面做得不好,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誇獎。可久而久之,無論怎麼努力得到的永遠都是挖苦、打擊,孩子會漸漸失去動力,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中: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做什麼都不行?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證明已經受到影響了,容易缺乏自卑。其實根本就沒什麼什麼都做不好的孩子,有的是一直否定孩子的父母。

2. 親子關係緊張

經常打擊孩子,會讓孩子對父母反感,排斥與父母交流,親子之間產生距離感。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與自己可以無話不談,既可以做家人又能夠做好朋友,這是理想的相處方式。可如果父母不改掉「毒舌」的習慣,只會用一些刺耳的語言和孩子交流,最終會讓親子關係降到冰點。日後若是孩子不孝,也是自食其果。

3. 會變得和父母一樣

成長中最讓人絕望的莫過於一步一步變成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孩子雖然不喜歡父母「毒舌」,可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或多或少都會帶上父母的影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在與他人相處中,就有可能喜歡挖苦、打擊他人。試問,生活中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因為「毒舌」,一個真心朋友都交不到,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這種類型的父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父母總是貶低孩子,是一種什麼心理呢?
    大多數無能又自卑的父母,常常喜歡批評貶低孩子,挑剔他的毛病,不斷攻擊他,很少會肯定他,稱讚他,要麼就喜歡將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而且每一次比較,自家孩子都是被比下去的那一個,還被貶得一無是處。
  • 「有話好好說,別吵架」,孩子說話方式源自父母,請注意行為舉止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公共場合玩耍時,看到有些孩子說話非常斯文,待人彬彬有禮,腦海裡頓時就會閃過一個念頭:這孩子真有修養,肯定是家教不錯。 隨即對孩子變得很有好感,甚至越看越覺得其可愛。
  • 大部分父母為何如此喜歡貶低孩子?
    雖說很多家庭都很愛孩子,但是還是不少家庭也特別喜歡貶低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想必也是很辛苦吧,這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但凡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見得被父母看好,他們自以為是這是激勵我,讓我成長,但時間一長我真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廢物,我開始對任何學習的東西不感興趣,反正父母說的,我是什麼樣的人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 被父母貶低和羞辱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女兒的心裡有多苦,苦的生命都無法承受。在孩子的心裡,都渴望被肯定被讚揚,尤其是父母。但很多父母認為,打擊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可是並不知道,父母的否定,會讓孩子不自信,懷疑自己的價值。三毛曾在《一生的戰役》中哀傷地寫道:「我一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
  • 父母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性格,這四句話常說,教育孩子更有效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只是……家長應該常對孩子說這四句話讓孩子明白自己受到父母的尊重,重視他的想法,重視他的需求,孩子的內心也會感激父母。甚至會把父母當作朋友一樣,當家長在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3、家長應該相信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肯定孩子的努力,相信孩子多鼓勵孩子。
  • 父母情緒控制好,孩子成績才能好!
    後來,女子稱自己是一時衝動和生氣,毆打孩子也很後悔,以後會好好和孩子溝通交流。 發火之後就自責,打了之後又後悔,這便是「心情式育兒」。即父母養育孩子全憑心情,心情好時,哭鬧耍賴,一切還能忍受;心情不好時,一旦作妖,便是一個巴掌。 去年,廣東羅定一名媽媽在電梯暴打5歲孩子一分鐘。
  • 有多少父母學不會好好說話
    據旁人描述,這位母親在旁人面前十分以自己的女兒為驕傲,但面對女兒,卻極少稱讚與表揚。這種長年累月的打擊累積起來,最終導致了這個悲劇。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與無助啊,讓她不惜把家人朋友、大好前途、明亮人生都拋諸腦後,只想用這樣決絕的方式去逃離。父母似乎總是理所當然地覺得,我打擊孩子,他們心裡就會憋住一股勁兒,會更用心奮發向上。
  • 正確的家庭教育,從好好說話開始,對孩子「說話」你走心了嗎?
    語言是一門藝術,教育孩子的語言更是如此。當家長與孩子交流時,好好說話就顯得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要讓語言發揮它的魅力和力量,而不是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刃,傷害孩子的同時也傷了家長的心。
  • 哪幾個星座,有話不會好好說,說話最難聽呢?
    ,少誇獎,以免他驕傲」。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問題並沒有結束,趁著這個故事,筆者也順帶講講,十二星座中,有話不會好好說不熟的人,還好,她們一般都會表現的「彬彬有禮」,因為她的處世之道,是她所認為的「穩重,踏實」,她不希望不熟的人,對她的感覺是「話多,過度熱情」。但是越熟的人,越會感覺到「她」的「怪」。
  • 常被父母打擊貶低的孩子,將來會變成啥樣?有個創傷可能伴隨一生
    1、腦子變笨美國兒科協會通過研究後發現,父母打壓、貶低等方式,容易刺激孩子的大腦分泌出很多的應激激素水平,導致大腦結構發生一定變化,甚至可能影響其智力的發育。2、性格變差奧地利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長輩或是老師貶低、打壓,就容易在心裏面埋下自卑感。
  • 一個家庭要活出美好幸福的見證,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們常說:說話是門藝術,話要好好說。 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越陌生,越禮貌客氣;越親密,越無所顧忌。 因為知道對方永遠不會怪我們,我們反而將言語的刀子衝向家人。
  • 別總在寶寶面前吵架,父母以為寶寶不會說話,但孩子卻有反應
    ,表現為急躁不安,甚至也會大哭起來。寶寶會變得急躁不安 總在寶寶面前吵架,會讓寶寶變得特別的急躁,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給孩子傳遞滿滿的負能量也是不好的,所以父母一定會不要以為寶寶還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大人說的話,其實吵架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和家屬往往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近些年來,自閉症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表現仍不了解,認為單單不說話就是自閉症。孩子不開口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
  • 「自殺式社交」:說話不過腦,暴露你的情商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種,微博大V @飯飯不吃飯了 曾分享過她媽媽的故事:小時候,她快要考試,媽媽想要她好好複習,不會直說,只會冷嘲熱諷:「你就別複習啊,到時候抄抄同學的卷子,多抄幾分。」出門之前,媽媽想讓她加油,同樣不會直說,只會瞟她一眼說一句:「切,多抄幾分,省得家長會我丟人。」
  • 老公說話太難聽,我該怎麼辦?|請對親密的人好好說話
    老公大男子主義十足,對同事、對朋友說話和顏悅色,一喊就到,唯獨在家裡不僅不做家務,還經常對老婆呼來喝去。一件事情,明明可以溫和地講出來,但是非要帶著指責的語氣,各種打擊貶低的話說老婆。比如:不知道隨手拖拖地嗎?幾點了還不知道做飯?廢話,這種方法行不行,你心裡沒點兒數嗎?這點小事兒都做不好,你還會個啥?
  • 父母最傷孩子的幾句話,你也可能說過,別不當回事?
    老港立馬火冒三丈,當著老趙一家人的面,對著孩子小港一頓批評,還說,你看人家家孩子,再看看你,天天就知道玩,我生你有什麼用。孩子聽完老港的話,兩眼噙淚,一言不發,羞愧的低下頭。從那以後,活潑開朗的小港,變得沉默寡言,成績雖然提高了很多,卻再也沒有主動跟父母攀談交過心,一直到小港長大成人。
  • 孩子屬此三生肖,小時候就很聽話懂事,長大後也能成為父母的驕傲
    當有了孩子以後,父母都特別關心自己的孩子,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的傷害;在父母的保護下,孩子也能更好的健康成長,我們除了要給孩子一些物質的生活條件以外,我們還要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對他們有一個更好的規劃。
  • 不會說話有多可怕?小米高管引咎辭職,雷軍也沒辦法!
    不會說話有多可怕?近日一位小米集團的高管,就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所以才想到了這個她自認為可以代表年輕人的網絡詞彙,但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詞彙是否有褒貶之意。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心靈該有多敏感而脆弱啊? 這個話題,深深戳中了廣大父母和孩子的心,引起了網友們強烈的共鳴。 「看表檢查時間明明是個普通的事情,但對於我來說,會可怕到讓我立刻打開道歉開關。」 另一位名叫Natalie J.的孩子也說: 「我會為了所有正常的事情道歉,有不同的意見,我會道歉,忍不住哭泣,我會道歉。」
  • 當孩子害怕時,父母的語言暴力是自卑的「催化劑」
    面對女兒的控訴,媽媽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她說:"你的性格,我不打擊的話你就會飄。"看見自己無法說服媽媽,女孩傷心地跑下臺去。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父母都像這個女孩的媽媽一樣,喜歡貶低打擊自己的孩子。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例子,一位網友說自己已經成年了還是不會騎自行車,也不敢去學,生活中也很自卑。主要是因為她童年練習騎自行車的時候,被父母責罵而留下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