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中國有這麼一種父母,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永遠都得不到他們的誇獎。前一秒還在別人面前為自家孩子驕傲,到了孩子身邊卻總是板著一張臉,總是不斷的貶低孩子,孩子似乎怎麼做都不對。這樣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01
明明為孩子驕傲,話一說出口全是貶低,「毒舌」父母對孩子影響很大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可怕?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媽媽就是這一類型的父母。齊明月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不但長得漂亮,成績還優異,可這樣的孩子卻一直得不到媽媽的一句誇獎。
在一次家長會上,齊明月考了全班第二,齊媽媽侃侃而談,為女兒優異的成績感到驕傲,可一旦和女兒相處,那份驕傲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明明為孩子驕傲,話一出口全是貶低:「你的數學有點差,做錯了一道大題。」這是齊媽媽對女兒的評價,沒有一句鼓勵與誇獎。
媽媽的話就像一盆冷水,讓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難過。更讓人無奈的是,在這樣「毒舌」媽媽的影響下,齊明月也變成了一個和媽媽類似的人,為人處世不考慮他人感受。
分析
像齊媽媽這樣的父母生活中並不少見,仿佛孩子做什麼都是不對的,孩子永遠也得不到他們的誇獎。即使內心想誇獎,要說出的話在肚子裡繞了一圈變成了傷人的刀子,他們還美其名曰:這是為孩子好,怕孩子驕傲。這真是為了孩子好嗎?真心誇獎孩子一句就那麼難嗎?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自信在家長的「毒舌」下被碾碎了,甚至長大之後活了當初最厭惡的模樣,和父母當年如出一轍。
02
「毒舌」父母經常貶低孩子對孩子影響多大?
1.容易自卑
有的家長無論孩子做什麼,都喜歡打擊、否定孩子,剛開始孩子也許會認為自己只是某些方面做得不好,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誇獎。可久而久之,無論怎麼努力得到的永遠都是挖苦、打擊,孩子會漸漸失去動力,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中: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做什麼都不行?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證明已經受到影響了,容易缺乏自卑。其實根本就沒什麼什麼都做不好的孩子,有的是一直否定孩子的父母。
2. 親子關係緊張
經常打擊孩子,會讓孩子對父母反感,排斥與父母交流,親子之間產生距離感。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與自己可以無話不談,既可以做家人又能夠做好朋友,這是理想的相處方式。可如果父母不改掉「毒舌」的習慣,只會用一些刺耳的語言和孩子交流,最終會讓親子關係降到冰點。日後若是孩子不孝,也是自食其果。
3. 會變得和父母一樣
成長中最讓人絕望的莫過於一步一步變成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孩子雖然不喜歡父母「毒舌」,可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或多或少都會帶上父母的影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在與他人相處中,就有可能喜歡挖苦、打擊他人。試問,生活中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因為「毒舌」,一個真心朋友都交不到,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這種類型的父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