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糊塗將軍」,曾風光當過大總統,重孫是春晚32年的釘子戶

2021-01-09 騰訊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過往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往事如雲如煙,揮之不去的是時代的變遷。 民國時期是歷史上的一個插曲,各路軍閥相繼登場,在歷史舞臺上各領風騷,有的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有的登場稍久,但也終會被趕下臺,誰都無法改變這個定律。民國時期曾有這樣一個"糊塗將軍",曾經當過民國的大總統,他的重孫現在是春晚的釘子戶,他就是馮國璋。

"糊塗將軍"的崛起

說起馮國璋可能有些人不是很熟悉,畢竟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上都很少提及他,但說起袁世凱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領袖,是民國的大總統,在袁世凱政途早期,有三個得力幹將,後來也都是民國時期響噹噹的大人物,他們就是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又稱"北洋三傑"。

馮國璋在"北洋三傑"中是最"糊塗"的那一個。他早年間在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這個學校由李鴻章創辦,相當於那個時期的"黃埔軍校",畢業後的他一步步走上高位,官至第一軍總司令。馮國璋一開始是個文人,後來才開始學武練兵,他雖然"糊塗",但是肯學能幹,十分勤奮,得到了袁世凱的重用,在辛亥革命的時候被派去鎮壓起義,他完成的也很"出色"。

民國二年的時候爆發了二次革命,他奉命親自帶兵趕往南京鎮壓革命,隨後當上了江蘇的都督。也就是一把手,這時的馮國璋已經成了北洋軍閥的中堅力量,袁世凱為了籠絡他,親自將自己的家庭教師周砥介紹給了馮國璋,其實周砥是袁世凱為了監視馮國璋所安插的眼線,有什麼事周砥都會向袁世凱匯報,但是馮國璋卻沒有察覺到,馮國璋被稱為"糊塗將軍"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二人很快結為夫妻。在袁世凱的指揮下,這場婚禮辦的是相當隆重,驚動了整個江南。

"馮大總統"的誕生

袁世凱擔任大總統後還要恢復帝制,並且對坐鎮江南的馮國璋的勢力開始擔心,多次派人暗中監視馮國璋,再加上張勳等人的誣陷,袁世凱對馮國璋越來越不信任,越來越防備。馮國璋知道後,也開始疏遠袁世凱。袁世凱察覺後,為了減少稱帝阻力,任命他為參謀總長,他卻裝病不去。後來各地討袁運動興起,馮國璋也響應號召,舉起反袁大旗。在各種壓力之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馮國璋開始對袁世凱施加壓力,企圖逼迫袁世凱讓位於他。

袁世凱在內憂外患中絕望離世,馮國璋因為功勞較大,成為了民國的二把手,也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總統。當上副總統的馮國璋並不滿足,他所覬覦的是總統職位,很快機會就來了,總統黎元洪與段祺瑞來了個府院之爭,二人心生間隙,再加上張勳擁戴末代皇帝企圖復闢,無奈之下的黎元洪逃入別國使館避難,把爛攤子留給了馮國璋,任命他為代理總統。

當時代理總統的馮國璋很高興,立刻告知全國,他的野心也暴露無疑,第二天就對英國領事說中國國體已經是共和了。後來在段祺瑞的"邀請"和"幫助"下順水推舟的來到北京就任大總統一職,馮國璋知道段祺瑞打的什麼算盤,但他不怕,畢竟他要軍隊有軍隊,要地盤有地盤,所以乾脆將計就計,風風光光的當上了大總統,至於後來和段祺瑞的爭鬥那是後。但是大總統一職,馮國璋的確當了一段時間,雖然時間不長,在歷史舞臺上如曇花一現,但卻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穩定,制約了其他勢力。

重孫是春晚釘子戶

馮國璋曾立下家規——「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子孫後代要按次順序為輩分一代傳承下去。從這十個字也能看出馮國璋對子孫的期望有多高,為了民族複習大業,馮國璋也是盡了一份力的,雖然這份力可能微不足道。

馮國璋一共有五個兒子,是"家"字輩,其中三子馮家遇最為出名,馮家遇是馮鞏的爺爺。從小就喜歡學習,畢業於德國柏林工學院的化學專業,畢業後開始興辦實業,並取得了很大成功。抗戰時期,出於他的身份和地位,大漢奸王克敏多次邀請他去做官,但都被他婉拒了,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頭腦清醒且愛國的有志人士。

馮鞏的父親馮海崗在馮家遇的十三個兒女中排行第三,馮鞏是馮海崗最小的兒子,因為是馮國璋的重孫,他成名路上遇到了不少羈絆。馮鞏曾說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是靠他的努力慢慢積累的,因為出身不好,所以就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然永遠無法出頭。

馮鞏早年間曾拜相聲大師馬季為師,學習相聲,後來成為鐵路文工團的一名成員。1986年,三十左右的馮鞏第一次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他和搭檔帶來的相聲留下了太多歡笑和記憶,也讓大家記住了他這張"有特色"的臉,受到了更大電視觀眾的喜愛。正是觀眾的喜愛,使得他能夠連續三十二年登上春晚的舞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春晚釘子戶"。尤其是他那句"我想死你們了",成為了每年春晚的經典句子。

在主旋律電影《建黨大業》中,馮鞏飾演的角色讓人印象深刻,他飾演他的太爺爺馮國璋,雖然戲份不多,但演出了他太爺爺的氣魄和風格。這樣的選角不僅貼近事實,還符合設定,為我們呈現了最還原歷史、最完美無瑕的劇情 。

老話常說人生如戲,是啊,人生就像唱戲一樣,這點在馮國璋和馮鞏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已經不是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了,更不是靠世襲就能繼承高位的時代,這是一個公平公正的、欣欣向榮的新時代,所謂的背景和過往在實力面前不值一提,一朝天子一朝臣早已過去,只有努力的人才能夠成為時代的佼佼者,就像馮鞏一樣,拼盡全力才贏得今天的多姿多彩。

相關焦點

  • 你聽說過民國亂,那你知道有幾任大總統嗎?
    民國大總統是1911年12月—1928年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方勢力輪流主政中央,說白了就是軍閥政治。除去孫中山以外,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到國民黨執政時期,民國的總統無一不是軍閥出身,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
  • 1912年民國大總統選舉,孫中山先生與袁世凱誰才是眾望所歸?
    孫中山1 孫中山並非革命黨屬意的臨時大總統第一人選1911年11月13日,武昌起義成功後,江蘇都督程德全代表本省及浙江都督湯壽潛、 上海都督陳其美通電各省,請派代表赴上海開會: 每省各派代表二人,商討組織臨時政府
  • 歷史上的今天: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曾為民國大總統
    1923年10月,以5000銀元一票的價格,共收買了590名國會議員,曹錕被選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世稱「賄選總統」。曹錕是直隸天津人,1862年出生,父親曹本生是船行的一名普通造船工人,一家10口度日艱難。
  • 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後,他的三個結拜兄弟的最終結局如何?
    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因為對革命的貢獻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對孫中山來說,革命也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那麼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後,與他一起為革命奔波的三個結拜兄弟的最終結局如何?第一,楊鶴齡楊鶴齡出生於1868年,他是廣東香山人,與孫中山是同鄉。
  • 民國元年第一天:孫大總統被稱「萬歲」
    [摘要]公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作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第一次演講。他說的是廣東官話,很多人聽不懂。好在他的演講並不長,很快便鞠躬致謝。臺下民眾三呼萬歲,軍樂隊再次奏樂,典禮就此結束。公元1912年1月1日,禮拜一,陰曆十一月十三日,辛亥年庚子月丙子日。晚上十時,南京,兩江總督府大堂。穿著大禮服、頭戴大禮帽的孫中山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同樣裝束的胡漢民。門外五色旗飄拂,軍樂隊齊奏歡迎曲,肅立兩旁的新軍第九鎮士兵託槍敬禮,二十一聲禮炮同時鳴響。正中的禮臺上有些簡單的裝飾,但燈光不太明亮。孫中山走上前去,面南而立。
  • 黎元洪憑什麼能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
    論條件他不是最好的,論仕途他又是最風光和順暢的。不想當官,用槍頂著腦門也得幹! 在風起雲湧的北洋時代,黎元洪三任副總統,兩為大總統,因而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講真黎元洪走向革命是被逼的,換言之,他之所以後來能被稱為偉人也是逼出來的。
  • 民國38年期間,有多達8位民國總統,蔣介石只能排倒數第二
    在慈禧太后死前,光緒皇帝也突然的暴斃身亡,帶著遺憾,帶著不甘離開了那個他意圖改變的清朝,慈禧太后死前,她指定了皇帝的繼承人——當時只有3歲的溥儀,但是終究回天乏力,溥儀在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孫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國民黨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舉薦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民國宣布成立。
  • 除了狗肉將軍張宗昌,你可知道「歪鼻將軍」「笑虎將軍」代表著誰
    民國是近代史上一個很特殊的時期,這時候清朝剛剛覆滅,新政權又不太穩定,導致天下各地能人劃地為王,出現了許多大軍閥,民國時期的軍閥們大多都很殘暴,為此百姓對這些軍閥都沒有太大的好感,以至於在背地裡喜歡給這些民國軍閥們取各種各樣的綽號,這些綽號都很有特點,例如以下幾位:狗肉將軍
  • 南京,作為民國首都只有14年,斷斷續續有多少次呢?
    從1912年到1949年的民國38年間,南京作為首都滿打滿算不到14年,為何說到民國首都,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呢?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開創共和。定都南京的臨時政府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 昔日風光無限,晚景悽悽慘慘,民國軍閥們的生與死
    民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牆頭變幻大王旗,有兵便是草頭王的時代,大小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有一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但各地方官員儼然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和勢力範圍。如果把民國這幾十年中所有的軍閥統計一下,足有上百個。
  • 民國這幾種銀元區區百年歷史 收藏價值為何居首?
    幣環周邊鐫直齒(齒數略述),齒距排列均勻,規整清晰,幣背面圖案與正面圖案有一定度數旋轉,(為防偽造不列圖展示),此幣面背圖案有多處防偽暗記民國十八年(1929)天津造幣廠鑄造,為當時國幣設計方案之一。舊時曾被評為中國銀幣最美者,近時又入選民國銀幣十大珍品,至可珍貴。
  • 連續32年上春晚,馮鞏今年缺席去哪了?
    據報導,因家住天津,馮鞏唯一的春晚要求是他的相聲劇要排在最前面上——家裡有80多歲的老母親,在天津等著他回家過年。全文1790字,閱讀約需3.5分鐘相聲小品演員馮鞏,連續32年亮相央視春晚,一句「我想死你們啦」,成為馮鞏喜聞樂見的標籤。
  • 盤點中國近代史民國歷任總統,梟雄輩出的年代,你能說出幾人?
    中華民國政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1912—1927年北洋政府時期為第一時期;1927—1949年國民政府時期為第二時期。自1911年孫文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正式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職務的共八任。
  • 上海「油鹽不進」釘子戶:堅持攔路數年,賠四套房都不搬
    而一種心情就是激動,畢竟住了幾十年的老屋從被人羨慕到被人嫌棄,甚至被自己的兒女嫌棄,能辦入新家能讓這些中老年人煥發新的精神,而且多出來一筆補償款也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一些人就是比較「軸」,在拆遷時堅持索要更多的賠償,只是因為自己的位置更重要。
  • 歷史各個時期年代錢幣的成交價格-民國篇
    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
  • 天蠍座名人: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孫中山,原名孫文,字德明,號日新,改名逸仙。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行醫於澳門。1894年上書李鴻章,主張變法自強,未被採納,遂赴檀香山,於11月24日組建革命團體興中會。1895年準備發動廣州起義,因走漏消息而失敗。1896年在英國遭清政府駐英公使綁架,幸得英籍教師康德拉營救脫險。
  • 中國民國大總統,叱吒中國政壇,只做了83天的偽皇帝是怎麼死的?
    說起袁世凱可能想到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軍閥鼻祖,中國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吒中國政壇,那麼只做了83天的偽皇帝是怎麼死的呢?外界認為袁世凱的死因有兩種,一種是尿毒症病死,一種自然是大家損人的時候說的話,活活氣死的。
  • 92年前的今天,從床底下爬出來的民國兩任大總統黎元洪去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夢裡婉歌)92年前的今天,從床底下爬出來的民國兩任大總統黎元洪去世1864年10月19日,黎元洪出生,湖北黃陂人,人稱「黎黃陂」。少年時期家境貧寒,生活很艱辛。1912年(48歲),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同時兼任湖北都督。袁世凱為了拉攏黎元洪,與他結成兒女親家,把他安排住在當年囚禁光緒帝的地方——瀛臺。1916年(52歲),袁世凱去世後,在南方反袁勢力的支持下,身為副總統的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黎元洪騎馬)隨後,黎元洪的總統府,和總理段祺瑞的國務院,展開「府院之爭」。
  • 孫中山和袁世凱,如果穿越回民國,你會選擇誰當大總統?
    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處於從舊時代邁向新時代的節點,有兩個人左右了中國的走勢。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時大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總統。前一位叫孫中山,後一位叫袁世凱。歷史的評價是孫中山優於袁世凱,但是回到當時的歷史場景,這兩位總統,你會選擇誰還真不好說。搶杆子出政權1912年2月13日,近代中國發生了一次重要的權力更替。
  • 98年前 長沙人全城出動為兩位將軍辦喪事
    98年前的4月,嶽麓山曾有過與今天截然不同的景象。1916年10月31日,黃興在上海病逝,一個星期後,蔡鍔在日本病逝。1917年4月12日至15日,兩位將軍魂歸故鄉,歸葬這座山巒。 那幾天,長沙人傾城出動,在東長街,在南正街,在大西門碼頭,護送兩位將軍靈柩,走向嶽麓山。 兩場葬禮震撼人心,其規格之高,謂之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