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中內溼和外溼有什麼區別,如何分清溼熱和寒溼

2021-01-09 鮮果健康

中醫裡面提到寒氣和溼氣,那麼你知道寒氣和溼氣到底是什麼嗎?除了身體手腳冰冷,寒氣溼氣重的症狀還有哪些?溼氣和寒氣有什麼區別你又知道多少,以及去寒氣溼氣的方法是今天小編為你解答的疑惑。

首先分清楚利溼、祛溼、去溼

祛溼:祛除溼邪的總稱,包括化溼、利溼、燥溼等。

燥溼:用苦味藥祛除溼邪,適於溼邪上泛,因苦味主降。

化溼:用芳香類藥物祛除溼邪,適於上焦及脾胃溼邪,芳香入脾。 滲溼:用味淡的藥物利溼的方法。

利溼:用利溼藥物使溼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滲利溼、溫陽利溼、滋陰利溼、清暑利溼、清熱利溼、溫腎利水等法,適於中下焦溼邪。

溼也有分類型,例如溼熱和寒溼。那麼溼熱和寒溼要怎麼區別呢?

溼熱症

臨床表現:舌苔黃膩、肢體沉重,口中黏膩、噁心嘔吐、口渴不多飲、便溏不爽。

具體表現因溼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

在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溼熱,可見脘悶腹滿,噁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在皮肉,則為溼疹或疔皰;在膀胱,溼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在肝膽,溼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在大腸,溼熱見腹痛腹瀉,甚至裡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寒溼證

臨床表現:舌苔發白,面色發青、發白、發黑、發暗,反覆的口腔潰瘍,口嗅。

流出的汗是涼汗;經常腹痛、腹瀉;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咳嗽時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臉上長痘和斑,長溼疹、牛皮癬、白癲風,手、腳長年冰冷;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狀。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溼越重。

寒溼和溼熱都具有脾虛溼盛的特點,表現為食少腹脹、頭身困重、大便黏滯等。

寒溼的產生多與以下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過食生冷、美麗「凍」人,即愛美的女生過早穿上了薄絲襪、短裙、露臍裝等,使得寒氣入侵;猛吹空調;久坐不動。

想擺脫寒溼,就要適當吃健脾利溼食物,如山藥、芡實、紅小豆等,並可飲白朮陳皮茶,將白朮30克、陳皮15克放入1000毫升水中煎煮半小時,過濾後代茶飲。

平時還可多按揉豐隆穴,該穴位在外膝眼和外踝連線的中點。

溼熱的產生多與以下有關

溼熱主要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下,或常熬夜加班,過食辛辣肥甘食物,過度吸菸飲酒所致。

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多吃點能清熱化溼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綠豆、鯽魚、冬瓜等。薏仁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溼、增強腎功能。

祛溼的四大禁忌

涼食冷飲

夏天到了,女生們都喜歡喝冷飲、吃冰激凌。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吃多了會讓腸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現停滯,吃在裡面聚集在體內成為溼氣的溫床。個人建議平時在事物上添加點蔥姜蒜,來減弱食物中的寒性物質。

經常吹空調

炎熱的夏天,相信大家沒有空調都不行。但是空調卻最容易讓溼氣出現。整天待在空調房裡,溼氣就潛移默化在你身邊。個人建議儘量少吹空調,有時間也可以多運動。

熬夜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熬夜晚睡睡會導致脾虛,一個充足的睡眠能夠使我們精力更加充沛。小編建議晚上11點前就入睡,第二天起來不僅是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整個人都更加輕盈。

整天嗜酒

適量喝酒是有益的,但是喝多了就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從專家的角度來說,酒會助邪溼,尤其是對女性來說,應當儘量避免接觸酒精。

祛溼的其他方法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溼氣。

運動祛溼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調料祛溼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餚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春天裡,萬物生發,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溼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避環境的溼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隨著夏季到來,降雨量增多,空氣溼度加大,溼邪很容易趁虛而入。溼與寒結合是寒溼;溼與熱結合是溼熱;溼與風結合是風溼;溼與暑結合是暑溼;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體內溼氣是寒溼還是熱溼?這回給大家說個明白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麼叫做溼,而溼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溼有外溼和內溼的分別,但是都屬於水溼。一般外溼的話是由於潮溼的天氣或者在外面淋雨又或者是自己所處的工作和家庭環境比較潮溼,使得水溼進入體內引發外溼性疾病;而內溼的話一般和我們的消化功能有關。
  • 身體如有這12種情況,多數是寒溼體質,4個方法,祛除體內寒溼
    機體的生命力低下,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機體自身的陽氣虛損不足,二是和「陽」相對的「陰邪」內駐,從而削弱了陽氣的生機。兩種情況,最終的結果都是陽氣不足,只不過,機體本身的自然虛衰,是難以逆轉的,而陰寒之邪,則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實際上,大部分的陽氣不足,基本都是陰寒之邪削減機體陽氣而成,所以,如果能及時驅散體內的陰邪,對機體的陽氣是最好的維護,也就更接近健康長壽的目的。
  • 夏季淺談溼熱體質~症狀解析
    溼熱的形成不外乎內外兩個方面,外因是感受自然界的潮溼環境,氣候潮溼,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內因多為脾虛水溼不化,熱邪煉灼而生溼熱,或過食辛辣炙煿,溼熱內蘊,內溼與外溼互相影響,脾虛溼困易感受外溼入侵,外溼侵襲也常困阻脾胃加重內溼,所以兩者是獨立的,又是相互關聯的。
  • 溼熱內蘊,脾胃不足,李東垣的方劑值得信賴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如《臨證指南醫案》說:「其傷人也,或從上,或從下,或遍體皆受,此論外感之溼邪,著於肌軀者也」。
  • 溼熱體質者如何養生?
    溼熱體質不一定會發生溼熱病症,但是,溼熱體質是溼熱病證發病與否的重要因素,與時令、地域和飲食等有密切關係。 預防溼熱體質,首在養脾。如何養脾?我臨床觀察到,那到長期堅持素食的人,往往很少有溼熱體質。 不飲酒,或少飲酒。前賢有謂:「酒之味苦而性熱,能養心火,久飲之則腸胃怫熱鬱結,而氣液不能宣通,」久則化生溼熱。仲景提到的酒客,往往是溼熱體質者。 除了戒除肥甘厚味,不飲酒之外,還需要戒除暴飲暴食和過快進食等導致內生溼濁的因素。
  • 體內溼氣太重易疲倦?了解溼氣,把握除體溼3守則就能消倦怠
    01一、了解什麼是溼氣?溼氣又從哪裡來?在中醫中,溼氣屬於比較難以調治的邪氣,而且它具有溼性、黏滯、重濁、趨下的特點。我們體內的溼氣又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其實,我們體內的溼氣不管是外溼,還是內溼,也不管溼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只要它囤積在我們的體內,就會讓我們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注意了,外溼和內溼是會交互影響,用一句成語來形容,那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們會相互影響對方,也會相互引動對方。在上面文字中,我說了那麼多,相信大家還是不能夠很好地理解。
  • 如何判斷自己是寒溼體質,還是熱溼體質?可以從幾個方面去斟酌?
    由於體內溼氣過多,會導致人體出現不適,雖不會危害健康,但長期以往會影響生活狀態。溼邪侵犯人體後的常見症狀便是腹部腫脹、食欲不振、大便溏洩以及小便渾濁等。對於祛溼氣最常用的食療方法,便是紅豆薏米湯,那麼,紅豆薏米湯的效果真的這麼好嗎?有的人對紅豆薏米湯讚不絕口,而有的人則認為紅豆薏米湯只是空有其表,效果卻無用。
  • 體內寒溼過重,會出現哪些異常?簡單幾招,幫你去寒邪、補陽氣
    寒溼過重是萬病之源,體內的溼氣寒氣過重,能量會下降,身體對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速度也會減慢,逐漸會影響到各個部位,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隱患。那麼,寒邪到底是如何入侵人體的?寒溼過重,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表現?如何有效緩解?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 什麼是「痰溼」,痰溼體質該如何調理身體
    這裡的"痰"並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體津液的異常積留,是病理性的產物;"溼"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指空氣潮溼、環境潮溼,如淋雨、居處潮溼等,外在溼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溼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飲食水分過多,或因飲酒、乳酪、生冷飲料,而使體內津液聚停而形成內溼。
  • 八字看看你體內溼氣重嗎?
    三伏天是祛除體內溼寒之氣的最佳時間,今天我就和大家從周易命理的角度,來探討下容易產生溼寒之氣的命理特徵。溼寒氣重從醫學來講大體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寒性體質,陰寒凝聚所至;從命理角度來說木火為陽,為燥熱。金水為陰,為寒溼。
  • 溼熱體質的人,身體常有三種表現,可以從四個方面調理
    古人受科技文明的限制,儘管對「個體差異」有了初步的認識,但畢竟未能詳細區分。時至今日,我們現代人在這一點上,就有了很多的補充。比如「體質差異」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所謂「體質」,簡單說,也就是一個機體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徵,我們就叫它什麼體質。比如「陽虛體質」、「寒溼體質」等等。
  • 溼熱體質的表現症狀
    溼熱體質就是指人體內的溼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感覺就像地球上的土地,已經下了很久的雨,把它已經泡得很溼了,突然又出了很長時間的大太陽,很熱的氣候,烘蒸著潮溼的土地的那種現象。感覺在一個人的身上,就像是大熱天穿了一件溼噠噠的衣服,很不舒爽。
  •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現在很多人都對陰曆、陽曆、農曆這三種說法分不清,特別是在問朋友過生日時,分不清不免有些尷尬。其實這三種,都是曆法。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痤瘡和痘痘有什麼區別,痤瘡一般多久可以自愈
    痤瘡和痘痘有什麼區別《詩經》有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相信很多愛美人士從青春期就在追求「膚如凝脂」的皮膚,殊不知熬過了青春,青春痘卻如「春風吹又生」的野草般反反覆覆,那麼痤瘡和痘痘有什麼區別呢?痤瘡一般多久可以自愈呢?
  •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有什麼區別?專家:從4點可分清
    腫瘤也有良性和惡性的區別,有很多的人對這兩者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這兩種腫瘤之間的區別還是挺大的。首先在名字上面就可以做一個簡單分別,良性的腫瘤的就是良性的,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而惡性的腫瘤對人的傷害往往比較大,嚴重的時候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 木瓜的藥用功能和服用禁忌
    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的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捲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種子扁長三角形,多脫落。質堅硬。氣微清香,味酸。《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腳之味,最宜與參、術同施,歸、熟(地)並用。《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而痛,氣為溼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並治。
  • 溼熱體質的人,一般都有這兩個特徵,可以自檢
    溫熱體質的人主要是溫熱內蘊為體質的特徵,這類體質的患者臉上容易滋長痘痘與粉刺,並且還伴有口渴,嚴重的時候還會伴有口臭,大便粘滯,小便發黃,而溫熱體質的人群具體特點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1、溼氣重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長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的油性成分太多,有著患者抑制體內火毒的排洩,導致體內大量火氣堆積從而誘發痘痘的生長,所以說油性大就是溼氣重的代表。
  • 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調理?醫生從5點論述原因並分型
    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調理?腸道功能紊亂也叫腸易激症候群。看名稱就清楚了,腸道很容易被刺激到,同樣的飲食,腸易激的人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比如肚子痛、拉肚子等。這種情況其實還是體質的問題了。正常的胃腸對各種刺激都能夠適應,寒性體質的人,對寒性食物不適應;溼性體質的人對溼不適應;火性體質的人對火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