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奇門遁甲的影響最大的一種哲學理論,就是陰陽思想,當然也是中國最古樸的哲學精髓。學習奇門遁甲一定要深入了解這些文化根基,奇門遁甲是這些文化嫁接出的美麗果實,而文化又促進奇門的發展,因此奇門遁甲又是中國玄思哲學的分支,我稱奇門遁甲等類的玄學體系為玄思哲學。下面詳細分享:
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有很多非常精闢的哲學思維。在一本書裡,很難把很多理論做系統的分析。每一個理論,每一個思維或者是每一個觀點,都足夠讓我們這些後人去寫一本書,或者一套書。哲學的思維,這種哲學的智慧,我們抓住其中一個點,應用到我們實際工作中,用到我們的行為和思維中,都會給我們帶來非常美好的成果。
在這裡我們要重點講一下陰陽思維。陰陽思維,我認為是我們古代最為深厚的一種哲學思維。我們這種陰陽思維中蘊涵的哲理,包括咱們偉人毛澤東,在毛選裡面對陰陽論對陰陽的思維,也有一個正確的感悟和闡釋。對於這種陰陽思維的理解,古人和現代人都有特別多的闡釋理解,形成多個分流和支派,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把它表述得非常清晰完整,闡述得非常全面和精細。
最重要的是,我們把這種陰陽思維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陰陽思維除了有這種對立互換和融合描述,更重要的是,它對自然的規律,事物發展變化的描述。西方人也在我們陰陽思維裡面,陰陽的觀點裡面提取了很多積極的思想,包括我們大家熟知的霍金,很多朋友可能看過他的書,《時間簡史》《量子力學》等書籍,他們非常明確提到中國陰陽的觀點和太極文化思想。玄古子與全國弟子們,在雄按新區成立的量子力學研究機構比馬雲的量子力學研究機構早了10天。
這種陰陽思維,除了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全面的運用之外,在醫學方面,甚至包括我們所能想到的方面都會存在這種陰陽思維,這種陰陽的觀點。古人這種對自然的認識,出現了這種陰陽天氣,白晝和黑夜,人體分男人和女人等等,非常非常多,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它的對立,除了對立之外還有統一,統一其實是一種融合。
遼寧的老鐵山角有這麼一個地名,叫做神龍分界線。在這個地方的渤海跟黃海有一個非常壯觀,非常涇渭分明的分界線,一邊是深藍色,另外一邊非常渾濁,就是發黃的。這是在自然界,一陰一陽,最明顯的體現。這個地方當然有很多的傳說,例如我們中國古代東海龍宮,西海龍宮的傳說等等。其實從古至今它也是我們自然界裡邊非常壯觀的一個景色。這個地方的這種鏡像其實它就是一種太極,就是一種陰陽思維的代表。
至《周易》成書的戰國晚期,封建的宗法關係逐漸形成,《易傳》的作者在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命題的基礎上,把自然界中對立統一的陰陽觀念類比為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君臣、父子、夫婦等宗法關係,把宗法關係體現的尊卑貴賤也賦予陰陽的屬性,形成了雙重的陰陽觀念,把具有自然哲學性質的一元化的陰陽學說發展為樸素的陰陽觀念與封建宗法關係相結合的二元化的陰陽學說。約從戰國中晚期迄於漢代,陰陽學說的特點已不是單純的自然哲學,而是沿著樸素辯證法的陰陽觀念和宗法倫理化的陰陽觀念兩條線索發展了。
陰陰陽思維屬於道家的一種思維,儘管陰陽觀念形成于氏族社會,但由於受文字、宗教觀念等因素的制約,直到西周末年,夏、商時期神事籠罩一切的宗教迷霧漸漸散開,陰陽觀念才由伯陽父提出。他把陰陽看作是存在於天地之間的兩種氣,用陰陽二氣的交感變化來解釋自然的現象,已具有自然哲學的意義。老子在此基礎上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命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具有陰陽對立的屬性,已包含二元化陰陽學說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