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之神秘陰陽家的起源發展以及沒落之路

2020-12-01 歷史小書屋z

陰陽家概述

陰陽家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呂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則直接受到鄒衍學說的影響。

陰陽家的主要思想來自於道家的「陰陽說」與「五行說」,將自古以來的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並進一步發展,建構了規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嘗試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

陰陽家的思想由來及其發展

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消息,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陰陽家以陰陽五行為其基本線路,所以稱為"陰陽家",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先秦學派之一。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

陰陽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既《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其基本思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學說是在氣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這樣就抽象出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所以"陰陽者,有名無形"(《靈樞·陰陽系日月》)。

陰代表消極、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積極、進取、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現象。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字括之。

五行

《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系統。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便是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剋"。

五行學說並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間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凡即具有生發,柔和特性者統屬於木;具有陽熱,上炎特性者統屬於火;具有長養,發育特性者統屬於土;具有清靜,收殺特性者統屬於金;具有寒冷,滋潤,就下,閉藏特性者統屬於水。將人體的一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現象聯繫起來,形成了聯繫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五德終始

在自然觀上,利用《周易》經傳的陰陽觀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論;又從《尚書·禹貢》的"九州劃分"進而提出"大九州"說,認為中國為赤顯神州,內有小九州,外則為"大九州"之一(胡適曾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大為讚嘆陰陽家的這一地理觀念);在歷史觀上,則把《尚書·洪範》的五行觀改造為"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說又稱"五德轉移"。陰陽家代表鄒衍運用陰陽五行理論來闡釋宇宙演變和歷史興衰,創為"五德終始"之說,影響甚大。後來的掛名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劉向的《洪範五行傳論》(梁任公在其《飲冰室文集·陰陽五行說之來歷》中談到陰陽學說之害時曾提到:宜負罪責者三人焉……曰鄒衍,曰董仲舒,曰劉向。可見陰陽家其要)等,都是以陰陽五行為思想基幹。

"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其目的在為當時的社會變革進行論證,但卻陷入了歷史循環論。

陰陽家的沒落

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陰陽家自然逃不了消亡的命運。陰陽家中關於政治的理論大多併入儒家,而陰陽五行,又重新回到了道家。其實陰陽家消亡也是趨勢之所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只是加速了陰陽家消亡的進程。

相關著作

鄒衍的著作《鄒子》和《鄒子終始》,據說有十餘萬言,但早已佚失。現只有《呂氏春秋》、司馬遷《史記》的一些段落可見其思想。《漢書·藝文志》載:陰陽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公孫發》二十二篇。《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國時。《杜文公》五篇。《黃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現存少量殘文外,均已亡佚。《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主要見於《老子》、《文子》、《黃帝四經》、《列子》、《莊子》、《易傳》、《鶡冠子》、《管子》、《黃帝內經》、《曹氏陰陽》、《陰陽家佚書輯本二種》。

相關焦點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陰陽學說」的科學之路
    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中既有:「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術數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分別為天文、歷譜、五行、筮龜、雜佔、形法。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呂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則直接受到鄒衍學說的影響。古代大家與近代學者多認為陰陽家源於道家,近代出土竹簡《三十時》等證實早期陰陽家著作其中有大量道家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五行學說
    五行與地理:在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裡,南方屬火,東方屬木,北方屬水,西方屬金,中央屬土。五行與季節的關係:在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裡,春天屬木,夏天屬火,季夏屬土,秋天屬金,冬天屬水。春天屬木,木代表氣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裡花草樹木開始生長,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營養向枝頭輸送,因此春天屬木。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尋找事物的起源、發展、消亡是一切智慧生命的終極思考,哲學中的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千百年來一直是人類尋求解答的秘密,這些問題其實就是預測。陰陽、五行、易經八卦其實就是解開這些問題的鑰匙。
  • 秦時明月陰陽家內力排行榜:星魂榜首,大司命竟輸給這個女孩?
    熱播的動漫有許多,比如《狐妖小紅娘》、《俠嵐》等等,而在小編心中還是最喜歡去《秦時明月》了,也許是因為是小編看著他們一步一步的成為了現在的樣子吧,如今秦時明月已經播出了有《秦時明月之百步飛劍》、《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和《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
  • 諸子百家:陰陽家
    陰陽代表事物的兩個方面,即事物的對立面。陰陽學說不僅指出了組成一個事物的對立面,而且還涉及了對立面的轉化,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歷史學家曾對諸子百家試行分類,第一個試行分類的人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史記》最後一篇中引用了司馬談的一篇文章《論六家要旨》。這篇文章把以前幾個世紀的中國哲學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第一個學派就是陰陽家。
  • 算命術的起源發展和成熟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氏掌十有十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城皆有分星,以觀妖祥。」這是說馮相氏和保章氏,是專管歲時星象,並從而推測人間吉兇禍福的一種職官。 用佔卜、佔星來測候人事的吉兇禍福,這種方法,只能根據已經發生了的現象進行分析,並且測候的事情,也只能局限在近階段所要做的事情裡。
  • 諸子百家公然互毆?來《秦時明月世界》圍觀五大家battle!
    提起諸子百家,大家腦海裡肯定都會浮現出儒家、道家、墨家等各大家耳熟能詳的身影: 滿嘴之乎者一頓嘴炮能把人說暈的儒家(腦海裡自動帶入秀才的模樣)
  • 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
    同時,反對統治者過度徵發徭役,把徭役、不得休息與饑寒並列為三種「民之巨患」。後期墨家對於交換和價格問題,也有所論述。此外關於人口問題的議論,也以墨子為最早和最多。法家的核心思想有哪些?一般說來,法家的核心思想有以下三個方面:一,發展經濟,是法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我們說易經是六經之首,群經之始,諸子百家之源,這裡的之首、之始、之源,就是易經中的無極、太極和陰陽,可以說諸子百家都是從無極、太極和陰陽之後分化出來的學術流派,因此陰陽概念也貫穿在各家學說之中。比如《孫子兵法》中僅僅六千字,就出現了80多對陰陽,而且是反覆出現、反覆提及。陰陽的產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陰陽觀念的產生、陰陽符號的創立和陰陽概念的提出。
  • 陰陽五行與迷信
    關於陰陽五行起源已在上篇中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五行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材料屬性,對於身邊的金木水火土我們都是能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很好理解。而能量有些往往是看不見的,就像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的氧氣,看不見但缺幾十秒鐘就會受不了。五行的能量是天體運行變化的結果,看不見摸不到,把這種能量應用到預測,給人的感覺就顯得神秘。
  • 常識積累: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 一、儒家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受到重創。
  • 易經入門:神秘的「陰陽」,實則平實,用心體悟,很快理解其本質
    易經入門:神秘的「陰陽」,實則平實,用心體悟,很快理解其本質「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矛盾論,具體而生動,是我國傳統文化裡面非常重要的內容,既簡單又博大精深。我喜歡用陰陽學說這個詞,就像今天我們學習「日心說」、「達爾文學說」一樣,都是歷史發展進程裡的一種學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仍需要探索的地方。
  • 日本摩託車工業起源以及騰飛的歷史情況簡介(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陸王生產的邊三輪摩託車以及「MEGURO」摩託車就充當了侵略中國及東南亞的戰爭工具。關於這一段的歷史,可以參閱驃騎府在今年4月3日發表在百家號的原創文章《日本摩託車工業的起源與黑船事件的關聯》,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 秦時明月:陰陽家天才少年星魂為什麼不能十成功力?
    在《秦時明月》中有許許多多的諸子百家,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形成了整個《秦時明月》最為重要的主體,整個動漫都是圍繞著整個的秦帝國與諸子百家的鬥爭。但是,諸子百家並不是全是與秦帝國相抗衡的,還有許多的學派也是依附於秦帝國就比如說公輸家族,陰陽家。
  • 跨越萬年的神秘符號: 北鬥七星是一個卐? 地球上符號的起源?
    卐字符的起源超越了時間。作為一個最古老神秘的文化符號之一,它普遍出現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的主要文化形態中。古羅馬的建築上;韓國寺廟大門上;古西藏、日本和基督教中都有這個圖案,都潛刻著它對歲月的「封印」。
  • 中秋節的起源、發展、習俗詳解
    二、中秋節起源及歷史演變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中秋節已上升為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 六爻在易學中的陰陽之說
    六爻預測學認為,宇宙不是一個單一的存在,而是由兩個既相反又不能分割的事物,組合而成,這個既相反又不能分割的事物就是陰陽。陰陽是構成世界最根本的結構,也是宇宙存在的根本核心。宇宙是一個龐大的陰陽組合體,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正反兩面性。宇宙本身就是由正宇宙和負宇宙構成的,孤陽不長,孤陰不生。陰陽是互相依存,不能獨立存在的。
  • 關於奇門遁甲起源與學習方法
    起初用於行軍打仗,明清才開始用於生活中的預測以及調整。由此大部分學者認為奇門遁甲的準確起源時間應該是在隋唐時期。奇門遁甲在歷史的流傳過程中,同其他術數一樣。在學術上產生了不同的分歧和流派。如果按照用途上來進行劃分的話,可以分為數理奇門和法術奇門兩大類。如果在對數理奇門進行劃分,從時間上可以分為:年家奇門、月家奇門、日家奇門、時家奇門,從排宮方法上又可分為轉宮法、排宮法。
  • 曾教授說陰陽八卦是這樣產生的
    陰陽與萬物存在什麼樣的的關係?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的互動。如此自然生出萬物來。世間萬物是如何從兩儀變化而來的?中國人很多思維是從《易經》來的。《易經》告訴我們,世界是由一構成的,可是這個一,如果單純的一,就一到底,不會變化了。陽一定會跟陰碰在一起,陰會跟陽化合在一起,這樣才會產生萬物。少陽、少陰、老陽、老陰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