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離開師部102天後幹了一件大事,有人不高興,敵人卻很佩服

2021-01-15 任微言卿

人民解放軍「大將之首」的粟裕,指揮作戰,從不拘泥於條條框框,每戰都從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哪裡好消滅敵人就在哪裡打,什麼時候好消滅敵人就在什麼時候打,哪種戰法有效就採取哪種戰法。

到1943年夏季時,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勝利的形勢日漸明朗。粟裕敏銳地意識到,日軍正在作垂死掙扎,抗日戰爭進行到了轉折關頭。

他果斷地開始把作戰重心由以堅持為主,轉變為以發展為主。定下目標後,粟裕開始選擇對日偽進行反攻的起點。

粟裕的百天旅程

1943年6月上旬,粟裕接到通知,新四軍將於7月中旬在軍部駐地江蘇省盱眙縣黃花塘召開會議,讓他屆時參加。

粟裕此時的職務是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

蘇中地區卡在長江航道下遊,俯視日軍在華東的大本營上海、南京,是日軍重點對付之地。新四軍一師師部和蘇中軍區司令部自成立以來,一直設在江蘇省東臺縣三倉鎮,這裡地處蘇中平原,地形開闊,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

粟裕認為,新四軍在的蘇中部隊,必須有一塊迴旋餘地比較大的、相對易守難攻、相對穩定、相對富裕的基本區為依託,當前這個三倉鎮的地理位置並不十分理想。

到哪兒去尋找這樣的地方呢?

1943年6月23日,粟裕帶著由行軍宿營、偵察警戒、後勤保障、參謀業務、測繪參謀等200餘人臨時組成的一支加強連,乘坐20多條船出發了。

臨行前,他命令師偵察科科長嚴振衡對此行要嚴格保密,大家只知道要隨著粟師長走,但卻不知道要去哪兒和幹什麼。粟裕的想法是:沿途考察敵情、民情,開展地形、道路、河流、橋梁、村落的調查,對照地圖進行必要的修正補充。

粟裕一邊考察周邊地區的情況,一邊就近到所屬部隊察看,聽部隊介紹本地區的敵、偽、頑兵力分布,敵偽據點位置,主要交通線和封鎖線,我主力部隊和各縣武裝、遊擊隊活動地區大體分布等情況。

時間一晃就到了7月11日,距離新四軍軍部駐地黃花塘只有一天路程了。其後,粟裕帶少部分人前去軍部開會,讓偵察科長嚴振衡率人繼續在周邊地區調查。

會議一直開到9月份,嚴振衡也按照粟裕的命令,把這一地區的敵情、民情、地形、道路摸了個透。偵察完畢後,他還專門整理了一份書面材料,有敵、偽、頑在蘇中的全部據點圖、分布圖,敵軍的編制序列、駐地範圍等等,還有一些敵人內部的文件,十分詳實。

拿到了這份文件,粟裕卻並不著急回去。他說,來的時候走這條路,回去了就要換條路,切切實實把情況摸透了。

9月19日,粟裕一行開始返程,這樣一路走,一路偵察,直到10月3日,才回到一師師部。

東臺縣三倉鎮新四軍一師紀念堂

今天從東臺三倉鎮到盱眙黃花塘,公路裡程300公裡,幾個小時就到了。當時沒有這麼便利,但不論是騎馬,還是坐船,一星期也足夠了。粟裕去時花了18天,回來花了14天,此時距粟裕離開一師師部,已經有102天了。

百天旅程,粟裕在深入思考、詳細調查、實地論證的基礎,一場以建立一師師部新駐地為目的的作戰行動,初步在他心中形成了構想。粟裕面對著二十萬分之一地圖,對蘇中區形勢反覆思考之後,最後把目光停留在車橋鎮。

車橋位於江蘇省淮安縣城東南25公裡處,是一個繁華的商業集鎮。車橋的位置,恰好卡在蘇中與蘇北、淮南、淮北戰略區的聯繫中間,是蘇中與蘇北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為什麼「相中」了車橋呢,粟裕分析後,指出了四大優勢:

1).這裡是新四軍四個師(粟裕一師、黃克誠三師、彭雪楓四師、譚震林六師)的結合部,便於相互溝通和支援。

2).佔領車橋地區後,可以打通蘇北、蘇中、淮北、淮南四個地區之間的戰略聯繫。

3).這一地區是日軍兩個師團的結合部,日軍第64師團、第65師團都離這裡不遠,日軍以車橋為心建有十餘處據點,但車橋鎮鎮裡只有日軍的一個小隊和600餘名偽軍。日軍來華時間一長,加上互相劃分了防區,也學會了國民黨軍隊相互推諉那一套,所以日軍兩支部隊都會因為是自己的邊沿地區而互相推諉、觀望。

4).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曾在車橋鎮辦公兩年,直到1943年3月,日軍進攻國民黨,國民黨韓德勤部潰敗後才撤離這裡。但新四軍也在這裡建立了抗日民主基層政權工作,打下了群眾工作基礎。

但發動車橋戰役,也面臨著兩個問題:

一是此前新四軍對日軍主要採取遊擊戰,如果發動戰役,將以奪取城鎮為目的,新四軍是否能夠適應和打贏殲滅戰、運動戰?

二是發動車橋戰役,會不會引起日軍對新四軍的大規模報復行動?

粟裕在全面分析形勢後認為,日軍此時已經窮途末路,不但兵員短缺,還分散在多個地方分兵把守,難以進行大規模報復「掃蕩」,即便有些小動作,影響也不會大。

此外,車橋附近區域為水網沼澤地,日軍行動不便,有利於我阻擊圍殲援敵。

這一設想,粟裕醞釀成熟後,便向新四軍軍部進行了匯報。

當時,劉少奇、陳毅先後離開華中,新四軍由中央華中局代理書記兼任新四軍政委饒漱石主持工作。

當粟裕向饒漱石匯報他的想法時,饒漱石說:「還是不要打,打了會過分刺激日寇。」

粟裕認為,作戰方案要依據總的戰略來確定。當前的抗日戰爭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形勢,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新四軍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搶佔先機。國民黨的省政府和韓德勤的十萬軍隊能在這裡駐紮兩年,表明只要經營得好,這一帶完全可以成為新四軍的基本區。

在詳細了解敵情的基礎上,粟裕再三考慮,認為機不可失,決定先斬後奏,以粉碎敵人「清鄉」和「屯墾」為理由,在車橋對敵人進行一次師級規模的反攻。

車橋戰役打響

粟裕首先發起了一場試探性的進攻。他於1944年1月、2月間發起春季攻勢作戰,解放國士近3000平方公裡、村鎮150多處,爭取偽軍1000餘人反正。

試攻勝利後,粟裕於1944年2月主持召開蘇中區黨委擴大會議,提出:「在戰略相持階段,爭取有利時機,推進局部的戰略反攻。」

隨即,他正式部署作戰行動計劃,新四軍一師出動5個主力團,還發動了三萬多地方武裝和民兵。粟裕說:「哪怕敵人築成銅牆鐵壁,也要砸開它。」

車橋戰鬥於1944年3月5日凌晨正式打響,附近日偽軍紛紛出援。

新四軍參戰各部隊按照粟裕的統一指揮,圍點的圍點、打援的打援,戰鬥有條不紊地進行。新四軍還埋伏預設了雷區,使日軍損失慘重。

日軍第65師團72旅團一部在增援時,被我軍逼到一處蘆葦蕩內,新四軍把蘆葦蕩點燃,指揮官三澤大佐在突圍時被我軍擊斃。

另一夥增援日軍在小馬莊,由中尉山本一三帶著所部,集體下跪投降。

投降後,驚魂不定的山本一三心有餘悸地說到:

「你們在墳地上埋設地雷的預謀,加上墳地周圍設置的戰壕,適時地掀開偽裝,突然的出現,這是你們戰術勝利的絕妙計策吧?」

山本一三還反問我軍:

「這大概是你們新四軍在江蘇省和日軍作戰最大的一次勝利吧,俘虜我們那麼許多人是沒有過的吧?」

戰爭的發展,完全證明粟裕的判斷是正確的,車橋戰役以遊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作戰方式,取得了重大勝利。此役,新四軍殲滅日軍800餘人,還俘虜了日軍官兵48人。

新四軍一師副師長、前線戰鬥指揮官葉飛在總結戰鬥時說到:「(車橋戰役)以輝煌勝利向全國人民告捷!」此戰扭轉了新四軍過去對日遊擊戰的局面,成為蘇中抗日對日反攻的起點。

戰後,新四軍其餘各部隊受影響也紛紛發動攻勢作戰,黃克誠三師於4月18日發動了漣水高溝、楊口戰役;彭雪楓四師於7月5日發起了泗縣張樓戰役;譚震林六師於8月23日發起了長興戰役。

粟裕也指揮一師再接再厲,相繼發動了一系列反攻和拔據點戰鬥,徹底打通了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根據地,華中抗日進入到空前的鞏固和發展階段。

不久,粟裕率新四軍一師、蘇中區黨委遷入這一地區,部隊在這一安定的環境裡整風、輪訓、補給、休整,成為日後渡江南下和轉入全面反攻的重要基地。

饒漱石不滿車橋戰役

鑑於粟裕「先斬後奏」,饒漱石對此戰極不滿意,不但對此戰提出批評,認為這將暴露自己的實力,過分刺激敵人,還指責粟裕的攻擊方向不對。饒漱石把車橋戰役還比作百團大戰,認為將使新四軍吃虧。

饒漱石

粟裕不同意饒漱石的批評,認為戰役指揮員只有全局在胸,把戰役局部放到戰略全局中去考慮,才能真正了局部戰役在全局中的價值。車橋戰役就是在緊密聯繫戰略方針、當前形勢和戰場態勢時,投下的一著好棋子。

多年以後粟裕回憶時指出:

「車橋戰役首先是從戰略大局考慮的,不然就變成了近視眼。另外從戰機上考慮,當時敵人的情況同1942年不同了,士氣低落,所以打車橋能夠打下來,可以打。」

正在延安的新四軍軍長陳毅與饒漱石看法不同,他給粟裕和一師發來了嘉獎令,稱讚車橋之戰斬獲奇多,還首創了華中生俘日寇之新紀錄!

中央軍委通過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新四軍收復車橋的消息,延安發布公報說:「車橋戰役,在抗戰史上,是1944年以前我軍在一次戰役中俘日軍最多的一次。」

毛主席看到的不僅僅是這場戰鬥的勝利,而是粟裕這個人。粟裕能緊密聯繫戰爭全局根據戰略的需要,設想戰役目的、時機、地點和規模,確定戰役目標、作戰方向和基本戰法等。

聽到捷報後,他欣喜地對粟裕贊道:「這個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饒漱石不滿意這場戰鬥,可是被俘的日軍中尉山本一三卻十分欽佩,他說:「你們的粟裕埃拉伊!埃拉伊(日語『了不起』)」。

被俘的日軍官兵

被俘虜的日軍48人中,因重傷搶救無效和拒絕醫治死亡24人,剩下有10人按他們自己要求釋放,剩下14人願意留在新四軍,調轉槍口向日本法西斯。

小結

粟裕認為:戰爭是要冒一定風險的,一方面不打無把握之仗;另一方面,又不能過于謹慎,不敢用奇兵,打不了勝仗的。在具備勝利的條件下,要變通使用作戰原則,敢於同強敵、大敵作戰。

在全面分析蘇中抗日形勢後,粟裕深思熟慮,所以,才有了車橋戰役勝利,才有了華中局部的戰略反攻。這些,都表現了他駕馭全局、掌握未來的戰略才能,因敵變化、出奇制勝的謀略思想和指揮藝術。

就連一向獨尊清高的林彪,也極佩服粟裕的指揮天才。解放戰爭時,每逢華東打了勝仗,打了大的戰役,他總是要給中央發電,探問那一仗是怎麼打的,用的是什麼戰術,以供東北戰場參考。

粟裕在車橋戰役中膽識兼備,迅速正確選定對象、時間和地域,組織力量、出敵不意、出奇制勝,達到一舉殲滅敵人的目的。他眼觀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判斷準確,行動果敢,令人讚嘆不已!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粟裕與胡璉的戰場爭鋒
    關注胡璉生平的人們都普遍認為他有張靈甫的「悍」,但無張靈甫的「驕」;其「忠」不比黃百韜少,其「謀」卻比黃百韜多。他麾下的十八軍,是國民黨的5大王牌部隊之一,被稱為「吃人部隊」。毛澤東對胡璉有「狡如狐,猛如虎」的評價,曾多次告誡中原和華東戰場上的劉伯承、粟裕對胡璉要多加提防。粟裕也稱胡璉為「悍將謀才」。在解放戰爭的華東戰場、淞滬戰場上,胡璉成為粟裕的勁敵。
  • 強大土匪形成獨立小王國,粟裕帶著警衛員赤手空拳前往,兵不血刃
    他們與地主豪紳勾結一氣,形成獨立小王國,外人是不敢進去的。而偏偏這又是先遣支隊前進的必經之路。怎麼辦,有人主張強攻,甚至說:"狠狠地打好這一仗,打出我們新四軍的威風來!"粟裕否定了強攻的意見。第一,我們先遣支隊此次出徵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日、偽情況,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為主力跟進,建立根據地創造條件。
  • 戰神粟裕談戀愛有多笨拙:兩次求愛被拒,想在咖啡廳架機關槍
    然而由於子彈壓迫在神經上,所在的位置又很特殊,醫療條件有限的醫院暫時也不敢幫他取出子彈。當然,粟裕還有一件事要辦,那就是到教導總隊去挑幾個德才兼備學員到第二支隊做機要工作。粟裕沒想到,在教導總隊會遇到一個讓他對愛情產生嚮往的姑娘。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陳訴中原野戰軍減員甚多,「部隊極不充實,彈藥亦漸感困難。如無友鄰協助,至少將(敵)十一師調走,(因為此刻我軍)部隊集結均發生困難。」中野的危局,促使毛澤東加快部署襲擾江南的步伐。他電令粟裕,率華野三個精銳部隊十萬人渡江南進,作出兵伐寧滬杭的姿態,以「興風作浪」之勢迫使敵人改變部署,至少吸引敵軍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
  • 粟裕導演的「狗咬狗」讓眉頭緊鎖的陳毅也連連叫好
    粟裕說:「此次敵人『掃蕩』,武器配備齊全,戰鬥力強,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我認為要將夜戰、伏擊、襲擾結合起來對付他們。」「這個戰法好是好,但是日軍此次『掃蕩』兵力多,以密集隊形、齊頭並進戰法對付我們。我們如用一般的戰法難以奏效……」陳毅突然一揮手說,「對,我們何不利用日軍求勝心切、隊形密集特點,製造一場『狗咬狗』戰鬥。」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談秦說漢(346)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在和平的年代裡,沒有人喜歡戰爭;但在特殊的年代中,戰爭卻可以換回和平;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為我們今天的繁榮與穩定無私奉獻的人。粟裕大將一生曾經六次身負重傷,南昌起義後,部隊轉移到廣東潮州時,被子彈打穿了右耳上側顳骨,但大難不死,稍作包紮就馬上去追趕部隊。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1948年5月,陳毅被調任中原軍區後,中央便將粟裕任命為華野司令員兼政委。講道理來說,如果粟裕不推辭的話,那麼作為一個大方面軍的領導,在55年授銜時,成為元帥的概率將大大增加。不過粟裕不是常人,依舊將這份任命給推辭,自己擔任華野的代司令和代政委。儘管粟裕將司令員和政委的名義推掉,但屬於自己的責任卻沒有推掉,開始以代司令的名義全面負責華野的領導。
  • 能言善辯的星座,天生好口才,心地善良能幹成大事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這幾個星座能言善辯,伶牙俐齒,天生好口才,但是從不會把自己的這些優勢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心地善良更容易幹成大事。,是別人想學都學不到的,這對他們來講是天賦也是本能,雙子座很多時候都憑藉著自己的能言善辯,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伶牙俐齒的雙子座在面對敵人時更容易憑藉著自己非常好的口才讓對方心服口服,但是我們有不得不承認的是雙子座有一種能夠顛倒是非的能力,雖然有這種能力,但絕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做傷害別人的事,而是希望利用這樣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 警衛員借門板鋪床,粟裕批評:門板拆了,老鄉敞著門怎麼睡?
    多年後他回憶:「一是企圖一舉擊中我指揮中心,陷我軍於混亂與四面包圍之中,便於其聚而殲之;二是敵人估計我不敢迎戰,那就可將我逼壓至膠東一隅或趕過黃河。」 顧祝同終究是當年的黃埔教官,蔣氏的五虎上將之一,這一計策不可謂不毒辣,卻給粟裕帶來了一個絕佳的戰機。
  • 解放軍為什麼不叫國防軍?粟裕學生說了一句話,破格提拔
    曾有人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什麼不改名字叫國防軍,或者叫其他的名字?其實在建國之後,這個問題也拿到臺面講過,但後來被軍隊首長給否定掉了,答案只因一名學員說了一句話。1959年粟裕前往哈工大教課,授課期間,粟裕問道:「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軍隊叫解放軍,而不是國防軍?」問題一出,在下面聽課的學員紛紛議論,有人說是為了保留革命傳統。
  • 粟迷們:讓咱們一起看看「戰神」粟裕都當了些什麼「官」?來次夠
    介紹粟大將,就要學粟大將作風,來幹的說實的,直接了當,開說。一、學員班長,20歲。從6歲開始,斷斷續續上了13年學,師範生身份的粟裕,在接受革命思想併入黨後,於1927年5月入伍葉挺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4師教導隊並任學員班長,1927年8月1日以此身份參加了南昌起義。二、連黨代表,21歲。
  • 彭德懷與粟裕,當兩個牛脾氣湊到一起
    提起粟裕,大家也是非常敬重,淮海戰役中,三次違抗毛主席軍令,並三次都讓毛主席點頭稱是,當世名將中,只此一人。然而,當這兩位功勳赫赫且又不懂得妥協的人湊到了一起,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但是建國後,陳老總被周總理安排負責外交工作,粟裕沒有了這把保護傘和緩衝帶,其不善於妥協的牛脾氣就出問題了。1954年,彭老總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粟裕被任命為總參謀長,兩個牛脾氣不可避免地湊到了一起。
  • 《息桐》:她不高興了,她也得讓仇人們不高興,有人開始倒黴了!
    大家好,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大家最近在看什麼小說呢?有小夥伴留言說已經書荒了,在這裡,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拯救你的書荒,大家記得關注哦!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息桐》:她不高興了,她也得讓仇人們不高興,有人開始倒黴了!
  • 天生就是幹大事,早晚會出人頭地的星座
    不知道在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的氣場非常強大,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他們不簡單,一看他們就知道是個幹大事的人。那麼在12星座裡面,哪些星座的人是這樣的呢?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TOP.1:金牛座金牛座的人雖然平時比較沉默寡。
  • 一覺醒來再次見證歷史,川普卸任前幹了一件大事,2017年來首次
    來源: 亮劍出鞘 舉報   據環球網消息,美國人民一覺醒來再次見證歷史了,川普在卸任前幹了一件大事
  • 1948年,粟裕提出三大建議,偉人高度讚賞:淮海戰役,粟裕第一功
    1948年9月,粟裕大將連攻帶阻,發兵32萬打下解放濟南戰役的大捷後,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和華中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部,適時收縮防線,並圍繞徐州中心,通過津浦路和隴海路兩條鐵路,向周邊輻射,形成海州、商丘、臨城和蚌埠合圍防禦戰線,枕戈待旦,而粟裕三次鬥膽直陳偉人,爭取到殲敵於長江以北的戰略目標後,在濟南戰役結束當日
  • 大王不高興昴日星君怎麼樣 昴日星君英雄詳解
    18183首頁 大王不高興昴日星君怎麼樣 昴日星君英雄詳解 大王不高興昴日星君怎麼樣 昴日星君英雄詳解 來源:18183
  • 實力無人能及,智商情商讓人折服,適合幹大事的星座
    實力無人能及,智商情商讓人折服,這些星座適合幹大事。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吧!對於很多事情的理解和判斷,雙子座向來都不走平常路,總是能夠另闢蹊徑,一舉擊中要害,思維顯得非常活躍。面對困難和挫折,雙子座又多了幾分成熟和穩重沉著,顯得極其鎮定,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為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讓人心生佩服。不管是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是做事的效率,雙子座都是最為頂級的存在,成就大事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 1948年碾莊戰役,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是如何被粟裕殲滅的?
    為了消滅黃百韜兵團,粟裕進行如下戰前部署1.策應賈汪起義為了保證碾莊戰役的實施,1948年11月8日粟裕策應了何基灃、張克俠率領的國民黨的77軍和59軍進行了賈汪起義然而讓敵人意想不到的是,何基灃、張克俠是我黨隱蔽的黨員,他們率領的部隊進行了起義,為消滅黃百韜兵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追擊黃百韜的部隊當時粟裕收到黃百韜西撤徐州的意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