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與胡璉的戰場爭鋒

2021-01-09 黨史頻道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胡璉(1907-1977),原名從祿,又名俊儒,字伯玉,陝西華州(今陝西華縣)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他因出眾的指揮才能而深受蔣介石器重,被稱為「常勝將軍」。與同僚們相比,胡璉在戰場上的表現確實要略高一籌。關注胡璉生平的人們都普遍認為他有張靈甫的「悍」,但無張靈甫的「驕」;其「忠」不比黃百韜少,其「謀」卻比黃百韜多。他麾下的十八軍,是國民黨的5大王牌部隊之一,被稱為「吃人部隊」。毛澤東對胡璉有「狡如狐,猛如虎」的評價,曾多次告誡中原和華東戰場上的劉伯承、粟裕對胡璉要多加提防。粟裕也稱胡璉為「悍將謀才」。在解放戰爭的華東戰場、淞滬戰場上,胡璉成為粟裕的勁敵。

粟裕大戰宿北,圍殲戴之奇,胡璉自覺兵力懸殊,坐山觀虎鬥

1946年10月底,蔣介石擬定了一個以12個整編師分4路大規模進攻蘇北、魯南的作戰計劃,其中有一路是:以「五大主力」之一的胡璉整編第十一師協同戴之奇的整編第六十九師共6個半旅,由徐州綏署副主任吳奇偉指揮,從宿遷向新安鎮、沭陽進攻。

12月上旬,陳毅提出發起宿北戰役,集中兵力殲滅由宿遷進攻沭陽之敵,重點打擊戴之奇帶領的整編第六十九師。粟裕立即趕赴前線指揮所,協助陳毅指揮作戰。根據敵情,粟裕迅速做出了以下軍事部署:(一)華中第九縱隊位於葉海子、五花頂地區(均位於宿遷以北),主要任務是監視宿遷方向的敵人,隨時準備阻擊增援之敵;(二)第六師、華中第十縱隊的第六旅、第七師的第十九旅,位於漣水地區,主要任務是監視淮陰的敵人;(三)華中第七縱隊的第三十一旅、第十縱隊的第十三旅和第三十旅,位於鹽城地區,主要任務是監視東臺的敵人;(四)魯南第十師、濱海警備旅位於嶧縣以東地區,主要任務是監視臺(兒莊)、嶧(縣)、棗(莊)之敵;(五)第一縱隊、第八師集結於郯城西南地區,隨時做好作戰準備;(六)第二縱隊與第七師的第五旅集結於沭陽南北地區,執行機動作戰任務,支援各方向作戰;(七)第一師由鹽城向漣水地區轉移,隱蔽待機。這是一個以尋殲宿、沭之敵為重點,兼顧蘇魯兩個方向的部署。隨後,粟裕密切注視著戰事的發展,以便修訂作戰方案。

而此時國民黨徐州「綏署」主任薛嶽,接到蔣介石半個月結束蘇北戰事的命令,甚為重視,也頗費心思。他做了如下戰役具體部署:「整編第十一師胡璉和整編第六十九師戴之奇一路,沿宿遷至沭陽、宿遷至新安鎮公路迅速北上,以快速佔領兩地。陳毅主力駐防臨沂郯城,整編第二十六師馬勵武一路,迅速向郯城以南運動,以阻止陳毅南下支援蘇北。粟裕主力在漣水、鹽城一帶。整編第七十四師張靈甫一路,從淮陰東進,拿下漣水、阜寧,然後北上連雲港。蘇中李默庵一路,要從東臺、興化兩個方向合擊鹽城。」

薛嶽特別對戴之奇、胡璉囑咐道:「戴胡兩位師長一定要精誠團結,密切協作,決戰決勝。」最後他說:「各位對此次作戰還有什麼高見,請提出來大家商榷。」

半天沒有人發言,在他要宣布散會的時候,胡璉突然站了起來,說:「卑職沒有什麼高見,只是有一點擔憂,提出來,請司令官斟酌。司令官剛才提到陳毅神出鬼沒,我忽然想,要是陳毅先我而動,主力南下蘇北和粟裕配合行動,他們兩個可是有十幾萬人馬,那我們……」戴之奇搶白道:「多疑豈能決斷。再說,那陳毅是傻瓜,他敢不顧老窩?」胡璉不禁朝戴之奇翻了翻白眼。

薛嶽看胡璉怒形於色,隨即解釋道:「目前我掌握的情報,尚無陳毅南下蘇北的動態。我整編第二十六師阻擊他南下,估計他不敢妄動。假如他有企圖,我必殲之。」胡璉心裡犯嘀咕:「我們的情報經常出錯,你只要一動,人家早就知道了,我們這次的行動計劃,共軍能不知曉嗎?」

會後,各部立即按預定目標開始行動。最快的是戴之奇和胡璉一路,他們從宿遷出發,戴之奇北上朝西安鎮開進,胡璉則東進向沭陽進發。胡璉率部並未一味前行,而是一路小心謹慎,瞻前顧後,邊走邊時刻觀察四周風吹草動。而戴之奇卻似乎無所顧忌,命令部隊開足馬力全速前進。

15日晚,綿綿細雨飄灑而下。戴之奇部隊行至宿遷至新安鎮公路中段的嶂山鎮一帶,這裡沙土道路積水泥濘,汽車坦克行進艱難,2.1萬多人的隊伍,綿延數十公裡,慢慢蠕動。左邊是碧水連天的駱馬湖,右邊是層巒疊嶂的山峰。戴之奇的部下蔡智仁見此地形,心中突然升起一絲恐懼:要是敵人突然從右邊山嶺殺下來,再前截後堵,那我們就只有往駱馬湖裡跳了。他忍不住提醒戴之奇道:「師座,此處地勢險要,是否提醒部隊加強警戒?」戴之奇淡然一笑道:「沒事的,粟裕主力在漣水鹽城,那裡張靈甫和李默庵殺去了,就夠他應付的,他還有暇顧及這裡?陳毅也除非插翅才能飛來。」不料說話間,部隊前方突然響起震天的炮彈聲,後方亦槍聲大作,戴之奇一下子懵了……

原來,12月6日,陳毅通過潛伏在薛嶽身邊的中共諜報人員,及時獲得了準確情報。等戴之奇進入攻擊圈,粟裕便指揮山東野戰軍2個縱隊由東北向南攻擊,首先進行斬首;命令2個師由西北向南突襲,斷其中間;又命華中野戰軍1個師截尾,斷其退路;同時命華野2個縱隊楔入整編第六十九師和整編第十一師的結合部,割斷戴之奇和胡璉的聯繫,並佔領了整編第十一師師部所在地曹家集後的峰山,殲滅了其工兵營和騎兵營,控制了制高點。這樣,完成了對整編第六十九師的分割包圍,然後各部集中優勢兵力,逐點攻殲。

此時,戴之奇方感大禍臨頭,立刻呼叫前線總指揮胡璉增援。他向胡璉哀求道:「老兄,大人不見小人怪,趕快救兄弟一把!」胡璉嘴上應道:「老弟堅持,我馬上向你靠攏!」放下話筒,卻狠狠地罵道:「混蛋,老子的話你當放屁,你去找你的委員長來救你吧!」

戴之奇也不信任胡璉,立刻又報告此路總指揮、徐州「綏署」副主任吳奇偉,請求命令胡璉增援。吳奇偉即電令胡璉道:「請你立即強渡六塘河,向戴之奇靠攏!」

胡璉怕承擔違抗軍令之罪責,便命2個旅敷衍出擊,並暗示旅長見機而行。胡璉是從不願打消耗仗的,他的部下心領神會。這2個旅行至峰山山麓,即和控制山頂制高點的華野阻擊部隊交火。2個旅輪番多次佯攻,均被華野火力擊退。

胡璉即報吳奇偉道:「總指揮,我調2個旅衝鋒,均被共軍擊退。他們是用牛刀殺雞,戴先生不堪設想了!」胡璉又和戴之奇通話,假裝傷心地說:「老弟,我身後的制高點在共軍手裡,他們火力兇猛,先吃掉了我的工兵營和騎兵營,而今我拿了2個旅多次猛攻均不奏效,無奈啊……」戴之奇無言以對,將話筒摔掉。

傍晚,戴之奇師部所在的人和圩子外圍被陳粟部隊包圍。戴之奇呼叫四十一旅沒有回應,便命蔡智仁化裝便衣,帶著他的手令,去二裡外的苗莊找旅長董繼陶前來救命。

夜幕徐徐降臨。在師部等待救命的戴之奇,久不見蔡智仁歸來,便知兇多吉少。一會兒,解放軍繳槍不殺的喊聲包圍了師部駐地民房院落,戴之奇徹底絕望了。突然,包圍的解放軍撞開院門,一梭梭子彈打進屋內,喊殺聲震天。戴之奇不再猶豫,舉槍對準了自己的心臟,砰的一聲,鮮血噴湧而出。身邊的副師長饒少偉和警衛連長目瞪口呆。

19日拂曉,所有陣地槍聲漸止。此時的胡璉聞解放軍圍殲戴之奇的槍聲平息,不禁擔憂起來。此次解放軍攻戴兵力不下六七萬大軍,還有數萬地方武裝。他和戴之奇僅隔一公裡之遙,硬是被解放軍阻擊部隊割裂開來。而今戴之奇已滅亡,解放軍一向有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會不會倒回頭來再謀算他呢?實際上,粟裕取得殲滅戴之奇大捷,鬆了一口氣。可胡璉是塊硬骨頭,他暫時不想碰。以弱勢兵力去硬拼猛打,拼消耗,粟裕向來不幹。相反,他倒擔心胡璉此時猛撲過來,為戴之奇報仇。所以結果是,雙方互相忌憚,各不相惹。恰好,薛嶽來電,命胡璉撤回宿遷。胡璉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速速班師返回。

戰南麻,粟裕決心圍殲整編第十一師,胡璉絕望之中舉行祭天儀式,竟逃脫滅頂之災

1947年7月中旬,在山東的國民黨軍隊相繼抽調7個整編師西援南救,正面僅留下整編第九、十一、二十五、六十四等4個整編師,原地構築工事,控制已佔要點。而此時,由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編組建的華東野戰軍內線兵團第二、六、七、九等4個步兵縱隊及特種兵縱隊一部,均集結於沂水縣大諸葛以西及臨朐縣西南地區,華野司令部駐沂源縣東北的三岔店。粟裕決心集中內線兵團的全部兵力圍殲南麻地區的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以創造孟良崮之役後再殲國民黨軍一等王牌主力的戰績。

整編第十一師於7月8日佔領南麻後,師長胡璉遵照最高當局關於「固守南麻,吸引共軍,以收內外夾擊之效」的指示,在方圓5公裡的範圍內,修築了大量堅固的工事,數千座子母堡相接環繞,子母堡周圍設置三四道鐵絲網、鹿砦。具體部署上,以高莊、北劉家莊、石錢山、吳家官莊為主陣地,另在歷山、塔山、中馬頭崮、邊冒山等地建有外圍據點,其警戒部隊伸至據點附近村莊及山頭要點。師部及第十一旅(旅長楊伯濤)駐南麻城;第十八旅(旅長覃道善)駐南麻以西2.5公裡的高莊,擔任南麻以西外圍據點守備任務;第一一八旅(因旅長王元直帶旅直去商丘訓練新兵,由副旅長尹鍾嶽指揮)駐南麻東北的吳家官莊,擔任南麻以東外圍據點守備任務。

因華野部隊集結位置距離南麻較近,無須做大的調動,即可發起進攻。華野司令部決定以3個縱隊主攻南麻。1個縱隊及渤海軍區3個團打援。具體部署是:韋國清的第二縱隊由沂源縣三岔店東南出擊;一部沿悅莊向儒林集攻擊;主力沿南北鮑莊、青龍山向沙溝、吳家官莊、南麻攻擊。

1947年7月17日晚,南麻戰役打響。戰役一開始即異常激烈,解放軍3個縱隊在特縱一部的炮火掩護下,連續發起逐波衝鋒。至18日晨,第九縱隊主力攻佔荊山,正向歷山、永興官莊、塔山進攻,第二十六師正向上下豆腐峪以南高地進攻;第六縱隊一部控制鳳凰山陣地,主力進至重喜官莊、埠下莊一線,並向中馬頭崮、太平頂攻擊;第二縱隊進達埠村南北一線,除以一部配合第六縱隊攻擊太平頂外,主力繼續向西攻擊前進。再經過18日一天的戰鬥,解放軍3個縱隊佔領了大部分外圍警戒陣地。

此時的胡璉幾近絕望,他無奈之下率領司令部全體人員焚香跪拜,企求老天爺保佑。說來也巧,就在胡部聽天由命、坐以待斃之時,突然天降大雨,而且一下就是7天7夜。這場「及時雨」使胡璉得以喘息,救了他一命。

從19日開始,解放軍各縱隊對整編第十一師發起了全面進攻:西線第九縱隊向高莊、南北埠東、田莊;南線第六縱隊向中馬頭崮、連冒山、古泉莊;東線第二縱隊向吳家官莊、石錢山等陣地發起猛烈攻擊。

因大雨不停,解放軍彈藥受潮,賴以攻堅的炸藥包等大多失效。又因山洪暴發,道路泥濘,重炮拉不上前線,從而使攻擊行動大大受挫。而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則佔據有利地形,以少量兵力散守堅固堡壘,憑藉優勢火器反擊,解放軍常以重大代價攻佔一個地堡群,僅殲滅國民黨軍一個班或一個排。胡璉率領全師仗著優勢裝備和天時地利,以強大火力竟實施猛烈反攻,一天之內,反攻達十多次,強烈的求生願望使得胡璉本人多次抱著機槍,帶頭冒著彈雨衝鋒。

到21日,隨著南面來援的3個整編師的靠近,胡璉為爭取防守時間,下令全線轉守為攻。其中最為激烈的仍是西線,國民黨軍十八旅在炮火的支援下,實施多次反衝擊。整編第十一師的反擊打亂了解放軍原計劃於21日晚進行的總攻擊計劃。敵整編第二十五、第六十四師突破解放軍阻援陣地右翼,攻佔於家崮和750高地(牛心崮);整編第九師攻至高莊附近;萊蕪整編第五師也逼近南麻;昌濰的整編第八師也正向臨朐開進中。鑑於國民黨軍各部援軍已近,而南麻外圍的陣地尚未全部攻佔,粟裕於21日黃昏下令撤圍,各縱隊分別向臨朐縣以南及西南地區轉移。22日,敵整編第十一師開始追擊,至悅莊以西之北張良、北石臼之線,和北援的整編第九師會合。

南麻戰役歷時4天5夜,殲滅整編第十一師少將旅長覃道善以下官兵9000多人,華東野戰軍付出了傷亡4000多人的代價,沒有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打了一個消耗仗。

而此時的胡璉卻神氣透了,大發狂言:「我的十一師可不是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想吃掉我,得有一副鐵嘴鋼牙好胃口!」蔣介石興奮至極,對陳誠、顧祝同等人說:「有胡伯玉(即胡璉)在,我可高枕無憂了。」戰後,蔣介石論功行賞,頒發給整編第十一師獎金法幣5億元,將胡璉吹捧為「常勝將軍」。國防部將胡璉的南麻之戰列為國民黨軍24個典型勝利戰役之一。

得此消息,國民黨整編第二十五師師長黃百韜氣得將佩有中將軍銜的軍上裝狠狠地摔在地上,大罵道:「什麼常勝將軍?要不是老天爺連下7天大雨,他早就跟小同鄉張靈甫做伴去了!」

曹縣遭遇戰,粟裕再次圍殲胡璉十一師,由於敵援軍及時趕到功敗垂成

華野從宿北戰役起,與整編第十一師就有過多次過招。惡戰當數南麻,其次就是在曹縣。華野6個縱隊,除了十縱繼續鉗制第五軍外,集中5個縱隊的優勢兵力,聚殲胡璉整編第十一師。因這場戰事發生在山東曹縣,國民黨軍常稱之為曹縣戰役或曹縣遭遇戰。但是,這一仗在第三野戰軍戰史中幾乎是一筆略過,這一句是這樣記述的:「至9月22日,先後在曹縣南的土山集、大義集、火神臺地區截殲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一部……。」雖然這一仗在戰史中只提到一句,我們至少可以得知戰事的地點,那就是曹縣。而一個「截」字也正好表明了戰役的形態,華野是以逸待勞,請君入甕,再開殺戒。

1947年9月20日,整編第十一師向曹縣推進。第二天,其先頭部隊孤軍突出在曹縣南邊的大義莊、土山集安營紮寨。

在粟裕眼裡,這真是天賜良機。整編第十一師遠道而來,一是舟車勞頓,二是孤軍挺進,三是立足未穩。華野急於報南麻一箭之仇,決心吃掉它。很快,在大義莊和土山集將南下的整編第十一師截住,並分割包圍。

當時的情況是整編十一師師部和整十一旅、整一一八旅被包圍在大義莊,整十八旅被包圍在土山集。大義莊整編十一旅出動4個營,在8輛坦克配合下向四縱反突擊,四縱就是魯南戰役時的華中一師,曾吃過坦克的虧,還是不太適應,被迫後退。

三縱和八縱攻打土山集,這明擺的,就是粟裕手上的兩根殺手鐧了。攻打土山集是9月23日傍晚發起的,晚上8時許,華野參謀長陳士榘接到八縱報告,說是土山集有兩處突破。陳參謀長最看好三縱了,急忙打電話追問三縱戰況。晚10點,三縱終於在土山集打開口子,但感到非常吃力。

八縱只打通一個口子,而又被反了出來。現在壓力就在三縱肩上了。三縱擔任突擊任務的是在沙土集打得非常漂亮的二十二團三營。三營突進沙土集後,進展緩慢,團長又調上一營。一營是二十二團第一快刀,果然發威,很快越過三營向縱深推進。

仗打到這個份上,若是一般的對手,應該是基本就垮了。但作為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整編第十一師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當時任整十一旅旅長的楊伯濤是這樣回憶的:「覃旅(整十八旅)土山集方面:該旅因執行專守作戰,多注重鞏固陣地工事,忽於派部隊出擊幹擾解放軍攻擊準備。解放軍得以從容進行偵察搜索,部署兵力進攻。因此該旅之夏建勃第五十二團陣地,在夜間被解放軍突破一個口子,解放軍後續部隊乘勢湧入土山集。夏建勃見形勢危急,即親率預備隊進行猛烈逆襲,短兵相接,雙方血肉橫飛,該團借近戰兵器衝鋒鎗掃射、點射威力,將解放軍擊退,恢復原陣地。團長夏建勃在戰鬥中負傷,官兵傷亡頗眾。」

這次解放軍突進去了6個連,到了午夜時分又被反了出來,按當時三縱作戰科人員的話說,除了泗縣,還沒遇到過。

拂曉,國民黨第五軍從鄆城方向,整編第十四師從蘭封方向趕來增援。華野不利再戰,遂主動撤退。胡璉得以再次在粟裕槍下溜走。蔣介石興奮異常,在他看來,是胡璉挫敗了華野5個縱隊的攻勢,對胡璉讚賞有加,於是胡璉胸前又增添了一枚亮晶晶的一等寶鼎勳章;而十八旅旅長覃道善守土山集有功,被授予二等寶鼎勳章,晉升為整編第十一師副師長;十一旅旅長楊伯濤也同樣得到這樣一枚勳章。

華野撤出陣地後,胡璉還接到命令跟蹤追擊。也虧了「胡師長」有這份謹慎,直到與羅廣文的整編第十四師會合後,他才匆匆啟程,按楊伯濤的話說:「循三野行進路線後跟進,為防備受襲,蹣跚其步,被拋後甚遠,無從獲知三野的主力行動和位置……」

相關焦點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此後,粟裕在魯西南留下兩個縱隊牽制敵人,粟裕率其餘華野主力跨過隴海線,繼續挺進中原,以進一步實施「三軍配合,兩翼鉗制」計劃。 1947年10月上旬,粟裕、陳賡會師。在中原戰場上,劉鄧的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賡的太嶽兵團,粟裕的華野西兵團,形成了「品」字形的戰略格局。中原鹿正肥,國共角逐的主戰場已從山東轉移到中原,中原戰場的勝負,成為交戰雙方關注的焦點。
  • 胡璉晚年遍覽史料,對我軍讚譽有加,對黃維有過一番中肯評價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將領胡璉應該說是我軍較為難對付的敵人之一,不僅是因為此人的悍勇,而是因為胡璉用兵狡詐多變的個性,在歷次作戰期間,我軍曾多次布置口袋陣,想要將胡璉一口吞下,結果胡璉每次都能嗅到一點蛛絲馬跡,止步不前。
  • 國軍第一福將,戰場四次死裡逃生,情場坐享齊人之福
    別人非說是劉峙,我卻覺得應該是胡璉 劉峙的福氣,僅限與抗日戰爭前的多次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劉峙不僅沒有福氣,反而很晦氣。那些和他有師生之義的胡璉、邱清泉等人都瞧不起他,以至於指揮淮海戰役還需要依靠杜聿明。這樣的人,實在是沒有福氣,只有無節制無原則的"聖寵"。 胡璉的福氣就不同了。胡璉不僅有戰場上的福氣,還有情場上的福氣。
  • 彭德懷與粟裕,當兩個牛脾氣湊到一起
    提起彭德懷,大家一向都很敬重,不只是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橫掃千軍,更因為他的耿直、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在富田戰鬥中,三枚炸彈殘片,卻永遠留在他的頭部無法取出,他仍然是舊傷未痊癒又重回了戰場。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5月,許克詳在長沙發動了「馬日事變」,以武力鎮壓湖南的工農群眾,常德的形勢也突然緊張了起來,國民黨殺害了常德第二師範的校長,還下令通緝粟裕及其他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
  • 警衛員借門板鋪床,粟裕批評:門板拆了,老鄉敞著門怎麼睡?
    張靈甫接任師長後,被蔣氏投入華東戰場,一直是打頭陣的急先鋒,曾連下淮陰和漣水,虎將王必成還受過處分。粟裕多次試圖殲滅這支部隊,都沒有遇到有利戰機而沒能得手。陳毅聽說粟裕要打整編74師,讚嘆說:「好,我們就是要有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 粟裕決定,以華野五員虎將和最強的5個縱隊擔任主攻,即鄧飛的1縱、陶勇的4縱、王必成的6縱、王建安的8縱和許世友的9縱,戰場選定在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區。
  • 強大土匪形成獨立小王國,粟裕帶著警衛員赤手空拳前往,兵不血刃
    軍長王良、政委羅瑞卿、參謀長粟裕和總部派來的炮兵連長一起去前沿觀察地形和敵人布防情況。他們在一所破房子裡觀察,王軍長和那個連長想看得更清楚些,便再往前走了幾步。粟裕一見不妙,大喊一聲:"軍長,危險!"但,還是晚了,軍長和連長均被土匪的冷槍打死了。這一次怎麼辦?粟裕決心"闖山"與匪首談判。鍾期光主張派代表去談判。粟裕認為與土匪談判非常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出事。
  • 戰神粟裕談戀愛有多笨拙:兩次求愛被拒,想在咖啡廳架機關槍
    此後,粟裕投身於革命,忙於戰鬥,把救國救民作為己任的他再也無暇去想兒女情長的事情了。所以這一拖,粟裕就成了32歲的剩男。要說,在革命事業進行的過程中,粟裕的身邊也不是沒有優秀的女戰士出現,但是粟裕從來對她們沒產生過任何個人情感上的想法。粟裕在教導總隊看到的這個姑娘叫詹永珠。
  • 1955年授粟裕大將軍銜對其他大將有什麼影響?
    因為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粟裕有可能會被授予元帥的軍銜,但是等結果出來之後,發現他只不過是大將,這倒並不是說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戰功是能夠排得上前三位的。對於這樣的一位高級將領沒有被授予元帥應該是很多人比較意外的一件事情,至今也有很多的說法,認為當年的粟裕是主動謙讓的元帥位置,那麼當時我們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給這樣的一位高級將領授予大將之位呢?
  • 1984年粟裕大將病逝,訃告中這句話,在開國將帥中絕無僅有
    無論在戰場上犧牲的軍人,還是至今還活著的老革命,他們都是中國億萬人的英雄,是祖國的英雄。可能再過十年或二十年,抗日老革命都會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和事跡會永遠存在這個世界上。粟裕不僅是戰功赫赫的將軍,也是共產黨遊擊隊的偉大創立者。1927年,20歲的粟裕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就參加了南昌起義,進入井岡山。同時也參加了數次「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
  • 粟裕離開師部102天後幹了一件大事,有人不高興,敵人卻很佩服
    定下目標後,粟裕開始選擇對日偽進行反攻的起點。粟裕的百天旅程1943年6月上旬,粟裕接到通知,新四軍將於7月中旬在軍部駐地江蘇省盱眙縣黃花塘召開會議,讓他屆時參加。粟裕此時的職務是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蘇中地區卡在長江航道下遊,俯視日軍在華東的大本營上海、南京,是日軍重點對付之地。
  • 1948年,粟裕提出三大建議,偉人高度讚賞:淮海戰役,粟裕第一功
    1948年9月,粟裕大將連攻帶阻,發兵32萬打下解放濟南戰役的大捷後,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和華中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部,適時收縮防線,並圍繞徐州中心,通過津浦路和隴海路兩條鐵路,向周邊輻射,形成海州、商丘、臨城和蚌埠合圍防禦戰線,枕戈待旦,而粟裕三次鬥膽直陳偉人,爭取到殲敵於長江以北的戰略目標後,在濟南戰役結束當日
  • 粟裕學生說了一句話,破格提拔
    1959年粟裕前往哈工大教課,授課期間,粟裕問道:「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軍隊叫解放軍,而不是國防軍?」問題一出,在下面聽課的學員紛紛議論,有人說是為了保留革命傳統。粟裕聽後笑了笑沒有說話,直到一位學生站起來說:「因為臺灣還沒有解放!」此言一出,熙熙攘攘的課堂頓時安靜了下來,粟裕也沒有想到,此話出自一個還未畢業的學員之口,當時就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前言毛主席曾言:論功、論才、論德、論歷,粟裕都是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呀!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國務院宣布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10位將領授予大將軍銜,並在同日下午5時舉行授銜儀式。
  • 1948年碾莊戰役,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是如何被粟裕殲滅的?
    1948年11月初,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準備在淮海地區同國民黨部隊展開戰略性的戰役顧祝同奉命來到徐州督戰,並和前線的國民黨將領商討應對方案,在會議上,黃百韜給出的方案是放棄海州,撤到徐州和華東野戰軍進行較量很快他們的作戰方案,被我軍安插在國民黨國防部的高級特工郭汝瑰獲取,於是國防部發了一封電報給黃百韜,讓他等待劃歸他指揮的建制44軍,匯合後,再撤到徐州
  • 粟迷們:讓咱們一起看看「戰神」粟裕都當了些什麼「官」?來次夠
    鑑於粟裕在閩西長汀戰鬥中的優異表現,1929年4月,粟裕被提拔擔任紅4軍第1縱隊第1支隊第3大隊政委,職級不是很清晰,最高為團級,極有可能是營職。五、支隊政委,22歲。參加紅4軍「七大」後,1929年12月粟裕被提拔為紅4軍特務支隊政委,此職至低為團級。六、支隊隊長,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