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信用狀況評估報告發布 債務償還能力和潛在違約風險受關注

2021-01-08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施露

12月18日,由中國房地產金融年會組委會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金融年會暨《上市房企信用狀況評估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成功舉辦。

本次年會指導單位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特別支持。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作開幕致辭「新格局、新階段、新舉措——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幾點判斷」。

李揚表示,當下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環境可以概括為三個「新」,即:第一,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格局;第二,房地產市場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第三,房地產金融有新舉措。近期中央第一次將房地產單獨提出來,和金融、實體經濟相併列,強調三者之間要均衡發展。

在分析了房地產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新地位之後,李揚總結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進入新階段的一些表現,主要包括:堅持房住不炒、租購併舉、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及因城施策等七種提法。

隨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就中國經濟短期問題和長期挑戰這一主題發表演講。殷劍峰指出,從多方面來看,中國經濟將是強勁的V型反彈,但復甦背後有隱憂。他認為,短期問題是通貨緊縮,通貨緊縮背後反映的是總需求嚴重不足。

隨後中國銀行業協會研究部主任李健,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張永嶽等分別就房地產金融、去槓桿與房地產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金融周期與房地產市場關係、後疫情時代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等話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以專業的行業視角,從多個方面探討房地產市場基本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應對策略。

2020中國房地產金融年會發布《報告》指出,以全國型國有房企為主,排名後20的房企,財務槓桿率高、短期償債能力弱是其典型特徵,市場機構需高度關注尾部風險上市房企的債務償還能力和潛在的債務違約風險。此外,《報告》中公布了我國規模以上上市房企排名前五十的房企,其中排名前十的房企分別是中國海外發展、保利地產、龍湖集團等。

(編輯 田冬)

相關焦點

  • 新華聯文旅前三季度巨虧6.8億 2018年至今已有6家房企債務違約
    該公司最新披露的202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35.56億元,同比下降36.79%;淨利潤為-6.8億元,同比減少516.94%;扣非淨利潤為-7.5億元,同比大降2084.4%。「在債務違約情況下,新華聯文旅營收和利潤同時下滑,導致無法為其帶來充足的現金流周轉,將再度加劇公司的現金流緊張狀況。」一位房地產機構分析師告訴財聯社記者。
  • 愛恨剛兌:債券信用風險抽緊流動性 國債亦受波及
    債市仍在繼續調整,伴隨著頻繁暴露的風險事件和不斷上行的收益率,市場的心理陰影面積似乎在不斷擴大,並逐漸由信用債開始蔓延到高信用等級的城投債乃至享有「國家信用」之權威的國債上。  當一直飽受詬病的「剛兌」現象真的被打破時,情況比預期的要糟糕,是大環境沒有配合好,還是市場壓根沒有準備好?
  • 中國證券報:當前企業違約事件只是個案,不會引發系統性違約潮
    事實上,永煤SCP違約後,受市場情緒影響,出現拋售的僅是少數債券,這些債券的信用風險實際上在前期已經有所顯現。11月10日,永煤SCP(超短期融資券)違約,繼不久前華晨集團違約後,信用評級AAA級的企業再次出現違約,引發市場可能再次出現大規模違約潮的擔憂,市場出現一定程度波動。
  • 華夏基金軒偉:本輪信用風險影響有限,債券新基或迎建倉時點
    近期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頻發,對短期債券市場有所衝擊。受信用事件影響,債券市場出現調整。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表示,信用風險是信用債市場本身存在的投資風險之一,隨著債券市場規模的擴充和增長,以及信用市場打破剛兌的趨勢下,信用事件發生的數量自然會增長,但是總體來看,債券市場的違約比例是較低的,個別信用事件不太可能對債市造成持續的甚至系統性的衝擊。
  • 隨著三道紅線正式實施日期的日漸逼近 房企正抓住最後的窗口期
    市場人士透露,金融機構已經做出了響應,包括:對四檔客戶有息負債增速給予差異化限額,實施差異化風險管控和新增融資管理。特別是對明股實債等變相融資、增加隱性負債的方式,重視合規性檢查。境內債連續三個月放量克而瑞研究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95家典型房企的債券融資總額為1154.3億元,環比上升6.5%,同比下降3.8%。
  • 【藍海經濟觀察】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債務違約|華晨寶馬|...
    公司當日的公告顯示,前一日公司所有存續債券已全部停牌;據統計,這14隻尚未兌付存續債券,餘額合計172億元,到期及回售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據集團2020半年報,集團總負債為1328.4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4%(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帳面貨幣資金513億元。11月3日,有報導稱遼寧省政府正考慮對華晨集團進行司法重整,以解決債務問題。
  • 楊再平:我國信用風險管控需處理好八大關係
    今年信用債可能還會出現違約的高峰。對於信用債到期餘額,有些報告說是8.6萬億,有些報告說是9萬億,所以今年還會出現信用債違約的高峰。銀行不良率是經濟復甦政策產生的副作用,尤其是去年超常規投放信貸,有信貸投放就一定有風險暴露,所以去年不良率接近2%,不良貸款餘額接近3萬億,創下十年來的新高,今年還會略微上升,但總體來說,這是支持經濟、救經濟、恢復經濟必須付出的代價。
  • 新力跑出房企最快上市速度,為什麼?
    從市場大環境來看,受外圍因素影響,早盤恆指高開低走。而截至收盤,港股本周已暴跌4.79%,瀉1324點,其中香港本地地產股暴跌,包括太古和九龍倉跌幅超10%。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港交所一共三家企業敲鐘上市,其中,中國鵬飛下跌24.68%。相比之下,同為新股上市的新力在抵禦市場風險方面表現頗為平穩。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8月23日,央行發文稱,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這是對中央「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精神的具體落實,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融資政策將繼續收緊,這有利於降低房地產企業槓桿率和促進房地產長期穩健發展,但也需要關注房地產企業違約風險集中暴露問題。
  • 淨融資額本月缺口已近3000億,違約金額三年連漲,明年...
    截至12月24日,當月累計發行信用債717隻,發行總量為6732.07億元,相較9597.87億元的總償還量,目前尚有2865.80億元的淨融資額缺口。值得注意的是,明年1月份將迎來信用債的償債窗口,隨著信用債發行淨融資額的減少,償債壓力或將逐步顯現,而明年全年的信用風險也將顯著增加。
  • 大富科技出售子公司被疑利益輸送 近5億元債務償還引監管關注
    目前,大富重工仍欠大富科技4.75億元款項,該筆負債將由蚌埠高新投代為償還。目前,蚌埠高新投已出具《連帶擔保承諾函》,說明對該筆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收購大富重工,蚌埠高新投最終花費的金額高達5.33億元。與高昂的收購成本相比,大富重工的財務數據卻稍顯「寒酸」。大富科技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大富重工的淨資產為-8695萬元。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 「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8月23日,央行發文稱,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這是對中央「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精神的具體落實,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融資政策將繼續收緊,這有利於降低房地產企業槓桿率和促進房地產長期穩健發展,但也需要關注房地產企業違約風險集中暴露問題。
  • 2020年最後時刻,海航資本被下調信用等級
    聯合資信:存貨和其他應收款佔流動產75%,興城集團利潤依賴財政補貼 12月23日,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資信」)發布其對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興城集團」)的最新評級報告。
  • 金輝:這是三條紅線後第一家上市房企
    金輝控股作為TOP40中為數不多才上市的房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其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穩健的經營風格能為金輝控股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相信資本市場也將持續保持關注。10月29日,金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9993.HK,以下簡稱「金輝控股」)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993,本次共發行6億股,其中公開發售10%,國際配售90%。
  • 房企開年境外融資井噴
    公司當前擬將票據的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償還若干其境外債務。 2、1月7日,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擬發行一筆有擔保美元定息優先票據。該票據本 金額、利率、付款日期等還尚未釐定。發行票據所得資金將用作其若干現有債務再融資。
  • 增強抗風險能力 多家房企獲「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穩健經營企業」殊榮
    其中,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穩健經營企業獎項旨在表彰那些穿越周期、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房地產企業。它們超凡脫俗,憑藉較強的綜合實力以及持續增長的業績表現逐步熨平市場周期的波動。具體獲獎企業及獲獎理由如下:融創中國2020年,恰逢融創中國上市10周年。
  • 6月14日起市民可憑身份證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將結合地方特點在全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徵信宣傳活動,引導更多的人主動關心自己的信用記錄、提高信用意識,促進消費者形成健康良好的信用消費習慣。在現代信用社會中,個人信用報告已成為個人的「經濟身份證」,社會各方對信用報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個人信用報告不僅已成為商業銀行審批貸款和發放信用卡的參考依據之一,還在逐步向求職、籤證移民等領域拓展。
  • 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 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
    浙商證券分析師胡娟說,從違約的房地產債券來看,一是部分房企擴張激進,通過高負債高槓桿拿地、開發,有息負債過大對現金流有所吞噬,比如中弘控股。二是一些企業多元化發展失敗,以銀億和華業為典型代表。三是整體布局存在缺陷,導致銷售回款出現問題,主要典型是天津房信和泰禾集團。業內人士表示,房企一直靠高負債、高周轉來維繫運營,如果觸碰「三道紅線」,將難以獲得增量資金,這無疑卡住了房企融資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