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來分享一首詩《吾富有錢時》:"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看到這你肯定就好奇為什麼會和大家分享這首詩,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這首詩和它的作者吧。
這首詩的作者就是王梵志,唐朝初年的一個白話詩人。他小時候家裡挺有錢的,可以說是富貴人家,但是後來隋朝末年的時候社會動蕩家裡也因為這而敗落。他年輕的時候也做過幾天小官,但是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就看破了紅塵,拜入了僧門。那時候的他已經嘗過了種種的人生,人情冷暖、世事百態都被他寫進了自己的詩裡。他的作品都是他自己的經歷或者是見過的聽過的東西,比較俗世化。今天的這首詩也是如此。
今天分享的這首詩其實並沒有題目,現在的這個題目是人們根據第一句來取得。這首詩描繪了"我"的妻子孩子對兩種狀態下的我,截然不同的態度(有錢和無錢時)。通過這一現象來揭露世態炎涼,還有人們那種醜惡的看重錢的態度。並且這個詩用詞直白。很真實誠懇,語言雖然很平淡但是讀來讓人感到深刻又心酸。那就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首詩吧!詩的前兩句是"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這句話很通俗易懂啊:我有錢的時候,妻子孩子都對我挺好的。
一句話說明了有錢的時候的他們的態度。然後這兩句引出下文。"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我脫下衣服的時候,他們都會搶著給我疊好。這裡是在的具體闡發寫有錢的時候對我好,認真的對討好你,就怕有一點不順心。"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經求就是,經營求財去出門做生意。我要是出門了去做生意了他們就會送我,很殷勤地送我出門。可以看出這裡的他的孩子妻子非常的希望他能掙大錢回來,可以看出貪婪的態度。"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我帶著錢回來啊,他們就非常的非常的開心,足以看出多麼可惡貪婪的嘴臉。
"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這句話就是說他們看我帶錢回來的時候像白鴿一樣盤旋在我的周圍,像鸚鵡一樣我說什麼就是什麼。百般巴結地想要把我的錢拿走。"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邂逅,偶爾碰上"貌哨"臉色難看,是啥呢,就是說沒錢的時候,偶爾沒錢了他們就不給我好臉色看。此時的橫眉相向與前文的"看我好"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態度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沒有錢,人情淡薄,由此可見。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這裡的七是多次好幾次的意思。句意是:人都是有有錢的時候,也都會有窮時候,反反覆覆的沒有一直穩定的。人生貧富反覆不定的,大部分人都目光短淺,看不到這種變化。"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句意為:如果光只圖錢財面不念親人,那就等著看來時的報應吧。這裡是說只顧錢不顧人終究會被人厭棄,落得可悲的下場。
這首詩整首都是生活的反映,是一種戲劇化的思索後的一些凝結,非常有諷刺味道。他先寫有錢的時候。那種妻子孩子對他的好的態度,然後再寫窮了之後那種反差、可以說是為了錢毫不在乎感情。那種醜惡的嘴臉躍然紙上。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貪財者,如果只為貪圖錢財,而毫不顧及人的情義,那就要看看來時的報應了。整首詩都非常的直白易懂,讓人不禁深思。詩人還進一步看到了人生起落變化不定,告誡人們不要只看到錢和物質,並以佛家的"報應"作為警誡。這首詩,題材獨特取諸生活;形式自由活潑,因意而生,因情而止,不拘一格。常於戲謔之中暗含規勸,於坦率、直白中表露哲理,有時近乎佛偈。這種形式被稱為"梵志體"。
參考文獻: 《吾富有錢時》《唐詩三百首》
文:追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