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兩鎮總兵各有兵一萬,五千騎兵軍餉最高,每月一兩八錢銀子!

2021-01-17 強哥看歷史

手下三員總兵,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王忠,他指揮過的遼將李重鎮就任宣府東協副總兵。赴任路上,盧象升不時在想像宣大將士都是雄赳赳氣昂昂、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威武雄壯之師,來了一看卻是萎靡渙散和中原腹裡部隊並無分別,而饑寒窮苦猶有過之。以軍餉而論,總督標兵軍餉,騎兵一兩六錢每月,還有一兩五錢的,步兵一兩四錢一月,也有一兩的。宣大兩鎮總兵各有兵一萬,其中五千有馬健丁軍餉最高,每月一兩八錢銀子,另有折米銀四錢;舊標兵騎兵一兩三錢,步兵一兩一錢。總督標兵比總兵標兵軍餉稍高,但比總兵健丁低得多。

盧象升為此申請增餉,以激勵士氣,總督標兵馬兵提高為一兩八錢銀子每月,步兵提高為一兩五錢,另外增加五千兵馬,馬三步二,全年合計增加軍餉十四萬兩。三名總兵則要各統精兵一萬。 就任之後,盧象升點驗部隊。只見步兵有僅穿單衣的,有沒有鞋襪的,很多騎兵沒有腿衣。由於長期欠餉衣食無著,不少軍士把刀槍弓箭拿去變賣,演兵場上,金風如箭,竟然有士兵被風颳倒在地,一臥不起。

操練武藝,則都是花法死套,中看不中用,命騎兵縱馬疾馳,竟有許多滾鞍落馬,跌個半死。盔甲則五顏六色,大小參差,如入布料店。隊伍則混亂不齊,路將是僅次於鎮將(總兵)的軍事單位,馬匹不過一百來匹,其中戰馬更少,不過十餘匹,而且瘦弱不堪,抽一鞭子就臥倒在地。盧象升追問原因,原來是買不起飼料。

其他守城堡、守墩臺、守路口的士卒軍餉更低,高的八九錢,低的六七錢,而且不能按時發放,往往拖欠四五個月。士兵們衣衫襤褸,飢餓顛連,凍餓而死的所在皆是。看到此情此景,盧象升既極為駭異,更悲愴痛心,他想不到堂堂九邊重鎮宣大將士竟如此悽慘,如此饑寒交迫、盔歪甲斜之兵如何抵禦滿清虎狼之師?更大的刺激發生在崇禎十年冬盧象升巡閱晉邊之時,總督著實被刺激了一路,幾個月沒緩過勁來。

十一月初十,盧象升由陽和啟程,向西而行,十七日至平虜路,八天走了五百餘裡 ,大同境內的各堡所巡視了一半以上,所見所感深深刺痛了盧象升的內心各路、堡兵丁當年餉銀自正、二月起分文未發,有的甚至從上年十一二月就沒領過餉銀。路堡兵丁餉銀本來就低,但養家餬口的壓力不比健丁、督撫鎮標兵低,一年不發餉,生計何其艱難!軍士們雖然依舊扛著刀槍,在長城下面擺牆列隊,騎馬荷戈,但個個垂頭喪氣,僅有人形,全無生趣。

以往士卒們見到總督來巡視,都蜂擁而來跪在馬前,告討餉銀,這次卻無一人前來。因為知道盧象升也是有心無力,他們要也是白要,總督變不出銀子給他們發餉,乾脆不去討嫌。時值隆冬,大同邊外極寒,氣溫可達到零下三四十度,胡風朔雪,刺骨寒心,盧象升騎著五明驥,身披重裘,依然色戰難忍,總督衙門陪同巡視的隨員有的受不住嚴寒,凍的掉下馬來。而這些守邊士卒經年戍守,如此嚴寒,只穿幾件單衣蔽體,整天難吃一頓飽飯,卻要在雪地冰天之中把守關隘。

宣大總督盧象升哭了!朔風如刀,滴水成冰,眼淚剛流出眼眶還是熱的,流到面頰已經冰冷,他仰望向蒼天發問 「這些難道不是皇帝宇下蒼生,督撫懷中赤子?是誰讓他們飢無食,寒無衣?如此光景,無怪乎邊軍鋌而走險,投入流賊。」  回來之後,盧象升咬牙向朝廷申請帑銀。宣大三鎮合計戰守軍兵二十一萬,督撫鎮標兵約五萬,拖欠不甚嚴重,餘下十六萬軍隊,盧象升請求朝廷一人發給一兩,合計十六萬兩,以昭示皇上天恩,使邊軍感受到來自紫禁城的溫暖,從而發奮報效。就任之後,盧象升保舉了原山海關總兵尤世威和原宣府總兵張全昌。

尤世威近來流年不順。先是崇禎七年奉命西援宣大,戰績平平,被革職充軍。好不容易戴罪立功,崇禎八年又被撥給洪承疇指揮入關和農民軍作戰,被安排到豫陝交界的朱陽關駐守。時值酷暑,所部遼軍久處深山,水土不服,生病的很多,士氣低落,被農民軍乘機擊潰,尤世威又被革職聽勘。張全昌是榆林將門之後,沾了祖上的光,三十多歲就做了總兵。崇禎八年秋奉洪承疇之命到江北剿賊,走到豫東沈丘縣瓦店集被蠍子塊大軍包圍,張全昌被生擒。

後來適逢盧象升統兵經過,張全昌受蠍子塊之命寫信給盧象升為蠍子塊求撫。崇禎九年,蠍子塊被孫傳庭招安後,張全昌恢復自由,當年秋還自己出錢募集家丁東向勤王。 得知盧象升來到宣大後,張全昌親自來陽和拜謁,願意在軍前效力,盧象升命他回陝西招兵。張全昌很快在山西陝西招來一千三百名精銳士卒,盧象升乘機為他請功。崇禎十年三月,會推兵部尚書,盧象升的呼聲很高,京師盛傳其即將出任兵部尚書,京城很多人寫信給他,促他早日進京,但後來崇禎用了楊嗣昌。在宣大總督任上,盧象升除了操練軍馬,還做了兩件事—買馬和屯田。

宣大邊外,很久以來就是蒙古諸部和明朝互市貿易的集中地。萬曆末年,張家口一帶的蒙古首領是土默特部的順義王卜失兔,天啟七年林丹汗受日益強大的後金所逼,拔帳西遷,回到他祖上所居的宣雲故地,把卜失兔等或擒或殺,林丹汗獨霸了宣大地區和明朝的互市及原先發給順義王等的撫賞金數十萬銀子。可惜好景不長,林丹汗躲到西邊,皇太極還是放不過他,接連派兵追殺,林丹汗節節敗退,最後病死在青海。林丹汗一死,原先被其驅逐的蒙古部落又陸續回到宣大邊外和明朝再續前緣。

相關焦點

  • 八旗最高武官為將軍、都統,綠營為提督、總兵,那麼湘軍是什麼?
    從體制上來講,八旗、綠營是國家的正規軍,有朝廷統一調撥軍餉。和湘軍不同,八旗、綠營的編制是嚴格按照朝廷的制度實行的。比如八旗分為在京八旗和駐防八旗,在京八旗的編制主要是由親軍營、前鋒營、護軍營、圓明園護軍營、步軍營、驍騎營、火器營、健銳營、神機營等組成。其各營設長官「統領」,其他駐京八旗則有各旗都統、副都統統率,其下設參領、佐領等。
  •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在古代,黃金的數量稀少,由白銀充當起了硬通貨的角色。由朝廷統一鑄造的銀錠,五兩、五十兩甚至上百兩不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銀子,日常生活都是用銅板。就算富家子弟出門也不能帶著大銀錠,一來太沉,二來好多店家找不開。
  • 半錢銀子一把剪刀,太平公主買的卻是2兩8錢,原來剪刀裡面有內涵
    半錢銀子一把剪刀,太平公主買的卻是2兩8錢,原來剪刀裡面有內涵大唐時期的女強人挺多,除了女帝武則天,還有如高陽公主、韋皇后、上官婉兒等,太平公主也算是一位。說起太平公主,大家可能都知道她謀反、好色之類。她真是因為對女權渴望才好色嗎?未必是這樣,一起來看一件事。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看看你在古代收入如何
    在清末時期,一斤豬肉大約是20文錢,一畝地步估量只需求七到八兩的銀子。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當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吃的一餐螃蟹都要24兩銀子,感慨道這一頓夠他人一家子人過一年了。我們要曉得劉姥姥家並不是窮人家庭,買得起房僱得起丫環。那我們便用大米來計算一下一兩銀子到底是幾錢。有歷史記載明朝的時分,一兩銀子大約能夠買大米二石,一石大約是90公斤左右,兩石便是180公斤左右。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些什麼官?
    作為當地駐防八旗最高軍事主官,駐防將軍雖從權力上比不上總督,但官階和地位都勝總督一籌。尤其是當出現駐防將軍與總督同駐一省的情形,如果地方出現重大事宜須會同奏事時,駐防將軍的名字應該排列在總督之前,以示尊崇。此外,清朝跟其他歷朝歷代一樣,也有大將軍的職務。但大將軍並非常設官職,而是在遇有重大戰事時臨時設置的最高統帥。戰事只要一結束,大將軍一職也就不存在了。
  • 清朝怪象,就是明知庫兵從銀庫裡偷銀子卻不抓,原因在這裡!
    發生在清朝道光年間的戶部庫銀被盜案,1218萬兩白銀,僅剩下293萬兩!足足有925萬兩銀子不翼而飛!這讓剛剛在鴉片戰爭損失數千萬兩白銀的清朝國庫雪上加霜,要知道當時整個清王朝的歲入也就4千多萬兩白銀。歷史上國庫被盜不是沒有發生過,但像清朝這樣明目張,偌大的庫銀幾乎被盜光的案件,歷史上可謂聞所未聞。怒髮衝冠的道光皇帝大筆一揮:給我徹查!看看那925萬兩銀子到底都是誰偷的!
  • 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的月收入有5兩銀子嗎?
    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的月收入有5兩銀子嗎?喜歡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呢?就是古人在交易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用銀子支付,比如什麼銀元寶,小碎銀等等。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古人們真的出手好闊綽,好有錢,那麼問題來了,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
  • 清朝這一招太狠了:明軍士兵投降,立刻發一個老婆,還發牛羊房子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明軍在明朝陣營的時候,都是半死不活的樣子,一打仗動不動就崩潰。一旦投降了清軍,剃髮以後,立刻戰鬥力暴漲,出現了一種百戰百勝的瘋狂狀態。綠營馬兵陣亡撫恤金仍有銀70兩,步兵50兩。漢人家奴臨時充甲兵戰死者給銀100兩。我們再看看,大明對明軍的待遇,《明史·黃紱傳》記載:黃紱「成化二十二年巡撫延綏,出見士卒妻衣不蔽體,嘆曰:『健兒家貧至是,何面目臨其上。』」軍卒妻小窮得連衣服也置辦不起。
  • 古代皇帝老是賞你「黃金萬兩」,「白銀萬萬兩」是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文/古代皇帝老是賞你「黃金萬兩」,「白銀萬萬兩」是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 歷史上打勝戰或者大功勞,龍顏一悅就賞賜黃金多少,更有賞賜黃金萬兩。
  • 要銀子不要江山的守財奴皇帝,銀子真的那麼重要嗎?他說是真的
    花銀子,對於崇禎皇帝來說,簡直就是在要他的命。一個掌控天下 財富的皇帝,能夠做到如此的艱苦樸素,除了生性吝嗇外,還在於當時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崇禎皇帝即位時,經濟蕭條,國力衰敗,國庫空虛,朝廷一年的收入不 過幾百萬兩白銀,但每年的支出卻高達近千萬兩,到了李自成圍攻北京時,國庫裡面只剩下區區40萬兩。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銀很久以前便已經是一種硬通貨,那麼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又值得多少銀子呢?首先我們按照單純的價格來看,國際上的銀價是按金衡制,也就按照每盎司(33.10克)來計算的。2019年12月30日,一克白銀等同於3.65元人民幣的價格。而如今一兩等同於一斤的十分之一,也就等於50克。那麼一兩白銀也就抵值182.5元。
  • 古人的銀子到底值多少錢?這些古代錢財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朕今兒高興,賞眾愛卿白銀千兩,黃金百兩」,聽到這樣的話大家是不是會突然清醒,心想錢都是我的就好了,然後猛地翻身,結果發現這是睡午覺時做的白日夢,在我們印象裡,皇帝出手闊綽,財大氣粗,賞個人輕輕鬆鬆就是上百兩銀子,但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銀子究竟有多值錢呢?
  • 三國如何籌集軍餉?曹操靠盜墓,孫權靠祖業,劉備竟然臉都不要了
    從古至今,如果要說打仗打的是什麼,我們腦袋之中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錢」,現在我們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說明了戰爭其實是很燒錢的。其實這句話放到古代也同樣適用,比如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打到最後已經不是戰略戰術層面的較量了,而是經濟和綜合國力方面的較量,最後結果顯而易見秦國贏了。
  • 古代的大俠到底是怎樣花銀子的 要不要拍個銀礦了解下?
    唐朝開發南方後,白銀產量才得到提升,但冶煉技術並不發達,有人統計過,縱貫唐朝的白銀總產量僅為1500萬兩左右。按照唐朝近200年的統治時間計算,平均每年也不過5萬兩。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電視劇裡的富商豪客,隨口說說就是「紋銀十萬兩」的花銷,折算起來就已經是大唐盛世足足兩年的白銀產量了。
  • 北洋軍閥到底有多少錢?曹錕家產相當於魯迅一萬年工資
    魯迅,一代墨客,沉默寡言氣度不凡,大家對他都比較了解,而曹錕,北洋軍閥,鎮統制官,可以稱得上是傳奇人物,一生大風大浪經歷太多,街頭賣過布,朝鮮打過仗,當過國民大總統被人稱作保定王,但是其它任職的總統和軍閥極少有人能與他相比財力。
  • 「五兩給管營,五兩給差撥」:在宋代,有十兩銀子就能活命
    似林衝、武松、宋江、柴進、盧俊義、白勝等,許多入夥梁山的好漢都曾有過牢獄之災,儘管宋代的牢獄是個極其黑暗的地方,但只要有銀子,許多情況還是可以改變的。例如林衝被發配滄州之時,曾路過小旋風柴進的莊子,柴進起初並不認識他,認為他只是一般的囚徒,因此讓莊客拿出「十貫錢,一鬥米」打發林衝走人。柴大官人儘管仗義疏財,但也是見人下菜碟,對於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對待。
  • 多美麗的女人才值10萬軍餉啊!
    辛亥革命時期,上海、蘇杭獨立後,南京成為清軍最後一座堅固的堡壘,聚集了兩江總督、江南上將等清廷大人物。當時,這些人陷入了極度的瘋狂之中。當他們看到穿西裝、剪辮子的人時,就大喊大叫,以至於連僧尼都不敢出門,怕意外受傷。
  • 命學家萬民英與總兵傅津八字相同
    萬育吾(民英)在《三命通會》中特別提及與傅津總兵命同,我們特地考證了傅津總兵與《三命通會》作者萬育吾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且同在虛四十一歲時遭逢了人生大難,之後各有人生的一片天,可知同性別的同世代生辰八字會有相同的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