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劉玉蕾)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人的姓名用漢語拼音拼寫將很快出臺國家標準,今後無論是國際會議、還是護照填表,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人名,必須姓在前,名在後。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接受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已上報國家質監總局,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人名漢語拼音拼寫的國家標準將出臺。到時會有統一的規範,不會再出現種種混亂、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的情況。
漢語拼音是國際上將漢字轉寫成外文的國際標準,但一直沒有得到國人足夠的愛護,尤其是在中國人名的拼寫上。國際賽場上,中國運動員名字有時姓在前,有時名在前;國際會議上,學者的姓名也存在姓、名位置顛倒的現象,把很多外國人都弄糊塗了。
不僅如此,姓和名的漢語拼音應不應該大寫、兩個字名字的姓和名之間用不用加「-」目前都存在不統一的現象。此外,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如何簡寫也需要規範。例如我國桌球名將馬琳和馬龍,參加某些國際大賽時,姓名簡寫都成了「M.L.」,外國裁判和觀眾經常遭遇不知道誰是誰的尷尬。
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人名,必須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都應大寫。此外,為了方便外國人分辨中國人的姓氏和名字,在一些面向國際的論文等出版文獻以及護照填表等情況下,姓氏的漢語拼音可以全部大寫。漢語拼音國家標準還將規範「孫悟空」等虛構人物的姓名以及類似「紅線女」等藝名的漢語拼音規則。
作者:劉玉蕾
(責任編輯: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