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陽龍門古鎮年味足 殺年豬看戲文貼春聯打年糕
阿斌共產黨員服務隊為古鎮家庭貼春聯。朱俊傑攝 龍門古鎮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南52公裡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的一處名勝。走進古鎮,溪水潺潺,兩旁灰白相間的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龍門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留存著濃鬱的宗族文化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完好保存著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築群。
-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我雖然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對家鄉的年事,總懷有難以銷蝕的記憶。我的家鄉在太行山東麓的淺山裡。每年一進臘月,家鄉就瀰漫起一股濃濃的年味。這時候,家裡家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圍著一個「年」字去忙活。
-
湖南山村年味濃 曬春聯送年貨宰年豬
「曬」春聯、宰年豬、辦年貨、送年畫、扎龍獅……中國傳統佳節春節將至,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炎陵縣的山村年味頗濃,村民忙碌著恭迎新年。 「曬」春聯 「摩託絡繹豬滿圈,大廈林立糧成山。」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民「曬」春聯活動,讓三河鎮大坑村村民楊聖發率先「曬」起了自創書寫對聯。
-
故都許昌的年味很濃,迎財神、殺年豬,旅遊過年、發微信紅包……
這個傳統節日,帶著不一樣的味道:團圓味、親情味、熱鬧味、喜慶味。這濃濃的年味既是對過往的肯定,也是在歡聲笑語中昭示著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個傳統佳節,帶著濃濃的人倫親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湯圓、品嘗色味俱佳的年夜飯,「把酒話桑麻」,憧憬著來年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這個傳統佳節,有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冬至過後,湘西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濃濃的年味越來越重了!
距離2019年的春節不到一個多月了,農村的景象也越來越熱鬧啦!今天阿妹就帶大家去湘西農村看看村民的殺年豬!這裡的豬,從年頭餵到年尾,吃豬草和五穀雜糧長大,粗糠、淘米水、米湯、洗碗水、剩飯剩菜和幾瓢豬草,紅薯和玉米成了豬的主食,這一個月是豬長膘的時候,豬就是這樣吃大的。殺年豬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
-
別開生面的「年味」體驗!大足區青少年宮開展特色校外實踐活動
{"title":"別開生面的「年味」體驗!什麼是年味?年味是一對紅紅的對聯兒年味是一聲聲的爆竹鞭炮年味更是一桌熱騰騰的團圓飯年味還是什麼?跟著青少年宮的學員們一起去尋年味吧殺年豬殺年豬是春節傳統習俗以此慶祝新年招待親朋好友近距離觀看殺年豬大多數學員們都是第一次既興奮又害怕當然,也有膽大的動手體驗了一次刨豬毛為她的勇氣點讚
-
海南「做年」氛圍濃:送灶神、掛門神、貼窗花
人們懷著對平安吉祥的祈望、對新一年美好的憧憬和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張貼各式年符,大片熱烈的紅色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讓年味更濃。 澄邁縣金江鎮大美村50歲村民王傳民記得:「小時候,每到除夕,家家戶戶貼年符,買一張紅紙,裁出磚頭大小的方塊,剪出齒紋,再用木匠打孔的工具打上幾個孔,貼上年符整個庭院煥然一新。」
-
春聯怎麼貼,年飯吃什麼,原來這麼有講究!
春節臨近,廣州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了。「迎新春、貼春聯」,「吃餃子、過大年」,「吃年飯、慶團圓」……各種各樣的民俗傳統文化,已成為人們迎接新年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無聯不成春 有聯春更濃 過年中最具儀式感的事, 莫過於精心準備幾幅 賀歲春聯和「福」字揮春。 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
-
兒時的年味丨貼春聯
過年有一個最重要的,也真真正正代表年的到來的儀式,就是貼春聯。其實,我所接觸過的村落,鄰裡,都是在這個時間貼春聯。在我的認知裡,這個時間是神聖的,是富有儀式感的。在孩童心裡,那是一個年,真正的開端。 在除夕那天的清晨,姥爺會趕早的煮一鍋黏糊糊,白漿漿還冒著氤氳熱氣的漿糊,並每一年,在熬好漿糊後,都會煞有介事的告訴我,在三毛流浪記裡,三毛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吃漿糊。於是,能吃的漿糊,三毛,春聯,就變成了有關於年的記憶。
-
殺年豬、板凳龍、叫老輩子……渝東北過年習俗知多少
距離戊戌狗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歷來為千家萬戶所重視。隨著年味兒也越來越濃,有道是「三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咱萬州的過年習俗你都了解嗎?昨日,記者採訪萬州民俗專家姜有華,一起為大家盤盤點點萬州那些保留下來或逐漸消失的過年民俗。
-
2019年豬年春聯5字五言新春對聯大全 經典繁體帶橫批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節到,新年好,貼春聯,放鞭炮。新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一直延續的節日傳統,每年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象徵著吉祥與如意,也抒發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
渝見2020·戰貧丨寫對聯、殺年豬、撈魚……華溪村迎新年
即使冷,但村裡依然很熱鬧:即將走過2020的最後一天,村民們殺年豬、寫對聯、魚塘捕魚,正迎接著即將到來的新年。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總書記牽掛的華溪村,85個貧困戶302人今年已經全部脫了貧,這是華溪村脫貧後的第一個新年。
-
饋送春聯增年味 ——我省書法家齊聚一堂為民寫春聯
這天,我省二十多位書法家免費為民寫春聯。儘管天氣寒冷,但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很是熱鬧。長廊般的書桌旁站滿了排隊領取春聯的群眾。書法家們一邊揮毫潑墨,一邊與大家交流春聯蘊藏的文化內涵,「一元二氣三陽泰,四時五福六合春」,表達了對新年生活的憧憬和期望…… 「『春光滿院增祥瑞,喜氣迎門添福康』這副春聯我喜歡,家裡啥都準備好了就等掛春聯了!」
-
記憶中的重慶人的年事年味
殺年豬的希望 進入臘月,渝東北地區的天氣寒冷起來,農活不是很忙,莊稼人也有些空閒了,於是家家戶戶陸續開始殺年豬。很長一段年月,副食供給相當緊張,必須是完成國家派購任務後的自留豬才能宰殺。那年月莊稼人又缺糧,勤勞節儉、辛辛苦苦養了一年豬,好不容可以自留一頭宰殺,喜悅都寫在一家人的臉上。
-
新年貼春聯,福氣到萬家
貼春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傳統。新春伊始,人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貼春聯、貼福字。臘月二九或三十(部分地區或者更早)當人們在自己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字的時候,這就標誌著我們的春節已經拉開了序幕。所以,春聯成了春節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二十八貼對聯有什麼講究?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表達了大家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有些人說今年臘月三十是立春,臘月二十九是「絕日」,所以這兩天都不適合貼春聯,最適合的就是臘月二十八。
-
「福」字到底應該怎麼貼才對,正貼倒貼的差別是什麼?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福」字到底應該怎麼貼才對,正貼倒貼的差別是什麼?又到了農曆的十二月多了,春節的腳步也慢慢地靠近了。越是臨近春節,年味就越來越濃。還沒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為了過年而準備起來了。就比如說打掃衛生,有除舊迎新的寓意。
-
年俗|春聯:貼在門上的「錦鯉」
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到了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從南京開始推廣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換上新春聯迎新春的年俗。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名家筆下記春聯 過年貼春聯是家家戶戶必有的「過年規定動作」之一。
-
送您一份湖南過年攻略,老習俗早知道,湘情悠久年味濃厚
送您一份湖南過年攻略,老習俗早知道,湘情悠久年味濃厚。春節,除夕才開始吃團圓飯?早人一步的湖南從這天就已經吃上了臘月至,年味濃,有沒有想好去哪裡過年呢?倘若可以,歡迎您來悅悅的老家湖南過年,這裡景色秀美,湘情悠久,年味濃厚,令人流連忘返。一提起湖南,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受人景仰的毛爺爺,香辣入味的湘菜,還有就是極具特色的過年老習俗。
-
殺年豬話新年丨脫貧戶程時念勤奮「種」出好日子
年關將至,家家戶戶宰殺「過年豬」的習俗讓年味兒逐漸濃了起來。近日,紅獅鎮梅柏村脫貧戶程時念邀請親戚朋友和幫扶幹部到家裡來,殺年豬、燉豬肉,享受一場慶祝豐收的「殺豬宴」。程時念樂呵呵地說:「自家養的豬,不用配方飼料,肉質好,吃起來格外香。殺一頭豬可供全家人吃一年。另一頭豬也被親戚朋友早早預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