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出退學機制不能總是瞻前顧後

2021-01-09 紅網

  2014年,南京林業大學出臺《本科學生學業警示及幫扶辦法(試行)》,依學業未完成情節輕重對學生作出黃色、橙色、紅色學業警示,被紅色警示的作退學處理。2014年下半學年紅色警示18人,2015年上半學年13人,2015年下半學年18人。一年半時間裡,南林大勸退了49名學生。(11月11日《人民日報》)

  長期以來,高校勸退學生的規定或做法,向來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支持者與反對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這邊廂,大學是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地方,退學機制不但治不了學生厭學的本,反倒可能限制他們培養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那邊廂,考上大學並不等於進了「保險箱」,學校有權利依據法規設置相關規範,警示甚至請出那些「打醬油」的學生,進而優化高等教育質量。正是基於這兩種態度的博弈,南京林業大學在一年半時間裡勸退49名學生,難免引來社會熱議。

  無可否認,歷經十餘年的寒窗苦讀,考進理想的大學實屬不易,如因學業問題而被勸退,確是讓人難以接受的現實。不但自己的大學夢至此破碎,家人更會因此痛心疾首。王軍三年時間裡有近20門課程不及格,很少上自習課,只是痴迷於遊戲,連掛科似乎都感覺與己無關。其間,有家長聲淚俱下的懇求,學校也不是沒有給予機會,然而再次延長試讀後王軍也僅得7.5個學分,最後被終止試讀而退學。

  現實中,類似王軍這樣痴迷遊戲、考試掛科的情況並不少見,可以說幾乎每所高校都有存在。大學,並不是傳說中放鬆的天堂。玩遊戲、做兼職、談戀愛等等「副業」,反倒成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全部內容。這是高等教育的本末倒置,也是對自己的未來、對家庭的付出、對教育的投入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學生掛科或是厭學,我們並不排除某些教學質量的問題。的確,現在的某些高校,存在課堂教學沒有吸引力,對學生監管過於鬆散,為完成教學指標考試走形式等弊病。也的確存在一部分學生,具有文學天賦、經濟頭腦或是特殊才能。但這些都不能構成學生逃課、掛科、曠考的主要因素。作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如將高校當做是混張文憑的驛站,這種思想是極其可怕的。

  我們需要客觀地認識到,大學從來都不是「保險箱」,這裡永遠是學生致力於學業的「象牙塔」。在這個競爭殘酷的時代,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賴以生存的底線,也是社會對高校的殷切期盼。躺倒不幹的學生就應當被淘汰,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國外大學都有設立退學機制。綜合考量的「嚴出」制度,無論對於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是學生回歸學習本位,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當然,學校不能只是簡單粗暴地制定勸退制度,也要充分考慮到制度的剛性與溫情。實行學業警示,勸退學生不是目的,是希望通過信號暗示把有希望的學生拉回「正途」。

  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國內尚且很難接受勸退機制。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機制就沒有推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反之,我們需要轉變固守不能退學的觀念,抓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因子。如果我們總是瞻前顧後,甚至還一味推出類似清考這種學生眼中的「救命稻草」的舉措,恐怕在降格助其僥倖過關的同時,也已丟失高校的底線,實際上無益於培養具有紮實基本功的社會人才。

  文/磊磊

來源:紅網

作者:磊磊

編輯:夏熊飛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6/11/13/4669223.html

相關焦點

  • 考慮的多,做事總是瞻前顧後的星座!
    每個人的做事風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很有主見,面對問題時可以冷靜果斷的處理,可有些人的總是想法很多,瞻前顧後的,尤其是在做重要的決定時,更會猶豫不決,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樣的星座都有誰吧?巨蟹座巨蟹座的人總是有著一個非常細膩的內心,所以她們在看問題時也會很深入,但她們有時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自己的一些決定會無意間傷害到別人,經常在做事時瞻前顧後的,走的每一步都很小心,也正是因為她們這種善解人意的性格,在很多事情上都不敢放手一搏。天秤座天秤座在選擇上出了名的糾結,她們害怕選擇,典型的「選擇恐懼症」。
  •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上海師範大學 6月28日,上海師範大學發布公告,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
  • 在家閒了半年後,我最終選擇博士退學……
    他總是一遍又一遍和你說方法論,繼續看文獻啊,文章看得不夠多啊,查找一些教科書資料啊等等。有時候也會給你一些拍腦袋的想法,自己以為很厲害,其實沒啥用,他給你解決的方案甚至會讓你你覺得他是個外行,一些基礎的知識好像都不太了解的樣子,應該是脫離科研一線很久了......我也不是想讓他給我把路都鋪好,我只是希望他能在某些問題上給我一些指導或者真正有用的建議......
  • 錯過學籍註冊被退學,校方回應引爭議,疑似因該女生患有抑鬱傾向
    近日,鄭州一名女大學生因為錯過學籍註冊而被校方退學一事再次掀起了網絡熱議,據悉該女生曾多次找學校補辦都被拒絕,甚至將學校上告法院也被駁回,校方對此事件的最新回應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疑似因其患有抑鬱傾向才讓其退學。事件回顧對於大學生來講,學籍註冊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始終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強化優勢、補齊短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完善預付卡監管機制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健身卡沒辦多久,卻遭遇健身房「跑路」,不少消費者遭遇類似負面消費體驗。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 應急管理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推出綜合應急能力多項舉措
    央視網消息:針對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今年應急管理部將出臺深入推進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意見措施,推出綜合應急能力的多項舉措。
  • 高校推出「十二星座教學」 聽課學生都是天蠍座
    高校推出「十二星座教學」 聽課學生都是天蠍座 記者了解到,這是該學院新推出的「十二星座教學」,這一舉措,開心了學生,卻難住了老師。  90後的學生很喜歡  「十二星座教學課堂的老師主要向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授課,我們按照網上流行的分配方式將學生分為十二個星座。
  • 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2021-01-1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推出職稱評審「直通車」機制 26日起實施
    推出評審「直通車」機制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新辦法共九章,其中職稱評審「直通車」機制單獨成一章,足見浙江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決心。「一般申報人,職稱還是要一步一個臺階。憑業績能不能坐上「直通車」,申報人對照相關行業標準,就能大致估算出結果。不過,放權也不是「一放了之」。新辦法要求,要健全職稱評審的監管措施,嚴格落實職稱評審公開制度。省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通過質詢、約談、現場觀摩、查閱資料等形式,對評委會及其組建單位的評審工作進行抽查、巡查,根據有關問題線索進行倒查、複查,對評委會評審工作進行覆審,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 我國公立高校投入模式:變遷、分析與思考
    增加績效撥款,構建激勵機制」,具體操作中,項目撥款佔比提升,參考高校績效進行撥款;同時,將更多社會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著力構建高校與實務部門、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協同培養人才的有效機制。從2010年起,教育部先後推出了卓越工程師、卓越新聞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農林人才和卓越醫生等教育培養計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型高校普遍重視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並轉化科研成果。
  • 火星獨家|Rebase機制+比特幣,Badger DAO推出的DIGG究竟是什麼?
    與這類資產不同,近1個月鎖倉量大幅飆升的「Badger DAO」選擇推出另一種將比特幣帶入DeFi新方法:未來兩個月內啟動一種無需依賴中心化機構託管,僅依靠智能合約中的彈性參數來錨定價格的代幣。即,與比特幣價格掛鈎的彈性供應代幣「DIGG」。一、什麼是DIGG?認識DIGG前,需了解彈性供應代幣:這類代幣總供應不固定,周期性地自動調整。
  • 微軟二號人物去世:微軟名字是他取的 蓋茨退學是他慫恿的
    原標題:微軟二號人物去世:微軟名字是他取的,蓋茨退學是他慫恿的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在西雅圖因病去世,享年65歲。半個月前,艾倫曾表示,他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復發,正在接受治療。
  • [社會記錄]我要退學(6月13日) - CCTV.com
    阿丘:您剛才看到的這張主動退學申請書,這張「看不起學校」的退學書,最近在網上相當有名啊,甚至有人將其戲稱為史上最牛的退學。看不起學校?!,所以當周同學提出退學時,他們同意了。我當時不是預備好的,當時我拿起筆我看見有一項叫退學理由,因為我從來沒有填過這個東西,我一看退學理由我想填個什麼東西,我就把滿腔怒火填看不起學校,我也不想多說,我本來想說很多學校的教育弊端,我本來想寫很多上去,我想何必為了學校寫那麼多,就寫了看不起學校這樣表達我的意思就交上去了。
  • 高校分類體系構建的依據、框架與應用
    近年來圍繞高校分類,一些省市產生過不少的方案設計,這些分類多數比較注重強調高校的「層次」,對人才培養規格類型、畢業生職業傾向的區分以及研究類型的區分考慮不足,未能充分體現高等學校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辦學目標和服務面向,加上缺乏相應的分類管理和評價機制,以致眾多高校始終難以擺脫「升層次」「鋪專業」「擴規模」的發展衝動,同質化現象較為突出。
  • 馬上評|高校教師績效困境,什麼才是有質量的競爭?
    高校教師在很多人看來是性價比較高的體面職位,可是最近有媒體報導,高校青年教師和普通打工人一樣,也面臨著996式的競爭壓力。《國家治理》周刊曾對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做過一份調查。職稱和論文之所以如此重要,因為近年來很多高校進行了改革,通俗說就是「非升即走」。青年教師如果不能在指定年限,比如五年或六年之內「升」到副教授,就要和高校自動解除聘任關係。聽起來,這比某些網際網路大廠的「末尾淘汰」還要殘酷。
  • 發揮農業高校優勢 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要圍繞糧食生產全產業鏈,以促進糧食豐產、優質為目標開展協同攻關,不斷增強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農機農藝配套技術、智慧農業技術、綠色無公害減災技術、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糧食深加工技術等技術的研發力度,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探索實施供給側改革,不斷完善糧食生產循環鏈,延長糧食生產的產業鏈,提升糧食生產效益鏈,實現糧食生產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 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如何化身「牧羊人」
    韓軍認為,在相關政府部門出具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推動高校建立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首先需要賦予高校技術轉移機構自主權,明確試點機制,試點高校要為技術轉移機構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  「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陳柏強告訴《中國科學報》,「建設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是國外一流大學的通行做法。」
  • 無論做什麼都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三大星座,註定難成大事
    巨蟹座巨蟹座的人總是有著一個非常細膩的內心,所以她們在看問題時也會很深入,但她們有時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自己的一些決定會無意間傷害到別人,經常在做事時瞻前顧後的,走的每一步都很小心,也正是因為她們這種善解人意的性格,在很多事情上都不敢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