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公眾心理調查:上班族更關心疫情進展,口罩短缺仍令人困擾

2020-11-25 騰訊網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在不斷升級的防疫措施和大量疫情報導影響下,公眾情緒也很容易受疫情發展而出現波動。南都民調中心在過去一周發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眾情緒和心理狀況調查,了解公眾目前的心理情況和具體擔憂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超七成較以往更在意清潔問題,八成情緒處於正常狀態。必須外出工作和未知復工時間的上班族最關心疫情進展,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短缺仍是目前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七成受訪者洗手比以往更頻繁,有受訪者過度關注疫情

本次調查對受訪者問及部分受疫情影響而可能出現的情況。統計數據顯示,有70.5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比平常更加頻繁地洗手、清潔衣物和家具,也有65.60%表示一聽到附近有人咳嗽、打噴嚏就會覺得緊張,62.03%表示擔心此次疫情會造成企業倒閉或失業,還有57.05%表示自己會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關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常關注疫情信息的受訪者中,分別有74.43%和71.84%表示會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關消息、聽到咳嗽或噴嚏感到緊張,比例明顯高於關注程度較低的受訪者。

進一步分析疫情期間感到困擾的問題,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防護用品短缺、親鄰防護意識不足的擔憂程度也較其他受訪者更高。這些數據都表明,有部分受訪者對疫情已經出現過度關注的情況。

《焦慮自評量表》結果:八成受訪者坦然面對疫情

為了解公眾在疫情影響下會否存在較嚴重的焦慮問題,本次調查還對全體受訪者進行了焦慮自評量表(SAS)的評定。回收所有問卷並統計後,數據結果顯示,有81.11%的受訪者結果為正常,佔大多數。但需要注意的是,調查中有12.30%的受訪者處於輕度焦慮狀態,4.28%為中度焦慮,2.32%為重度焦慮。疫情期間,公眾出現的焦慮和恐慌心理依然值得關注。

超九成受訪者關心疫情進展,防護用品短缺令人困擾

本次調查中,有55.0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關注這次的疫情,會時刻留意相關信息,主動搜索最近進展;39.75%表示比較關注,但不會主動搜索;5.17%表示不關心具體數據。

而問及疫情期間有哪些情況令人感到困擾時,56.51%的受訪者表示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短缺是目前較為擔憂的問題;36.90%表示對親友、鄰居防護意識不足感到困擾;也有36.72%擔心食品、生活用品等價格上升。

外出上班和未知復工時間的受訪者最關心疫情進展

深入分析發現,除了尚未復工但已經確定復工時間的受訪者外,上班族普遍比學生更關注疫情進展。其中,必須外出上班的受訪者和復工時間尚未確定的受訪者對疫情的關注程度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外出工作的受訪者中有55.84%擔憂防護用品短缺,63.33%表示一聽到附近有人咳嗽、打噴嚏就會覺得緊張。目前,全國多地均已出臺政策,要求外出必須佩戴口罩,對於必須外出的上班族來說,每天一個口罩成為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此外,辦公室作為人員密集場所,如何預防病毒傳染也令不少人擔憂。

另一方面,遲遲未能定下復工時間的企業員工則比較關心自己的飯碗能否保住。調查中,復工時間尚未明確的受訪者中有64.17%表示擔心此次疫情會造成經濟變差、企業倒閉甚至自己失業,有65.67%表示自己會控制不住地刷新疫情相關消息。

多數學生仍堅持每天閱讀,但有未開學的學生表示自己無所事事

相比之下,學生群體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感知度相對較低,他們眼下最關注的事情仍然與學習密切相關。尚未開學的受訪者中,有50%表示自己對無法返回學習所在地的城市感到困擾,是目前最擔憂的問題。

儘管短期內無法返回學校,但不少學生已經回到了學習狀態上。調查數據顯示,已經開始利用網課學習的受訪者中,有76.67%堅持每天閱讀,66.67%保持合理的作息安排,也有53.33%堅持運動鍛鍊。

對於尚未開學的受訪者來說,雖然同樣有50%表示會每天閱讀或學習新技能,但保持合理作息和堅持鍛鍊的比例均明顯低於已開學的同學。此外還有57.14%表示自己無所事事,找不到目標。由此看來,即便只是網絡課堂,上課這一過程所帶來的儀式感對於學習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正面作用。

男性更熱衷於討論疫情信息,女性生活更自律

本次調查還發現,面對多個渠道、源源不斷推送而來的疫情信息,男性比女性更熱衷於轉發和討論。男性受訪者中,有45.84%表示自己熱衷於轉發各種疫情相關報導、參與討論;而女性受訪者則有39.18%認為對此表示認同。

另一方面,經歷了一個史上最長、且無法出門的春節假期,男女雙方在作息安排上也逐漸表現出差異。調查結果顯示,47.58%的女性受訪者表示自己近期仍能保持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男性則有44.05%對此表示認同。

長時間關注疫情容易激發焦慮情緒,需要及時進行心理幹預。

疫情當前,重視自身狀態和所處環境安全確實有必要,但過度恐慌反而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積極認識自身狀態,及時調整情緒,才能更好幫助我們應對眼前的生活。

基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展、大眾恐慌心理逐步蔓延的情況,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人群分為四級,並給出六大人群心理幹預的重點方向。

《指導原則》中提到,對於普通大眾和易感人群,疫情時期容易出現:恐慌、不敢出門、盲目消毒、失望、恐懼、易怒、攻擊行為和過於樂觀、放棄等心態。

針對以上問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張璐璐在接受南方網採訪時提出如下建議:

1、積極行動

停止繼續「喪」下去的行為,對「躺在床上一直刷手機」喊停。健康的生活作息、合理的飲食和睡眠,適當運動和休閒娛樂是維持身心穩定的基本要素。

相信政府公布信息的權威性,給自己設置一個關注疫情的頻率,一直盯著疫情變化的數據並不能幫助疾病的控制,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負性思維的循環中,不妨適當的放鬆下,做一些讓自己更開心的事情。例如:既往工作或學習繁忙時沒有時間看的小說、畫畫或瑜伽等。利用這次春節假期,給自己列一個「行為清單「,記錄自己每天的變化。要相信生活不至於此,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2、學會「傾訴」

病毒通過飛沫傳播,但並不妨礙我們「傾訴」。宅在家中,可以和家人傾訴交流;家人不在身邊的,可以網絡或微信視頻;覺得心中鬱悶卻又不想和人說的,不妨用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感受。

3、自我接納

如果您有焦慮和恐懼的情緒,請告訴自己這是個體面對危機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不要截然否認這種情緒或責怪自己。如果您對網絡信息容易感到焦慮,建議一方面適當地與網絡隔離,一方面轉移注意力到能讓自己感到舒適的活動上來,看電視、看書、聽音樂、玩遊戲都可以。

4、學會放鬆

運動有助於放鬆。即便在家中,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自我放鬆法。這裡介紹兩個簡單易行的放鬆方法:

(1)腹式呼吸。可以把手放在腹部肚臍上,用從1數到5的時間,慢慢地深吸一口氣,感受肚子慢慢鼓起來。然後,再專注地讓腹部慢慢回縮,慢慢地呼出這口氣。腹式呼吸的方式在瑜伽等放鬆練習中經常用到。

(2)蝴蝶拍。雙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側、左手在右側,輕抱自己對側的肩膀。然後雙手輪流輕拍自己的臂膀,左一下、右一下為一輪。速度要慢,輕拍 4-6 輪為一組。停下來,深吸一口氣,如果好的感受不斷增加,可以繼續下一組蝴蝶拍。

在進行蝴蝶拍的時候速度要放慢,就好像嬰兒時期母親安慰孩子一樣,輕而緩慢。通過這個動作,我們可以安慰自己,讓身心放鬆。同時,在進行蝴蝶拍的時候,不妨放一首舒緩的輕音樂,腦海中回想著一個讓您感到溫馨愉悅的場景來進行。

廣州青少年服務臺及廣東20所高校面向社會提供心理服務

上述自我調整方式能夠幫助大家舒緩恐慌、焦慮的心理。但如果感覺自己出現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無法通過自我調整紓解情緒,則應當及時尋求更專業的心理輔導或幫助。

據了解,目前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臺已開始提供心理「防疫」網絡及熱線諮詢服務。2月15日上午,廣州團市委副書記高洪祥在廣州疫情存續期間「暖家」新聞通氣會上介紹,12355諮詢服務可提供的心理求助主要包括四類:1、因缺乏防護用具或擔心自身身體狀況而產生的焦慮,如孩子總是擔心自己被感染等?2、宅家防疫期間的親子溝通和家庭教育問題,3、家庭成員間因防疫理念不同而產生的衝突,4、抑鬱症等原有疾病患者在防疫期間出現心理問題等類型。

此外,廣東省教育廳近日也公布了20所面向社會提供心理服務的高校名單。全社會因疫情需要心理諮詢的人員都可以通過QQ、微信、郵箱、電話等方式尋求幫助。

受訪對象概述

南都民調中心於2月10日-16日期間展開本次網絡調查,共回收561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廣東受訪者佔62.03%。從年齡段來看,受訪者中有42.60%為90後,30.84%為80後,年輕人佔大多數。從職業來看,有39.93%是普通企業員工,學生則佔14.44%。此外,受訪者中97.33%為普通市民,2.32%正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0.36%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主持:謝斌 張純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李偉鋒 文軼然

支持平臺:南方都市報微信公眾號 咩事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疫情當前,十二星座都在關心什麼?
    金牛座金牛寶寶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星座,TA們關心的大多是食品這方面。封城的武漢,面臨的還有物資方面的供應。不管任何時候,食物供應都是最重要的。各地紛紛捐出自己的蔬菜等支援武漢,金牛寶寶也是深深地關心著在武漢和各地的人們食品安全問題,衷心祝願疫情早日消失。
  • 心理健康調查: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七成表示疫情影響其...
    心理健康調查: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七成表示疫情影響其心理狀態 作者:張雯 發布時間: 2021-01-12 17:15
  • 藝人黃智博空手套白狼虛假販賣口罩被抓,還參加過《以團之名》
    一個令眾人翹首以盼的春節因一場疫情而鬧得人心惶惶,連門也不敢出,怕被傳染更怕傳染給他人。口罩就成了老百姓與病毒的隔離層,現如今口罩的短缺竟使不法分子動起歪腦筋來了,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連藝人也牽涉其中。上海公安偵破一起因空手套白狼、非法利用「疫情」虛假販賣口罩的網絡詐騙案。
  • 南都記者暗訪曝光:疫情萬急,白雲區江村農貿市場竟仍有人偷賣野生...
    連日來,針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國家相關部委連續發文,三令五申嚴控野生動物交易,明確嚴禁一切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竹鼠和獾等。南都記者在廣州白雲區江村農貿批發市場依然見到有人偷偷在出售竹鼠、山雞、蛇等野生動物以及貓。
  • 全球看武漢|要自助,也要助人:關注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一、疫情階段的一般心理反應通過了解疫情各階段的一般心理反應,您將會更清楚如何應對:第一階段:發生於疫情衝擊時和之後不久1、情緒:有害怕、麻木、驚嚇、困惑等強烈感受。 這一階段,會希望獲得相應的協助,獲得充分的防疫及疫情信息。若有心理、生理困擾情況,應求助專業輔導機構、精神科醫生。1月28日,上海思南公館,環衛工人正在手機上查找信息。
  • 「戴口罩」變「帶口罩」,糊弄的是自己
    1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監督組辦公室主任肖颯通報了元旦期間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部分市場、商超、「七小門店」等落實防控措施不到位。
  • 最新調查:臺灣上班族農曆年後轉職意願強
    中新社臺北3月6日電 (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臺灣人力資源機構6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農曆春節後有高達九成六的臺灣上班族想跳槽,且七成八已展開轉職計劃。跳槽主因包括追高薪、求發展、換領域等。3月6日,臺灣人力資源機構1111人力銀行在臺北舉行記者會,公布「上班族年後轉職現況調查」。圖為記者會現場。
  • 抗擊疫情 也要守護心理健康!
    抗擊疫情 也要守護心理健康!隨著每天疫情信息的不斷變化我們為被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痛心為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擔心更充滿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 情緒:對「疫情」無法控制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情緒容易煩躁,容易激惹;對「疫情」信息感到憤怒。· 行為:逃避、迴避一些信息或者場景,反覆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測量體溫, 行為衝動,減少社交等。
  • 美國單日新增數量世界第一,總統表態令人琢磨不定,醫生都很害怕
    圖為美國疫情眾所周知,美國作為目前世界頭號強國,自然擁有最為先進的醫療技術,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美國單日新增疫情病例數量卻高居世界第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美國群眾的恐慌,而前線的醫護人員也出現了物資短缺的情況
  • 明日復工,口罩缺口有多大?現在,連紙尿褲內衣工廠都轉做口罩馳援
    明天大部分城市正式復工,你的口罩到位了嗎?疫情當前,一「罩」難求是全國人民的真實寫照。儘管不斷有口罩廠加大馬力生產的消息傳出來,但需求仍是無法滿足。假期一推再推後,多地將於明日正式復工,不少上班族犯了難:口罩不夠用怎麼辦?
  • 奮楫爭先,砥礪前行 | 南都電池2020年大事件回顧
    回首 2020 年的過往,南都電池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在疫情之下的艱難環境中,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些令人振奮的精彩瞬間,值得回顧。  1月 南都電源品牌專列冠名  2020 年春節前夕,南都電源攜手中國鐵路媒體冠名上海局和濟南局的高速動車組列車,開啟了覆蓋長三角、環渤海兩大經濟圈的全路網強勢宣傳。
  • 調查:八成臺灣上班族農曆年後在謀新職
    中新社臺北2月2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臺灣人力資源機構最新調查顯示,95.42%受訪上班族稱農曆年後「有轉職念頭」。其中,80.15%已在謀職中。1111人力銀行22日發布《年後轉職現況暨上班族求職困境調查》顯示,臺灣上班族想轉職的主要原因包括:追求更好薪資(46.95%)、想嘗試不同領域工作(21.6%)、追求成就感(20.66%)、工時過長(20.19%)和壓力太大(18.31%)。
  • 調查稱:臺灣上班族農曆年前「跳槽」意願創新高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 農曆春節後是臺灣上班族「跳槽」旺季。臺灣一求職機構23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有高達88.8%的受訪上班族表示期待在春節前更換工作,較上一年增加2.6個百分點,比例創近8年新高。其中,有60.2%的受訪者表示已投遞求職簡歷。
  • 家門緊閉,「心門」敞開:上海出臺加強疫情防控公眾心理疏導的工作...
    及時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日前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要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為了幫助人們樹立起健康陽光心態,築牢抗疫的心理長城,近日,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牽頭,協同衛生健康、教育、文化、體育等部門和工青婦群眾團體、新聞媒體多方共同參與起草的《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眾心理疏導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下發。
  • 曹德旺宅心仁厚:把醫用口罩留出來給醫務人員和感染者
    2月日,《新京報》推出企業家訪談:曹德旺談疫情衝擊。其中有一段專門講到了口罩。曹德旺表示,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屬於戰略物資,本來普通人平常不戴口罩,只有有需要的病人、醫生才戴口罩。按照市場規則,市場會根據需求和供給來做平衡,在國外口罩市場的總供給數量是有限的。
  • 如何降低返程潮疫情風險?是否需全民戴口罩?衛健委這麼說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9日電 返城潮即將來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家有什麼需要注意?老年人和兒童是否更容易感染?有必要全民佩戴口罩嗎?1月29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就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返城潮有什麼需要注意?
  • 體貼入微送關愛 戮力同心戰疫情——中信銀行大連分行在行動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信銀行大連分行工會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大連市委市政府、總行工會及分行黨委的相關工作要求,秉承「關心關愛職工」、「為員工謀幸福」的理念和宗旨,多措並舉,全力以赴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該行職工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為打贏疫情攻堅戰貢獻中信力量
  • 韓國限購口罩,實行「單雙號」排隊!全球多地口罩告急,世衛組織也...
    出生在單數年份的人只能在單數日期購買口罩,雙數年份出生的人只能在雙數日期購買口罩,每人一周限購2隻。此外,政府還決定將通過藥店、農協超市和郵局等公共渠道銷售的口罩比重,從目前的50%擴大到80%以上,並為口罩生產商提供各種支援,將口罩單日產量從目前的約1000萬隻增加到1400萬隻。預計屆時向公眾出售的口罩數量最多可達每日1120萬片。
  • 調查:臺灣上班族腦年齡平均較實際年齡老化20歲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調查顯示,5成以上的臺灣上班族常常會有用腦過度、專注力下降、反應不過來、難以集中思緒及講話講到一半就忘記等特徵,臺灣上班族平均腦年齡為52歲,而實際年齡只有32.2歲。臺灣104人力銀行近日針對30歲至45歲的臺灣上班族,進行「上班族腦年齡大調查」。
  • 必須佩戴口罩!承德縣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醒:
    承德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做好「兩節」期間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倡議書全縣廣大群眾: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境外許多國家和地區疫情呈爆發趨勢,我國每天幾乎均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國內個別地區也時有散發病例,部分省市冷鏈食品及物品核酸檢測頻繁檢出陽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壓力巨大,特別是臨近元旦、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