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怎麼樣?看看司馬遷在《史記》裡怎麼說

2021-01-09 一堂國學

2021,辛丑牛年來了,民諺有「牛馬年,多種田」或「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古人通過長時間的自然觀察,形成了一定的大數據累積和分析應用,因為百姓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就通過通俗易懂的民諺方式傳播,執導生活生產。

古人相信萬物有靈,相信天時地利人和,「牛馬年,好種田」,顯然是在鼓勵百姓在牛馬年裡多種植莊稼,當年的大豐收是大概率事件。

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有類似的預測,比如《貨殖列傳》中,他引用《計然子》的說法:

「知鬥(北鬥星)則修備,時(幹支紀年)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故(太)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

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期,推行了太初曆,一種天幹、地支紀年的曆法。幹支紀年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輕易的把時間換算成五行。比如:

2020年天幹庚,地支子,五行對應庚金、子水,太歲在子,正北。

十二生肖對應的地支,就是當年太歲。

太歲源自木星,木星公轉周期是12年,所以恰好對應12地支(生肖)。

太歲在「水」,為「毀」,古人為了表達一種趨勢或狀態,往往採用言過其實的方式,引起我們的重視,回望即將即將過去的庚子年,其實雖然我們經歷了疫情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勇敢的挺過來了,所以「毀」顯然是誇大其詞,不足為懼的。

只是,古人預測年景的方法值得我們參考,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那麼即將到來的2021年運勢將是如何呢?

套用太史公司馬遷的這套方法,2021年是辛丑牛年,天幹辛金,地支醜土,對應太歲在「醜」,五行土,同時醜還是金的墓庫,所以2021年應該是「穰」(ráng)。

【詩·商頌】豐年穰穰。【詩·周頌】降福穰穰。《說文解字》說,又凡物豐盛皆曰穰。

由此可見,2021年大概率是農業大豐收之年。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這太史公看問題也太簡單了,這就能預測?

不急,後面還有:

「白圭,周人也。……樂觀時變,……太陰在卯,穰;……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歲倍。」

白圭是東周戰國時期的魏國的大臣,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譽,《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

看白圭的名字就覺得此人不簡單,因為"圭"是古人測量和佔卜用的設備,兼具風水羅盤和時鐘等多種功能,通過日圭測量太陽影子,掌握周期變化,可以解讀出很多信息。

圭+卜=卦,《易經》八卦很可能就是源自「圭」這個工具所確立的一套的大數據分析模型,看來,白圭這個人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型富豪。

清華大學裡的日晷(圭)

白圭的預測方法也是看天幹地支的變化,與紫微鬥數那一派類似,學習門檻比較高,一般人還真弄不明白,看來富豪的玩法都比較高級啊。

白圭「樂觀時變」,洞察氣候變化和自然規律,高維打低維,總結出一套按年來設計經營思路的方法,應用到了商業貿易,屢試不爽。

根據「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歲倍。」這個規律,2020是庚子,2021是辛丑,對應「明歲美」這一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2021,你打算怎麼幹?

相關焦點

  • 評《史記》人物:司馬遷是怎麼樣「黑」孔子的?
    今天我們講孔子,分析司馬遷筆下的孔子形象,看看《史記》是如何褒貶孔子的。《史記》尊道貶儒司馬遷大約生於公元前145年到公元前90年,生活在漢武帝時期。在這之前大約60多年,劉邦、呂后、漢文帝、漢景帝,奉道家為執政哲學,行道家黃老之治,清靜守法、與民休息。
  • 《史記》裡流傳多年的成語,司馬遷沒有明寫,只好拐著彎告訴你
    《史記》裡流傳千古的成語,司馬遷沒有明寫,只好拐著彎告訴你在史學與文學兩個方面,司馬遷的《史記》都臻於完美的境界。《史記》中記載的很多故事和歷史事件被人們概括和提煉為成語,有些經典原文也常常被人們引用成成語,千百年來代代相傳,沿用不衰。
  • 「讀史頌中華•2018新年朗誦會」暨「2017司馬遷杯全國《史記...
    為全面貫徹落實執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實施意見》,突出司馬遷祠作為中華文明精神標誌的崇高地位,深入挖掘《史記》人文價值,12月27日晚,由韓城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司馬遷祠景區管委會、澽水河生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
  • 落魄司馬遷悲憤寫《史記》:為官愚忠還是男兒大志?
    大家都知道,宮裡的太監們基本都是站著方便的,但是司馬遷卻只能蹲著方便,足夠悲憤的事情了,他卻隱忍了下來。這究竟是愚忠還是胸懷大志?其實司馬遷被牽連的原因有點扯。漢武帝的時候曾派兵討伐匈奴,可負責押送軍械、糧草的李陵卻遇到了匈奴的重兵包圍,最終寡不敵眾成為戰俘。
  • 原來,《史記》裡藏著這麼多秘密
    以往《史記》給人們的印象是正統史書,記載著中國古代一些王公貴族的傳記或重要歷史事件。但趙生群老師卻告訴讀者,《史記》不僅記載了中國歷史,它還是半部世界史。  「《史記》裡有匈奴、朝鮮、大宛諸傳。涉及了很多外國歷史,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日本、韓國、印度、埃及等國的歷史。」可以說,在當時那個年代,司馬遷就擁有了了不起的世界格局。
  • 分析《史記》的歷史人類學
    司馬遷是《史記》的書寫者,其人生經歷和史家情懷,促成了這部偉大作品的永恆精神。為了撰寫《史記》,司馬遷「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五帝本紀》),「從巡祭天地諸神名山川」(《封禪書》),「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於會稽太湟,上姑蘇,望五湖……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北自龍門至於朔方」(《河渠書》)……報任安書中的「二十遊」,可以看成是司馬遷廣泛的社會調查和修史實踐,由此《史記》的真實性絕不同於後世官修史家書齋裡的閉門造車,也不是味同嚼蠟般的帝王將相家譜。
  • 淺談司馬遷的孝道思想,看看你會不會有所感受!
    淺談司馬遷的孝道思想司馬遷出身名門,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孝道」。他的孝道思想首先源於父親司馬談。在父親的啟蒙下,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及壯,接觸了陰陽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
  • 《史記》是歷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國寶典
    《史記》問世,改變了這一狀況,它讓中國史學從童年走向成熟。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創作了上起黃帝,下迄漢武三千年的中國通史,不僅把歷史撰述從一個狹小的天地引向廣闊無垠的大千世界,而且以人為主體,建立了嶄新的歷史觀認知體系,這是前無古人的。司馬遷之後,史籍得以蓬勃發展,兩漢以後,史籍獨立成部,蔚為大觀。
  • 《史記》為何能稱為二十四史之首?
    有人質疑《史記》錯誤有一千多處,為何能稱為二十四史之首?對於這種質疑,必須非常不客氣地指出來,任何結論都應該要有事實作為依據,真不知道題主所說「史記錯誤一千多處」這個結論從何而來?有何確鑿證據?這些證據得到過史學界的公認嗎?如果沒有任何依據,哪裡來的勇氣如此菲薄、指摘司馬遷的《史記》?
  • 關於「究天人之際」,司馬遷反覆強調的「三五」,指的是什麼?
    #歷史那些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曾談到自己發憤著《史記》的目的,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對此,我們一般的理解是:探究自然界與人事的關係,貫通古今社會變革的規律,形成自成體系的獨特言論。
  • 《史記》裡的大烏龍:蘇秦和張儀根本就不是同時代人
    從司馬遷所寫的《蘇秦列傳》來看,蘇秦死於齊湣王年間(前301年之後)。而據《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死於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從時間上推算,蘇秦至少比張儀晚了八年才離世,而《張儀列傳》卻說:「張儀既出,未去,聞蘇秦死,乃說楚王」,又把蘇秦的離世時間定在張儀之前,導致《蘇秦列傳》與《張儀列傳》自相矛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蘇秦與張儀究竟是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 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的區別是什麼?
    班固  公元54年的時候,班固的父親班彪去世,由於生計困難,班固回到了老家。儘管如此,班固沒有氣餒,而是在父親已經撰寫好的《史記後傳》上,開始利用家中的藏書,擴充《世紀後傳》的內容,這也是班固正式撰寫《漢書》的開端。除此之外,班固一在積極尋找出仕的機會。
  • 2021年你的運勢怎麼樣?看看就知道了!
    2021年對於屬猴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吉利的年份。因為在這一整年裡,屬猴的人貴人很多,不需要怎麼做也能平安喜樂地度過。此外,屬猴的人在2021年能更上一層樓。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屬猴2021年過得怎麼樣吧!
  • 九色遊|大美陝西,史記韓城-2018年韓城考察記
    大美陝西,史記韓城-2018年韓城考察記「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這首流傳廣泛的歌曲獻給韓城這座城市最貼切不過了,正如他們的宣傳口號「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程」。大美陝西,史記韓城,春暖花開,美麗夜景。
  • 司馬遷聽老百姓說: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
    年長後,司馬遷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跟父親一起學習著述歷史。學有所成後,遵循父命,走訪各地,進行實際考察,了解風物人情,採集各類民間傳聞,遍訪中華大地各處遺風遺景,搜集古事遺聞,網羅各地民俗民風。(前108年)司馬遷入朝為官任太史令,因李陵敗降一事牽連,受宮刑,此後司馬遷忍辱負重,潛心搜集,整理和考證歷史史料,繼承父業,撰寫歷史……完成《史記》的著述。
  • 客觀而不呆板,字多但不冗雜,《史記》的成書無愧「絕唱」二字
    並且司馬談非常注重培養司馬遷的歷史意識,司馬遷從小就跟隨父親到全國各地考察。20歲的司馬遷已經開始獨自前往全國各大山水名地,進行實地採訪,並且不斷依據實際情況和他人的敘述進行記錄。公元前104年,繼承父親的太史令,開始著手根據自己記錄的信息編寫史學名著《史記》。
  • 司馬遷其實早已給出答案
    引言在人類古代歷史潮流裡,神權與王權的結合一直都持續存在著。在中國,夏、商、周時期的神權在統治者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儘管在周朝過後,王權逐漸淪為了絕對性質的統治手段,但神權依舊沒有被徹底消除,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化作了維護輿論與修飾表面工作的一種常用手段。
  • 生肖鼠的愛情運勢,2020年桃花運怎麼樣?來看看大師怎麼說!
    生肖鼠的愛情運勢,2020年桃花運怎麼樣?來看看大師怎麼說!屬鼠人在2020年,愛情運勢表現並不樂觀,尤其是對單身屬鼠人來說,一年都未必能遇到一兩朵桃花。因此對於迫切想要脫單的屬鼠人來說,堅持自己的路可不是什麼很明智的決定,家裡介紹的對象看一看也無妨。肖鼠者大多對自己喜歡的人十分仁慈、寬容。
  • 史記說孔子如「喪家之狗」,司馬遷侮辱聖人,為何無人反駁?
    孔子「喪家之狗」的故事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到了鄭國和弟子們失散了,就一個站在外城的東門口等他們。有個路過的鄭國人對他的學生子貢說:「我在東門見到一個人,樣子長得像堯陶禹,不過下身短了點,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聽說子貢說了,欣然而笑:「外貌都是細枝末節,但他形容我像一個失去主人的狗,真的很形象啊!」
  • 灌夫:蝴蝶的翅膀|閱讀《史記》
    (本文為「第四屆伯鴻書香獎·閱讀獎」獲獎徵文)《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十冊)[漢]司馬遷 撰,[宋]裴駰 集解,[唐]司馬貞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顧頡剛 領銜點校,趙生群 主持修訂繁體豎排32開 精裝9787101095012590.00元《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