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論偏官取運:格局未變 分而配之

2020-10-10 邏輯命理子平易

無論是論那個十神立格取運,這裡面子平真詮默認的是格局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特別是格神不變的情況下,根據格神局神的不同,旺衰、強弱分而論之。

這裡特別注意的是一旦再行運過程中格神變了,那可能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一般來說:子卯酉月生人,格神變化的機率很低,如果不考慮從格等外格,無論大運如何,都不能改變格神。但寅申巳亥就不同了,大運的幹透,支會都有可能變化格局,特別是月令本氣再原局不透,大運透出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使格神改變,這部分內容在《真詮》的前面章節已經談過,但很多人往往容易忘記,這裡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後面的章節亦是如此。

偏官取運,即以偏官所成之局,分而配之。

煞用食制,煞重食輕則助食,煞輕食重則助煞,煞食均而日主根輕則助身。忌正官之混雜,畏印綬之奪食。

第一種類型:殺用食制,那就看原局殺與食的強弱,再看大運是否叫其走向均衡,這個沒有疑義。需要注意的是後面的話:如果殺食均而日主根輕,《真詮》的說法是要助身。但如何是助身呢?無非印比,但印星一來可以化煞,制食,生身。那比呢?似乎比可以生食,如果原局煞食均,此時不是成了食旺煞弱了麼?以上兩點均要考慮結構問題。我們前面也曾說過,如果是月令立煞格,從權重的角度看,月令是最旺了,食數量再多也不得令,食神要依靠運年的作用才能制住煞星。

但這裡為何還要考慮數量問題呢?

實際還是運來引發的問題。食神數量多與月令的煞比起來,也是大朝廷與小毛賊的關係。不過這些毛賊一旦得到大運的幫扶,就會使月令四面楚歌,所謂革命一般都是這樣成功的。

煞用印綬,不利財鄉,傷官為美,印綬身旺,俱為福地。

這裡要注意,如果印多呢?財來清格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傷官為美呢?食神就不美麼?

煞用傷官,行運與食同。

七煞用財,其以財而去印存食者,不利劫財,傷食皆吉,喜財怕印,逢煞亦順。

這裡的用才是為了去印存食,那圍繞財星再取喜用就比較簡單了,劫財破財肯定不好,食傷生財肯定為佳,再來財也無妨,如果是印再來肯定不好,因為原局去印,大運再來,財去印就去不淨了,食被印克而殺無制了。

其以財而助煞不及者,財已足,則喜食印與幫身;財未足,則喜財旺而露煞。

這句話實際講的就是才滋弱殺的情況。

煞帶正官,不論去官留煞,去煞留官,身輕則喜助身,食輕則喜助食;莫去取清之物,傷制煞之神。

混雜的問題,前面反覆的說過,這裡不重複了。

煞無食制而用刃當,煞輕刃重,則喜助煞;刃輕煞重,則宜制伏。無食可奪,印運何傷?七煞既純,雜官不利。

最後一句的重點是無食可奪,印運何傷?實際就是再大運構成了殺印格了。

偏官取運完結。

相關焦點

  • 《子平真詮》 之論偏官格及偏官取運
    《子平真詮》原文論偏官格(偏官又名七煞):
  • 《真詮》論財格取運:分而配之
    財格取運,即以財格所就之局,分而配之。財格取運與任何一個格局取運都有共通的原則,這個原則我們在官格取運中說過,這裡再說一遍:取運之前我們要看這個格局是否成格成局,這是兩種情況。如果原局格局成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是通過已經成立的格局分析原局各個"十神"包括日主的強弱旺衰,旺者宜損,衰者宜生扶。
  • 《子平真詮》——身弱身強真的很重要嗎?揭開傳統文化神秘的面紗
    不急定論,先翻翻古籍原文《子平真詮》,看古人是怎麼講。《子平真詮》論財篇「財格之貴局不一,有財旺生官者,身強而不透傷官,不混七煞,貴格也。」文中意思月令是財格,透出官,又無傷官、七殺透幹,身強才可擔起財官貴氣命格。《子平真詮》論官篇"正官取運,即以正官所統之格分而配之。正官而用財印,身稍輕則取助身,官稍輕則助官。"
  • 《子平真詮》論正官取運:兼論取運總則
    這裡要分多種情況:1、 原命局沒有局神,大運來了局神,成格。2、 原命局月令地支本氣不透,大運透出,變格。3、 原命局的局神被傷,大運制傷,成格。4、 原命局合而不化,大運化神透出,成格。5、 原命局格神被傷,大運再行格神運,成格。6、 原命局破格之神不透而不破格,大運透出,破格。
  • 《子平真詮》論星辰無關格局:"舶來"的神煞水土難服
    所以,子平真詮對於神煞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上來就說:八字格局,專以月令配四柱,至於星辰好歹,既不能為生克之用,又何以操成敗之權?既然不能用基礎生克去解讀,那怎麼又可以把控成敗呢?況於局有礙,即財官美物,尚不能濟,何論吉星?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形成的過程,以及原著與注釋版本之差別
    並且,對原著的作者也要在史觀上有一個了解,需要知道作者本人所處的時代,論命方式和理論上在當時的一些特色。《子平真詮》——原作沈孝瞻,清康熙年間生人,乾隆四年(己未年)進士。他對子平法深有心得,此書,只是沈氏的一份心得手稿,原稿三十九篇,當時沒有形成刊物書籍,也沒有《子平真詮》這一書名。
  • 《子平真詮》論相神緊要之:格局核心結構與三要素
    結束了險些引起眾怒的&34;章節,下面我們解讀對於《子平真詮》或者說是格局論命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子平真詮》原文是這樣說的:月令既得用神,則別位亦必有相,若君之有相,輔我用神者是也。輔助用神的那個就是相神。就像君王(這裡的君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君王,一種是君子,我們取前一種)之下的宰相,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一樣,所以稱之為:相神。所謂有君必有相,君聖相必賢。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理解,無相不成君,失相君必亡。
  • 《子平真詮》論偏官:七煞用印與「保護神」
    說明《真詮》認為,即便如此也非上等格局,所以就連例子也沒有舉一個。有煞而用財者,財以黨煞,本非所喜,而或食被印製,不能伏煞,而財以去印存食,便貴格。煞用才是一種特殊的情況,這裡講的是用食制煞,但又有印製食,所以要用才制印存食,以便成格。
  • 《子平真詮》論吉神破格兇神成格:格局要辯,吉兇之神也要分
    四吉神可以破格,四兇神可以成格本來在《子平真詮》當中是兩個章節,但因成破的道理是一樣的且兩個章節文字不多,所以我們就放到一起來解讀。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月令作用的視頻集,主要講了月令在命局當中的重大意義與作用。
  • 《子平真詮》論吉神破格兇神成格:格局要辯,吉兇之神也要分
    希望讀完《子平真詮》這個章節的內容後,各位能有所悟。這裡要注意,這時候《子平真詮》所說的財官印食一般都不是在月令的,是格神以外的幹支。那怎麼是用之不當而破格呢?如食神帶煞,透財為害,財能破格也;比如月令是食神,其他幹支有殺星,這個是食神制殺格或者叫食神帶殺格,用月令的食神去制其他幹支的殺星。
  •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清沈孝瞻 原著民國徐樂吾 評註目錄 方重審序徐樂吾自序 《子平真詮》原序 凡例 一.論十幹十二支 附幹支方位卦圖 附《滴天髓》論天幹宜忌 二.論陰陽生克 附論四時五行宜忌 附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 《子平真詮》論用神:講透月令之"此用非彼用"
    我們一提到&34;,很多人馬上的反應是:命局所喜之神,自然就會聯想到它的對立面:&34;。實際上,《子平真詮》所說的&34;,和大多數人想的那個喜&34;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從順序上來講,《子平真詮》的&34;就是月令,月令就是&34;,是已經給定的,固定的。
  • 《子平真詮》論生克先後分吉兇,熟練掌握功夫上一臺階
    必須要熟練掌握,才能快速的判斷格局的成敗。在研讀八字命理經典《子平真詮》時,提出原局生克有先後之分,吉兇有先後之別,就是原局結構與作用關係。《子平真詮》作為格局論命的精華,凡能讀進《子平真詮》者皆會發現,其篇幅精悍,處處乾貨,反覆演習,必有所得。
  • 《子平真詮》論十幹合而不合:合清、合身與合妒
    合清,就是因為合而產生的清格作用,《子平真詮》將其稱為:合而無傷於合,說白了就是對命局格局起好作用的一種合這裡面《子平真詮》給出了兩種不同的清格形勢,第一種是使格局更清,第二則是關乎到了成格與否。清濁、純雜、有情、無情這些詞經常會出現在格局論命的語系當中,它會涉及到格局的成敗與層次,可以說它是格局論命給出的非常清晰的某種標準。我們先來說清,古人的說法有很多,什麼一清到底、清中顯濁、濁裡透清等等。
  • 《子平真詮》論雜格1:難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
    原文作者:子平易文字整理:邏輯命理雜格者,月令無用,以外格而用之,其格甚多,故謂之雜。雜格,即我們所說的外格,《真詮》給出的理由是月令無用。何為月令無用呢?對於這個問題,《真詮》的依據從前後文來看有些模糊。結合原書的前文,如果月令是比劫,稱之為無用之用,似乎符合雜格的標準。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格局用神理論的原則,以及後學者困惑之處
    子漁論道大家都知道《子平真詮》是一本專門論述格局的命理著作。我在上文中對此書和作者、原著與注釋版本形成過程和區別做了介紹。下面再來簡單談談沈孝瞻在論述格局用神中的一些理論原則和後學者的困惑。沈孝瞻格局取用的原則,是以月令地支即可成格的觀念。
  • 分析八字經典《滴天髓》與《子平真詮》:格局法與旺衰法的異同
    慢慢地,在研究《子平真詮》和《滴天髓》無數遍的基礎上,我做到了融會貫通。其實,子平格局理論暗藏著滴天髓方法,而滴天髓方法暗通著子平格局理論。兩者並不矛盾。舉例來說,子平格局理論在闡述各種格局後,特意強調了八字位置關係。認為位置關係會導致格局發生變化,或成或敗,或成中有敗,或敗中有成等等。
  • 《子平真詮》論食神
    所以《真詮》說,因為它能生正財,就是好的。這裡要注意《真詮》原文的用詞,是正財。甲以丙為食神,丙卻生己土為喜,生的是正財,是陰陽相生,持續的、穩定的生財。其實丙火何曾不生偏財,只是偏財不穩定罷了。故食神生財,美格也。這是這個原因,食神立格的第一個格局就是食神生財格。
  • 《子平真詮》論正官續:普通的官格
    論正官的部分已經完結,書中一共舉例6個:薛相公: 甲申、壬申、乙巳、戊寅無名氏:壬戌、丁未、戊申、乙卯金狀元:乙卯、丁亥、丁未、庚戌宣參國:己卯、辛未、壬寅、辛亥李參政:庚寅、乙酉、甲子、戊辰範太傅:丁丑、壬寅、己巳、丙寅簡單的概括,前三個都是圍繞財官印而論,宣參國講的是遇傷配印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格最理想的模型結構
    大運相關的章節沒有講,為什麼不講呢,個人認為,在原局和基本格局框架沒有構建起來之前,盲目的去說大運只能增加我們的負擔和疑惑。按著《子平真詮》分立格局的標準,四吉神四兇神成格的形式也有很多,每個成格的形式對運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在此之前講大運最多也就是宏觀的總結一下,很難說清楚,搞不好還有誤導的嫌疑。所以就乾脆放棄了,把大運結合到具體的格局中,這樣會更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