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論雜格1:難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

2021-01-08 邏輯命理子平易

原文作者:子平易

文字整理:邏輯命理

雜格者,月令無用,以外格而用之,其格甚多,故謂之雜。

雜格,即我們所說的外格,《真詮》給出的理由是月令無用。

何為月令無用呢?

對於這個問題,《真詮》的依據從前後文來看有些模糊。結合原書的前文,如果月令是比劫,稱之為無用之用,似乎符合雜格的標準。但後文具體到雜格的時候,很多又都是月令非比劫的情況。其他命理經典對於雜格的取用也比較模糊,如果深究的話,也不甚合理,比如在《淵海子平》當中有所謂的"外十八格",很多格局本身與正格又區別不大,像類似的"雜氣印綬格"、"傷官生財格",實際都可以放到正格當中的。

以現代人的思維考究所謂的"外格",可以歸為三大類原因:

1、 類別細分類,翻閱古籍經典,如果我們對格的種類做一個簡單的統計,你會發現,古人對格的分類大概有數以百計(大概有200個左右),年上見官與月上、時上、日支帶官星都定義為不同的格局形式。同樣是印格,還要分雜氣印與正印、偏印等細緻的劃分。如此一來,格局的名目自然大得驚人。而如果嚴格按照月令取用的標準,這些格局很多要被分到"外格"當中去了。

2、 故弄玄虛類,這是古人和今人的通病,原本非常簡單的一種格局形式,非要起一個玄之又玄的名字,以顯得"深奧"。這種行為在其他術數當中也是屢見不鮮,比如風水當中就有很多奇異的叫法,什麼鹿回頭、麒麟背、虎臥龍蹲等等。當然,格局叫法之奇異遠超其他,隨便就能叫出一堆來:趨艮趨乾的,子遙醜遙各種遙,各種夾、拱、合、衝類的,以神煞名之的什麼:日德、魁罡、金神等,以數字開頭的什麼天元一氣、兩幹不雜、三合見貴、四方三寶、五虎六合、八專祿旺等等,以屬相立格的什麼壬騎龍背、養吉豬蛇、虎午奔巳等等。命理果真如此,那真是沒法學了。

3、 理論之外無法理解類,古時的理論可以解釋大部分命理現象,但還是有少部分命局,通過原有的理論根本無法解釋或不能接受(後面會涉及),所以就單獨拿出來,並給一個相對特殊的稱呼,方便再見到同類型的命局時可以做出正確的評判。

還好的是《真詮》對於此類行為與表現還是看得很清楚的,它既承認外格的存在,但同時又給出一些必要的遵循標準,儘可能地將外格也做得符合實際。所以,在立外格之前,還是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條件和標準出來:

大約要幹頭無官無煞,方成格,如有官煞,則自有官煞為用,無勞外格矣。若透財尚可取格,然財根深,或財透兩位,則亦以財為重,不取外格也。

很簡單,就是以財官為重點。《真詮》一本書實際都是以財官為核心點來論述的,雖然從現在看可能有偏頗,但起碼有了標準,可以依循。

接下裡我們看《真詮》對外格的細分,都用到了那些外格的形式:

試以諸格論之,有取五行一方秀氣者,取甲乙全亥卯未、寅卯辰,又生春月之類,本是一派劫財,以五行各得其全體,所以成格,喜印露而體純。

按現代人理解,實際就是日元專旺的概念,也可以稱為日元從強。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它和新派的從強不同,新派不管是印還是比,都論為從強,格局裡這個要分的。為何要分呢,實際是會涉及到層次問題。

按著五行細分,日元從強又要分木的曲直格、火的炎上格、土得稼穡格、金地從革格、水的潤下格。但條件基本一致,都必須要全三合或三會,又要生在相應的季節裡,形成一片比劫,而財官不能立足的態勢。這類格局的重點是印的配合,就是書中所謂的印露體純。如無印星則層次會大降,起碼是貴氣不足。

如癸亥、乙卯、乙未、壬午,吳相公命是也。

吳相公的命局,支全亥卯未,年露印,大運東向北,去掉午火,格局大貴。

運亦喜印綬比劫之鄉,財食亦吉,官煞則忌矣。

取運的標準說得也很明確,印綬比劫都喜歡,財食也可,就忌官殺。但這個說法現代頗具爭議,主要是後半句,財食運和官殺運,既然專旺就非常忌財星,即便運見,也會群比正財。若行食傷運,前提是印不能奪食方為吉運。見官殺則又分原局有沒有印化,如果不能化官殺才是兇的。

清末李鴻章的命局是標準的曲直專旺:

癸未 甲寅 乙亥 己卯 ;亥卯未局全加寅月,財星雖透但被制死,三十年北方水運,又三十年的金地,就沒有忌官殺。晚年運到南方食傷旺地,按《真詮》觀點是不忌食傷的,但因為原局有財,晚運火旺生財,則破專旺格,且財損印,有點壞名聲。

相關焦點

  •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清沈孝瞻 原著民國徐樂吾 評註目錄 方重審序徐樂吾自序 《子平真詮》原序 凡例 一.論十幹十二支 附幹支方位卦圖 附《滴天髓》論天幹宜忌 二.論陰陽生克 附論四時五行宜忌 附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 「1」讀懂《子平真詮》八字五行生剋秘密,快速入門
    大家好,我是陳大書蟲,今天給大家分享《子平真詮》中幹支生克的秘密,歡迎各位書友們前來討論!很多書友對幹支生克沒有理解,感與今人的八字命理書天幹地支胡亂生克,以至書友們越讀越迷,疑惑倍增,把簡單的東西整複雜。其實《子平真詮》全文字字真金,要反覆研讀,五行幹支生克秘密也非常簡單,懂得八字生克秒入門。話不多說,看古書原文怎麼講。
  • 《子平真詮》論陰陽生克2:十神善惡不同
    然以五行而統論之、則水木相生、金木相剋。以五行之陰陽分配之、則生克之中、又有異同。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煞也。重點又來了,如果通論生克,那當然是水木相生,金木相剋,但如果細化出陰陽,那麼陰陽生克就不一樣了。
  • 《子平真詮》論正官續:普通的官格
    論正官的部分已經完結,書中一共舉例6個:薛相公: 甲申、壬申、乙巳、戊寅無名氏:壬戌、丁未、戊申、乙卯金狀元:乙卯、丁亥、丁未、庚戌宣參國:己卯、辛未、壬寅、辛亥李參政:庚寅、乙酉、甲子、戊辰範太傅:丁丑、壬寅、己巳、丙寅簡單的概括,前三個都是圍繞財官印而論,宣參國講的是遇傷配印
  • 《子平真詮》論偏官:七煞用印與「保護神」
    我有一個視頻專門談"保護神"的概念(我能知道最早明確提出這個概念的是臺灣的命理大師胡一鳴先生),在那個視頻裡講的相對細緻一些,而且也可以從中看到由於存在「保護」的因素,會與孤立的看待某一個五行產生很大的不同,不能理解這層關係,再加上很多人用旺衰去論命,準確率會更打折扣。
  • 八字命理中雜格都包含哪些情況該如何細緻分析?
    所謂雜格,即外格又包括變格、雜格兩個類塑。何謂「變格」?正格是以五行常理立格,講究的是格局五行平衡中和,而所謂「變格」者,必從五行之氣勢,是體用發生改變的格局。其中正格與變格的基本區別在於體用的不同。正格往往以日主為體,以格局中能起到關鍵樞紐作用的某一五行為用。
  • 《子平真詮》論星辰無關格局:"舶來"的神煞水土難服
    所以,子平真詮對於神煞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上來就說:八字格局,專以月令配四柱,至於星辰好歹,既不能為生克之用,又何以操成敗之權?既然不能用基礎生克去解讀,那怎麼又可以把控成敗呢?況於局有礙,即財官美物,尚不能濟,何論吉星?
  • 《子平真詮》論用神:講透月令之"此用非彼用"
    實際上,《子平真詮》所說的&34;,和大多數人想的那個喜&34;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從順序上來講,《子平真詮》的&34;就是月令,月令就是&34;,是已經給定的,固定的。也就是說,只要你生在這個月裡,不管你日幹是什麼,更不考慮什麼時辰,月只要確定,用神基本上也就差不多確定了。
  • 《子平真詮》論十幹合而不合:合清、合身與合妒
    這個章節我們繼續解讀《子平真詮》的天幹合,記得初學命理的時候,不知道從那個資料上看到過這樣的論述:合代表合好這裡面《子平真詮》給出了兩種不同的清格形勢,第一種是使格局更清,第二則是關乎到了成格與否。清濁、純雜、有情、無情這些詞經常會出現在格局論命的語系當中,它會涉及到格局的成敗與層次,可以說它是格局論命給出的非常清晰的某種標準。我們先來說清,古人的說法有很多,什麼一清到底、清中顯濁、濁裡透清等等。
  • 《子平真詮》論雜(外)格:似明非明的格局
    有從化取格者,要化出之物,得時乘令,四支局全。如丁壬化木,地支全亥卯未、寅卯辰,而又生於春月,方為大貴。否則,亥未之月亦是木地,次等之貴。我們先來看所謂從化格成立的條件:化出來的五行要得令而旺,地支要三合或三會局全。比如丁壬化木,要地支全亥卯未或者寅卯辰,還要出生在春月,就是大貴之命。如果出生在三合局的頭和尾,亥月,未月,也是木地,但貴的就差一點。
  • 《子平真詮》 之論偏官格及偏官取運
    《子平真詮》原文論偏官格(偏官又名七煞):
  • 八字命理中正格與外格在格局推斷時該如何分析?
    《子平真詮》將格局劃正格和外格兩大類,又將正格分為正官格、偏官格、財格、印綬格、食神格、傷官格、陽刃格、建祿月劫格等。標準是以為令取用者為正格,而月令無所取用,別尋用神者,統統劃為外格。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將格局分為正格、變格、雜格三大類,便於操作和掌握。
  • 《子平真詮》雜格之三從格:從財、從煞、從兒
    從財格,按著真詮的講法是四柱劫財而身無氣,日主沒有辦法,只能捨身相從,繼而成為貴格。如果透出印星,日主有了依靠就不會從財,如果有官殺,財生官殺,也不會從財。但奇怪的是,對於從財格,《真詮》並沒有給出一個大貴的命局,反而舉了一個富而不貴的命局:如庚申、乙酉、丙申、乙丑,王十萬命造也。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形成的過程,以及原著與注釋版本之差別
    並且,對原著的作者也要在史觀上有一個了解,需要知道作者本人所處的時代,論命方式和理論上在當時的一些特色。《子平真詮》——原作沈孝瞻,清康熙年間生人,乾隆四年(己未年)進士。他對子平法深有心得,此書,只是沈氏的一份心得手稿,原稿三十九篇,當時沒有形成刊物書籍,也沒有《子平真詮》這一書名。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格最理想的模型結構
    按著《子平真詮》分立格局的標準,四吉神四兇神成格的形式也有很多,每個成格的形式對運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在此之前講大運最多也就是宏觀的總結一下,很難說清楚,搞不好還有誤導的嫌疑。所以就乾脆放棄了,把大運結合到具體的格局中,這樣會更清晰一些。講具體的格局開篇就講正官的理由很簡單:古人是官本位思想,是格局成格形式終極的目標。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格標準的模型結構
    這裡《子平真詮》有給出了官格層次最高的標準,那就是才印並透而兩不相礙。如薛相公命,甲申,壬申,乙巳,戊寅,壬印戊財,以乙隔之,水與土不相礙,故為大貴。相公古代的官職名稱,千萬不要理解成青年後生或老公,而且這個官職從品級上講不低,稱貴命沒有問題。這個八字看一兩遍貌似覺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初學者。
  • 分析八字經典《滴天髓》與《子平真詮》:格局法與旺衰法的異同
    其實滴天髓方法恰恰就是位置關係的方法,就是格局發生變化導致或成或敗,或成中有敗,或敗中有成等問題的方法。只不過,《子平真詮》以格局理論為主,研究案例傾向達官顯貴;《滴天髓》則以位置關係方法為主,研究案例傾向一般老百姓。我曾經有意將《子平真詮》中的案例用滴天髓方法分析,又將《滴天髓》中的案例用子平格局理論分析,發現兩者完全融合,並不矛盾,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子平真詮》——身弱身強真的很重要嗎?揭開傳統文化神秘的面紗
    不急定論,先翻翻古籍原文《子平真詮》,看古人是怎麼講。《子平真詮》論財篇「財格之貴局不一,有財旺生官者,身強而不透傷官,不混七煞,貴格也。」文中意思月令是財格,透出官,又無傷官、七殺透幹,身強才可擔起財官貴氣命格。《子平真詮》論官篇"正官取運,即以正官所統之格分而配之。正官而用財印,身稍輕則取助身,官稍輕則助官。"
  • 《子平真詮》論相神緊要之:格局核心結構與三要素
    結束了險些引起眾怒的&34;章節,下面我們解讀對於《子平真詮》或者說是格局論命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子平真詮》原文是這樣說的:月令既得用神,則別位亦必有相,若君之有相,輔我用神者是也。輔助用神的那個就是相神。就像君王(這裡的君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君王,一種是君子,我們取前一種)之下的宰相,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一樣,所以稱之為:相神。所謂有君必有相,君聖相必賢。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理解,無相不成君,失相君必亡。
  • 《子平真詮》論合的三種形式:合化,合絆與合順
    這個章節是《子平真詮》關於十幹合的繼續,前面談了天幹相合的理論基礎,以及合的意義,這篇開始講合而不能合、遠合、合而無傷、合而不論合、合來、合去、爭合、妒合等諸多不同的情況。命理難學,看這合的講究就可以管窺一斑,但實際情況遠比這個還要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