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論雜(外)格:似明非明的格局

2021-01-08 邏輯命理子平易

有從化取格者,要化出之物,得時乘令,四支局全。如丁壬化木,地支全亥卯未、寅卯辰,而又生於春月,方為大貴。否則,亥未之月亦是木地,次等之貴。

我們先來看所謂從化格成立的條件:化出來的五行要得令而旺,地支要三合或三會局全。比如丁壬化木,要地支全亥卯未或者寅卯辰,還要出生在春月,就是大貴之命。如果出生在三合局的頭和尾,亥月,未月,也是木地,但貴的就差一點。接著原書給出了一個一品之貴的命局:

如甲戌、丁卯、壬寅、甲辰,一品貴格命也。運喜所化之物,與所化之印綬,財傷亦可,不利官煞。

行運喜歡所化之五行,或這個五行的印綬運,財傷運也可以,但不喜歡官殺運。

按著這個標準,我們可以依次推出,乙庚化金格,應該是地支全巳酉醜或申酉戌,生在申酉戌的就大貴,巳醜的就次貴;丙辛化水格,應該是地支全申子辰或亥子醜,生在亥子丑月的大貴,生在申辰月的次貴;戊貴化火格,地支全寅午戌火巳午未,生在夏季的大貴,生在寅戌月的次貴。比較難的就是甲己化土格了,嚴格按著原文的說法,應該是四庫全,但生在那個月庫就不知道了。

更叫人難以理解的是,上面的那個一品之貴命局,壬水生卯月,天幹透甲,地支卯戌和火天幹透丁,根本就不是月令無用。且應該可以構成傷官生財的格局,且地支三會木局,兩甲制兩土煞,為啥非要搞一個化木格出來呢?

而且,真詮前面也說,若透財尚可取格,然財根深,或財透兩位,則亦以財為重,不取外格也。

上面的命局雖然戌中丁火根不深,但卯戌合火,丁也不弱啊,而且,大運南行,財很旺,為啥還要取外格呢?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個化格條件規定的很明確,八字條件就卡死了5個,還剩三個字的變化,但我們都應該知道,一個字足以改變正格命局的貴賤。這樣的論述豈不是有些太籠統了麼?所以個人對這樣的化格還是存謹慎的態度。

倒衝成格

倒衝成格者,以四柱無財官而對面以衝之,要支中字多,方衝得動。譬如以弱主邀強官,主不眾則賓不從。如戊午、戊午、戊午、戊午,是衝子財也;甲寅、庚午、丙午、甲午,是衝子官也。運忌填實,餘俱可行。

倒衝成格出現的原因是,古人發現很多八字沒有財官,但命主卻是富貴之人,只能仔細研究命局然後通過衝合夾拱遙的方式,非要整出來一個財或者是官,這樣才符合他們"凡富貴者必有財官為用"的基本理念。倒衝成格,顯然也是其中之一。原文所舉四個戊午的命局,傳說是關羽的命局,用四個午衝出來一個虛的子水財星出來。甲寅的那個是用三個午衝出一個子官星出來。但這個命局到底貴到極品,何時發貴等信息我們一無所知。所以我對此格也是存疑,雖不敢直接否定,但實踐中卻無所遇。

朝陽格:

有朝陽成格者,戊去朝丙,辛日得官,以丙戊同祿於巳,即以引汲之意。要幹頭無木火,方成其格,蓋有火則無待於朝,有木財觸戊之怒,而不為我朝。如戊辰、辛酉、辛酉、戊子,張知縣命是也。運喜土金水,木運平平,火則忌矣。

朝陽格真詮論述的比較簡單,總的來說是六辛日生在戊子時的一種格局,因為戊和丙同祿在巳,所以用戊來印丙,也就是引來正官,還要命局沒有財官(幹頭無木火)。

朝不朝的先不說,就說這個子時。古代社會計時工具簡陋且民間少有,一般人家很難分辨亥子丑三個時辰,所以民間常說,算命神仙有,難辨亥子醜,時辰難辨加上還要朝,這樣一來更是說不清楚了。還有就是條件簡單,辛日戊子沒財官就能成格,說起了又過於簡單,且無其他生克結構路線等等的作用可以參考,這樣的格局也只能用來堵窟窿用了。

合祿格:

有合祿成格者,命無官星,借幹支以合之。戊日庚申,以庚合乙,因其主而得其偶。如己未、戊辰、戊辰、庚申,蜀王命是也。癸日庚申,以申合巳,因其主而得其朋,如己酉、癸未、癸未、庚申,趙丞相命是也。運亦忌填實,不利官煞,理會不宜以火克金,使彼受制而不能合,餘則吉矣。

以戊癸日庚申時為基本形式,也要求沒有官星,戊日用庚合乙官,癸日用申合巳,因為巳中有戊官。蜀王的命局不可考,一個是蜀王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太多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蜀王是世襲制的,世襲官位從命理上找原因本身就存在差異。至於後面的趙丞相,原局煞印都有也不應該論外格。

把這三個外格一起解讀是因為,我實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原文所說的邏輯我也不能接受,個人是在研習之後直接放棄掉了,實際中也未曾遇到過類似的命局,全文僅從原書完整度考慮,不做他評。

相關焦點

  • 《子平真詮》論星辰無關格局:"舶來"的神煞水土難服
    所以,子平真詮對於神煞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上來就說:八字格局,專以月令配四柱,至於星辰好歹,既不能為生克之用,又何以操成敗之權?既然不能用基礎生克去解讀,那怎麼又可以把控成敗呢?況於局有礙,即財官美物,尚不能濟,何論吉星?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格局用神理論的原則,以及後學者困惑之處
    子漁論道大家都知道《子平真詮》是一本專門論述格局的命理著作。我在上文中對此書和作者、原著與注釋版本形成過程和區別做了介紹。下面再來簡單談談沈孝瞻在論述格局用神中的一些理論原則和後學者的困惑。沈孝瞻格局取用的原則,是以月令地支即可成格的觀念。
  • 《子平真詮》論雜格1:難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
    原文作者:子平易文字整理:邏輯命理雜格者,月令無用,以外格而用之,其格甚多,故謂之雜。雜格,即我們所說的外格,《真詮》給出的理由是月令無用。何為月令無用呢?對於這個問題,《真詮》的依據從前後文來看有些模糊。結合原書的前文,如果月令是比劫,稱之為無用之用,似乎符合雜格的標準。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成格的諸多形式
    《子平真詮》的命例多取自《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但在確定放到那個格局當中做案例與原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案例在可考與不可考之間,但基於古人寫書的嚴謹性而言,絕大多數命例還是可以採信的。但該書中的命例特點是普遍規格較高,七品的命例在這裡就算很low的了,這個與我們實際應用多少會帶來偏差。所以有人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不高,不像《神鋒通考》那樣平易近人。
  • 《子平真詮》論正官續:普通的官格
    我們如果縱觀後面的論述就會發現,《子平真詮》正八格當中,似乎只有官格相對簡單一些,標準就是財官印配合,比起其他格局少之又少,這大概是古人最重視官貴導致官格非常的"嬌嫩"的原因。前文我們說過,《子平真詮》原書對格局的要求很高,加上本身對官格成立的要求也高,導致我們對官格的解讀有一種不能"深入"的感覺。
  • 《子平真詮》論吉神破格兇神成格:格局要辯,吉兇之神也要分
    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格局論命的理論有些看不懂,甚至認為其邏輯有問題的原因。你說四吉神是好的,但在分析具體命局的時候,有時候又把它當成了忌神,這本身好像很矛盾。反過來也一樣,你明明說七煞是兇神,但你的格局形式裡卻偏偏有一個叫"才滋弱殺"格,簡直要把人搞懵。
  • 《子平真詮》論吉神破格兇神成格:格局要辯,吉兇之神也要分
    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格局論命的理論有些看不懂,甚至認為其邏輯有問題的原因。你說四吉神是好的,但在分析具體命局的時候,有時候又把它當成了忌神,這本身好像很矛盾。反過來也一樣,你明明說七煞是兇神,但你的格局形式裡卻偏偏有一個叫&34;格,簡直要把人搞懵。
  • 《子平真詮》正官成格的諸多形式
    《子平真詮》的命例多取自《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但在確定放到那個格局當中做案例與原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案例在可考與不可考之間,但基於古人寫書的嚴謹性而言,絕大多數命例還是可以採信的。但該書中的命例特點是普遍規格較高,七品的命例在這裡就算很low的了,這個與我們實際應用多少會帶來偏差。所以有人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不高,不像《神鋒通考》那樣平易近人。
  • 《子平真詮》論相神緊要之:格局核心結構與三要素
    結束了險些引起眾怒的&34;章節,下面我們解讀對於《子平真詮》或者說是格局論命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子平真詮》原文是這樣說的:月令既得用神,則別位亦必有相,若君之有相,輔我用神者是也。輔助用神的那個就是相神。就像君王(這裡的君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君王,一種是君子,我們取前一種)之下的宰相,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一樣,所以稱之為:相神。所謂有君必有相,君聖相必賢。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理解,無相不成君,失相君必亡。
  • 《子平真詮》論十幹合而不合:合清、合身與合妒
    合清,就是因為合而產生的清格作用,《子平真詮》將其稱為:合而無傷於合,說白了就是對命局格局起好作用的一種合這裡面《子平真詮》給出了兩種不同的清格形勢,第一種是使格局更清,第二則是關乎到了成格與否。清濁、純雜、有情、無情這些詞經常會出現在格局論命的語系當中,它會涉及到格局的成敗與層次,可以說它是格局論命給出的非常清晰的某種標準。我們先來說清,古人的說法有很多,什麼一清到底、清中顯濁、濁裡透清等等。
  • 周易古籍《子平真詮》詳解,用神和格局的相互關係
    文/一泓師傅《子平真詮》是以月令用神為綱,按照八格來分析八字的。 子平八字論命體系中,用神和格局是兩個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子平真詮論用神開篇就說「八字用神,專求月令,以日幹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財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順用之者也;煞傷劫刃,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格標準的模型結構
    《真詮》講具體的格局開篇就講正官的理由很簡單:古人是官本位思想,是格局成格形式終極的目標。古人認為官是貴的標誌(到底是不是我們後面在談)而且是最正宗的,最尊貴的,所以把他放到首位是一種必然。所以開篇的文字是這樣的:官以克身,雖與七煞有別,終受彼制,何以切忌刑衝破害,尊之若是乎?
  • 《子平真詮》 之論偏官格及偏官取運
    《子平真詮》原文論偏官格(偏官又名七煞):
  • 分析八字經典《滴天髓》與《子平真詮》:格局法與旺衰法的異同
    從其記述來看,當年為任氏算命的先生用的是子平格局法,正是因為格局法的局限導致了他預測錯誤。任氏後來以走上命理生涯後,對此事一定反思了無數遍。他以自己切身的痛苦體驗,然後在子平格局理論缺陷方面下了巨大功夫。幾十年後,他注釋了《滴天髓》,將這一答案記錄在他的文字裡。慢慢地,在研究《子平真詮》和《滴天髓》無數遍的基礎上,我做到了融會貫通。
  • 《子平真詮》論生克先後分吉兇,熟練掌握功夫上一臺階
    必須要熟練掌握,才能快速的判斷格局的成敗。在研讀八字命理經典《子平真詮》時,提出原局生克有先後之分,吉兇有先後之別,就是原局結構與作用關係。《子平真詮》作為格局論命的精華,凡能讀進《子平真詮》者皆會發現,其篇幅精悍,處處乾貨,反覆演習,必有所得。
  • 《子平真詮》論偏官:七煞用印與「保護神」
    《真詮》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這個概念,但在具體的命局應用當中多有體現,比如印的保護神是比,印格透出最好在前面有個比來做保護等。當然,所謂的保護並非是善神的專利,惡神同樣有保護的概念,這個印護煞就是保護的概念。那七煞格怎樣才能用這個印呢?
  • 《子平真詮》——身弱身強真的很重要嗎?揭開傳統文化神秘的面紗
    不急定論,先翻翻古籍原文《子平真詮》,看古人是怎麼講。《子平真詮》論財篇「財格之貴局不一,有財旺生官者,身強而不透傷官,不混七煞,貴格也。」文中意思月令是財格,透出官,又無傷官、七殺透幹,身強才可擔起財官貴氣命格。《子平真詮》論官篇"正官取運,即以正官所統之格分而配之。正官而用財印,身稍輕則取助身,官稍輕則助官。"
  • 八字命理中正格與外格在格局推斷時該如何分析?
    《子平真詮》將格局劃正格和外格兩大類,又將正格分為正官格、偏官格、財格、印綬格、食神格、傷官格、陽刃格、建祿月劫格等。標準是以為令取用者為正格,而月令無所取用,別尋用神者,統統劃為外格。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將格局分為正格、變格、雜格三大類,便於操作和掌握。
  •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清沈孝瞻 原著民國徐樂吾 評註目錄 方重審序徐樂吾自序 《子平真詮》原序 凡例 一.論十幹十二支 附幹支方位卦圖 附《滴天髓》論天幹宜忌 二.論陰陽生克 附論四時五行宜忌 附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 《子平真詮》論偏官取運:格局未變 分而配之
    無論是論那個十神立格取運,這裡面子平真詮默認的是格局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特別是格神不變的情況下,根據格神局神的不同,旺衰、強弱分而論之。這裡特別注意的是一旦再行運過程中格神變了,那可能就會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來說:子卯酉月生人,格神變化的機率很低,如果不考慮從格等外格,無論大運如何,都不能改變格神。